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宣帝明知道“乱我家者,必太子也”,为何不换?独子还是无奈?

熟悉汉朝历史的人或多年前看过电视剧《乌龙闯情关》的人都知道,刘病已,又名刘宣,是西汉王朝著名的皇帝,在位期间,重用贤臣、打击匈奴、惩治腐败等措施控制了土地兼并的现象,使得耕者有其田,实现了汉朝中兴,史称“汉宣中兴”。但就这么一位以王霸治国的皇帝,却对众臣说出如此感叹“乱我家者,必太子也”,这是无心之说还是实力判断?如果是实力判断的话,为什么作为一位中兴之主的帝王,不能把太子换了呢?难道宣帝刘奭一个儿子,还是出于无奈?


汉宣帝明知道“乱我家者,必太子也”,为何不换?独子还是无奈?

汉宣帝剧照

背景

汉宣帝,可以说是一位命运多舛的皇帝,祖父曾经是武帝时期的太子,却因为“巫蛊之祸”事件,失去了太子之位,更是落得逃亡自缢的结果,给汉武帝朝局带来一定的打击。宣帝当时还是襁褓之人,自此流落民间,幸得丙吉、许广汉等人的帮助,民间生活才得以稳定。后来长大成人后,许广汉将女儿许平君也嫁给了宣帝,由此就有了本文的主角汉元帝刘奭,也就是被汉宣帝认为“乱我家者”的人。


汉宣帝明知道“乱我家者,必太子也”,为何不换?独子还是无奈?

汉元帝刘奭剧照


其实,汉宣帝没有更换太子,并不是因为刘奭是独生子,而是更多出于对刘奭的怜爱和制度限制的无奈,让我们来看看到底什么制度和原因,会让一代雄主汉宣帝感到无奈。


爱屋及乌

从历史上来看,汉宣帝是一位忠于爱情的人,他和许平君属于患难夫妻,在立皇后的事情上就能体现出来。面对毫无政治背景的许平君和权臣的女儿霍水仙抉择问题,出现了些许困难,但他还是想立许平君为皇后,就对群臣说:“朕在寻找微贱时的一柄宝剑”,由此大臣们都猜到了汉宣帝是有“糟糠之妻不下堂”之意,遂奏立许平君为皇后。


汉宣帝明知道“乱我家者,必太子也”,为何不换?独子还是无奈?

流落民间的汉宣帝和许平君


不久,他们便有了第一位皇子,刘奭。生男孩,而且是嫡长子,在皇室里象征意义很大,意味着是未来权力中心的诞生,这让权臣霍光之妻及霍水仙极其嫉妒,以至于在许平君尚未恢复身体之时,就对许平君下毒手,刘奭从此就失去了母亲。此后,汉宣帝更加疼爱刘奭,无论是出于自身还是看在患难与共的妻子情分上,汉宣帝对刘奭的父爱从未减少一分,即使认为刘奭是“乱汉家者”,也未废除他的太子身份,从情感角度来说,汉宣帝深爱着许平君,出于爱屋及乌的原因,也是不忍心废除刘奭的太子身份。


汉宣帝明知道“乱我家者,必太子也”,为何不换?独子还是无奈?

自周以来的嫡长子制度

封建王朝嫡长子制度

据历史记载,汉宣帝有五个儿子,其中刘奭为嫡长子,这就赋予了他天生的优势。因为自周朝开始,一直沿用嫡长子继承制,表面上,这只是一直继承皇位的制度,实际上是权力传承和过渡。所谓嫡长子继承制,就是皇后所生的第一个孩子即为嫡长子,其余妻子生的孩子为庶子,而庶子再优秀,在正常情况下也是无法继承皇位的。看似嫡长子继承制僵硬死板,但却是保障权力过渡的一种制度,对维护王朝统治起到了积极作用,如果随意更改太子,不但会造成权力系统紊乱,而且会刺激内斗,让朝廷变得震荡甚至覆灭。任何朝代的嫡长子一旦降生,周围都潜伏着错综复杂的权力派系,甚至包括皇帝在内,都会在太子周围进行安排和布置,为未来继承皇位奠定基础。所以,面对封建王朝嫡长子继承制度,即使是中兴之主汉宣帝也是无能为力,不敢轻易更换太子。如明朝朱元璋,明知道朱允炆懦弱,朱棣贤明,但依然选择了嫡长孙;朱棣成为帝王后,更是如此,明知道嫡次子英明神武,还是选择脚有残疾的嫡长子,这一切都是为了王朝统治的长治久安和出于长远战略的考虑。


汉宣帝明知道“乱我家者,必太子也”,为何不换?独子还是无奈?

嫡长子继承制图示


无外力因素推波助澜

历史往往都有相似性,对于更换太子的行为,一定是在外力因素影响下发生的。皇帝虽然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也不会仅仅因为自己的喜好就随意更换太子,即使在无外力推波助澜的情况下,皇帝想废除太子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这种触动国本的决策,一定会有众多以死相谏臣子劝阻,而且嫡长子制度根深蒂固,皇帝本人也不敢轻易触动。汉武帝时期,太子刘据自刎,就是因为有宠臣陷害太子,武帝年老体衰,也有意肃清太子周围势力,两者综合作用之下,才出现这种悲剧;刘邦晚年也想废掉刘盈,立喜爱的庶子刘如意为太子,岂耐无外力可借来实现自己的想法。汉宣帝时期也是如此,朝廷政治清明,群臣对太子相对认可,崇尚儒学,更是符合群臣心意,所以无外力因素推波助澜,使得汉宣帝无法寻找外力去实施自己的想法。


汉宣帝明知道“乱我家者,必太子也”,为何不换?独子还是无奈?

汉宣帝时期,君臣一心,共创汉宣中兴

刘奭自身优秀

据历史记载,刘奭不但不是一个纨绔子弟,其本人也是非常优秀,从小学惯儒学,自身对儒学的研究也体现了高水平,而且多才多艺,善史书和音律。


汉宣帝明知道“乱我家者,必太子也”,为何不换?独子还是无奈?

风流倜傥,多才多艺的刘奭剧照


汉宣帝时期,其统治手段并非是片面的实施仁政,而是采取“恩威并施”的王霸策略,这就难免会采取一些残酷的手段,而刘奭崇尚儒术、仁政之技,所以就时常劝宣帝要减少刑法,劝告父亲多行仁政。根据当时时局,面对如此柔弱的太子,所以宣帝才说出:“乱我家者,必太子也”,这句话并非贬低太子的才能,只是太子的政治倾向和治国策略不符合宣帝的想法。所以,从刘奭自身优秀素质来讲,在没有触及根本性原则下,汉宣帝也没有理由去废除太子。诚然,历史证明,汉宣帝对太子的判断是正确的,汉宣帝如是说,而东汉朝政,恰恰就在太子刘奭的“仁政”治理下,国力方面迅速衰退,以至于传至恒、灵二帝时,东汉政权几近崩盘,名存实亡。


汉宣帝明知道“乱我家者,必太子也”,为何不换?独子还是无奈?

东汉末年地方割据势力图示

结语:若汉宣帝泉下有知,肯定会选择江山,选择汉室宗庙,而不会以一己之私爱屋及乌,明明知道刘奭的政治能力不符合,还依然选择他。从另外一个方面也说明,某些人虽然自身非常优秀,但作为最高统治者,要求的是综合能力,特别是政治能力,而不是仅仅文化程度或多才多艺。惜哉!汉宣中兴的功绩,在刘奭汉元帝手中就此落下帷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