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有恆,是一個讀書人最高級的修養


曾國藩:有恆,是一個讀書人最高級的修養


據說,蔣介石晚年把曾國藩當做偶像,也想成為一代聖人,曾如法炮製看到美女動心了,就回家在日記裡反省,罵自己是禽獸,然而,時世不同,修養不夠,蔣介石終究沒有成為聖人。

提起曾國藩,我們首先想到他是鎮壓太平天國運動的第一功臣,他一介書生,統籌全局,屢敗屢戰,排除萬難,平息了太平天國的起義,維護了滿清的封建統治,而且能夠功成名退,把個人境界做到極致,與唐代郭子儀並稱“古今之完人”。

曾國藩一生有三大成就:①創建湘軍,粉碎了太平天國,打敗了所謂的“異教徒”,使中國傳統文明免遭毀滅。②興辦洋務運動,派遣留學生,開啟了向西方學習的先河。③積聚人才,如彭雪琴、容閎、趙烈文、丁日昌、李鴻章等,組建了神州第一幕府。這其中任何一個成就都可以讓他名留青史,讓人不得不好奇他身上的過人之處。

從張宏傑教授寫的《曾國藩傳》,我們得以通過通俗易懂的文字,一窺曾國藩的生平要事。

曾國藩:有恆,是一個讀書人最高級的修養


其中,“人但有恆,事無不成”是他一生的寫照。

01、七考秀才,愈挫愈勇

曾國藩出生在一個普通的農民家族中,他的祖父一直想讓曾家出個秀才,但曾國藩的父親從20多歲考到40多歲,一直考了20多次才勉強考中秀才,仕途如此不順,所以他祖父就把希望寄託在孫子曾國藩身上。但是曾國藩也考了七次才考中。

從中我們可以看出,曾國藩的天資其實是很普通的。湖南湘鄉當時還流傳著他的一段故事,說是曾國藩小時候讀書非常刻苦,有一天晚上,家人都睡下了,他還在背誦《岳陽樓記》,這時,有個小偷趁機爬到房樑上,等這個小孩背完了,好下來偷東西,結果,小偷在房樑上睡了一覺醒來,發現曾國藩還在背,最後實在是忍不住了,就跳下來對他說:“你這個笨孩子,這有那麼難嘛,你還不會背!”說完奪下他手中的書本,“砰”一下拍在桌子上,就把這篇文章洋洋灑灑從頭背到尾,然後揚長而去。曾國藩呆待著看著眼前的一幕,還沒反應過來。

曾國藩:有恆,是一個讀書人最高級的修養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曾國藩資質其實很差,但是非常刻苦用功,試想大冬天的晚上誰不想躺在被窩裡睡覺,更別說反覆地背一篇文章!

雖說曾國藩如此刻苦,但他考秀才也是考了7次才考中。連續落榜六次,這失敗的打擊和同鄉的嘲諷,並沒有擊敗曾國藩,反而讓他形成了愈挫愈勇的性格和了“尚拙”的人生哲學觀,他說:“天下之至拙,能勝天下之至巧。”這也為他科舉之路打下堅實的基礎。就像蓋房子,如果地基打的牢,房子就蓋的比別人高。

02、平定叛亂,耗時十二載

1850年底,太平天國運動在金田爆發,從廣西一直打到湖北,人數發展近30萬人,各地清軍節節敗退。

到了1852年,曾國藩被派去江西擔任鄉試主考官,由於接到母親去世的消息,只好改道回家為母親守孝。

當時湖南湘鄉也不安寧,隨後曾國藩又接到朝廷的任命,令他在湖南組織團練,抵抗太平天國。但是由於時局所限,曾國藩以守孝之名拒絕了。

當此危難之際,在他的好友郭嵩燾、左宗棠等人的勸導以及父親的點化之下,曾國藩拋開雜念,果斷出山,立志辦好團練。

曾國藩作為一個儒生,從沒有過帶兵打仗的經歷,他面臨的困難是一重接一重的,而且他建立的湘軍並不被當時的官僚所認可,因此,還要自行籌備錢糧。

但曾國藩既然立下志向,豈肯輕言放棄。他寫信給自己同鄉為官的好友,讓他們給予資助。

他苦練湘軍,親自摸索和鍛鍊,把這支軍隊當做拯救天下的最後希望,所以當之後武漢、安徽等地被太平軍攻城的時候,皇帝令他出兵援助,堅持首戰必須勝利的曾國藩,拒不出兵。

曾國藩:有恆,是一個讀書人最高級的修養


曾國藩一邊頂住重重壓力,一邊全力投入造船、練勇、籌餉之中,歷經千辛萬苦,一年之後,水陸兩師的籌建終於初具規模。

1854年初,曾國藩帶領湘軍由衡州水陸併發兼程北上長沙,迎戰太平軍。

出師第一戰雖然小挫,但早幾天出兵湘潭的塔齊布軍隊大獲全勝,使太平軍在長沙的精銳部隊幾乎全軍覆沒,湘潭大捷成了清軍和太平軍戰鬥以來的一次轉折點。

之後整整十二年,曾國藩排解萬難,以失去兩個親兄弟,數萬名湘籍老鄉英勇犧牲,自己三次自殺,數度瀕危的代價,才換來了平定太平天國這一捷報,就此,一舉成名!

曾國藩以一己之力,維繫了清朝的統治,讓中國傳統文化免於被太平天國全盤摧毀的命運,如果沒有他拖著滿身是疾的身軀苦苦抵抗太平軍,也許歷史就會改寫。

03、勤寫日記,反省過錯

曾國藩從十四五歲就開始抽菸,兩年之中就成了老菸民,受到老師的訓斥後,開始了第一次戒菸。

為了表示戒菸的決心,他將自己名字由“子城”改為 “滌生”,表示痛改前非,洗滌新生。

“滌者,取滌其舊染之汙也;生者,取袁了凡之言: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以後種種,譬如今日生。”

意思就是昨天的我死了,從今開始我就是一個全新的人。

可是對於年少氣盛的人來說,這戒菸哪有那麼容易,於是第一次戒菸失敗。

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在林則徐禁菸宣傳的影響下,曾國藩響應號召,決心再次戒菸。雖然他抽的不是大煙,但畢竟都是煙。

為了表示此次戒菸的決心,曾國藩當著家人面把祖傳的菸袋捶碎,併發誓:“從今永不吸菸!”

但只要出門在外,看見別人抽菸,曾國藩的嗓子便會癢起來,這時再遇上他人敬菸,盛情難卻,又情不自禁地抽上幾口。

所以,第二次興師動眾的戒菸,又以失敗告終了。

俗話說:事不過三,曾國藩32歲時,身為翰林院侍讀學士的他徹底認識到:這一輩子如果連戒菸都做不到,還能成什麼大事。

這次是真的成功了,他用的方法就是我們小時候睡前寫日記。

通過每晚寫日記反省自己這一天的得失,然後督責自己。

我們大部分人都寫過日記,但是能一直堅持寫下去的是極少數人,但是曾國藩是日復一日地堅持下來了,那他到底是怎麼堅持到底的?

原來,他寫完日記之後就給朋友傳閱,請他們做點評,用外力來監督往往比自己用自控力來強的多。

每個人的意志力都是有極限的,自己監督自己都是有盲點的,不容易做到徹底,但是人都有自尊心,通過自己的朋友監督自己,往往是最有效的。

曾國藩:有恆,是一個讀書人最高級的修養


除了戒菸,曾國藩還用這個方法修正自己的其他缺點,比如,自傲,多言等

曾國藩把這個習慣堅持了一生,就算之後在外帶兵打仗,他也是把自己的日記定期抄寫送回老家,給自己的兄弟子侄們看,一來是給他們做個榜樣,二來就是讓他們監督自己。

我們都知道,性格是深值於人的本性之中,是多年形成的,與人的血肉交融成一個整體,通過一時半會兒的“慢火煮”不會徹底改掉,只有用一生的時間去“慢火溫”,才有可能慢慢化解。

因此在修身起始階段重要的是猛,在進行時階段最重要的是韌,因此曾國藩一生最推崇的品質就是有恆。

要做到有恆,當然是不容易的。通過曾國藩的日記,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他這一生就是不斷自我磨礪的一生,一天也沒停止修煉的腳步,從青年到老年,曾國藩都生活在不停的自省中,每天都在日記中反省自己的缺點,修正自己的行為。

在一次又一次的反覆磨練中,曾國藩的氣質、性格漸漸發生了變化:他做事越來越有恆心,有毅力,待人接物越來越寬厚、周到和真誠,朋友也越來越多多,他的品質越來越純粹。

有人說,中華上下五千年,立功(完成大事業)、立德(成為世人的精神楷模)、立言(為後人留下學說)三不朽的聖人,只有兩個半:孔子、王陽明,加半個曾國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