以哈姆雷特來看餘秀華:出生決定了誰更脆弱?

都說一千個讀者能讀出一千個哈姆雷特,是指《哈姆雷特》這部作品富有魔力。

以哈姆雷特來看餘秀華:出生決定了誰更脆弱?

“脆弱,你的名字是女人。”

這是哈姆雷特曾怨恨母親在父親屍寒僅一個月就與叔父再婚說過的話。時光荏苒,一晃就是400多年過去了。人類物質發展飛速,在思想上的進展聊勝於無。今天我們來用哈姆雷特讀餘秀華,看看誰更脆弱?

說實話:我認為哈姆雷特在目睹母親無恥再婚,父親亡魂不安之後,由復仇與猶豫帶來了一個永久的“行動上的矮子”的形象,與餘秀華幾乎天生腦癱形象給人感覺不相上下。

下面我們就來進入正題,看看二者異同。

第一、精華與靈長

  • 作為歐洲文藝復興人本主義代表,哈姆雷特曾經說過一句名言:人是宇宙之精華,萬物之靈長。在墮落成行動矮子之前,這是他作為高貴王子的寫照,如女友Ophelia所言,他:

“有廷臣的儀表,有學者的舌鋒,有勇士的劍芒;

全國屬望的後起之秀,風流的寶鏡,禮貌的典型,群倫瞻仰的對象……”

哈姆雷特飽讀詩書,出口成章,而且對於戲劇、哲學、美學等各領域都造詣匪淺。同時他能輕鬆識破叔父滅除他的計謀,反敗為勝,可謂有智有謀。如果沒有悲劇事件,他就是一個完美存在。

  • 餘秀華也是一個人,也有宇宙精華,萬物靈長的人類基因。雖然出生普通農民,但不可否認她的靈魂中精華與靈長一點不遜於他人。她從一出生就腦癱,遭遇的人生苦痛,堪比哈姆雷特失母喪父的痛苦。她對於這種痛苦習以為常,但又不甘心人生沉淪。幸運的是,她終於找到獨特的方式,讓內心深處的美好浮現出來,讓靈魂實現了綻放。
以哈姆雷特來看餘秀華:出生決定了誰更脆弱?

作為草根詩人,餘秀華很有代表性。她從腦癱,從遭受家暴,從幾乎要飯,到她發表詩作,出版詩集散文集,再到她榮獲“農民文學獎”,成為網紅女詩人,推出自傳小說。讓人彷佛看到朱元璋由乞丐成長為皇帝的傳奇再演。再細讀她的詩作,會發現她受那麼多人喜愛不是沒有原因。她最有名的“穿過大半個中國去睡你”裡面寫道:

......無非是 兩具肉體碰撞的力

無非是這力催開的花朵

無非是這花朵虛擬出的春天

讓我們誤以為生命被重新打開!......

這是從苦難中看到光的人渴望的世界,是靈魂精華與靈長的綻放。包含一種釋放與清醒共存的感覺。

第二、脆弱與堅韌

  • 哈姆雷特:越是高貴越是不堪

哈姆雷特幾近完美的形象,在墮落之後萬劫不復。阻難他行動的,主要是他王子的身份,與當時的社會性。高貴的身份讓他對於人世的規則有更多的敬畏。具體而言,在於他對於復仇時機追求完美,及對死後名聲的顧慮。

“他在禱告…..我卻把他送上天。這不是報仇,是幫他圓夢……。刀啊,你等著更殘狠的機會吧。”

根據基督教,如果一個人在禱告的時候被殺死,就會進入天堂。哈姆雷特的父親當時沒來得及懺悔就被弟弟要了命,因此死後下了地獄。哈姆雷特覺得應該讓仇人有同等的下場。

哈姆雷特在這種猶豫中,痛苦而糾結。人性再燦爛,也是將自己活剖給人看的感覺。

  • 餘秀華:低到塵,還有什麼輸不起

餘秀華說過,她前面四十年都是苟且偷生,甚至想一死了之。以前很痛苦的時候,極度不願做人,尤其不願做女人,說若有來世,做豬都要做一隻公豬。所幸,現在熬過來了,對於做女人已經能坦然接受了。對於現在的成名,她更多認為是命運安排。她不承認自己是正面的力量,也不認為自己勵志。這體現了她的直率,也是她智慧之處,因為很多人在出名後都會生活在名氣光環中,無法正常著陸。

詩歌為她帶來了名聲與精神綻放,卻無法帶來她追求的愛之幸福。據說她曾經想某男士示愛,卻被拒。這可能是她後來說中國男人配不上中國女人的原因之一吧,她認為在愛情與婚姻中,女人更有一種捨生忘死的精神。

第三、人應該活得越來越明白,越來越簡單

高貴的哈姆雷特王子在完美的復仇計劃中迷失了自己。希望餘秀華沒有迷失自己。文學作品中有很多女人,因迷失自我走向絕路,比如包法利夫人;安娜卡列寧娜;她們有著美好的外表,自命不凡。但同時,我們也有好的例子,比如法國中尉的女人中的Sara,她同樣有著較好的外表,但重點是她內心堅韌,不被男人或者世事主宰,最終能獲得自己想要的生活。

餘秀華可能因為外形或者什麼原因與美好的家庭無緣,但這並不構成不幸福的人生。因為人最重要的是不迷失自我,內心堅韌而獨立。

以哈姆雷特來看餘秀華:出生決定了誰更脆弱?

出身貧賤,相貌平平甚至醜陋,這些被人看成不幸的元素,卻可以帶來人性的堅韌,使人在危難時刻更能通過艱險。

因此,如果我們想要獲得人性的堅韌,就要敢於放下身段,腳踏實地,低到塵,在能“看得見星星,聽得見蟲鳴”的地方開出鮮豔的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