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曆史悠久,地域遼闊,風景名勝甲天下。武漢風景

名勝古蹟聯,是指為某一名勝古蹟撰寫、鐫刻的楹聯。名勝聯,多用於亭臺樓榭、殿閣寺廟、名山大川等古蹟處。

我國曆史悠久,地域遼闊,風景名勝甲天下。古今名人來到這些名山大川、古蹟勝地,往往觸景生情,興致大發,欣然命筆,題寫楹聯。楹聯是中國名勝古蹟裡最直觀的文化現象。名勝古蹟楹聯,或鐫刻於亭臺樓閣,或分貼於寺廟祠墓……以抒發興致和情懷,他們留下的那些立意深遠的楹聯佳作,不但為山水增色,美化了環境,又是遊人弔古憑史的場所,既陶冶了人們的情操,又得到了大自然的享受,所以歷來所稱道傳頌。名勝聯就創作手法而言,可分為寫景、詠史、敘事、抒情、議論等。

我國曆史悠久,地域遼闊,風景名勝甲天下。武漢風景


武漢,簡稱“漢”,別稱“江城”,是湖北省省會 。武漢地方建制始於西漢,為江夏郡沙羨縣地。隋置江夏縣和漢陽縣,分別以武昌、漢陽為治所。此後經宋以迄明、清,均為歷代州府治所。清朝順治年間開始設置湖廣總督署,總督署駐武昌。1889年,張之洞任湖廣總督後,興洋務、辦學堂。以武漢為中心,先後籌建了漢陽鐵廠、湖北槍炮廠,設置湖北織布局、繅絲局、紡紗局、制麻局四局,修築環繞漢口的堤防(張公堤

)督辦興建京漢鐵路、粵漢鐵路,創辦自強學堂(今武漢大學前身)、湖北武備學堂、湖北農務學堂(今華中農業大學前身)、湖北工藝學堂(今武漢科技大學的前身)等。張之洞廣開新學、改革軍政、興辦實業,為武漢近代工業和近代教育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使處治中別駕之任;書以河渠水利名篇。

清代周彥升題武昌同知署(兼水利廳)

山色連城,定有詩人四杖履;

江聲滿耳,坐看小吏卷文書。

清代周彥升題武昌同知署

方域為城,漢水為池,大好河山資坐嘯;

東望武昌,西望夏口,平分風月付閒曹。

清代周彥升題武昌同知署

水道佐宣防,江漢東流,微臣不盡朝宗意

天威瞻咫尺,長安西望,遠道時懷捧日心

清代周彥升題武昌同知署

隨絞州蓼,鄰柝相聞,何須更獻江防策

沔漢沱潛,安瀾侍慶,只合勤修水利書

清代周彥升題武昌同知署

千里舳艫聯,農隙歲修江夏獵;

三軍裘帶蒞,府僚近接峴山遊。

佚名題湖北總督署。湖廣總督,正式簡稱為兩湖總督,是清朝九大總督之一,駐節武昌,總管湖北湖南軍民政務,源於元朝起所設的湖廣行省。清朝順治年間開始設置湖廣總督署

蚡冒勤民,篳路山林三代化;

陶公講武,營門官柳四時春。

佚名題湖北總督署

六曲欄杆春晝永;

萬家臺笠雨聲甘。

佚名題湖北總督署

北起荊山,南包衡嶽,中更九江合流,形勝稱雄,楚尾吳頭一都會;

內修吏治,外肆戎兵,旁兼四交河會,師資不遠,林前胡後兩文忠。

清代張之洞湖北總督署

經綸天下;

衣被蒼生。

清代張之洞題武昌織布局

布衣興國;

藍篳開山。

清代張之洞題武昌制麻局

青霜武庫;

紫洞雲臺。

清代張之洞題武昌槍炮局

中流擊楫;

大雅扶輪。

清代張之洞題漢口輪船公司

財力雄富;

士馬精妍。

清代張之洞題湖北籌防局

楚國以為寶;

天用莫如龍。

清代張之洞題湖北銀元局

岷山導江,嶓冢導漢;

陰陽為炭,天地為爐。

清代張之洞題江漢銅元局

高文大冊者鴻烈;

冰壺玉衡懸清秋。

清代張之洞題兩湖書院

昔賢整頓乾坤,締造先從江漢起;

今日交通文軌,登臨不覺亞歐遙。

清代張之洞題抱冰堂,抱冰堂位於武漢市武昌蛇山首義公園內,是紀念清末兩湖總督張之洞的生祠

痛恨綠林,假稱白日青天,黑夜沉沉埋赤子;

光復黃安,試看碧雲紫氣,蒼生濟濟擁紅軍。

吳蘭階題黃麻起義,八七會議會址紀念館一樓展廳館藏。八七會議會址紀念館位於武漢市漢口鄱陽街135--139號,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大漢震天聲,不朽豐功昭日月;

先賢捐碧血,長留浩氣壯河山。

佚名題武漢蛇山烈士祠大廳祭臺

襟抱誰開,登樓縱眺;江山如此,有酒盈樽。

清代朱國楨題漢口襟江酒樓

同德即同心,從教救病噓枯,體天意好生而布惠;

善終如善始,願得提綱挈領,遵聖言思永以圖功。

清代朱珔題漢口同善堂

春鰱夏鯉,秋鯽冬鯿,武昌魚名馳全國;

東苔西菱,南蔬北藕,鄂郡菜御用皇宮。

佚名題武漢水陸街清代御用菜園

我國曆史悠久,地域遼闊,風景名勝甲天下。武漢風景


我國曆史悠久,地域遼闊,風景名勝甲天下。武漢風景


黃鶴樓原址在武漢市武昌蛇山黃鶴磯頭,與湖南嶽陽樓,江西滕王閣並稱為“江南三大名樓”。黃鶴樓始建於三國東吳黃武二年(223年)。唐代《元和郡縣圖志》記載:孫權始築夏口故城,“城西臨大江,江南角因磯為樓,名黃鶴樓”。而據《極恩錄》載:原為辛氏開設的酒店。

歷史上黃鶴樓屢建屢毀,其最後的一次被毀是1884年。1957年建長江大橋武昌引橋時,佔用了黃鶴樓舊址,1981年,在距舊址約1000米的蛇山峰嶺上重建黃鶴樓,1985年6月落成。

黃鶴樓瀕臨萬里長江,雄踞蛇山之巔,挺拔獨秀,輝煌瑰麗,自古就是遊覽勝地。歷代名士崔顥、李白、白居易、賈島、陸游、楊慎、張居正等,都先後到這裡遊樂,吟詩作對,留下了大量的詩詞、楹聯。其中

楹聯“對江樓閣參天立,全楚山河縮地來”較好地寫出了黃鶴樓的氣勢

我國曆史悠久,地域遼闊,風景名勝甲天下。武漢風景


樓前芳草;

江上煙波。

蕭嫻題黃鶴樓。蕭嫻(1902~1997),貴州貴陽人,當代著名女書法家

樓峰江帶;

舟蟻人潮。

佚名題黃鶴樓太白堂

人間仙境;

江上大觀。

徐壽銘題黃鶴樓湧月臺。徐壽銘,生卒不詳,清代文人、畫家

月色無玷;

江流有聲。

佚名題黃鶴樓湧月臺

鶴舞關河動;

雲飛楚塞長。

顧景星題黃鶴樓。顧景星(1621~1687),湖北蘄州(今蘄春)人。明末貢生,清初文學家

大江流日夜;

西北有高樓。

金安清題黃鶴樓。金安清(1817~1880),浙江嘉善魏塘鎮人,晚清詩人

吹笛聞梅落;

登樓待鶴歸。

黃亮題黃鶴樓黃亮(1903~1987),江西安義縣龍津鎮人,當代書法家

素雲擁黃鶴;

碧落跨青鸞。

李新翔題黃鶴樓。李新翔,江蘇南京人,當代書畫家書法

鶴去樓仍建;

人來笛不吹。

李鼎題黃鶴樓

大江流日夜;

明月照高樓。

佚名題黃鶴樓

江遙問黃鶴;

嶺上多白雲。

佚名題黃鶴樓

清江浮暖日;

黃鶴弄晴煙。

佚名題黃鶴樓

雲開天可語;

詩伴鶴來歸。

佚名題黃鶴樓

白雲在天外;

明月滿樓中。

佚名題黃鶴樓

清江浮暖日;

黃鶴弄晴煙。

佚名題黃鶴樓

此間可談風月;

斯世豈有神仙。

朱士彥題黃鶴樓仙棗亭。朱士彥,(1771-1838),江蘇寶應人,嘉慶七年進士,曾任湖北學政

登樓有客依劉表;

使粵何人說趙佗。

秦松齡題黃鶴樓。秦松齡(1637~1714),江蘇無錫人,順治十二年(1655)進士,清初詩人、文學家

到來徑欲凌風去;

吟罷還思借笛吹。

魯之裕題黃鶴樓魯之裕,安徽太湖縣人,康熙年間舉人,清初詩人、書法家

千古題詩到崔李;

本朝制義在熊劉。

翁方綱題黃鶴樓。翁方綱(1733~1818),直隸大興(今北京)人,乾隆十七年(1752)進士,清代書法家、金石學家

黃鶴飛去且飛去;

白雲可留不可留。

胡林翼題黃鶴樓。胡林翼(1812~1861),湖南益陽縣人,道光十六年(1836)進士,晚清中興名臣之一,湘軍重要首領

對江樓閣參天立;

全楚湖山縮地來。

張之洞題黃鶴樓。張之洞(1837~1909),直隸南皮(今河北南皮)人,同治二年(1863)進士,清朝洋務派代表人物之一,另據《武漢地方誌》載:此聯或為明末方維新題

恨我來遲鶴已去;

怪人早到詩先題。

李聯芳題黃鶴樓。李聯芳,生卒不詳,湖北麻城人,同治十年(1871)進士,清末詩人、書法家

修道何須必騎鶴;

有緣仍許再登樓。

彭久餘題黃鶴樓。彭久餘,湖北江夏人,同治年間任江夏知縣、江蘇學政,禮部侍郎

攜鶴未能繩祖德;

倚樓先已望君山。

趙光祖題黃鶴樓。趙光祖,生卒不詳,清代文人

上頭有客題詩句;

隔岸何人共酒杯。

黃虎文題黃鶴樓。黃虎文,生卒不詳,清代文人

江城如畫宜初霽;

風月無邊似昔時。

湯炳璣題黃鶴樓。湯炳璣,生卒不詳,清代文人

樓可停雲休跨鶴;

才能擱筆亦稱仙。

周斌題黃鶴樓。周斌,生卒不詳,清代文人

羽觴三醉重湖曉;

鐵笛與聲萬戶秋。

周延俊題黃鶴樓。周延俊,湖南新化人,清末詩人,湖廣一帶題聯頗多

黃鵠去來無定所;

白雲今古擁高樓。

劉思復題黃鶴樓。劉思復(1884~1915),廣東香山人,第一批同盟會會員,近代民主革命家

百代題詩至崔李;

一樓抗勢壓江湖。

黃焯題黃鶴樓。黃焯(1902~1984),湖北省蘄春縣人,當代語言文字學家

萬里白煙生袖底;

幾時黃鶴飛樽前。

唐棣華題黃鶴樓。唐棣華(1922~1990),湖南冷水灘市人,當代書法家

無邊大地鋪三鎮;

寥廓江天聳一樓。

秦兆陽題黃鶴樓。秦兆陽(1916~1994),湖北黃岡人,當代作家

三鎮風光來眼底;

千年雲鶴在心頭。

晏炎吾題黃鶴樓。晏炎吾(1925~2000),湖北隨州人,漢語史學家

樓月共隨江浪白;

山楓長映畫廊紅。

洪源題黃鶴樓。洪源,安徽銅陵縣人,當代作家

胸中江漢千層浪;

眼外龜蛇一道虹。

洪源題黃鶴樓

碧雲朝卷四山景;

流水夜傳三峽聲。

楊公亮題黃鶴樓。楊公亮,河南鄭州人,當代書法家,人稱“中原草聖”

東南野色分吳楚;

江漢濤聲自古今。

盧德龍題黃鶴樓。盧德龍,重慶人,當代書畫家

駕回黃鶴臨芳渚;

星聚雄才運玉籌。

郭扶正題黃鶴樓。郭扶正,甘肅蘭州人,當代書法家

景對兩樓三鼎立;

氣連二水一廊紅。

白雉山題黃鶴樓。白雉山,湖北省鄂州市人,當代詩人、聯家

樓名黃鶴傳千古;

水號長江震五洲。

白雉山題黃鶴樓

一樓勝境招嘉客;

三楚奇觀入畫廊。

白雉山題黃鶴樓

莫嫌我輩題詩晚;

又見仙人駕鶴來。

羅亭馨題黃鶴樓

氣吞三峽行雲雨;

襟帶五湖富稻粱。

伍文題黃鶴樓

劫來徑欲凌風去;

吟罷還思借笛吹。

魯學鍾題黃鶴樓

三楚雄風驚日月;

一樓興替寓春秋。

邱百俊題黃鶴樓

神仙亦自經塵劫;

江漢依然極大觀。

晏承烈題黃鶴樓

萬里長江流日夜;

千年黃鶴返樓臺。

李靜題黃鶴樓

問黃鶴已成千古;

唱大江更上一層。

楊壽春題黃鶴樓

一笛清風尋鶴夢;

千秋皓月問梅花。

胡翰澤題黃鶴樓

與誰重訪辛家酒

到此難忘崔子詩

馬松瀛題黃鶴樓

登樓看月胸襟闊;

把酒臨風感慨多。

佚名題黃鶴樓

鶴去斯樓成勝景;

仙遺古閣振名區。

佚名題黃鶴樓

追尋黃鶴千年杳;

不讓元龍百尺高。

佚名題黃鶴樓

禰衡洲上千年恨;

崔顥樓頭一首詩。

佚名題黃鶴樓

黃鶴偶乘滄海月;

白雲常帶楚江秋。

佚名題黃鶴樓

樓外眼空天地窄;

杯中膽大古今雄。

佚名題黃鶴樓

三楚風雲傳盛事;

千古江山獨此樓。

佚名題黃鶴樓

昔人已乘黃鶴去;

大江無盡古今流。

佚名題黃鶴樓

眼底江漢空色相;

樓頭雲鶴復歸來。

佚名題黃鶴樓

玉笛吹融兩江雪;

梅花撒滿一城春。

佚名題黃鶴樓

大江東去千峰翠;

爽氣西來兩袖青。

佚名題黃鶴樓

辛氏有樓誰貰酒;

謫仙擱筆我題詩。

佚名題黃鶴樓擱筆亭。辛氏:據《極恩錄》載:傳說有一姓辛的人在黃鵠山上開酒店,一窮道士常討酒喝,辛氏總熱情接待。一年後道士臨別對辛氏說:“無以為酬,幸有一鶴可借。”遂用地上橘皮在酒店壁上畫了一隻黃鶴,說只要客人拍掌,就會下地跳舞。此後酒店生意興隆。十年後道士歸來,辛氏已成富翁。道士便取隨身所帶鐵笛吹了一曲,將鶴招下騎著飛走。后辛氏將所積的錢在山上修了黃鶴樓

誰喚禰生同問月;

敢邀杜老共題詩。

方秀卿題黃鶴樓擱筆亭

樓未起時原有鶴;

筆經擱後便無詩。

曾衍東題黃鶴樓太白堂,曾衍東,(1750年~?),山東嘉祥人,嘉慶年間江夏縣令,清代畫家、小說家、雜劇家

此地饒千秋風月;

偶來作半日神仙。

餘本敦題黃鶴樓仙棗亭。餘本敦,浙江衢州人,嘉慶四年(1799)進士,清代詩人

千年仙棗不留核;

五月落梅猶有花。

何紹基題黃鶴樓仙棗亭。何紹基(1799-1873),湖南道州(今道縣)人,道光十六年進士,晚清詩人、畫家、書法家

一月二十九日醉;

百年三萬六千場。

佚名題黃鶴樓三醉亭

大江東去千峰翠;

爽氣西來兩袖青。

佚名題黃鶴樓一覽亭

又建重樓新鄂渚;

何須三醉記岳陽。

邱安洲題黃鶴樓睡仙亭。邱安洲,生卒不詳,清代文人

黃鶴樓頭留勝蹟;

三清殿內留丹砂。

佚名題黃鶴樓呂祖閣

曾是當年觴月地;

而今又作上臺人。

劉廷禧題黃鶴樓湧月臺。劉廷禧生卒不詳,江夏人,明末文人

到此沉吟,英雄安在;

登高興感,今古同情。

魯蕩平題黃鶴樓。魯蕩平(1895~1975),湖南寧鄉道林人,近代書法家、教育家

樓又成矣,詩憑誰續;

鶴若返乎,笛定有聲。

紀以鳳題黃鶴樓

樓閣參天,白雲飛繞;

江城勝地,黃鶴歸來。

佚名題黃鶴樓

擱筆題詩,兩人千古;

臨江吞漢,三楚一樓。

林以鉞題黃鶴樓擱筆亭

樓已重修,喜停鶴駕;

笛應再弄,歡度梅腔。

全承恩題黃鶴樓三面亭。全承恩,生卒不詳,清代文人

攬風月登樓,何曾跨鶴;

對仙人擱筆,不敢題詩。

左頌周題黃鶴樓。左頌周,安徽桐城人,號鐵樵鐵道人,清末書畫家

嘆浮世何求,仙人宛在;

恨知音絕少,玉笛無聲。

蔣玉峰題黃鶴樓。蔣玉峰,生卒不詳,清代文人

太白無詩,竟成千古恨;

長安不見,更上一層樓。

陳曾望題黃鶴樓擱筆亭。陳曾望,黃岡浠水人,生卒不詳,清代文人

鶴又飛來,頓覺揚州夢醒;

樓今再眺,依然江漢朝宗。

吳靄如題黃鶴樓。吳靄如,生卒不詳,清代文人

近仙人居,且慢吟風弄月;

此高會地,何分清聖濁賢。

紹誠題黃鶴樓太白堂。紹誠,生卒不詳,滿洲人,清代畫家

公倘重來,定補詩篇題上界;

堂仍舊貫,更添砥柱鎮中流。

雷以誠題黃鶴樓太白堂。雷以誠,湖北咸寧人,道光三年(1823年)進士,曾任漢口江漢書院山長,清代文人

爽氣西來,雲霧掃開天地憾;

大江東去,波濤洗盡古今愁。

張之洞題黃鶴樓,張之洞(1837~1909),直隸南皮(今河北南皮)人,同治二年(1863)進士,清朝洋務派代表人物之一

抱郭江流,觸耳似聞仙笛弄;

凌霄樓起,舉頭仍是白雲飛。

袁太華題黃鶴樓,袁太華,生卒不詳,清代文人

長笛一聲,此曲只應天上有;

大江千古,今朝都到眼前來。

周錦瀾題黃鶴樓,周錦瀾,生卒不詳,清代文人

城郭依然,只趁扁舟盤鶴影;

江山如此,試攜短笛落梅花。

吳省欽題黃鶴樓吳省欽(1729-1803),江蘇南匯人,乾隆二十八年進士,工詩文,清代文人

崔唱李酬,雙絕二詩傳江上;

雲空鶴去,一樓千載峙江邊。

陳大倫題黃鶴樓,陳大倫(1298—1367 ),浙江省諸暨人, 元代文人

風月常新,似當日我曾擱筆;

江城如畫,快今生到此重遊。

魯傑題黃鶴樓。魯傑,生卒不詳,清代文人

鶴影欲飛,吹笛神仙今尚在;

鴻泥可印,落梅時節我重來。

鄒昆泮題黃鶴樓。鄒昆泮,生卒不詳,清代文人

樓榭依然,不共白雲前載去;

仙靈如在,問騎黃鶴幾時來。

李鑫題黃鶴樓。李鑫

,生卒不詳,清代文人

密秘元關,仙蹤俗樣真仍幻;

彌綸大道,天上人間歸去來。

趙培桂題黃鶴樓。趙培桂,陝西城固人,生卒不詳,清代文人、醫生

王粲登樓,猶往昔依然城郭;

令威化鶴,又歸來如此江山。

白讓卿題黃鶴樓。白讓卿,順天(今北京通縣)人,生卒不詳,清代文人

令威化鶴又歸來,依然城郭;

王粲登樓猶往昔,如此江山。

白讓卿題黃鶴樓

勝蹟重新,不見雲中來鶴影;

江城如舊,還從笛裡聽梅花。

黃昌輔題黃鶴樓。黃昌輔,浙江金華人。同治七年(1868)曾任武昌府知府,並主持重建黃鶴樓

騎鶴翔空,一瞬元黃新甲子;

神龍混跡,旁求忠孝作神仙。

任天寶題黃鶴樓。任天寶,生卒不詳,清代文人

放眼樓頭,百舸千帆浮九派;

凝神龜頂,一針高指繡長天。

聞楚卿題黃鶴樓。聞楚卿,湖北省英山人,當代詩聯作家

芳草萋萋,文繼禰衡誰作賦;

江流滾滾,筆驚崔顥我題詩。

劉劍萍題黃鶴樓

江漢匯流,千櫓搖來巫峽月;

龜蛇合抱,一橋渡過武昌春。

萬立豐題黃鶴樓

景物全非,滄桑有恨樓頻換;

江山依舊,黃鶴無蹤笛空橫。

袁蘭徵題黃鶴樓

邀鶴談心,雲出常懷油沛志;

登樓縱目,江流不盡古今情。

喻邦貴題黃鶴樓

遊客重來,舉手欲招雲外鶴;

仙人幾度,臨風催放笛中梅。

查培初題黃鶴樓

笛裡春回,已藉丹功成九轉;

樓頭日近,全憑風力到三山。

佚名題黃鶴樓睡仙亭

城郭幾前遊,樓高應來黃鶴;

江山一長嘯,筆擱何止青蓮。

賀良楨題黃鶴樓。

賀良楨,湖南臨湘人,生卒不詳,清代文人

記當年銀漢同遊,落梅有句;

嘆今夕白雲初度,玉笛無聲。

孫嘉猷題黃鶴樓。孫嘉猷,生卒不詳,清代文人

憶曩時黃鶴飛來,曾聞玉笛;

看此日白雲靄去,難識金丹。

韓殿榮題黃鶴樓。韓殿榮,生卒不詳,清代文人

老子興來,除開辛氏豈無酒;

高人輩出,壓倒崔李便是詩。

王菊人題黃鶴樓。王菊人(1906~1975),陝西蒲城人,曾任楊虎城秘書

龜伏蛇盤,對唱大江東去也;

天高地闊,且看黃鶴再來兮。

關山月題黃鶴樓。關山月(1912~2000),廣東陽江市人,當代畫家

鶴舞帆飛,兩水浪開東海日;

樓成景換,五洲客酬楚天春。

黃苗子題黃鶴樓。黃苗子,廣東省中山人,當代漫畫家、書法家、作家

拄地撐天,千古江山千古畫;

脫胎換骨,一樓風雨一樓詩。

陳東成題黃鶴樓。陳東成,湖北黃州人,當代詩人、書法家

鶴舞翩躚,兩岸白蘆秋水渡;

濤聲激盪,一樓紅葉夕陽橋。

闞文彬題黃鶴樓

遇有緣人,不枉我望穿眼孔;

得無上道,只要汝立定腳跟。

黃文炳題黃鶴樓呂祖閣

笛裡春回;已藉丹功成九轉;

樓頭日近,全憑風力到三山。

佚名題黃鶴樓

訪鶴來遊,草綠芳洲鸚鵡色;

聽泉求友,山青故國鳳凰聲。

佚名題黃鶴樓

黃鶴磯頭,山色萬重當欄出;

白雲深處,水光千重抱城來。

佚名題黃鶴樓

黃鶴四遊,大別武當雙閣聳;

白雲繚繞,洞庭彭蠡一窗含。

佚名題黃鶴樓

傑觀飛甍,檻外蜀吳橫萬里;

風帆沙鳥,天邊江漢湧雙流。

佚名題黃鶴樓

雲淡千秋,崔子留詩曾太息;

樓高百尺,費公騎鶴定歸來。

佚名題黃鶴樓

爽氣西來,雲霧掃開天地恨;

大江東去,波濤洗盡古今愁。

佚名題黃鶴樓

遙看兔影滾中流,非同承露;

恍聽鶴聲來上界,豈是歌風。

佚名題黃鶴樓湧月臺

浮世總如鷗,胸中曾無雲夢芥;

登高猶跨鶴,眼底一為洞庭青。

賀良楨題黃鶴樓

人乘黃鶴去,白雲依舊觀物換;

鳧逐煙波來,青山不改感星移。

舒卓元黃鶴樓。安徽省懷寧人(今安慶市四方城),清末詩人

把酒向雲天,試邀黃鶴千秋上;

憑樓問江漢,曾歷紅羊幾劫來。

楊毓秀題黃鶴樓。楊毓秀,宜昌東湖人,生卒不詳,清代文人

何事覓長生,且對江山閒酌酒;

是誰同小謫,只談風月怕題詩。

從無事客題黃鶴樓。從無事客,生卒不詳,清代文人

景物未全非,獨恨難招天上鶴;

鄉關何處是,幾回欲問樓頭仙。

黃兆槐題黃鶴樓。黃兆槐,生卒不詳,清代文人

我輩復登臨,昔人已乘黃鶴去;

大江流日夜,此心吾與白鷗盟。

端方集古詩題黃鶴樓,端方(1861年-1911年),滿洲正白旗人,清末金石學家,中國新式教育的創始人之一

向江漢憑欄,作頌願為尹吉甫;

讓英豪下筆,愛才誰似李青蓮。

林之望題黃鶴樓。林之望(1811年-1884年),安徽省懷遠縣人,清末詩人

樓聳已千秋,玉笛梅花追已往;

琴彈才一曲,白雲黃鶴喜重來。

葉濟川題黃鶴樓。葉濟川,生卒不詳,清代文人

我去太匆匆,騎鶴仙人還送客;

茲遊良眷眷,落梅時節且登樓。

錢楷題黃鶴樓。錢楷(1760—1812),浙江嘉興人,乾隆五十四年進士,清朝大臣、書畫家

星斗摘寒芒,古今誰具摩天手;

乾坤留浩氣,霄漢常懸捧日心。

彭玉麟題黃鶴樓。彭玉麟(1816年-1890年),安徽安慶人,清末軍事家、書畫家、詩人

醉月幾飛觴,何須擱筆題詩後;

吟風還弄笛,且喜人歸在鶴先。

傅某題黃鶴樓。傅某,生卒不詳,清代文人

攬勝我長吟,碧落此時吹玉笛;

學仙人漸老,白頭何處覓金丹。

畢沅題黃鶴樓仙棗亭。畢沅(1730年--1797年) ,江蘇鎮洋(今江蘇太倉)人,乾隆二十五年(1760)進士,清代詩人,金石學家、地理學家、收藏家

善果種靈臺,人間幾見安期棗;

仙蹤餘斷碣,客到重尋鄂渚亭。

厲雲官題黃鶴樓仙棗亭。厲雲官(1808-1876),江蘇儀徵人,道光時曾湖北布政使,清代文人

四顧更無人,昔也譁然今也哭;

兩朝曾論相,釋之長者束之才。

張之洞題黃鶴樓奧略樓。張之洞(1837-1909),直隸南皮(今河北南皮人), 晚清名臣、清代洋務派代表人物

放眼看江山,無限白雲都過去;

題詩為鸚鵡,何年黃鶴復歸來。

段芝貴題黃鶴樓奧略樓。段芝貴(1869年-1925年),安徽合肥人,1914年曾任湖北都督

人笑我長眠,世上那堪睜眼看;

我嘆人盡夢,道旁曾借枕頭來。

林以鉞題黃鶴樓睡仙亭

明月正當樓,窺公醒眼非貪睡;

閒雲偶出岫,笑我痴心欲學仙。

馬銘謙題黃鶴樓睡仙亭。馬銘謙,生卒不詳,清代文人

黃鶴喜重來,萬里長江流不盡;

青蓮何處去,一樓風月樂無邊。

聞楚卿題黃鶴樓

往事溯紅樓,千秋閱盡人間世;

飛聲聽玉笛,今日重為天下觀。

蘇局仙題黃鶴樓。蘇局仙(1882~1991),江蘇南匯人(今屬上海市),當代書法家

鶴去戀遊蹤,剩有名篇垂百世;

樓成添錦秀,好將偉業鑄千秋。

佚名題黃鶴樓

天上有神仙,偏我不乘黃鶴去;

楚中多豪傑,更誰肯逐大江流。

佚名題黃鶴樓

玉笛誰吹腥,天下名人不少夢;

梅花含蕊笑,世間利客許多愁。

佚名題黃鶴樓

昔賢整頓乾坤,締造多從江漢起;

今日交通文軌,登臨不覺亞歐遙。

張之洞題黃鶴樓奧略樓

偶然一枕遊仙,蝶夢是莊莊夢蝶;

莫以半生嗜酒,醒人常醉醉人醒。

官文題黃鶴樓睡仙亭。官文(1798-1871年),滿洲正白旗人,曾任湖廣總督,晚清文人

黃鶴喜歸來,千載煙霞,倦心蓬島;

大江流日夜,萬邦人士,翹首青雲。

李格非題黃鶴樓。李格非(1916~2003),湖北武漢人,當代語言文字學家、辭書學家

太白不須愁,鶴去鶴來,終隨物化;

昔人今尚在,雲生雲滅,常與天遊。

湯宕仙題黃鶴樓

舊地重新,記劫冷江城,燼餘赤壁;

登高一覽,成今古變局,中外奇觀。

張曜題黃鶴樓。張曜,張曜(1832年-1891年),浙江上虞(今紹興)人,晚清大臣

佔得絕好湖山,且向高樓來吹玉笛;

有此無邊風月,何須騎鶴再上揚州。

孫鍾芳題黃鶴樓。孫鍾芳,生卒不詳,清代文人

一樓萃三楚精神,雲鶴俱空橫笛在;

二水匯百川支派,古今無盡大江流。

薩迎阿題黃鶴樓。薩迎阿(?-1857),滿洲鑲黃旗人,清朝將領

倒影壓中流一萬年,到底鯨鯢吞下去;

參霄撼全楚三百仞,隔江鸚鵡欲飛來。

朱澤瀾題黃鶴樓。朱澤瀾生卒不詳,清代文人

樓峙蛇山,借三楚雄風,鎖一江煙雨;

雲橫漢水,託五湖明月,照萬頃波濤。

徐文燦題黃鶴樓

三千里再印鴻泥,太白才華輸絕調;

二十年重尋鶴夢,江城風物記前緣。

丁守存題黃鶴樓。丁守存(1812~1883),山東日照人,道光十五年(1835)進士,清代科學家

我比青蓮來更遲;仍許登樓眺江漢;

誰知黃鶴去太早,空聽吹笛落梅花。

袁尚寅題黃鶴樓。袁尚寅,湖南石門人,擅詩聯,清代文人

劫換紅羊賴諸公,半壁江山再經造;

樓名黃鶴快我輩,一時詩酒詠千秋。

楊筌題黃鶴樓

樓招鶴歸未曾歸,令遊客俯視長喟;

仙駕雲去果真去,惹世人遙望悠思。

儲本善題黃鶴樓

誰能解聽曲中梅,畢竟有人吹玉笛;

我是重來江畔鶴,可堪無地起層樓。

佚名題黃鶴樓

公昔登臨,想詩境滿懷,酒杯在手;

我來依舊,見青山對面。明月當頭。

佚名題黃鶴樓

一代風流,喜傑閣初成,群仙畢至;

幾番煙雨,驚危樓再現,萬象更新。

佚名題黃鶴樓

樓宇入雲霄,可攬風乘月,摘星換鬥;

人文會楚郢,任開懷暢飲,作畫題詩。

佚名題黃鶴樓

各領風騷,說甚崔顥題詩,青蓮擱筆;

同憑江景,看那瀟湘雨歇,雲夢霞飛。

魏寅題黃鶴樓。魏寅(1922~2003),湖南隆回縣人,當代詩人

樓峙蛇山,借三楚雄風,鎖一江煙雨;

雲橫漢水,託五湖明月,照萬頃波濤。

徐文燦題黃鶴樓

身在九霄,看月印長江,千斛明珠湧出;

眼空萬里,望浮雲孤嶽,半天玉尺平來。

劉顯賡題黃鶴樓。劉顯賡,生卒不詳,清代文人

紅羊劫去,古蹟重新,樓閣摩天今勝昔;

黃鶴歸來,大江依舊,波濤撼地後催先。

關玉成題黃鶴樓

嫋嫋白雲,不盡帆飛,三峽浪開東海日;

翩翩黃鶴,無邊霞湧,五洲客醉楚天春。

塗光雍題黃鶴樓。塗光雍,武漢人,當代詩人、書法家

洗盡腥羶,江漢同歌,九省通衢今勝昔;

貫穿南北,龜蛇對舞,長虹飛架慨而慷。

繆英題黃鶴樓。繆英,湖北新洲人,當代詩人、書畫家

百川二水流,衢通南北東西,要津雄踞;

三楚一樓萃,襟帶巴湘贛越,勝地高居。

伍文題黃鶴樓

使名樓再起磯頭,負險臨江,氣吞雲夢;

招黃鶴重來楚地,憑虛睹渚,霧鎮瀟湘。

李鐸題黃鶴樓。李鐸,湖南醴陵人,當代書法家

倒影壓中流一萬年,到底鯨鯢吞下去;

參霄撼全楚三百仞,隔江鸚鵡欲飛來。

朱澤瀾題黃鶴樓。朱澤瀾,生卒不詳,清代文人

身在九霄,看月印長江,千斛明珠湧出;

眼空萬里,望浮雲孤嶽,半天玉尺平來。

劉顯賡題黃鶴樓。劉顯賡,

生卒不詳,清代文人

鶴樓喜重新,偶爾登臨,也堪吟風弄月;

江山仍是舊,對茲感慨,何妨把酒憑欄。

羅廷玉題黃鶴樓。羅廷玉,生卒不詳,清代文人

仙去幾千年,今試聞訊白雲,時來黃鶴;

我歸二萬里,也曾醉吹玉笛,飛過洞庭。

賀州林題黃鶴樓。賀州林,生卒不詳,清代文人

此間風景無殊,問仙客離宮,誰吹玉笛;

何日海天飛渡,借漢江流水,重煮黃粱。

粟國良題黃鶴樓睡仙亭。粟國良生卒不詳,清代文人

天下哪有神仙,要不過詞客騷人添作料;

今夕只談風月,且莫對江光山色吊興衰。

鄧鍾嶽題黃鶴樓。鄧鍾嶽(1674~1748),山東東昌府人(今聊城市東昌府區人),康熙六十年狀元, 清代官員,工書,能詩文,康熙稱其"字甲天下"

回頭兵燹喧囂時,竟教古蹟同白雲散去;

放眼樓中眺望處,依舊江城送黃鶴歸來。

陳相清題黃鶴樓。陳相清,生卒不詳,清代文人

仙家自昔好樓居,吾料乘黃鶴去而必返;

詩客生前多羽化,焉知賦白雲非即其人。

李漁題黃鶴樓。李漁(1611-1680),浙江蘭溪縣人, 明末清初文學家、戲劇家、戲劇理論家。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千載此樓,芳草晴川,曾見仙人騎鶴去;

卅年作客,黃沙遠塞,又吟鄉曲落梅中。

左宗棠題黃鶴樓黃鶴樓。左宗棠(1812年-1885年),湖南湘陰人。晚清重臣,軍事家、政治家、晚清中興四大名臣、洋務派代表人物之一

傑閣試登臨,想見跨鶴仙人,當年竟去;

雄才少匹敵,安得題詩崔顥,此地重來。

黃翼升題黃鶴樓。黃翼升(1818-1894),湖南長沙人,清末武將

樓外白雲亭,殊覺天際真人,至今未遠;

江邊黃鶴返,縱有卷中佳句,到此皆空。

陳宏謀題黃鶴樓,陳宏謀(1696年-1771年),桂林臨桂縣人,雍正元年(1723)進士,清中期思想家、理學名臣

春駐一樓中,不弄玉笛,雅負此江城風景;

程追千仞外,欲招黃鶴,且看他天上神仙。

周錦瀾題黃鶴樓。周錦瀾,生卒不詳,清代文人

曾為蜀漢侍郎,力可迴天,繼相君之事業;

不讓壺公仙叟,方傳縮地,納芥子於須彌。

官文題黃鶴樓三面亭。官文(1798-1871年),滿洲正白旗人,曾湖廣總督

世事皆茫茫,海闊天空,惟見白雲長往復;

仙人已渺渺,跡留境幻,誰招黃鶴又歸來。

梅漢卿題黃鶴樓。梅漢卿,生卒不詳,清代文人

把酒問青天,溯玉宇瓊樓,竟是何年宮闕;

舉頭望明月,嘆梅花芳草,曾經人世蒼茫。

康炳麟題黃鶴樓。康炳麟,生卒不詳,清代文人

浩劫定三千,最難忘樹繞晴川,草萋芳渚;

壯觀吞八九,看不盡大江東去,爽氣西來。

湯世鏞題黃鶴樓。湯世鏞,武進(今江蘇常州)人生卒不詳,清代畫家,同治七年參與修復黃鶴樓

佔盡好江山,休徒誇崔顥一詩,費禕一笛;

拓開新氣象,更遠勝晴川在北,岳陽在南。

黃肇敏題黃鶴樓。黃肇敏,生卒不詳,清代文人

千秋廟貌重新,乘鶴歸來,知是有些感應;

萬古江天一色,推窗望去,見他幾個興懷。

穆克阿登題黃鶴樓三面亭。穆克阿登生卒不詳,清代文人

蜀道遙通,當葛壩成時,壁影截殘巫峽雨;

鶴樓重建,指梅花落處,笛聲吹裂楚天雲。

李景芳題黃鶴樓。李景芳,福建清流縣人,當代詩人

登樓話史事,最難忘二七罷工,武昌首義;

縱目倚危欄,好領略晴川風物,江漢濤聲。

佚名題黃鶴樓

黃鶴幾時回,百丈樓高,舊貌重新光楚岫;

青山長不老,一橋飛架,宏圖大展振中華。

曾玉衡題黃鶴樓

千載此樓臺,芳草晴川,曾見仙人騎鶴去;

一邦興兩制,崑崙阿里,共期骨肉泛舟來。

張攬清題黃鶴樓

勝地起龍蛇,戰血縱橫,最怕登臨黃鶴頂;

大江流日夜,塵襟洗滌,好來傾倒洞庭湖。

羅正緯題黃鶴樓。羅正緯(1848~1951),湖南株洲市人,當代作家

玉笛譜新腔,覆地翻天,好約謫仙同祝酒;

瓊樓恢舊制,凌雲概日,不容崔顥獨題詩。

張虛谷題黃鶴樓。張虛谷,湖北黃梅人,當代詩人、書法家

樓舞黃鶴,識荊楚英豪,繼往開來創新業;

江流碧水,看中華兒女,經天緯地展宏圖。

佚名題黃鶴樓

黃鶴喜歸來,看滾滾長江,入海濤聲三萬裡;

白雲舒捲去,問萋萋芳草,連天秀色幾千年。

田翠竹題黃鶴樓。田翠竹(1913~1994),湖南湘潭人,當代詩人

一上高樓,緬當年江漢風流,多少千秋人物;

雙持使節,喜此日荊衡形勝,縱橫萬里金湯。

史貽直題黃鶴樓。史貽直(1682-1763年),江蘇溧陽縣人,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進士,清朝大臣

浪逐古今流,盡江海滔滔,樓影不隨黃鶴去;

笛吹天地外,看利名攘攘,瀏光巧化白雲飛。

孫青彥題黃鶴樓。孫青彥,生卒不詳,清代畫家

奇勢欲凌雲,覽帆影波光,三楚江山爭入座;

仙居迎曉日,尋笛聲鶴夢,幾人杖履話重遊。

葉仲庸題黃鶴樓。葉仲庸,生卒不詳,清代文人

亭畔駐仙車,憶黃鶴歸來,鐵笛一聲醒世夢;

磯頭留勝蹟,看白雲深處,梅花數點引清風。

濮文彬題黃鶴樓。濮文彬,生卒不詳,清代文人

擱筆笑詩仙,到鳳凰臺寫首七律,全摹崔李;

借刀殺才子,使鸚鵡洲流芳千古,多謝曹瞞。

黃兆枚題黃鶴樓。湖南長沙人,生卒不詳,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進士,清代詩人

崔顥以武臣賦詩,不經李白平章,焉能獨步;

費褘本仙人貰酒,定掃辛家劫火,再造層樓。

吳鳳桂題黃鶴樓。吳鳳桂,生卒不詳,清代文人

一聲玉笛吹殘,黃鶴難招,堂構重新彌感舊;

十年銅符來綰,白雲在望,江山如畫待題詩。

王庭楨題黃鶴樓。王庭楨,江蘇無錫人生卒不詳,清咸豐時,曾任武昌知府,清代書畫家

俯江漢,踞龜蛇,飛閣千尋,重返白雲黃鶴;

抱銅琶,橫玉笛,春風萬里,高歌楚水吳山。

張祖良題黃鶴樓

嘉種是誰留,經浩劫幾番,似曾啖棗味復至;

仙蹤何處覓,對高樓五夜,此間聽笛韻彌清。

官文題黃鶴樓仙棗亭。官文(1798-1871年),滿洲正白旗人,曾任湖廣總督,晚清文人

宛然海上三山,藐矣安期,先我亭前探棗實;

猶是江城五月,似乎太白,與君笛裡聽梅花。

佚名題黃鶴樓仙棗亭

入是門由是路,翠柏蒼松,莫問蓬萊在何處;

登斯樓覽斯景,青山綠水,別有天地非人間。

佚名題黃鶴樓

由是路入是門,奇樹穿雲,詩外蓬瀛來眼底;

登斯樓覽斯景,怒江劈峽,畫中天地壯人間。

劉海粟題黃鶴樓。劉海粟(1896-1994),江蘇常州人,現代傑出畫家、美術教育家

大江流日夜,閱古樓踵事增華,歷滄桑而彌顯;

雙鶴唳晨昏,喚故國自強不息,凌雲漢以高騫。

馮友蘭題黃鶴樓。馮友蘭(1895~1990),河南南陽唐河人,當代哲學家、教育家

地當黃鶴磯頭,看金碧凌空,憑堞莫忘乘障去;

我住青蓮祠畔,感滄桑變幻,登樓同是望家人。

唐瑩題黃鶴樓。唐瑩,字斐青,成都人,生卒不詳,清代詩人、書法家

教孝教忠,何殊十七世士夫,顯示化身扶正道;

為溪為谷,直把五千年文字,參同妙契指迷津。

百文敏題黃鶴樓。百文敏,生卒不詳,清代大臣、文人

大江東去,看滾滾洪濤,淘洗盡千古風流人物;

秋色西來,問翩翩黃鶴,招邀過幾個放浪神仙。

陳鍾祥題黃鶴樓。陳鍾祥,浙江山陰(今紹興)人,生卒不詳,清代文人

同榜貴人多,任他穩坐青牛,也向塵中談道德;

相交知己少,笑我重遊黃鶴,枉拋家累學神仙。

舒卓元題黃鶴樓。舒卓元,安徽懷寧人,生卒不詳,清代文人

仙去何遲,問幾時黃鶴飛回,重譜落梅吹玉笛;

我來已晚,幸千載白雲依舊,醉邀明月倒金樽。

劉濟川題黃鶴樓。劉濟川(1907-1976),湖北黃陂人,當代中醫

招鶴乘仙來,暫辭瀛海三山,且倒金樽邀皓魄;

飛樓橫漢起,又是江城五月,好攜玉笛弄梅花。

劉廷禧題黃鶴樓。湖北荊門人,生卒不詳,清初志士、詩人

我從千里而來,看江上梅花,已開到紅羊劫後;

誰雲一去不返,聽樓中玉笛,又吹起黃鶴高飛。

何紹基題黃鶴樓,何紹基(1799~1873),湖南道州(今道縣)人,道光十六年(1836)進士,清代詩人、學者、書法家

何時黃鶴重來,且自把金樽,看洲渚十年芳草;

今日白雲尚在,問誰吹玉笛,落江城五月梅花。

宋犖題黃鶴樓,宋犖(1634年~1714年),歸德府(今河南商丘)人,清代詩人、畫家、政治家

黃鶴從何處歸來,江漢雙流,玉笛梅花吹不落;

仙人是那年睡起,春婆一夢,晨鐘暮鼓喚難醒。

袁尚寅題黃鶴樓睡仙亭。袁尚寅,湖南石門人,生卒不詳,清代詩人

教孝教忠,何殊十七世士夫,顯示化身扶正道;

為溪為谷,直把五千年文字,參同妙契指迷津。

百齡題黃鶴樓呂祖閣。百齡(1748-1816),清漢軍正黃旗人,乾隆三十七年進士,曾任湖廣總督,清朝大學士

跨鶴想高蹤,誰知玉笛吹殘,更有仙人飛劍過;

探驪推傑句,漫道青蓮擱後,試看才子拍肩來。

袁景競題黃鶴樓三面亭。袁景競,生卒不詳,清代文人

飛閣出重霄,環顧三楚風雲,無限詩情收眼底;

名城傳勝事,相迎五洲賓客,不妨友誼話樓頭。

朱祖廷題黃鶴樓。朱祖廷,湖北大學教授

華榭蔚重霄,應知鼎盛功隆,還信地靈鍾武漢;

彩虹飛兩岸,共喜南通北達,漫言天限隔吳江。

黃叔裔題黃鶴樓

同榜貴人多,任他穩坐青牛,也向塵中談道德;

相交知己少,笑我重遊黃鶴,枉拋家累學神仙。

舒卓元題黃鶴樓。舒卓元,安徽省懷寧人(今安慶),生卒不詳,清代詩人

招鶴乘仙來,暫辭瀛海三山,且倒金樽邀皓魄;

飛樓橫漢起,又是江城五月,好攜玉笛弄梅花。

劉廷禧題黃鶴樓。湖北荊門人,生卒不詳,清初志士、詩人

三鎮立樽前,四圍梅柳婆娑,擬伴笛聲舞黃鶴;

一江橫檻外,萬里波濤洶湧,疑攜帆影入白雲。

佚名題黃鶴樓

千年故事,屢聽人言,站今日樓前,看費仙安在;

四面風光,好憑君道,問先生筆下,比崔顥何如。

曹光炎題黃鶴樓

心遠天地寬,把酒憑欄,聽玉笛梅花;此時落否;

我辭江漢去,推窗寄慨,問仙人黃鶴,何日歸來。

彭玉麟題黃鶴樓。彭玉麟(1816年-1890年),安徽安慶人,清末軍事家、書畫家、詩人

問黃鶴歸乎,仙夢白雲,任江去千年,無分晝夜;

見梅花落否,清樽玉笛,正我遊萬里,重看湖山。

丁克柔題黃鶴樓,丁克柔(一八四零 -- ?),江蘇泰州人,清代詩人

袒腹養天機,想當年笛韻梅花,喚醒紅塵多少夢;

仙蹤留鄂渚,喜今日波恬江漢,重興黃鶴幾層樓。

劉則傅、王升福題黃鶴樓睡仙亭。劉則傅、王升福生卒不詳,清代文人

風月古今同,問當年酒意詩情,可能借笛聲吹出;

樓臺高下映,喜今日江清水秀,儘教從茶味尋來。

王應昌題黃鶴樓

江漢美中興,願諸君努力匡時,莫但賞樓頭風月;

輏軒訪文獻,記早歲方懷縱目,曾飽看春暮煙花。

張之洞題黃鶴樓。張之洞(1837~1909),直隸南皮(今河北南皮)人,同治二年(1863)進士,清朝洋務派代表人物之一

風月古今同,問當年酒意詩情,可能借笛聲吹出;

樓臺高下映,喜今日江清水秀,儘教從茶味尋來。

王應昌題黃鶴樓。王應昌,生卒不詳,清代詩人

一笑大江橫,看依然無恙煙波,更使臣心於水鑑;

十年塵劫過,有多少興懷俯仰,非關仙子好樓居。

車元春題黃鶴樓。車元春,生卒不詳,清代詩人

不識此樓曾幾度新,人往問仙,鶴渺只傳驚李句;

也知斯世同一夢幻,我來懷古,笛沉又悵落梅吟。

王紳題黃鶴樓。王紳,湖南常寧人,生卒不詳,清代詩人

請神仙把黃鶴催歸,再看那蒼狗白雲,如何變化;

待賤子將青蓮喚起,莫負了晴川芳草,此第吟來。

曾月川題黃鶴樓。曾月川(1862~1949),湖南新化人,生卒不詳,近代詩人

仙人又有樓居,不知十三年跨鶴行蹤,來棲何地;

翰林雖將筆擱,仍冀三千界釣鰲巨手,到此題詩。

沈用增題黃鶴樓。沈用增,湖北孝感人,生卒不詳,清代文人

楚俗饒詞客,青蓮調與崔顥詩,此日落梅尤動聽;

江城似圖畫,黃鶴樓與晴川閣,今朝複道已行空。

柏興亨題黃鶴樓

三鎮抱江流,倚欄看萬火齊明,入夜星槎天際合;

兩山通塹險,隔水望一橋飛架,行空雲輦鏡中浮。

李夢庚題黃鶴樓

底事費吟哦,真才人別有會心,李謫仙不矜獨步;

縱情憑眺望,是豪傑豈徒悅目,嶽武穆高賦壯懷。

謝顯文題黃鶴樓

登臨誦先哲遺詩,雲樹蔭晴川,芳草應憐人去遠;

覽勝踐名樓盛約,江城聞玉笛,梅花休笑我來遲。

蔣茂華題黃鶴樓

迎黃鶴一樓高聳,望日暮鄉關,惆悵煙波成往事;

架彩虹三鎮相連,數風流人物,輝煌業績看今朝。

繆英題黃鶴樓。湖北新洲人,當代詩人、書法家

大江從三峽而來,有拔地樓臺,俯視東南一都會;

載酒約諸公同醉,看兼天波浪,問淘今古幾英雄。

佚名題黃鶴樓

欄杆外滾滾波濤,任千古英雄,挽不住大江東去;

窗戶間堂堂日月,積四時憑眺,幾曾見黃鶴西來。

佚名題黃鶴樓

名樓高處有公存,看江水群飛,到此東流齊北折;

幕府舊人惟我在,悵浮雲萬里,來從南海又西征。

佚名題黃鶴樓

青蓮應怪我來遲,不敢亂題詩,恐為隔江鸚鵡笑;

黃鶴已隨仙去久,倘教重弄笛,定驚遠岫鳳凰飛。

佚名題黃鶴樓

襟江帶湖,撐天拔地,喜今番古蹟重新,猶當半壁;

望雲招鶴,載酒題詩,願從此斯樓無恙,永鎮中流。

劉維禎題黃鶴樓

樓雄三楚,水匯百川,鎮落落名區,依舊雕樑畫棟;

大地兵銷,遙天烽靖,談悠悠往事,拓開酒膽詩腸。

朱丹山題黃鶴樓。朱丹山,生卒不詳,清代詩人

數百仞樓觀重開,羨今朝勢壓江城,仍被白雲留住;

幾千年仙蹤再續,愧我輩題無彩筆,誰招黃鶴歸來。

福增題黃鶴樓

蒼天不忍沒斯樓,全仗那國手神工,再造千秋名作;

黃鶴依然來此地,願借得仙人玉笛,長吹一片承平。

曾國藩題黃鶴樓。曾國藩(1811年-1872年),湖南長沙府湘鄉人,近代政治家、理學家、文學家

誰曾將此樓一拳打破;再破再修,今而後長吹玉笛;

我也在上頭大膽留題,屬題屬詠,前幾番已落梅花。

張世準題黃鶴樓。張世準,湖南永綏(今花垣縣)人,生卒不詳,清末畫家

仙人曾否跨鶴重來,只玉笛吹回,添江漢幾多風月;

過客大都登樓有感,把金樽倒盡,消古今無限情懷。

陳本棠題黃鶴樓。陳本棠,生卒不詳,清代詩人

蒼天詎忍沒斯樓,特假個國手神斤,再造千秋名勝;

黃鶴依然來此地,好借那仙人玉笛,長吹一片承平。

吉爾哈春題黃鶴樓三面亭。吉爾哈春,生平不詳。同治元年(1862)任德安府(今屬孝感市)知府

聽樓頭鐵笛吹殘,喜跨鶴仙來,芳草晴川, 依然昔日;

問枕畔黃粱熟未,羨如瓜棗大,金壺玉液, 共證長生。

官文題黃鶴樓仙棗亭。官文(1798-1871年),滿洲正白旗人,曾任湖廣總督,晚清文人

畫檻倚丹霄,將古戰今爭,新仇舊恨,都付白雲捲去;

高樓迎麗日,聽江聲笛韻,鐵鼓菱歌,盡隨黃鶴歸來。

郭紹儀題黃鶴樓

五年前嘆楚江一炬,豈期鶴去樓空,覓金丹幾鋤荒草;

千載後願仙棗長青,從此風和日麗,聽玉笛重譜梅花。

郭紹儀題黃鶴樓呂祖閣

與巨廈摩肩,宏觀九州,雲橫九派,虹橋著雨江如練;

憑遠欄矚目,縱眺三楚,浪下三吳,鶴翼臨晴晚更飛。

王義廉題黃鶴樓。王義廉,武漢人,華中師範大學教授

時勢造英雄,勝地重遊,莫空對三楚雲煙、一江風月;

光陰催過客,危樓獨倚,與誰評千秋功罪、百代興衰。

蕭紹何題黃鶴樓

隔岸眺仙蹤,問樓頭黃鶴,天際白雲,可被大江留住;

繞閣尋勝蹟,看樹外菸波,洲邊芳草,都憑傑閣收來。

裘可亭題黃鶴樓。裘可亭,清江西新建人,生卒不詳,清代詩人

鶴來鶴去憶仙蹤,趁此日登臨,風月留吟,江山入畫;

樓廢樓興成幻境,問當年逸事,梅花不語,玉笛無聲。

張道深題黃鶴樓。張道深(1670~1698),江蘇徐州人,生卒不詳,清代詩人

一聲玉笛是何人,只見那嶽峙淵淳,江上神仙飛去了;

五月梅花依舊句,每乘得茶香酒興,天涯客子聚來多。

劉祖慶題黃鶴樓。劉祖慶,生卒不詳,清代詩人

前溯千古,後數萬年,鎮全楚重湖,半壁不容鯨浪撼;

一列星辰,下臨江漢,羨長天一色,此身詠得鶴樓秋。

匡非儀題黃鶴樓

凝八方浩氣,吞萬里長江,薈三楚人文,待九天仙鶴;

迎四海佳賓,邀五洲貴客,開千秋勝景,領百代風騷。

徐良榮題黃鶴樓

君騎黃鶴去,俯玉宇瓊樓,難拋卻千古棋枰,萬家燈火;

我泛鬥槎來,攜詩簡畫稿,再收拾湖邊風月,江上煙花。

周延俊題黃鶴樓。周延俊,生卒不詳,清末詩人,湖廣一帶題聯頗多

傍水起樓臺,去滔滔江漢,久歷狂瀾,舊制梅花留韻在;

撐天存基柱,看熙熙民眾,重探勝蹟,昔時黃鶴應招回。

許朝霖題黃鶴樓。許朝霖,生卒不詳,清代詩人

試看長江橋口,此對蛇山,彼對龜山,天生物象常成對;

每登黃鶴樓頭,思聯孔李,情聯崔李,我發心聲總有聯。

塗懷珵題黃鶴樓。塗懷珵,,江西新建(屬南昌市)人,湖北大學文學院教授

萬家煙火,四面湖山,看舉世攘往熙來,大夢何時得覺;

五月梅花,一枝玉笛,羨我公空前絕後,高枕可以無憂。

佚名題黃鶴樓

鶴去問仙蹤,但看天遠雲歸,江漢雙清,眼界放開羅萬象;

樓新仍舊跡,對比笛吹月朗,古今一致,梅花不落韻千秋。

賈洪詔題黃鶴樓。賈洪詔(1805~1897),湖北均州(今均縣)人,道光二十年(1840)進士,清代詩人、文學家

我向金陵而來,憑江城望去,但有白雲,那見當年吹笛者;

誰將仙居復剏,倘學士重臨,欲題黃鶴,再能打碎斯樓乎。

包培元題黃鶴樓

萬古河山,勝蹟常留,嘆百年時運維堅,三楚名樓曾付火;

千秋邦國,韶華永駐,看一代英雄謀略,九霄仙鶴又乘風。

洪源題黃鶴樓。洪源,安徽銅陵人,當代作家

嶽樓滕閣,並此鼎足而三,今日慶重修,喜歲大江歌盛世;

芳草晴川,豈必崔詩第一,人才應輩出,佇看後浪逐前波。

林從龍題黃鶴樓

黃鶴返瓊樓,且看客旅如雲,不再是遠影孤帆,詩懷故友;

江城吹玉笛,又聽琴音隔岸,最難忘詩山流水,曲譜知音。

丁子厚題黃鶴樓

乘黃鶴上九霄銀河,吹玉笛落五月梅花,騷客千年留韻事;

泛輕舟行萬里東西,駕長車穿一線南北,英雄百輩展宏圖。

劉飄然題黃鶴樓

仗節鉞以謁仙靈,殄群醜,蕩妖魔,看袖裡青龍乘風化去;

攬河山而追往跡,對金樽,吹玉笛,問樓頭黃鶴何日歸來。

鮑超題黃鶴樓呂祖閣。鮑超(1828年~1886),四川奉節人,清末湘軍將領

數千裡奔湍激流,到此樓前,公暇一憑欄,江漢雙流相映照;

十餘年人物英雄,恍如夢幻,我來重訪鶴,滄桑三度憶曾經。

李鴻章題黃鶴樓。李鴻章(1823年-1901年),安徽合肥人,晚清名臣,北洋水師的創始人

乘鶴已成幻說,只因李白擱筆,崔顥題詩,藉他才名傳千古;

登樓詎極壯觀,卻與彭蠡雙鍾,洞庭一塔,為世砥柱鎮中流。

章佐龍題黃鶴樓。章佐龍,生卒不詳,清末詩人

白雲黃鶴,四顧蒼茫,有好詩傳九百年前,樓閣重新誰更上;

酒客詞仙,一流人物,望錢塘在三千里外,海潮不到我能來。

施山題黃鶴樓。施山,浙江會稽人,生卒不詳,清末詩人

勝地謬持衡,每懷太白高風,嘆千古文章,無意休教輕下筆;

仙蹤經換劫,重話辛家故事,喜一時興會,有緣仍許再登樓。

彭久餘題黃鶴樓。彭久餘,生卒不詳,曾任江蘇學政,清末文人

有所愁便寫,無可道便罷休,君若問神仙,試想想崔李本事;

一自下故深,百能容故博大,我來望江漢,長殷殷官胡替人。

吳獬題黃鶴樓。吳獬(1841~1918),湖南臨湘人,光緒十五年(1889)進士,清代教育家

大江東去,浪淘冶千古風流人物,彼往此生,一代高於一代;

黃鶴歸來,心驚奇只今絢爛光天,宜興可頌,卿雲繚繞卿雲。

李爾重題黃鶴樓。李爾重(1913~2009),河北豐潤人,曾任湖北省委常委

川橫九派,浪下三吳,問滔滔兮逝者如斯,誰是沉浮真主宰;

壁立西江,虹飛天塹,看鬱郁乎文哉仰止,何妨今古細平章。

廖平波題黃鶴樓。廖平波,湖南臨湘人,當代詩人

八句亦何奇,想青蓮本詩酒狂生,飲海吞山,到此含藏驚未有;

千年尋一羽,若黃鶴真清貧神物,離塵出世,至今不見也尋常。

王協作題黃鶴樓。王協作,湖南人,當代詩聯作家樓閣接天,敢邀仙客醉金樽,飽餐檻外菸霞,消受湖邊風月;

江城如畫,好趁清時吹玉笛,喚起洲前鸚鵡,催開曲裡梅花。

祝欽波題黃鶴樓。祝欽坡,湖南益陽人,湖南省楹聯藝術家協會副會長

昔時勝景曾虛,玉笛斷清歌,辭敗壁殘牆,千秋黃鶴未曾返;

今日名樓再造,江城添錦繡,繞雕樑畫棟,萬古白雲不再閒。

李南方題黃鶴樓。李南方,武漢黃陂區人。當代詩人、散文家

白雲隨爽氣西來,除當年玉笛橫吹,更誰文字風流,獨有千古;

黃鶴逐大江東去,幸此日瓊樓重修,又覺山川景物,煥然一新。

僧雲巖題黃鶴樓。僧雲巖,生卒不詳,清末詩人

鶴去已千年,笑仙人閱盡興亡,王幾人,霸幾人,都付與大江東去;

樓高仍百仞,嘆末世爭將權利,公為戰,私為戰,問誰是當日南來。

王文濡題黃鶴樓。王文濡(1867~1935),安徽省廣德人,近代文人、總編輯

登眺壯奇觀,望江吞漢沔,山鎖龜蛇,莽莽復蒼蒼,無此江山無此景;

落成開盛典,看風舞帆檣,月飛雲鶴,泱泱還皎皎,有斯風月有斯樓。

嶽士傑題黃鶴樓。嶽士傑(1922~1999),湖北黃梅人,當代書法家

登樓仰望長空:正雨霽雲開,虹橫線譜,鳥填音符,誰解天公絕妙曲;

憑欄俯瞰大地:恰煙消塵淨,江展絲絃,橋挽琴弓,如聞華夏振興歌。

張公華題黃鶴樓

黃鶴重來,曾經幾度滄桑,試看江漢奔流,龜蛇遙峙,壯麗河山勝往昔;

白雲尚在,更饒千秋風月,且聽編鐘雅奏,玉笛橫吹,英雄人物數今朝。

周本濂題黃鶴樓

古今稱形勝,歷漢迄今,幾千年王業潛消,治亂興亡,都付與大江東去;

雄秀出重霄,高瞻遠矚,八萬裡山靈蔚毓,英雄豪傑,當有共斯樓齊名。

段祺瑞題黃鶴樓。段祺瑞(1865~1936),安徽合肥人。民國時期政治家,皖系軍閥首領

吟上高樓古幾人,教羽奏絃歌,化一代潮生,共拍岸驚濤,洗中原炎日;

鶴飛天外仙何在,趁雲開風雯,展無邊煙景,奮凌霄壯翼,裁南國春山。

徐式文題黃鶴樓。徐式文,四川省崇慶縣人,當代作 家、詩人

勝地多生訪道緣,問高樓黃鶴飛來幾時,極目大江頭,幸與呂仙同不朽;

放懷又起憐才感,自吾蜀青蓮為之擱筆,論詩六朝後,已容崔顥獨留名。

李繼文題黃鶴樓。李繼文,生卒不詳,清末詩人

覽大江以長吟,喜今朝黃鶴樓前,水波不興,城郭依然,休問仙人何處去;

看飛鳥而斜度,仍此日白雲檻外,上光映翠,鄉關如返,再許我輩幾時來。

羅榮光題黃鶴樓。羅榮光(1834~1900),湖南乾城人,清末將領

倚南天樓宇看神州,江流腳下,是炎黃廣樂,浩蕩揚聲,就此通衢傳九省;

自北斗欄杆揮醉墨,鐵硯雲中,記青史重修,登高放鶴,從今紅日照千秋。

徐家昌題黃鶴樓。徐家昌,上海人,當代畫家

我來從青羊市,不是莊遵,安事莊遵,看眼底芳草晴川,江漢炳靈當奮發;

君直上黃鶴樓,定知崔顥,哪怕崔顥,吐胸中筆花墨雨,文章華國任陶鈞。

陶亮生題黃鶴樓。陶亮生(1900~1984),四川滎經人,近代教育家、國學家、詩人楹聯家

十三年江海棲遲,壯心未已,窮達如有命,但求玉笛數聲,吹破黃粱大夢;

二千里庭闈遠隔,客淚頻揮,神仙若可接,只乞靈丹一點,長生白髮老人。

丁中和題黃鶴樓睡仙亭。丁中和,生卒不詳,清代文人

一枝筆挺起江漢間,到最上層,放開肚皮,直吞將八百里洞庭,九百里雲夢;

千年事幻在滄桑裡,是真才子,自有眼界,那管他去早了黃鶴,來遲了青蓮。

陳寶裕題黃鶴樓。陳寶裕,雲南人,光緒三年(1877)進士,,生卒不詳,清代文人

三鎮展雄圖,車走虹橋,鷹翔玉宇,輪逐銀濤,燈輝南鬥,滿眼繁華萃勝地;

一樓煥異彩,頭披皎月,腳踩丹霞,窗含落日,簾卷春風,幾番煙景醉遊人。

唐澤敦題黃鶴樓。唐澤敦,洪湖市人,當代詩人楹聯家

攀六角飛簷,拂七彩流雲,看兩岸燈火,融九天繁星,蔚成一樓瑞氣籠三鎮;

登千年勝蹟,招萬里仙鶴,聽八音玉笛,奏四化新聲,奮起十億雄心耀五洲。

李聲高題黃鶴樓。李聲高,湖北黃石人,詩人、書法家

問甚鶴歸來,當日隨仙人遊戲,不過暫低羽毛,寥廓任高翔,肯為塵寰作近玩;

誰雲白無敵,早歲擅才子聲稱,自應獨具手眼,雷霆喧大笑,奚驚詩句在上頭。

武鈺如題黃鶴樓。武鈺如,生卒不詳,清代文人

太白詩中龍,詎讓崔生獨步,看數百里洞庭江漢,如許奇觀,教世人休輕疥壁;

費仙雲外鶴,偶來辛氏停驂,嘆千餘年城郭滄桑,幾經浩劫,到今日依舊巍樓。

鄭敦祐題黃鶴樓。鄭敦祐,生卒不詳,清代文人

大江日夜流,浪淘盡千古英雄,曾不知幾人稱帝,幾人稱王,登樓一笑訊黃鶴;

勝蹟龜蛇在,橋添來半空紅霓,且休問何處是洲,何處是樹,把盞三巡盟白鷗。

曾光炎題黃鶴樓。曾光炎(1913~1994),湖南洞口縣人,當代詩人,醫生

黃鶴歸來,笑看樓凌霄漢,虹系龜蛇,壩降灩澦,玉笛伴仙遊,天上人間莫辨;

白雲歡聚,回首詞詠離騷,賦吟鸚鵡,詩託煙波,史輪驚客夢,新愁舊恨同消。

繆英題黃鶴樓。湖北新洲人,當代詩人、書法家

樓建鶴應來,留將勝蹟,依舊對芳草晴川,不負崔顥題詩,偏使曠世逸才齊擱筆;

宦遊人已倦,撇卻虛名,倏經過桑田滄海,宛如陶潛歸裡,恰逢落梅時節又憑欄。

曹樹蹔題黃鶴樓。曹樹蹔,生卒不詳,清代文人

水月湧江流,淘盡英雄人物,回頭想去,萬念皆空,講什麼肚納洞庭,胸吞雲夢;

天風回笛韻,吹開世界乾坤,掀髯聽來,一塵不染,信能彀手招黃鶴,膝促青蓮。

張文彩題黃鶴樓。張文彩,生卒不詳,清代文人

棟宇逼層霄, 憶幾番仙人解佩、詞客題襟, 風日最佳時, 坐倒金樽, 卻喜青山排闥去;

川原攬全省, 看不盡鄂渚煙光、漢陽樹色, 樓臺如畫裡, 臥吹玉笛, 還隨明月過江來。

佚名題黃鶴樓

黃鶴又歸來,喜看廊榭迴環,樓臺矗立,層簷翠疊,畫壁輝生,摩擬晉唐添秀色;

白雲何所戀,笑指葛洲壩起,天塹橋橫,十堰車奔,鋼城煙燎,直教宇宙換新裝。

胡樹人題黃鶴樓

楚尾吳頭,朝宗江漢,萬里奔濤巨浪,淘盡烽煙,睹此日棟宇翻新,依舊荊襄鎖鑰;

湘南蜀北,既道沱潛,千年芳草白雲,仍留鸚鵡,俯眾山晴嵐擁翠,頻添沙鳥帆檣。

祝應燾題黃鶴樓。祝應燾,浙江錢塘人,曾任湖北崇陽知縣

燈月欲扶人,更上瓊樓,酒膽生芒,茶肝慰渴,且重論漢鶴唐詩,屈子恍離鄉國慟;

雲霞迎曙旭,只研朱墨,眉痕蘊黛,波練凝暉,好共寫蜀峰吳甸,天門中斷楚江開。

聞鈞天題黃鶴樓。聞鈞天(1900~1986),湖北浠水人,當代畫家

棟宇逼層霄,憶幾番仙人解佩、詞客題襟,風日最佳時,坐倒金樽,卻喜青山排闥去;

川原攬全省,看不盡鄂渚煙光、漢陽樹色,樓臺如畫裡,臥吹玉笛,還隨明月過江來。

佚名題黃鶴樓

樓上仙人,曾閱過滄桑幾度,看頹垣斷壁,又化為繡柱雕樑,驀地繁華,忍忘卻往時寂寞;

眼前風景,問如何崔李當年,對芳草晴川,渾不似煙花春月,浮天澤洞,幸換得此日清明。

彭崧毓題黃鶴樓。彭崧毓,湖北江夏人,道光十五年進士,清代詩人

長江萬里此登臨,聽樓頭玉笛,依然吹出梅花,眼界掀波濤,賞不盡雲外湖山,水邊風月;

大地千秋多感慨,把座上金尊,誰是才同李子,胸懷吞浩瀚,渾難識煙中芳渚,霞裡晴川。

黃炳琨題黃鶴樓。黃炳琨,生卒不詳,清代文人

一階璧玉,九派煙霞,喜仙鶴重回,名樓再現,召來騷人索句,墨客題箋,起舞龜蛇騰漢渚;

八面軒窗,五音絲竹,看華燈初放,寶鼎增輝,邀集舊雨飛觴,新知醉月,笑談牛鬥掛銀河。

王義廉題黃鶴樓。王義廉,湖北鄂州人,華中師範大學教授,詩人、書法家

南接瀟湘,西通巫峽,東連吳會,北望幽燕,鄂渚扼中流,嘆滾滾長江,浪淘盡多少英雄人物;

樓棲黃鶴,閣峙晴川,山隱龜蛇,洲藏鸚鵡,武陽稱重鎮,看悠悠勝蹟,誰造成古今歷史名城。

柯國華題黃鶴樓

一柱鎮中流,喜鏡清砥平,鹹歌雅頌,民康物阜,共上春臺,試看三楚風光,較往昔還增旖旎;

千秋邀皓月,借仙人玉笛,吹徹雲霄,學士金樽,消將磈礧,翹首大羅宮闕,問何年小住蓬萊。

慶錫庚題黃鶴樓。慶錫庚,生卒不詳,清代文人

樑棟喜重營,依然雄踞楚都,昔時勝蹟,有禰衡作賦、崔顥題詩,不復返天際仙人、雲中黃鶴;

江山頻指點,足可神飛漢水。盛世風華,看車走長衢、橋橫彩練,沙頭問汀洲芳草、玉笛梅花。

馮建英題黃鶴樓

大塊煥文章,水繞山環,變化成萬千景象,憑欄俯矚,帆檣舟楫,多因利鎖名韁,何不令白雲封住;

仙人留勝蹟,樓高閣疊,裝點出錦繡乾坤,排闥遐觀,南北東西,於此天空海闊,必須招黃鶴歸來。

袁太華題黃鶴樓。袁太華,生卒不詳,清代文人

突兀現奇觀,西控岳陽,東凌滕閣,卻想一層更上,仗幾人奮武,歷幾載修文,始復睹繞棟虹垂,當窗鳳翥;

登臨豁幽抱,左攜蜀相,右挈唐賢,依然獨立寡儔,攬半壁屏藩,通半天呼吸,莫但誇傳觴鶴舞,擪笛龍聽。

許賡藻題黃鶴樓。許賡藻,生卒不詳,浙江湖州人,清道光時曾任湖北黃梅知縣

天畀雄圖,欲遊目騁懷,一層更上,近覽鸚鵡芳洲,晴川傑閣,好個古人佳句,是何時崔顥題詩、青蓮擱筆;

地因勝景,喜山光水色,四面皆通,遠望瀟湘夜雨,雲夢朝霞,許多酒興風情,都付與樓中明月、江上煙波。

周文林題黃鶴樓

巨擘經營,巋然砥柱,挽不回江漢滔滔,喜憑臨三楚山川,浪靜風和,撫檻動遐思,問鶴背仙人,幾度滄桑變幻;

建瓴控扼,矗此岑樓,辨分野星辰歷歷,更消遣千秋懷抱,地闊天空,遺碑堪墮淚,念鷹揚元老,都歸雲樹蒼茫。

何幼珊題黃鶴樓。何幼珊,生卒不詳,清代文人

對白雲把酒論文,憶屈子行吟,伯牙操琴,禰衡作賦,崔顥題詩,尚有三月煙花,五月梅花,千古發幽思,瀉盡一江春水;

邀黃鶴憑欄攬勝,望蒲帆鼓楫,麥浪搖金,電塔傳聲,鋼城煥彩,堪稱十年小變,廿年大變,四方臻郅治,迎來萬里絃歌。

徐昇陽題黃鶴樓

形勢出重霄,看江漢交流,龜蛇拱秀,爽心豁目,好消受明月清風,更四顧無邊,儘教北瞻峴首,東望雪堂,四控岳陽,南凌滕閣;

滄桑經幾劫,舉名公宴集,詞客登臨,感古懷今,都付與白雲夕照,溯千年以往,只數笛弄費禕,酒貰呂祖,詩題崔顥,筆擱青蓮。

王鎮藩題黃鶴樓。王鎮藩,安徽安慶人,生卒不詳,清代文人

亙古大江東去,漢宮晉苑,都付浪淘。盡歷代才士名流,品題就一樓風月,我生多感慨,且登高眺遠,對景興杯,沽酒泛金樽,任白雲隨時變幻。

當年烽火西驚,宋碣唐碑,倏成灰燼。賴幾輩英雄豪傑,撐持這半壁山河。人事暫消閒,更故跡重新,攬今追昔,倚欄吹玉笛,招黃鶴此日歸來。

周綺題黃鶴樓太白堂。周綺,生卒不詳,清代文人

臨高臺而極目,看大別垂楊,郎官春草,鳳凰遠岫,鸚鵡芳洲,寫不盡萬家煙景,更兼看帆隨岸轉,漢接天回,想仙人弭節歸來,邂逅相逢應顧笑。

瀝濁酒以抒懷,問陶公戰艦,庾令胡床,白石錚詞,青蓮彩筆,又誰知千載英雄,都付與江上清風,山間明月,剩我輩當歌痛飲,蒼茫獨立自詠詩。

何元愷題黃鶴樓。何元愷,廣西平樂人,道光三十年(1850)進士,曾任武昌太守,晚清詩人

數千年勝蹟,曠世傳來,看鳳凰孤嶼,鸚鵡芳洲,黃鶴漁磯,晴川傑閣,好個春花秋月,只落得剩水殘山!極目古今愁,是何時崔顥題詩,青蓮擱筆;

一萬里長江,幾人淘盡?望漢口夕陽,洞庭遠漲,瀟湘夜雨,雲夢朝霞,許多酒興風情,盡留下蒼煙晚照!放懷天地窄,都付與笛聲縹緲,鶴影蹁躚。

李聯芳題黃鶴樓。 李聯芳,生卒不詳,清代文人

往事越千年。憶曩昔,木砌磚鋪,沙橫石壘,殘垣宿霧,斷壁飛灰;孤悄悄,擎兩岸漁燈,吞漫江眼淚,數蒼茫大地瘡痍。且收拾百代滄桑,付與白雲飄去。

茲樓傳萬世。看今朝,銅撐鐵鑄,玉嵌金鑲,傑閣聯雲,飛簷滴翠;喜洋洋,牽十橋虹彩,攬三鎮風光,歌社會主義偉跡。更安排四時佳興,任憑黃鶴重來。

胡伴農題黃鶴樓

五洲遊客登臨,憑欄縱目,看莽莽乾坤,暢谷騰輝,江山競豔。喜流溶二水,浪卷千堆,橋傲九州,樓雄三鎮,凝碧處,雙飛黃鶴舞重霄,使萬里煙波,更添壯景。

百代騷人安在,詠物抒懷,經悠悠歲月,佳篇綴勝,錦什留馨。任影逐孤帆,川籠茂樹,霧開爽氣,星湧明珠,落紅時,一曲梅花傳四野,聽數聲玉笛,長頌新天。

何綽如題黃鶴樓

納萬餘里長江形勢於一樓,氣吞吳楚,名撼神州。喜鳳凰秀渚,鸚鵡芳洲;平湖出峽,大橋臥波;漢口夕陽,洞庭秋水,畫卷展宏觀。問檻外青山,山外白雲,幾曾見鶴去仙歸,同遊天上?空教墨客澆愁,把酒臨風懷往古;

留千百年歷史故事在三鎮,姻結孫劉,兵破曹魏。數伯牙高臺,晴川傑閣;崔顥題詩,青蓮擱筆;武昌義幟,汀泗鐵軍,滄桑屬正道。看岸邊綠樹,樹外紅旗,到處是鶯歌燕舞,換了人間!更使男兒奮志,獻身祖國爭今朝。

湯光瑢題武漢黃鶴樓。湯光溶(1910~1995),江西宜春人,當代學者

向九重霄漢,快意招回一隻黃鶴,莫尋舊日崇樓,且步如今峻宇,放眸三鎮畫圖,喜欄邊鸚鵡,腳下虹霓,耳畔琴操,眉梢傑閣,足堪暢臆吟懷,抱胸次蕩然揚頷引頸,洞庭湖氣蒸廖廓,中嶽廟霜溼晨鐘,潯陽江燕送征帆,臥龍崗雲飛夕照,陸海茫茫指顧間,更夜幕輕垂,玉笛催梅,共花落星羅棋佈,明珠與皓月爭輝,上界人寰無異耳,況高處不勝寒,豈必蟾宮弄清影;

笑萬里波濤,何曾淘盡千古風流,攬起前朝勝概,慢詢蘚碣苔碑,細考五車經史,有屈子離騷,鹿門隱跡,東坡絕唱,本草奇編,當得楚天彤筆,慕男兒壯烈報國酬家,周公瑾智破曹瞞,嶽精忠威居虎帳,陳友諒志吞強虜,孫逸仙義掃衰清,遺篇卷卷評量際,惜武功赫奕,英雄並韻士齊名,水遠山深,芳芷伴春華競秀,神州偉業正興焉,趁登臨多感慨,請將墨翰贊長征。

孫天赦題黃鶴樓。孫天赦,湖北新洲人,當代詩聯家

跨蹬起層樓,既言費文韋曾來,施謂呂紹先到此,楚書失考,竟莫喻仿自何朝,試梯山遙窮郢塞,覺斯處者個臺隍,只有彌衡作賦,崔顥作詩,千秋宛在,迨後遊蹤宦跡,選勝憑臨,極東連皖豫,西控荊襄,南枕長嶽,北通中息,茫茫宇宙,胡往非過客遽戶,懸屋角簷牙,聽幾番銅烏鐵馬,湧浦帆掛楫玩,一回雪浪雲濤,出數十百丈之顛,高陵翼軫,巍巍嶽嶽,樑棟重新,挽倒峽狂瀾,賴諸公力回氣運,神仙渾是幻,又奚必肩頭劍,佩叢裡酒錢,嶺際笛聲,空中鶴影;

蟠峰撐傑閣,都說辛氏爐伊始,哪指鮑明遠弗傳,晉史缺疑,究未聞見從誰乎,由戰壘仰慕皇初,想當年許多人物,但云屈子離騷,羋熊遺澤,萬古常昭,其餘劫霸圖王,稱威俄頃,任成滅黃弦,莊嚴廣駕,共精組練,靈築章華,落落豪雄,終歸於蒼煙夕照,惟方城漢水,猶記得周葛召棠,便大別晴川,亦依然堯天舜日,偕億兆群倫以步,登聳雲霄,蕩蕩平平,攙搶淨掃,睹豐功偉烈,賀而今曲奏太平,風月話無邊,賞不盡郭外柳,蔭亭前棗實,洲前草色,江上梅花。

潘炳烈題黃鶴樓。潘炳烈,河北承德人,,生卒不詳,清代文人

千秋樓繞白雲,薈三楚精神,九派浩氣,洞庭蒼靄,彭蠡煙雨,漭漭兩水交流,卷溶溶雪浪西來,拍喧闐古鎮,朝北斗復奔東溟,乳河山萬里,豪英代出,龜蛇何曾束住,望禹公碑,伯牙臺,禰衡墓,江關鍾,是漢時魂,唐時謫,宋時烽,清時恥,把幽情激慨,吹徹嗚噫簫管。說甚悵懷仙蹤,畫鵠酒濃,青蓮擱筆,崔顥題詩,忽付與沖霄烈炬,心濤沸沸,橫笛幾家聞落梅,沉洲無處尋芳草。但歷歷嘉樹,荒墳鬱崛枯榮,閩越棹謳,帆影柳岸堪羈,存騷魄冰心,眷念這吳頭勝境;

萬載春回黃鶴,萃中華風骨,國門和惠,高壩漣漪,鋼城鐵花,巍巍彩虹穩跨,是陣陣輕雷南去,過不夜通衢,襟七澤而帶五嶽,蹈雲海無涯,瑰寶紛呈,鎖鑰豁然盪開。指電視塔,行吟閣,宋碑亭,晴川館,恰江潮急,人潮歡,車潮湧,思潮寬,將遠略宏圖,播揚莞爾熒屏。猶記喋血工仇,救亡波滾,北伐爭鋒,首義驚彈,俱化為漫地啼鶯,意緒綿綿,倚琴巷陌飛詠絮,蘭畹有丁潤香荃。且熙熙巨舡,雄港從容吞吐,蓬瀛笑語,萍蹤荷池可寄,盡熱腸慧眼,鍾情此天下名區。

李遠源題黃鶴樓

樓未起時原有鶴;

筆經擱後便無詩。

黃鶴樓擱筆亭

輔佐名樓,雲影翩如黃鶴返;

歌吟佳句,詩情湧似大江流。

黃鶴樓雲衢軒

依然江上煙波,何人更起鄉關思;

緲矣樓頭梅笛,世運將開星際遊。

黃鶴樓凝翠軒

龜伏蛇盤,對唱大江東去也;

天高地闊,且看黃鶴再來兮。

黃鶴樓東門牌坊

昔賢整頓乾坤,締造皆從江漢起;

今日交通文軌,登臨不覺歐亞遙。

黃鶴樓東門牌坊

千里而來,遊名園,莫辜負一樓詩畫;

半天以返,入古肆,再飽嘗三鎮風情。

黃鶴樓南門牌坊

鶴舞帆飛,兩水浪開東海日;

樓成景換,五洲客醉楚天春。

黃鶴樓一樓

亭畔駐仙車,憶黃鶴歸來,鐵笛一聲醒世夢;

磯頭留勝蹟,看白雲深處,梅花數點引晴風。

黃鶴樓一樓

何時黃鶴重來,且共倒金樽,澆洲渚千年芳草;

但見白雲飛去,更誰吹玉笛,落江城五月梅花。

黃鶴樓一樓

飛閣出重霄,環顧三楚風雲,頓覺詩情收眼底;

名城傳勝蹟,相迎五洲賓客,常懷友誼話樓頭。

黃鶴樓一樓

由是路入是門,奇樹穿雲,詩外蓬瀛來眼底;

登斯樓攬斯景,怒江劈峽,畫中天地壯人間。

黃鶴樓一樓

襟江帶湖,撐天拔地,喜今番古蹟重新,猶當半壁;

望雲招鶴,載酒題詩,願從此斯樓無恙,永鎮中流。

黃鶴樓二樓

萬古河山,勝蹟常留,嘆百年時運維堅,三楚名樓曾付火;

千秋邦國,韶華永駐,看一代英雄謀略,九霄仙鶴又乘風。

黃鶴樓二樓

形勢出重霄,看江漢交流,龜蛇拱秀,爽心豁目,好消受明月清風,更四顧無邊,儘教北瞻峴首,東望雪堂,西控岳陽,南凌滕閣;

滄桑經幾劫,舉名公宴集,詞客登臨,感古懷今,都付與白雲夕照,溯千載已往,只數笛弄費禕,酒貫呂祖,詩題崔顥,筆擱青蓮。

黃鶴樓二樓

遠望認蟾宮,綺窗八面風雲幻;

重來攀鵠嶺,長笛一聲天地空。

黃鶴樓三樓

一樓萃三楚精神,雲鶴俱空橫笛在;

二水匯百川支派,古今無盡大江流。

黃鶴樓五樓

大宇慶安瀾,又南樓百尺摩霄,白紵清歌,休更唱蘆葉寒沙,桂花濁酒;

晴川窮遠目,正極浦千堆卷雪,雲帆滄海,憑認取梧蔭引鳳,楚澤翔龍。

黃鶴樓五樓

臨高臺而極目,看大別垂楊,郎官春草,鳳凰遠岫,鸚鵡芳洲,寫不盡萬家煙景,更兼著帆隨岸轉,漢接天回,想仙人弭節歸來,邂逅相逢應顏笑。

瀝濁酒以抒懷,問陶公戰艦,庾令胡床,白石詞鋒,青蓮採筆,又誰知千載英雄,都付與江上清嵐,山間明月,剩我輩當歌痛飲,蒼茫獨立自吟詩。

黃鶴樓五樓

我國曆史悠久,地域遼闊,風景名勝甲天下。武漢風景


東湖梅園

鸚鵡洲,原在武漢市武昌城外江中。相傳由東漢末年禰衡《鸚鵡賦》而得名。"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歷代不少名人,"藏船鸚鵡之洲",留下了著名詩篇。此洲在明末逐漸沉沒。清乾隆年間,新淤鸚鵡洲,已和漢陽連成一片。

東湖,因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武昌東部得名,是中國第二大的城中湖。自古以來,東湖就是遊覽勝地。屈原曾在東湖"澤畔行吟"、李白曾在東湖湖畔放鷹臺題詩、世紀偉人毛澤東

一生鍾愛東湖,將其稱為"白雲黃鶴的地方"。

鏘鏘戛金玉;

句句欲飛鳴。

黃射題鸚鵡洲,鸚鵡洲位於武漢市武昌區城外江中,清乾隆年間,新淤鸚鵡洲,已和漢陽連成一片

芳草萋萋,孤冢西望已陳跡;洪濤滾滾,大江東去有新聲。

張惠勳題鸚鵡洲

岷江駭浪雷鳴,猶想象三撾怒罵;

漢口夕陽鳥渡,竊唏噓一鶚薦章。

近代吳恭亨題鸚鵡洲

鸚鵡無言,看草色萋萋,遺冢尚傳謫仙句;

江流不斷,聽水聲洶洶,怒濤似訴老瞞奸。

佚名題鸚鵡洲

撻鼓想豪雄,問他展墓何人,都知小兒是楊,大兒是孔;

鸚鵡驚手筆,閱盡成名豎子,怕說坐者為冢,臥者為屍。

佚名題鸚鵡洲

鬱滿腔壯採奇情,撻鼓祼衣,早目空老奸曹瞞,俗物黃祖;

剩幾輩詞人墨客,訪碑謁墓,猶指點洲前芳草,江上斜陽。

佚名題鸚鵡洲

旨遠辭高,同風雅並舉;

行廉志堅,與日月爭光。

當代董必武題東湖行吟閣。東湖行吟閣位於武漢市東湖西北岸聽濤軒東側小島上,1955年興建,取《楚辭·漁父》中屈原"行吟澤畔"之意命名

集芙蓉以為裳,又樹蕙之百畝;

帥雲霓而來御,將往觀乎四荒。

當代郭沫若集離騷句題行吟閣

且立且行,問澤畔詩人,底事低眉吟鄂渚;此山此水,邀湖邊漁父,定當笑語贊神州。

當代白雉山題東湖行吟閣

鷗點波心,伴友憑欄,湖中綠波翻新韻;蟬鳴樹梢,邀朋把盞,廊外蒼松奏凱聲。

佚名題東湖行吟閣

皓月凝輝,竹影婆娑留畫意;

明湖搖翠,槳聲欸乃壯詩情。

當代塗光雍題東湖可竹軒。東湖可竹軒位於武漢市東湖風景區聽濤景區內,始建於1958

茫茫碧水,晝夜拍丹巖,洗耳濤聲常在耳;浩浩輕風,晴陰敲翠葉,凝思竹韻總于思。

南方題東湖聽濤軒。東湖聽濤軒位於武漢市東湖西北岸、黃鸝灣湖濱長丘之上

長空飛燕,忽高忽低,舞姿輕盈穿翠柳;天上明月,時近時遠,光色柔和照瓊樓。

梁朗和題東湖長天樓。東湖長天樓位於武漢市東湖風景區聽濤區北,1956年興建

梅可賞心,疏影暗香痴與醉;

園堪屈指,青山綠水畫兼詩。

佚名題東湖梅園北門。梅園位於武漢市東湖風景名勝區磨山景區南麓,是我國梅園勝地之一。

高潔名天地,開畫家眼,動詩家情,常存傲骨堪為範;

清奇傾古今,有報春心,無爭春意,不畏嚴寒更溢香。

佚名題東湖梅園西門

冷香識我無多,知音當許林和靖;

豔句撩人有幾,顧影還憐陸放翁。

佚名題東湖梅園冷豔亭

舒袖舞千秋,嫦娥素有清輝魄;

撫絃歌九女,巾幗常賦義烈篇。

近代成鼎先題東湖九女墩。東湖九女墩位於武漢市東湖西北岸,相傳太平天國時有九名太平軍女兵在此犧牲

好山好水,出東郊不半里而至;宜晴宜雨,比西湖第一樓如何。

佚名題東湖湖心亭。東湖湖心亭位於武漢市東湖疑海沙灘浴場

九十道泓灣,爭銜四望,漾碧波萬頃,浮地搖天。愛翠疊山環,雲迷鶴嶼,漁唱蘭舟,風翻鷗鷺。邑人徵旅,何妨暇日春遊。趁紅梅飄馥,綠柳吹綿,且向長天樓瞻月,行吟閣抒懷,繪取東湖畫卷;數千年青史,氣壯三秋,有鴻篇幾頁,沁脾動腑,憶騷吟澤畔,焰烈江潯,祠標武穆,義表女墩,雅賦清詞,須頌人間正道。有辛亥摧枯,紅旗飛漢,更為中華世揮筆,錦繡圖添彩,高歌古鎮新容。

孫天赦題東湖湖心亭

我國曆史悠久,地域遼闊,風景名勝甲天下。武漢風景


我國曆史悠久,地域遼闊,風景名勝甲天下。武漢風景


解放公園

大如天君山拳石;

觀於海洞庭一杯。

清代吳獬題武漢大觀園

挹朝爽西來,杯底嵐光飛隔岸;

望大江東去,簷前帆影度遙空。

清代劉純齋題武昌府靄園(劉園)。始建於清乾隆年間

五百年為園主人,高臺曲池,點綴江城如畫裡;

十二月催花使者,和風甘雨,氤氳香國得春多。 

佚名題武昌府劉園花神祠

檻外大江流,千古英雄淘濁浪;

閣中遺像在,八洲父老拜慈雲。

清代何凌漢題慈雲閣

理池東榭,構池西廊,即此點綴工夫,記得是主人待月處;

背一囊琴,攜一壺酒,到此清涼境界,卻好個漢口夕陽時。

清代徐煥鬥題漢口浮碧亭

漢水滔滔,洗不盡英雄恨事;

陽光皎皎,照得見我輩青春。

近代姜鏡堂題武漢漢陽門,武漢漢陽門位於武漢市武昌區臨江大道

林花凝雨潤;

池影弄晴柔。

題武漢解放公園寧馨園。解放公園位於武漢市漢口西北隅,始建於1952年,是武漢市大型公園之一

茗色竹風雲沁綠;

琴音水影月生華。

題武漢解放公園寧馨園

信步欲尋涼,不覺雲來移樹影;

清吟能解語,有時風起遞花香。

題武漢解放公園寧馨園

游魚啼鳥,古木瓊花,仙境尋來當一醉;

林畔書聲,堂前文藻,名園相對自多情。

當代白雉山題武漢解放公園寧馨園。

山色空濛,雪松島上寒梅秀;

水光瀲灩,明月湖邊古木香。

佚名題中山公園松月軒。武漢中山公園位於武漢市漢口解放大道旁,公園始建於二十世紀初,是全國百家歷史名園之一

碧鏡搖光,湖亦多情晴亦好;

飛簷滴韻,亭猶軟語雨猶奇。

佚名題中山公園煙雨橋廊亭

石榴花塔,風度清雅,萃江漢枝嫩樹碧;霓裳小院,琴韻悠揚,唱楚地天秀山青。

佚名題漢陽公園。漢陽公園在漢陽區漢陽大道,始建於1957年

豐碑巋巋,贊人民英雄,抗洪戰天創奇蹟;

大江滔滔,看遠征風帆,劈波斬浪爭上游。

佚名題漢口濱江公園,漢口濱江公園位於長江流經武漢市漢口沿江大道,又稱漢口江灘

楚風楊柳梳皓月;

吳雨柯舟掛白雲。

佚名題濱江閣

晴看漢水廣;秋覺峴山高。

佚名題武漢龜山閣。龜山閣位於武漢市漢陽區城北的龜山上

伴長江煙波,迎遠客近客天下客;

傍高山流水,聽鐘聲琴聲車船聲。

佚名題武漢龜山閣

昂頭四顧,吞吐大荒,我未多題,恐因筆落驚風雨;

拱手一招,傾心八表,天如可挹,好向雲間摘日星。

佚名題武漢白雲閣。武漢白雲閣位於武漢市武昌區長江蛇山高觀山山頂,別稱南樓

抱郭江流,觸耳似聞仙笛弄;

凌霄樓起,舉頭仍是白雲飛。

佚名題武漢白雲閣

小亭山絕頂;

獨得夕陽多。

佚名題武漢首義園蔚秀亭。首義園位於武漢市武昌彭劉楊路東側。是集娛樂、休閒於一體"都市廟會"

山亭柳月多詩興;

水閣荷風入畫圖。

佚名題武漢首義園穩如舟亭

竹宜著雨松宜雪;

花可參禪酒可仙。

佚名題武漢首義園落霞亭

灄水流芳千古風華思定遠;

甘露呈祥萬世木蘭耀九天。

佚名題黃陂定遠公園,黃陂定遠公園位於武漢市黃陂區前川魯臺村

雙楓名共此亭古;

青山靜看行者勞。

近代吳恭亨題黃陂雙鳳亭。黃陂雙鳳亭位於武漢市黃陂區前川魯臺村

我國曆史悠久,地域遼闊,風景名勝甲天下。武漢風景


我國曆史悠久,地域遼闊,風景名勝甲天下。武漢風景


古琴臺、晴川閣與黃鶴樓並稱武漢三大名勝。古琴臺是為紀念俞伯牙彈琴遇知音鍾子期而修建的紀念性建築,是湖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稱為“天下知音第一臺”。晴川閣與武昌黃鶴樓夾江相望,江南江北,樓閣對峙,互為襯托,蔚為壯觀,有“三楚勝景”之稱,被譽為“楚國晴川第一樓”,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仁者樂山;

智者樂水。

佚名集孔子語題古琴臺。古琴臺,古琴臺位於武漢市漢陽區龜山西月湖之濱,始建於北宋,又名俞伯牙臺,據《呂氏春秋》、《列子》等記載,春秋戰國時期俞伯牙於該處偶遇鍾子期,彈奏一曲《高山流水》,伯牙視子期為知音,並相約一年後重臨此地。不料,一年後伯牙依約回來,卻得知子期已經病故,伯牙悲痛之餘,從此不復鼓琴,史稱伯牙絕弦。後人感其情誼深厚,特在此築臺以紀念。

樂以載道;

樂以忘憂。

佚名集《論語》句題古琴臺

動水花連影;

聽琴水墮光。

徐本一題古琴臺

志在高山,志在流水;

情繫薪柴,情繫瑤琴。

佚名題古琴臺

無尋幽涉遠之勞;

爢登高臨深之懼。

清代汪容甫題古琴臺

高山流水詩千首;

明月清風酒一船。

曹雪芹題古琴臺,馮友蘭書

道旁樵客何須問;

琴上遺音久不傳。

清代黃獻卿題古琴臺

清風明月自來往;

流水高山無古今。

周延俊題古琴臺

水濺百花驚天曲;

琴揚五音動地情。

當代李井濤題古琴臺

空竹文琴傳鍾伯;

高山流水逢知音。

佚名題古琴臺

清風明月本無價;

流水高山自有情。

佚名題古琴臺印心石屋亭

志在高山,志在流水;

一客荷樵,一客撫琴。

佚名題古琴臺

意伴高山,臺上青天協韻;

心隨流水,琴邊明月知音。

當代秦大治題古琴臺

流水清音,鍾子期悠然入耳;廣陵絕調,嵇叔夜同此傷心。

佚名題古琴臺

月湖映明月,印心石屋心相印;

漢水流江漢,傳音瑤琴音永傳。

當代鄭聲遠題古琴臺印心石屋亭

一曲高山,一曲流水,千載傳佳話;

幾分明月,幾分清風,四時邀遊人。

清代石璞題古琴臺

寄語鼓琴人,問當年流水高山,誰為識者;

吟詩題壁客,喜此際江洲芳草,也解知音。

當代白雉山題琴臺大門

綠樹成蔭,芳草如織,韶景亦自解人意耳;

水仙一去,樵子不來,先生何以移我情乎。

佚名題古琴臺

綠樹成陰,芳草如織,登臨貴在得趣時耳;

水仙一去,樵子不來,先生何以移我情乎。

佚名題古琴臺

先生真移我情,挹湖上清風,尚留弦外餘音,曲中天籟;

此地適如人意,訪漢南春色,恰有夾堤楊柳,隔岸桃花。

陳沆題古琴臺。陳沆,湖北蘄水(今浠水縣)人,清嘉慶二十四年(1819)狀元

先生大得便宜,只弄了一張琴,把千古湖光盡行買去;

我輩適當閒暇,聊憑這三杯酒,將兩人心跡仔細評來。

周延俊題古琴臺

先生太得便宜,只弄了一張琴,把千古江山,盡行買去;

我輩適當閒暇,聊憑這三杯酒,把兩人心跡,仔細評來。

佚名題古琴臺

遺蹟此臺,想當年掩抑七絃,定彈個吾道南來,大江東去;

知音何處,到今日蒼茫四顧,只剩得漢陽流水,黃鵠高山。

佚名題古琴臺

神功四載殷週上;

元氣一枝江漢間。

佚名集劉基詩題晴川閣。晴川閣位於武漢市漢陽區龜山東麓禹功磯上,始建於明朝嘉靖年間,有"楚四名樓"之譽,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仰望晴空無際;

俯聽流水有聲。

佚名題晴川閣鐵門關南門

漢門日抱黿鼉窟;

大別天開虎豹關 。

佚名題晴川閣鐵門關北門

高閣逼天紅日近;

一川如畫晚晴初。

佚名題晴川閣後門

傑觀飛甍, 檻外吳蜀橫萬里;

風帆沙鳥, 無邊江漢湧雙流。

佚名題晴川閣後門

靈瀆走雙龍,夾岸直疑銀漢落;

仙蹤杳孤鶴,隔江但有白雲來。

當代陸少儼題晴川閣正門

隔岸眺仙蹤,問樓頭黃鶴,天際白雲,可被大江留住;

繞閣尋勝蹟,看樹外菸波,洲邊芳草,都憑傑閣收來。

佚名題晴川閣正門

棟宇逼層霄,憶幾番仙人解佩,詞客題襟,風日最佳時,坐倒金樽,卻喜青山排闥至;

川原攬全省,看不盡鄂渚煙光,漢陽樹色,樓臺如畫裡,臥吹玉笛,還隨明月過江來。

佚名題晴川閣正門

洪水龍蛇循軌道;

青春鸚鵡起樓臺。

佚名題晴川閣一樓大廳

雲樹橋頭,龜山不老千秋靜;

煙波江上,漢水長流萬代清。

晴川閣楚波亭

山勢西分巫峽雨;

江流東壓海門潮。

佚名題禹稷行宮朝宗亭,禹稷行宮(禹王宮),位於晴川閣景區內,始建於南宋紹興年間,又名大禹廟,是武漢歷代祭祀大禹之地,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何人作頌比崧高;

萬古斯文齊岣嶁。

佚名題禹稷行宮禹碑亭

三過家門 虛度辛壬癸甲;

八年於外 平成河漢江淮。

劉海粟題禹稷行宮大殿

我國曆史悠久,地域遼闊,風景名勝甲天下。武漢風景


武漢作為漢傳佛教禪宗、淨土宗的重要發源地,在中國佛教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明清以來,武漢隨著商業的不斷髮展,佛教興盛,寺院眾多。其中歸元禪寺、寶通禪寺、蓮溪寺、古德寺被稱為武漢佛教四大叢林。長春觀中國著名的道教場所之一,卓刀泉寺武漢最大的關帝廟,龍華寺已有千幾百年的香火,是一座尼姑廟。這裡有大小寺廟百餘座,經歷千百年的沉澱,歷史悠久、文化深厚,有說不完道不盡的滄桑。

大別臨江侍;

江城荷日朝。

佚名題歸元寺山門。歸元寺位於武漢市漢陽區翠微街西端,始建於清順治15年(1658年),得名於佛經"歸元性不二,方便有多門"之意,被譽為"天下祈福最靈寺"。被國務院列為"漢族地區全國重點佛教寺院"有緣山色來禪寺;

無限風光入翠微。

當代白雉山歸元寺山門

觀如來是空是色;

願大眾即心即佛。

佚名題歸元寺大雄寶殿

世外人法無定法,然後知非法法也;

天下事了猶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佚名題歸元寺大雄寶殿

教育萬法,體性無殊,不可取法合法非法非非法;

佛本一乘,根源有別,故說下乘中乘上乘上上乘。

佚名題歸元寺大雄寶殿

五杵降魔,普通一氣;

金身護法,光映群生。

佚名題歸元寺韋馱殿

將此深心奉塵剎;

是則名為報佛恩。

佚名題歸元寺藏經閣

見了便做,做了便放下,了了有何不了;

慧生於覺,覺生於自在,生生還是無生。

佚名題歸元寺藏經閣

大羅福地;

廣何陽春。

佚名題歸元寺羅漢堂

普天供應大阿羅漢;

都離方廣來往歸元。

清人曹生謙題歸元寺羅漢堂

從白光開創以來,祖德靈長,迄今三百餘年,重新廣廈供羅漢;

歷同治中興而後,人心沉弱,願將二十八品,普濟群生講法華。

清人曹生謙題歸元寺羅漢堂

是仙是佛,難分難辨;

維妙維肖,宜古家今。

當代聞楚卿題歸元寺羅漢堂

一萬卷真經,輝生寶藏;

五百尊羅漢,巧奪天工。

聞楚卿題歸元寺羅漢堂

曹洞東傳,歸元得路;

鳳山西出,勒馬回頭。

當代昌明題歸元寺羅漢堂,昌明法師生前曾任歸元寺住持

白毫增光人增壽,入斯妙境得其利矣;

祖庭重建客重來,獲個歇處不亦樂乎。

當代昌明題歸元寺羅漢堂

清泰極樂,勸大家眾善奉行;

犁泥最苦,教弟子諸惡莫作。

當代昌明題歸元寺羅漢堂

天地有慈悲,功德無量壽;

善惡終果報,極樂萬古存。

當代楊樹謀題歸元寺大士閣。大士閣是供奉觀音菩薩的殿堂

發一片慈心,願渡眾生登彼;

現千隻法手,頻垂一葉作舟。

佚名題歸元寺千手觀音龕

慈冠五百多尊,但爾有求皆感應;

記受一生補佛,獨他為何不皈依。

佚名題歸元寺彌勒座

蓮萼開四色;

溪聲演三乘。

佚名題歸元寺齋堂

五觀長存千金易化;

三心未了滴水難消。

佚名題歸元寺齋堂

妙相圓融,即色即心,遍十方而示現;

法身常住,無來無去,歷萬劫以長存。

佚名題寶通寺萬佛寶殿。寶通寺位於武漢市武昌區洪山南麓,始建於南朝劉宋年間,初名東山寺,是武漢市唯一的皇家寺院,並且被國務院列為"漢族地區全國重點佛教寺院"

道不遠人,切忌認影迷頭,向外尋覓;

心原是佛,但向迴光返照,直下承當。

佚名題寶通寺萬佛寶殿

古今來宗教幾何,自由平等無如我佛;

東西國文明進化,言行高尚獨讓法王。

當代昌明法師題寶通寺萬佛寶殿。昌明法師曾是歸元寺住持

十方來、十方去、十方共成十方事;

萬人施、萬人舍、萬人同結萬人緣。

佚名題寶通寺萬佛寶殿

慈冠五百多尊,但爾有求皆感應;

記受一生補佛,獨他何故不皈依。

佚名題寶通禪寺彌勒座

梵鍾振響祈風調雨順;

佛法弘揚保國泰民安。

佚名題寶通寺塔映鐘聲亭

客至如歸,賓主相逢心意暢;

堂前灑掃,香花迎接歲朝春。

佚名題寶通寺客堂

有彌勒肚皮,千金易化;

無維摩手段,粒米難消。

佚名題寶通寺齋堂

黃皓振翩,一塔凌霄,廖廖楚天抒壯志;

白龍噴玉,雙獅倒影,崢嶸歲月賦長征 。

當代塗光雍題寶通寺

千百年霸國雄圖,今歸何處,唯詮竹隱松聲,長留殿角;

大小乘如來妙諦,喚醒多人,誰道鳥語花香,不是禪機。

佚名題寶通寺大雄寶殿

覺路廣開兮,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同離苦網;

迷途知返矣,願大雄大力大慈諸佛,廣宣正法。

佚名題古德寺山門,古德寺位於武漢市漢口黃浦路,始建於清光緒三年(1877年),有"心性好古,普度以德"之意。初名古德茅蓬 。古德寺混合了歐亞宗教建築的特色,融大乘、小乘和藏密三大佛教流派於一身,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春水孽溪魚躍浪;

桃花兩岸蝶翻香。

靜學題古德寺,靜學是緬甸阿難陀寺法師,此聯於宣統三年(1911年)由靜學法師為昌宏住持升座誌慶而贈

古佛在靈山,到此地是天竺國;

德性遍虛空,悟自心即昆廬海。

佚名題古德寺圓通寶殿

古聖遺風,源源不竭,宏遍三千,開創和平盛世;

德煦和雨,濃濃法水,滋潤眾生,淨滌煩瑙塵埃。

佚名題古德寺天王殿

大肚能容,容天容地,於人無所不容;

開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

佚名題蓮溪寺彌陀殿。蓮溪寺在武漢市武昌大東門外蟠龍山上,蓮溪寺始建於元末明初,是武漢的四大佛教叢林之一,現為比丘尼道場和佛學院

慈風普被;

惠澤長流。

佚名題卓刀泉寺大雄寶殿。卓刀泉寺,位於武漢市武昌區伏虎山西南麓,始建於宋代。相傳三國時關羽在此以戰刀卓地成泉,名曰“卓刀泉”,宋代在此依泉建寺,名曰"御泉寺",亦稱關廟,祀祭關羽

越境尚留名,此當時斫地遺泉,源留萬古;

超凡能入聖,宜後世輪金造像,廟慶重新。

佚名題卓刀泉寺關聖殿

天地一完人,文武才情忠義膽;

古今幾夫子,英雄面目聖賢心。

佚名題卓刀泉寺關聖殿

大義秉春秋,輔漢精叫懸日月;

威靈存宇宙,幹霄正氣壯山河。

佚名題卓刀泉寺關聖殿

扶漢仰侯功,一心一德,浩氣直吞吳魏;

伏魔崇帝號,乃神乃聖,明威尚震華夷。

佚名題卓刀泉寺關聖殿

滿院溪聲疑是雨;

當窗月色望如霜。

佚名題卓刀泉寺

瞻聖容、品甘醴、望雲捲雲舒,榮辱不驚;

沐佛光、聞梵音、看花開花落,道法自然。

佚名題卓刀泉寺

漢室賴三人,得留住百年社稷;

桃園遵一結,解不開萬古肝腸。

佚名題卓刀泉寺

越境尚留名,況當時斫地成泉,源流萬古;

超凡能入聖,宜後世輸金造像,廟慶重新。

佚名題卓刀泉寺

息馬仰真容,憶當年泰岱同瞻,袞冕常新,儼與嶽宗南面;

卓刀留勝蹟,看此地長江環抱,淵泉時出,不隨浩瀆東流。

當代李雨蒼題卓刀泉寺

漢室在心,漢水在目,惟爾有神光大漢;

江南者吳,江北者魏,何人雪涕對晴江。

夏力俊題卓刀泉寺(關廟)

成化二年留勝蹟,永懷錢佛;

龍華三會願重逢,共演真宗。

佚名題武漢龍華寺山門。龍華寺位於武漢市武昌區武珞路蛇山南坡,始建於明成化二年(1466年),是華中地區的佛教名剎

粥去飯來,莫把光陰遮面目;

鐘鳴板響,常將生死掛心頭。

佚名題龍華寺齋堂

暮鼓晨鐘,驚醒塵寰名利客;

經聲佛號,廣度世間有緣人。

佚名題武漢景德寺山門。武漢市東西湖區柏泉,始建於唐代,原名金臺寺,宋朝景德年間更為現名

判善惡,注生休,為百靈主;

稟造化,定權衡,居眾嶽尊。

佚名題武漢景德寺東嶽殿

紫竹林中觀自在;

白蓮臺上見如來。

佚名題武漢景德寺大雄寶殿

看破俗世塵緣,自在唸佛,自淨其意,是為佛教;

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佚名題武漢景德寺

深山窈窕,水流花發洩天機,未許野人問渡;

遠樹蒼涼,雲起鶴翔含妙理,惟偕騷客搜奇。

佚名題江夏龍泉寺,江夏靈泉寺位於武漢市江夏區梁子湖畔之龍泉山,始建於唐玄宗天寶年間

一燈僧館閉,風涼花斂;

雙耳草蟲秋,室小佛香。

佚名題蔡甸嵩陽寺僧房。蔡甸嵩陽寺位於武漢市蔡甸區索河鎮嵩陽山南麓,始建於唐貞觀二年(628年)

黃鶴飛來,隨帶松花薰道院;

白雲歸去,故留明月照丹臺。

佚名題長春觀山門。長春觀位於武漢市武昌區雙峰山南坡,始建於元代,以其創始人邱處機道號"長春子"命名,是武漢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道教古建築群,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道教宮觀”

仙峰有觀誠作徑;

長春無瑕善為真。

夏藝壽題武漢長春觀

柱下玄風,煉丹灶古無為境;

關中紫氣,問禮堂高有道書。

佚名題長春觀太清殿外側門柱聯

道德一尊,天理永昭日月;

紛塵三鑑,含靈恆仰玄門。

佚名題長春觀太清殿其內側門柱聯

金殿屹雙峰,煥傑閣騰輝,瑤草芳菲天不老;

世民崇太上,有邱仙佈道,瓊花璀璨地長春。

佚名題長春觀太清殿大門內側廊柱聯

自老子創教於前,盛譽五洲傳,永揚大道;

從丘祖設壇而後,叢林千載著,盡仰長春。

佚名題長春觀太清殿大門外側廊柱聯

功德在人間,乾元資始,品物流門,柱下函關原一氣;

虛靈是道體,梵相有為,忝珠盡挹,降生說法見三清。

佚名題長春觀太清殿

列女傳從劉向定;

夫人心知息侯知 。

佚名題桃花夫人廟,桃花夫人廟位於武漢市江漢區桃花洞

息宋興亡隨逝水;死生恩怨問桃花。

佚名題桃花夫人廟

五百年為園主人,高臺曲池,點綴江城如畫裡;

十二月催花使者,和風甘雨,氤氳香國得春多

佚名題武漢花神祠

天下名山僧佔多,還須留一二奇峰,棲吾道友;

世上好話佛說盡,又誰知五千妙論,書自尊師。

李漁題武漢老子祠,老子祠位於武漢市武昌區洪山南麓寶通寺內,祀祭道家李耳

足踏紫虹衝漢上;

眼底黃鶴貼江飛,

清代周延俊題洪山寶塔,洪山寶塔位於武昌洪山南坡、寶通禪寺東北面,始建於元代至元十七年(1280年)

優遊武漢青春賤;

冠蓋京華白眼多。

清代周延俊題洪山寶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