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哈姆雷特,一個重度拖延症患者,為何是西方經典中心的人物形象?


哈姆雷特,一個重度拖延症患者,為何是西方經典中心的人物形象?

哈姆雷特與他殺父仇人/叔父

今天給大家推薦的書是莎士比亞著名四大悲劇之一的《哈姆雷特》。我們常說"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位哈姆雷特就是出自莎士比亞的同名悲劇《哈姆雷特》。

談莎士比亞,繞不開《哈姆雷特》;談西方文學,同樣也繞不開《哈姆雷特》。20世紀著名文學評論家哈羅德·布魯姆曾高度評價《哈姆雷特》:

"莎士比亞成為經典的中心至少部分是因為《哈姆雷特》是經典的中心。那種自由反思的內省意識仍是所有西方形象中最精粹的,沒有它就沒有西方經典,再冒昧點說,沒有它就沒有我們。"

哈姆雷特,一個重度拖延症患者,為何是西方經典中心的人物形象?

《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到今天依然有高度的閱讀價值,正如布魯姆所說,"沒有它就沒有我們",讀懂《哈姆雷特》,可以讓給我們找到一條讀懂西方文化的路徑。

其實,《哈姆雷特》所講述的是一位"重度拖延症患者"復仇的故事,但這樣的一部作品為何能夠成為西方經典的中心呢?

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這個故事。

哈姆雷特,一個重度拖延症患者,為何是西方經典中心的人物形象?

一、"重度拖延症患者"哈姆雷特如何一次次錯過復仇的?

《哈姆雷特》這部悲劇講述的是這樣一個故事:

在丹麥王子哈姆雷特突接父王猝死的消息,等他趕回王宮時,發現叔父克勞狄斯不僅佔有了王位,還娶了他的母親。他遇到了自稱他父親的鬼魂,被告知叔父是殺害父親的兇手,他應該為父報仇。


哈姆雷特不太確定鬼魂的話是否是事實,並沒有立刻展開報仇;同時,為了避免叔父的迫害,他開始裝瘋賣傻。在一次宮廷表演戲劇時,他將叔父殺死他父親的場景還原,用來驗證鬼魂所說的話是否真實。


哈姆雷特,一個重度拖延症患者,為何是西方經典中心的人物形象?

哈姆雷特父親的鬼魂

事實證明鬼魂的話是真的。他的叔父看到表演後落荒而逃,進行懺悔,這時哈姆雷特就尾隨在他身後。


這是哈姆雷特最好的報仇時機,但是他猶豫了。他認為人在祈禱懺悔時靈魂是潔淨的,這時候殺人,並不算報仇。


之後哈姆雷特誤殺了戀人奧菲莉亞的父親波洛涅斯,這次也沒有能夠成功報仇。


後來奧菲莉亞因為哈姆雷特的拒絕和父親的死發瘋,溺水而死。奧菲莉亞的哥哥雷歐提斯中計與哈姆雷特挑起決鬥,決鬥時,兩人都受了傷。


這時,雷歐提斯揭露了決鬥背後的陰謀:他拿的劍是克勞狄斯塗了毒藥的,此外還有毒酒,被王后喝下。哈姆雷特聽了雷歐提斯的話後,憤怒地殺死了他的叔父。在這樣的情況下,他最終殺了叔父,自己也死去。

哈姆雷特,一個重度拖延症患者,為何是西方經典中心的人物形象?

《哈姆雷特》人物關係圖

哈姆雷特的報仇並非主動地行動,是在外界的推動下實施的,所以對他是否成功為父報仇還是一個有待討論的話題。

這部悲劇的題材來自12世紀末丹麥編年史家薩克索·格蘭馬狄克的《丹麥史》。經過莎士比亞的改編,呈現的是16、17世紀之交英國社會生活的縮影。莎士比亞生活在文藝復興的後期,這部悲劇中所揭示的是人性的弱點和人的生存困境,不再是初期的強調個性解放和享受世俗生活。

哈姆雷特一次次地錯過為父報仇的機會,正是人性的弱點和人的生存困境的體現。哈姆雷特身上最大的人性弱點就是拖延(文學評論中喜歡用"延宕"這個詞),拖延是他的行為特點,造成這種行為特點的精神因素是他的憂鬱。當然,讓哈姆雷特憂鬱的,並非柴米油鹽,而是普泛的關於人的生存困境問題——也就是著名的"哈姆雷特命題":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哈姆雷特,一個重度拖延症患者,為何是西方經典中心的人物形象?

哈姆雷特與奧菲莉亞

二、哈姆雷特,為何能夠成為西方經典中心的人物形象?

《哈姆雷特》這部劇呈現了16、17世紀之交英國的社會生活,囊括了從宮闈到家庭、從深閨到墓地、從國家災難到個人感情,從政治鬥爭到個人恩怨糾結的生活場景,為研究那一時期的英國提供了重要參考。劇中寫到的親情、友情、愛情與社會責任,不僅深刻反映了時代風貌,而且凝聚了人類永恆矛盾的縮影。

在哈姆雷特身上,反映了人的弱點,莎士比亞借他道出了人的生存困境,這正是《哈姆雷特》能夠成為西方經典中心的原因。

關於哈姆雷特身上"重度拖延症"這一弱點,很多名家都給出瞭解釋:

歌德認為:"行動力量被充分發達的智力麻痺。"


別林斯基認為:"哈姆雷特是巨人的雄心,嬰兒的意志。"


弗洛伊德認為:"殺父娶母的潛意識使哈姆雷特把自己和克勞狄斯視為同類。"

綜合各種研究,導致哈姆雷特行動上拖延和精神上憂鬱的,有三方面原因:對人以及人生的反思,對殺人復仇有效性的質疑,對人生存困境的思考。這其實暗含哲學中的人生根本問題: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在做什麼?我要到哪裡去?

哈姆雷特,一個重度拖延症患者,為何是西方經典中心的人物形象?

哈姆雷特

(一)"我這樣的傢伙有什麼用處?"哈姆雷特心中充滿了對人以及人生的反思

為什麼哈姆雷特會對人以人生產生反思和質疑?這要從文藝復興運動開始說起。文藝復興運動是發生在14世紀初至17世紀初的一場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運動,從文藝復興開始,到啟蒙運動,西方步入了現代的進程。這場運動發生在歐洲許多國家,是當時的新興資產階級思想家,打著恢復古代希臘、羅馬文化的旗號,在思想文化領域進行了一場大規模的反封建、反教會的思想文化運動。

這場運動本質上反映的是新興資產階級的思想感情和生活理想,強調個性自由與解放。此後,西方世界從中世紀的禁慾、神權中走出來,開始釋放人的慾望,弘揚人的存在,到了後期,慾望氾濫成災,人們開始進行反思。

莎士比亞是其中一位深刻的反思者。他的反思精彩地呈現在哈姆雷特身上。

"人是一件多麼了不得的傑作!多麼高貴的理性!多麼偉大的力量!多麼優美的儀表!多麼文雅的舉動!在行為上多麼像一個天使!在智慧上多麼象一個天神!宇宙的精華,萬物的靈長,可是在我看來,這一個泥塑的生命算得了什麼?"

哈姆雷特這一段話,前半部分正是文藝復興前期的思想,高度地弘揚人地偉大和存在,認為人是"宇宙的精華,萬物的靈長"。但是後半部分,有巨大的轉折,是哈姆雷特對於人的存在的追問:"泥塑的生命算得了什麼?"

在哈姆雷特看來,人身上充滿了惡:他的叔父殺人篡位是惡,他的母親棄節改嫁是惡,甚至接受過文藝復興新思想、自我感覺良好的自己身上也有惡。他曾對奧菲利亞說過這樣的一段話:

"我自己還不算是一個頂壞的人;可是我可以指出我的許多過失,一個人有了那些過失,他的母親還是不要生下他來的好。我很驕傲,有仇必報,富於野心,還有那麼多的罪惡,連我的思想裡也容納不下,我的想象也不能給它們形象,甚至於我沒有充分的時間可以把它們實行出來,像我這樣的傢伙,匍匐於天地之間,有什麼用處呢?我們都是些十足的壞人。"

哈姆雷特,一個重度拖延症患者,為何是西方經典中心的人物形象?

米萊斯《水中的奧菲利亞》

人身上充滿了弱點,並非文藝復興初期所弘揚的那樣是"巨人",這是莎士比亞理性的反思,他能夠看到人將慾望這個魔鬼放出來之後,漸漸失去了對它的控制,所以這個世界的文明雖然在前進,但是也存在著悖謬。哈姆雷特對人世間的描述,揭露了人生的真實:

"人世間的一切在我看來是多麼可厭、陳腐、乏味而無聊!哼!哼!那是一個荒蕪不治的花園,長滿了惡毒的莠草。"

<strong>哈姆雷特對人和人生的反思,也是在追問"我是誰"的問題。而接下來要追問的,就是"我從哪裡來""我在做什麼"的問題。

(二)用殺人來複仇,是否有效?哈姆雷特提出深刻的質疑

哈姆雷特對殺人復仇行為有效性的質疑是基於對人和人生的質疑。這是在追問"我是誰"之後繼續追問"我從哪裡來""我在做什麼"。

既然人身上充滿了罪惡,他有沒有權利實施審判和懲罰?有沒有能力來承擔審判和懲罰?有罪惡的人能不能承擔實現公義的重任?

在西方文化中,上帝是全知全能的存在,它們認為只有上帝才能進行最終的審判和懲罰,人是不能夠的。在《聖經》中有這麼一個故事:

耶穌看到一群人要審判和懲罰一個行為放蕩的女人。耶穌就對這群人說,如果你們中,有誰認為自己是沒有犯過罪的,就向這個女人扔石頭。結果,沒有有人向這個女人扔石頭。

在文藝復興時期,反對神權,提倡人權,上帝的權威減弱。

莎士比亞所反思的是,在上帝缺席的背景下,人能代替上帝實施懲罰嗎?正是因為這一反思,哈姆雷特一直在拖延復仇行動。當他尾隨正在懺悔的叔父時,他沒有殺死他,錯過了最好的復仇機會。關於人能不能代替上帝審判和懲罰人類,莎士比亞用哈姆雷特的拖延給出了答案。

哈姆雷特對殺人復仇行為有效性的質疑,還因為殺人時一個最罪惡的行為,他在反思:用這樣的行為,以惡抗惡,以暴制暴,是不是就能達到復仇的目的呢?

中國有句俗話叫"冤冤相報何時了",正符合哈姆雷特的心中所想。在西方基督教的文化中,生命是上帝賦予的,帶著原罪,但沒有人有權利奪走人的生命——包括自己的,所以基督教和佛教一樣,都不認同自殺,認為自殺也是有罪的。在但丁的《神曲》中寫到,自殺的人在地獄中會變成一棵棵樹——失去了行動能力。

哈姆雷特,一個重度拖延症患者,為何是西方經典中心的人物形象?

但丁《神曲》地獄篇裡描述的自殺者變成了樹

因此,用殺人的方式來複仇,是以惡抗惡,以暴制暴,並不能終止惡的存在,反而會製造新的惡。

在這一點上,莎士比亞迴歸到了基督教思想中。在《聖經》的《舊約》中,上帝對待人類的方式是懲罰,比如諾亞方舟故事中的大洪水,就是最大的懲罰。到了《聖經》的《新約》中,上帝通過他兒子耶穌,向人類傳達的是他的寬容和愛——耶穌上十字架,已經幫人類承擔了所有的罪和懲罰。

哈姆雷特,一個重度拖延症患者,為何是西方經典中心的人物形象?

米開朗琪羅為羅馬西斯廷教堂創作的巨幅天頂畫《創世紀》局部《創造亞當》

所以,哈姆雷特遲遲不能殺掉自己的叔父,是在否認以殺人行為來實施復仇的方式,因為人承擔不起殺人的後果。關於這一點,莎士比亞在《麥克白》中有很精彩得呈現。

(三)生存還是毀滅:對生死問題的追問,哈姆雷特道出了人的生存困境

哈姆雷特有一段特別經典的獨白,這段獨白的內容成為了著名的"哈姆雷特命題"。獨白的第一句話成為了經典名言:"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哈姆雷特,一個重度拖延症患者,為何是西方經典中心的人物形象?

哈姆雷特在獨白

這一段獨白雖有些長,但我還是想要放在這裡,如果您不喜歡看的話可以跳過。(為了方便閱讀,我對這段對白盡心進行了分段)

"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


默然忍受命運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無涯的苦難,通過鬥爭把它們掃清,這兩種行為,哪一種更高貴?


死了;睡著了;什麼都完了;要是在這一種睡眠之中,我們心頭的創痛,以及其他無數血肉之軀所不能避免的打擊,都可以從此消失,那正是我們求之不得的結局。


死了;睡著了;睡著了也許還會做夢;嗯,阻礙就在這兒;因為當我們擺脫了這一具朽腐的皮囊以後,在那死的睡眠裡,究竟將要做些什麼夢,那不能不使我們躊躇顧慮。


人們甘心久困於患難之中,也就是為了這個緣故;誰願意忍受人世的鞭撻和譏嘲、壓迫者的凌辱、傲慢者的冷眼、被輕蔑的愛情的慘痛、法律的遷延、官吏的橫暴和費盡辛勤所換來的小人的鄙視,要是他只要用一柄小小的刀子,就可以清算他自己的一生?


誰願意負著這樣的重擔,在煩勞的生命的壓迫下呻吟流汗,倘不是因為懼怕不可知的死後,懼怕那從來不曾有一個旅人回來過的神秘之國,是它迷惑了我們的意志,使我們寧願忍受目前的磨折,不敢向我們所不知道的痛苦飛去?


這樣,重重的顧慮使我們全變成了懦夫,決心的赤熱的光彩,被審慎的思維蓋上了一層灰色,偉大的事業在這一種考慮之下,也會逆流而退,失去了行動的意義。"

<strong>哈姆雷特是一個思者,這段獨白可謂是道盡了人的生存困境,追問人是要生存還是毀滅:生存著,要忍受種種苦難;毀滅吧,卻不知道自己要到哪裡去。

"我們(人)要到哪裡去"這樣的問題是到文藝復興之後才會有的疑問,在中世紀的時候,人不會有這樣的疑問。當時人們沉浸在神權世界中,按照神給出的方式生活,人死後,自然會回到天堂之中,根本不會產生人會去哪兒的生存困境。到了文藝復興,反對神權,人有了更多的權力,同時也要承擔更多的責任,其中包括更多生和死的責任。

哈姆雷特,一個重度拖延症患者,為何是西方經典中心的人物形象?

羅丹《思想者》

這樣關於生死問題的追問,到了20世紀存在主義發展到了極致:人無緣無故被拋到這個世界上,不知道什麼時候死,以什麼方式死,也不知道人最終要到哪裡去,人能夠自由選擇,但是必須由自己承擔責任。

沒有上帝來擔負人的生命後,人變得緊張、焦慮和惶恐。這種緊張、焦慮和惶恐在哈姆雷特身上已經開始展現出來

三、小結

哈姆雷特是一個"重度拖延症患者",但是他拖延背後所蘊含的內核,正是西方文化中最珍貴精神:對人的深度思考。整個西方文學史就是一部關於"人"的深度歷史。

西方文化中對"個體生命"的深度思考,與中國的講求"在二者之間的人"的思考不同,這正是我喜歡西方文化的點。

《哈姆雷特》這部悲劇在今天依然很值得一讀,經典從來都不應該被辜負。生活在喧囂現代社會的我們,偶爾成為哈姆雷特這樣的"重度拖延症患者",也是一件有意義的事。

哈姆雷特最後對的好友說:

"你倘然愛我,

請你暫時犧牲一下天堂上的幸福,留在這一個冷酷的人間,

替我傳述我的故事吧。"

過去,莎士比亞講述了哈姆雷特的故事;現在,我們講述了哈姆雷特的故事;以後,人們還會講述哈姆雷特的故事。

(全文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