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没有绝对的善与恶,而环境是人性彰显的土壤

当初《芳华》这部革命年代题材的影片放映时,很多评价声,很想去看,但各种原因一直未能实现,未完成的事总是个心结,直到近期才实现了这个心愿。

人性没有绝对的善与恶,而环境是人性彰显的土壤


之前看一部影片先要细细看内容介绍与影评,这次不同的是,直接去看,对这部片子的故事情节几乎一无所知。不去了解只是为了不受干扰的自己从中去体会、去感受。有灵魂的作品和影片,里面会包含种种打动人的触点,对于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触动,这部影片触动我的是刘峰——这个善良无私却又一生坎坷甚至后来潦倒的人物。

人性没有绝对的善与恶,而环境是人性彰显的土壤


在那个人们心中怀有激情与理想的革命年代,个人的情感与需求是不能彰显的,即使人性和道德被无情的践踏,还是一如既往地坚持那份纯真。刘峰就是在那个特有年代出现的一个无私善良、比雷锋还要雷锋式的人物。也许,在他的人生信念中,只有无私奉献才能体现他的价值,连唯一一个上大学机会的名额,也要让给别人,而自己的理想与需求,却被深深地埋藏在心底,他这一生,好像就是为别人而生。人们也理所当然的享受着他的无私与帮助,无视也不愿去关注他的需求、感受他的内心世界。当终于鼓起勇气向心爱的女孩示爱时,没想到看上去美丽单纯的林丁丁,为了不受牵连,竟然落井下石,刘峰的命运从此万劫不复,人性的复杂有时超乎我们的想象。带给他灾难的恰恰就是他一概完美的形象,因为人们眼中完美的他好像不应该有儿女情长。如此一个品德高尚而善良的人,最终的命运却是那么不堪。也许在我们现在所处的环境下无法理解他所受到的遭遇,也许发生在他身上的一切,让我们对好人有好报产生了怀疑?但谁又能说清好报的衡量标准是什么?从作者最后的描述中得知他内心所拥有的平和与淡定,难道不是人生中一份最好的礼物吗?

人性没有绝对的善与恶,而环境是人性彰显的土壤


这个人物之所以对我有所触动,是让我想起了同样身处那个年代参军的父亲,他们的命运有着很多的相似。身为家中老大的父亲,是一名军人,在那个艰苦年代早早担当起一个庞大家族的经济顶梁柱。在军队中他像刘峰一样优秀而无私,从不计较得失,付出永远大于回报,或者可以说只付出不求回报。这种品质,伴随着他一生。从部队转业回来之后,作为一名医生,对人和善友好,绝对的以病人为重,甚至多少个夜晚,从睡梦中被突发事件叫醒,也总是毫无怨言第一时间奔赴现场。做这些对他来说都是天经地义的事,从不考虑自己的得失,在他的信念中,只有付出,不求回报,甚至不接受别人对他的好。这就是那个年代造就出的让人无法理解的人物特点。


但从人性的角度来看,情感是需要流通的,付出与得到在一个人身上要均衡,不论哪个环节出问题了就会造成人格的缺陷。作为最早的一批独生子女,我几乎是在物质丰足的年代里长大。人在物质得到满足之后,自然而然的对精神和情感的需求越来越多。所以常常会不理解逐渐老去父母的行为,排斥他们的指责,不满他们的唠叨,甚至有时讨厌他们对我的控制,为此而反抗。很久以来,自私的我忽视和了解父母的需求和感受,只是对他们忽视自己的精神感受而耿耿于怀,一度忘记他们在生活上对自己无微不至的照顾,忘记了他们是从那个特殊年代过来的人,忘记了不曾有人关注他们的感受,忘记了他们把他们所能用到的最好的爱给了我……


没有经历那个特殊的年代,无法感同身受他们的感受,而这部影片却恰恰触动了我不曾看到和无法体会父母感受的那部分,让我对他们有了更深的理解与爱:理解他们的感受不曾被看到、他们的需求被深藏、他们的情感被忽视。这些感受让我的人格更加成熟,我想这就是我看这部影片最大的收获了。

人性没有绝对的善与恶,而环境是人性彰显的土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