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朱棣為什麼要把首都遷到北京?

久哥聊小說


明成祖把都城從南京遷到北京,是一件讓後世頗費猜測的事情。

國都是國家的根本,一般不會隨意變動。當然了,歷史上也不是沒有遷過都,比如盤庚遷都,孝文帝遷都等等。但這些皇帝遷都,根本的原因,還是因為原來的都城實在沒辦法生活了,才不得不那樣做。

可是,當時的南京,卻是魚米之鄉,生活極為優渥,完全不是當年盤庚、孝文帝所面臨的那種條件惡劣的樣子。而且,朱棣不是從環境惡劣的地方,往環境好的地方遷移,反而是從環境好的地方,往環境惡劣的地方遷移。要知道,北京當時不但氣候條件比較惡劣,受漕運等各種因素的影響,生活質量也明顯不高。

而且,北京當時差不多位於明朝的邊關地區。蒙古人雖然被趕到了漠北,朱元璋雖然對蒙古人進行了十多次追打。但並沒有把蒙古人斬草除根,蒙古人死灰復燃的可能性很大。

而歷史事實證明,中原王朝雖然極力打擊北方遊牧民族,但根本就不可能對他們斬草除根。就算某個民族受到強力打擊,但經過分化重組,又會產生新的足以威脅南方王朝安全的強悍民族。

所以,遷都到北京,皇帝的人生安全,顯然是得不到足夠保障的。

(朱棣劇照)

後世有人說,明朝皇帝有骨氣,“天子守國門”。

其實,這不過是朱棣遷都以後,人們的一種總結而已。在皇權社會里,皇帝的安全,絕對是整個國家安全戰略最首要的,乃至是唯一的。所以,並不存在朱棣想去“守國門”的說法。

又有人說,朱棣之所以要遷都北京,主要是因為南京是朱允炆曾生活過的地方,這個生命安全才是朱棣首要考慮的。

但這個說法並沒有道理,當時朱棣已經是皇帝,而且對朱允炆的勢力也清洗得差不多了,誰還會去為朱允炆報仇呢?再說了,如果有人想報仇,皇帝在哪兒都能夠報仇。問題不在於住在哪兒,而在於皇帝的安保系統是不是很牢固。所以,這一點顯然是不存在的。

還有人說,北京是朱棣的潛邸,那是他的故鄉,他在那裡,更能獲得擁戴。

這個說法也有問題。所謂擁戴,都是大臣們的擁戴,並不包括黎民百姓。黎民百姓被壓制著,他們不擁戴也沒有辦法。如果他們想造反,朱棣在南方坐鎮,對他們的威懾反而會更大一些。而大臣們都是朱棣提拔起來的,在南京會用哪些大臣,在北京也會用哪些大臣,所以不存在這個問題。

(朱允炆劇照)

那麼,朱棣遷都北京的真正目的是什麼呢?

我認為,朱棣考慮的最重要的因素,還不是什麼朱允炆會不會給他帶來安全威脅的問題,而是整個大明王朝國運的長治久安。

中國自古以來,都是奉中原王朝為正朔。對“中原王朝”的鑑定,主要是都城在中原地區的王朝。如果都城沒在中原地區,似乎就不能稱作是中原王朝。

有人可能會說,不對啊,朱元璋為什麼沒有想過這個問題,當初為什麼沒有把都城定在中原呢?

實際上,朱元璋是想過的,當時他就想把都城搬到中原去。他當時還特地派太子朱標前往西安做過考察,想把都城搬到西安去。畢竟西安在中國古代王朝中,是排位第一的。但是,西安在當時已經遭到了嚴重的破壞,而且事實上,從唐朝末年開始,西安的環境條件就變得異常惡劣,缺水缺糧,不太適合生存,更不適合建都了。

北宋建都的時候,考慮過洛陽,考慮過開封,但就是沒考慮過西安。因此,朱標考察的結果是不適合建都。

西安不適合建都,當然也不可能搬到洛陽和開封。畢竟這兩個北宋的都城,曾因防守不好,造成了北宋的失國。總之,當時朱元璋一直在猶豫不決,沒有定下來。後來,他就去世了。再後來,就發生了靖難之役。

(朱元璋劇照)

朱棣當皇帝后,之所以要遷都,其實是繼續朱元璋沒有完成的事業,想辦法把都城遷到中原地區去。

對朱棣來說,遷到北京,是最合適的。為什麼是最合適的呢?

其一,北京在中原地區。定都在這裡,就可以稱作中原王朝。

其二,北京原先是元朝的都城。明朝當時是認可元朝作為中國歷史上一個朝代的,它在北京建都,也讓歷史朝代具有傳承關係,表明元朝已經“氣數盡了”,天命讓明朝站起來。

其三,北京是朱棣的潛邸。把自己的潛邸作為都城,這樣不但能夠彰顯明朝是正朔,還可以彰顯他朱棣是正朔,一舉兩得。

至於安全問題,這確實是定都北京的一個弱項。因此,朱棣遷都北京後,才會大興土木培修萬里長城。又設置九邊軍鎮,用以對抗北方。同時,他在五次率軍北伐。儘管後三次北伐勞而無功,儘管他最後還死在北伐的路上。但是,他依然要堅持這樣做。由此可見,朱棣無論如何要把短板補起來。


張生全精彩歷史


明成祖朱棣是太祖朱元璋第四子,本是鎮守北平(今北京)一帶的守邊藩王,但他野心勃勃,一門心思想取代侄兒朱允炆,做君臨天下的皇帝。正因如此,等到朱元璋死後沒多久,朱棣便打著“清君側”的旗號造反,史稱“靖難之役”(1399-1402年)。“靖難之役”持續3年時間,最終朱棣竟能渡過長江、攻陷南京,順利地爬上皇帝寶座,成為明朝歷史上唯一造反成功的藩王。



但令人不解的是,朱棣剛剛坐上龍椅,便急吼吼地拋棄其父親自選定的都城,也即地處江南富庶繁華之所的南京,而將其遷往氣候乾燥、經濟遠不及江南發達且屢屢遭受蒙古騎兵威脅的北平。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筆者不揣冒昧,認為原因大概有以下四點:


南京“風水”不好,只適合偏安政權。南京地處江南與中原交界處,東望大海、西達荊楚、南接皖浙、北鄰長江,地形險要,號稱“鐘山龍盤,石城虎踞”,堪稱“帝王之宅”。從吳大帝孫權在此地築城並建都開始,先後有東吳、東晉、劉宋、南齊、南梁、南陳、明、太平天國、民國等9個政權在此定鼎,所以“金陵有王氣”的說法,在社會上非常流行。



然而通過回顧歷史我們發現,但凡是在南京建都的政權,“壽命”大都比較短(明朝除外),要麼最終成為被統一的對象,要麼建都後不久便發生大動亂,最終都城遷往別處(明朝)。相似的歷史一再上演,讓世人不得不懷疑南京的“風水”不佳,若在此定都的話,不僅難以統一中國,而且還無法保證政權的長治久安。


江南世風萎靡,久居南京會銷蝕進取的意志。江南地區沃野千里、物產豐饒,生活在這個地方的人民,只要不遭受大規模的戰亂,便可以過上一種富足、自保的生活。正因如此,江南民眾沒有向外擴張的動力和興趣,並由此滋生出貪圖享樂、追求奢靡浮華的風氣。定都南京的政權,受當地風氣的影響,久而久之,也容易滋生一種自滿、懈怠的作風。



有鑑於此,深具憂患意識的帝王除非萬不得已,否則不會定鼎南京。就明朝而論,其實朱元璋在建國後不久,便已經決定將都城遷出,先是計劃搬到開封,而後又打算在西安建都。但終因開封、西安殘破日久,再加上遷都工程過於浩大,非數年時間所能完成,故而直到朱元璋駕崩,都沒能實現目標。所以由此來看,朱棣將都城遷往他處,也可以看做是繼承亡父的遺志。


朱棣的根基在北京,而非南京。一座城市能否被確立為首都,除了它的地理、軍事、政治價值外,還有一個非常關鍵的要素,即它周邊輻射地區,是否是政權根基所在地,換句話說,都城所在地區的民眾,是否是該政權的“鐵桿”支持者。秦、漢、隋、唐定都長安,五代、北宋定鼎開封,明初在南京開國,莫不是考慮到這些城市所在地區,是它們獲取支持,並賴以存在的“根基”。



但南京對於朱棣來講,非但不是“根基”所在地,反而因為他的篡逆之舉,成了明裡暗裡反對、敵視他的“大本營”。毫不誇張地講,在南京停留的每一天,朱棣處處感覺不自在,總不如在經營多年的北平待著舒心踏實。捨棄敵意甚深的南京,改而遷往作為多年“老巢”的北平,對朱棣來講,是再好不過的安排。


北京地位極端重要,可以幫朱棣實現一系列偉大的抱負。北京“左環滄海,右擁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濟”,地處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的交界處,交通便利、形勢險要,就明朝而論,不僅是抵禦蒙古人入侵的屏障,而且可以向東北進一步控制關外地區,向南則可統領中原,有利於維護帝國的統一。定都北京的話,進可以肅清漠北、開疆拓土,退可以保護中原,做到“天子守國門”,實在是再好不過的安排。



正因如此,朱棣篡位後即著手遷都事宜,在永樂元年(1403年)改北平府為北京順天府,並從永樂四年(1406年)開始,徵調工匠、民夫上百萬人營建北京宮殿。經過長達15年的營建,北京城已經頗具規模,並在永樂十九年(1421年)起,正式被確定為明朝的首都,而南京則降為陪都,直到明朝滅亡一直如此。


史料來源:《明史》、《明成祖實錄》、《明史紀事本末》、《國榷》等


文史磚家


1421年北京紫禁城完工,朱棣正式遷都北平,並改北平為北京。朱棣之所以把明朝都城從南京遷到北京,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鞏固北方邊防的需要。元朝滅亡之後,元順帝帶著元朝殘餘勢力逃到長城以北,經常突破北方邊防要塞南下,嚴重威脅到明朝北方邊境的安全。為了加強北方邊境的防務,打擊元蒙殘餘勢力,需要把政治中心從南方遷往北方。

第二,南京在靖難之役中,皇宮和城市幾乎毀於一旦,沒有北京宮殿完整。北京宮殿在元末戰爭中,並沒有受到戰爭的創傷,因為明朝大將徐達進攻大都(北京)時,元順帝是棄城而亡的,再加上紫禁城已修建完工,也有必要遷都北京。

第三,北京是朱棣當燕王時的根據地,經過多年的經營,後方鞏固。而南京則是建文皇帝朱允炆的地盤,雖然朱允炆失蹤,但還是有許多忠於他的勢力存在,朱棣不得不有所忌憚。




縱論古今



明代之政治、軍事、經濟態勢,大抵是以東南之糧養西北之兵,以運河為縱軸線,以九邊為橫軸線,則交點為北京,以皇帝坐鎮北京,逼迫南都轉運官吏高效運輸,以皇帝和整個中央官僚集團為質,保證九邊糧餉,保證九邊的後勤處於皇帝控制之下,同時使內外邊牆之間的野戰軍直接受內廷控制,這是其一。

在明代的國際形勢上,東北女真崛起,朝鮮和日本成為可以動員十數萬野戰軍遠征的強敵之後,帝國懼怕東北出現遼一樣的強權,也懼怕丟失北部國防天險之後整個黃河以北不守,東北亞局勢勢必成為帝國重點關注的對象,所以必須將指揮中樞前移北京,這是其二。

明初秦嶺-淮河線以北受金元統治超過百年,當地漢文化受到極大破壞,地區離心力大大增加,這使得洪武-建文年間的北方相對於帝國,無非是一殖民地。而江淮則是帝國國防前線的同時,承擔經濟中樞的職責,這時候定都南京十分合理。但永樂時代帝國完成對北方的全面消化後,遷都北方就成為了必然的選擇,這是其三。

以上三個點中,前兩個點的問題,南京一個也無法解決,而這兩個問題卻是確保帝國生存、皇帝統治的關鍵性問題,所以自然,明帝國是一定要遷都北京的。

PS:看到有答主提到正統年己巳之變也就是土木堡,實際上這個事件的爆發離不開三大因素。

其一,明廷在事前錯誤將精力過多投入在西南少數民族事務上,忽視了對蒙古草原的分化瓦解,導致瓦剌統一。

其二,邊牆體系長期建設不足,出居庸關後,明軍完全沒有戰場控制能力,哨所、衛城建設不足,而騎兵卻在這個時期,戰鬥力出現極大下滑。缺乏騎兵偵察保衛的步兵,在戰場上是非常脆弱的。

其三,朱祁鎮本人貪功而愚蠢,具體不展開說了。


半世晨曉的唯美


關於成祖朱棣遷都北京的原因筆者認為有以下三點:

首先,鞏固皇帝寶座

我們看看朱棣是怎麼做的皇帝呢?是把他老爹朱元璋定的繼承人趕下臺做的皇帝,北京曾經是他的藩邸,是他興王創業的基礎,對他來說北京比較親切,而應天是老爸朱元璋和大侄子朱允炆做皇帝的地方。

他用武力推翻了老爹朱元璋所立的合法皇帝。如果老爹在天之靈知道了,肯定會發怒。

此外,做了皇帝每天都要坐在朱元璋和朱允炆曾經做過的龍椅上,心裡感覺七上八下,總歸是不安寧。

而想到死了以後還得躺倒老爸身邊,這要是在那邊見了面,估計還得讓老爹朱元璋狠狠的訓斥,想想自己後背發涼。

我們今天看來,這有點迷信,但是在當時來說,絕對不能低估一個封建帝王的迷信程度,為啥呢?

要知道朱棣即位以後,曾經很多次請番僧做法事,一次齋蘸便是七天七夜,這法事是要“薦福於皇考皇妣”,這不就是害怕受到老爸懲戒,而想得到朱元璋的原諒嗎?

另外,那個被他推下皇帝寶座的侄子朱允炆不知下落,天下還不穩定,建文帝很多遺臣也是鬧得亂哄哄,這成了朱棣的隱患,他時刻擔心反對他的勢力會有所行動。

想想,北京可是老子的地盤,我的地盤我做主,這天天在別人待過的地盤上,心裡卻是有點彆扭。所以為了鞏固皇帝的寶座,遷都也就成了一種解決方式。

其次,更好地控制西北

大明朝建立以後,朱棣的老爹朱元璋就曾經在定都問題上舉棋不定,一直在猶豫徘徊,他們沒有把元順帝的子孫們斬盡殺絕,而是趕到了北邊的蒙古高原上,雖然元朝殘餘勢力遠走沙漠,但是一定的軍事實力還是有的,萬一他們要捲土重來,京師不設在北方,軍事力量薄弱,黃河以北的地方可是不太容易守住。

雖然應天經濟好,但是位於東南,距離北方的蒙古太遠,對控制西北不利。

想到這裡的時候,朱元璋回頭看了看自己的家底,無奈國家新立,經濟凋敝。

老頭兒只能無奈的感嘆道“本欲遷都,今朕年老,精力又衰,又天下新定,不欲勞民。”

想想,也只能把未盡的事業留給子孫了。

從這裡看朱棣遷都也是完成老爹的遺願。

最後,實現朱棣的“英雄夢”

朱棣有什麼英雄夢呢?

簡單的說就是“控四夷以制天下”。

其實朱棣一生都在為這個目標而努力奮鬥,他就藩於此,而對大元留下的一切耳聞熟知,忽必烈和他的子孫們在這裡君臨天下,朱棣也想建立一個舉世無匹的龐大帝國,他多次率軍出塞,又南征南安,派鄭和下西洋。這都是朱棣英雄之略的體現。

“燕地負山帶海,形勢雄偉,臨中夏而控北荒,誠所謂扼天下之吭而拊其者”,這地方比應天偏安一隅的地理位置要好很多。

綜合上述三點,朱棣決定遷都北京,不過這都是我們的的臆測,真正的原因也只有成祖朱棣自己知道。

謝謝各位觀看,如有不妥留下寶貴意見!

千秋文史


明成祖朱棣於永樂十九年遷都北京,首先介紹一下當時的歷史背景;

在朱棣登基之前,北京是燕王朱棣的封地;朱棣12歲時受封燕王,21歲就藩北京,替代功臣鎮守北部邊疆,其間多次大破北元,戰功卓著;經過四年的靖難之役,燕王在南京登基稱帝;



此時元朝已被推翻二十多年,雖然當初明朝大將藍玉、傅友德、郭英、燕王多次出征討伐,雖有戰功,也未能徹底解決邊疆侵擾問題;遊牧民族主要以騎兵為主,以放牧為生,居無定所,機動性強;他既不善於耕種,也不善於手工業,但是日子還是要過的;他們就憑藉其快速的機動能力,肆意在明朝邊境搶劫侵擾,你征討他就跑,你走他就來,而且征討時,在茫茫的草原,很難找到他們;


在永樂年間,那些能打仗的開國功臣都被朱元璋殺光了,一起靖難能打仗的功臣,張玉在靖難時戰死,朱能永樂四年在征討安南途中病死,張玉的兒子張輔接替朱能,平定安南後走不開,以致於沒有合適人守邊;


永樂七年,朱棣派淇國公丘福出塞征討北元,因輕敵冒進,十萬大軍全軍覆沒;為此朱棣決定親征,永樂八年、十二年兩次出征塞北,但南京到北京路途一千多公里,更別說塞北,路途遙遠,出征和糧草運輸極為不便,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途中也因補濟不及而回兵;遷都之後,又分別於永樂十九年、二十年、二十二年出征北元,有效的控制北方疆域,天子守國門,成為朱棣遷都的主要原因;另外,靖難時對建文朝反對遺臣的殺戮,失去本土人的擁護 ,不如在北京二十年經營的根基穩固,同時已習慣了北方的生活,這應該都是朱棣遷都的原因吧!

我在此拋磚引玉,你有什麼補充的?


說好一起去旅行


對於明朝遷都這個問題,從古至今都有很多不同的說法,有人說是朱棣不喜歡南方的氣候,飲食,也有人說是因為朱棣是通過造反得到了皇位,因為建文帝在南方文人中威望極高,而且建文朝的遺老遺少們給他造成了很多的麻煩,這些人又不能全殺光,還有人說朱棣雄才大略,認識到了北方民族的強盛,所以他決定遷都北京,意為天子守國門。其實在小編看來,朱棣遷都不外乎以下幾點。

第一點,沒別的,那就是穩固自身皇權!要知道,明洪武三年的時候,朱元璋就開始冊封他的眾多兒子們為藩王,朱棣被封為燕王,封地在北京,朱棣在北京經營多年,成功地建立了自己的威望,而北京地區對於他的忠誠,在靖難之役中已經通過了重大考驗。要知道當時支持建文的還大有人在,萬一造反,性命不保。只有回到北方大本營他才放心。可以放心施展自己的雄心,少了很多掣肘。

第二點,那就是朱棣的皇位來的並不是名正言順,根基並不穩定,大家都知道,朱棣是通過“靖難”奪了自己侄子朱允炆的皇位,其實說難聽點就是造反。朱棣在登上皇位後發現建文帝在南方文人中威望極高,而且南方的文人集團對自己並不感冒。這些人不能全殺了吧?只能慢慢分化,而北京是他多年經營的地方,根基深厚。遷都北京有利於統治的穩固。

第三點,那就是朱棣稱帝后藩王守邊的戰略已經不適用,因為對於朱棣這樣一個藩王造反起家的人來說,根本不可能信任另外一個藩王,幫助他守衛邊疆。更加不可能把兵權交給別人。而且朱棣認識到,五代十國時期,後晉捐出了燕雲十六洲,造就了北方民族幾百年的強盛。因為燕雲一丟。中原將完全暴露在北國騎兵的兵鋒之下。另外雖然元朝已被趕出中原,但是實力還在,朱棣認識到這點,所以他決定遷都北京,意為天子守國門,直面北元,首都就是就是前線。後期朱棣六次御駕親征,要是北方沒有雄城的支持根本不可能完成,那天下最強的雄城也就只有首都了。

第四點,那就是朱棣存在著封建迷信思想。因為畢竟是封建社會,誰都會迷信,而且從古自今。就有南面為王,這一說法,就是說,要人在北方,面向南方,方可稱王,並且長久。不過在中國歷史上,從北方起兵統一中國的政權,很多。但是從南方起兵北伐勝利的確很少。而且南面的政權大多是短命的。

第五點,那就是朱棣自己的個人情感了,要知道,朱棣被封燕王就藩北京一直到他起兵靖難,北京一直是他燕王朱棣的地盤,他經營了那麼久,或多或少都有感情,而且據史料記載,朱棣偏好北方飲食,而且十分喜歡朝鮮泡菜,當時的朝鮮國王李芳遠曾派出朝鮮廚師(火者)侍奉朱棣,而他也欣然接受,想來喜好北方口味的朱棣對南方菜不會太感興趣。

總體來說,朱棣遷都北京,造就了歷史上“天子守國門”的經典,也為後來的盛世打下了良好基礎,要知道,永樂是朱棣的年號,而且朱棣統治年間是真正的盛世,不得不說,作為一個馬上皇帝,有這樣的見識,有這樣的文治,真的不容易。




堅強的浩浩


首先,在這裡,要感謝悟空問答小秘書的邀請,明朝作為華夏漢民族的巔峰時刻,可以說一直是國人的精神脊樑。在宋朝滅亡之後,蒙古人建立的元朝奴役了漢人長達百年之久。

在元末的農民起義軍中,安徽鳳陽的朱元璋以其文治武功,一一擊敗對手,最終笑到最後,在南京城建立了明王朝,延續二代至允炆帝。

根據歷史的記載,朱元璋建都南京之後,有感於南京城所建王朝皆短命且不得善終(比如東晉,比如南唐),在其有生之年,一直想另遷新都,備選的對象就有開封和關中,北宋王京開封汴梁一度被朱元璋稱為“北京”。而其安徽鳳陽老家則被稱為“中都”。

說了朱元璋,我們再勾回頭說說,朱棣,在元末戰爭中,朱棣統兵打仗,立下很多功勞,被其老爹封為燕王,安排在元大都(也就是後來的北平,北京)戌邊。

從中國曆代王朝的歷史看,北方永遠是最易被攻破的地方,所以才有了秦始皇修長城,才有了唐朝的安史之亂,才有了宋遼、宋金、宋元大戰,在元朝滅亡之後,蒙古鐵騎雖然被驅趕至大漠北側,但時常還是會襲擊明朝的北方,也就是朱棣駐軍的周邊。

從戰略角度來看,一個王朝但凡守住了北方(也就是今天河北北部張家口,內蒙古包頭以及遼寧瀋陽一線),這個王朝的存續時間就可以維持200多年左右。

由此可見,朱棣建都北平,更多是出於穩定邊疆,提升國運角度考慮的。


談古論今甲木生


朱棣遷都北京,有以下考量:

圖:朱棣 像


其一,南方是文官集團的大本營

朱棣發動靖南,奪的是朱允炆的皇位。朱允炆的執政風格和朱元璋,朱棣完全是兩個路數。從小被儒家經典教義薰陶的朱允炆,在對士大夫文官集團上,有先天的親近感。而自古以來,皇權和文官集團的鬥爭,始終伴隨著歷史發展。


從朱元璋在南方經營以來,大批前朝遺留世族和明代開國新貴們,都在南方置地,置產,開枝散葉,根基極深。在南京,朱棣可以說是客場作戰。而北京,朱棣已經經營多年,且朝中文官集團在北方根基薄弱。朱棣遷都北京,有從客場作戰轉變為主場作戰的考量。從皇權的穩固性角度出發,朱棣遷都北京,是非常明智的。


其二,從歷史的角度看,南京政權的氣象都不夠宏大

歷史上,以南京為都城的政權,絕大多數都是地方割據的政權。大明開國以後,驅逐蒙古,收復燕雲十六州,穩固河套,對西南少數民族亦威懾有方。這是一個全國性統一的政權。


僅僅從南京的所謂“風水”和全國戰略位置來看,並不是最佳的建都地點。而北京從全國大的格局來看,明顯比南京更加適合。


其三,天子守國門,減輕財政負擔

當時大明主要的威脅,還是北邊的蒙古。而朱棣做藩王的時候,也有在北京御邊的任務在。遷都北京,雖然把國家首都放置到了較為前沿的戰爭邊區,但遷都帶來的大批人口,財富,等於另一次事實的填邊。同時因為天子所在,衛戍力量自然增強。


一方面,實邊,強邊,一方面,國家民生繼續政策運轉,不用為北邊專門挑撥專款專人,大大減少了國家財政收入。再加上朱棣天生喜好作戰,住得離蒙古人近點,也方便他時常找蒙古人“聊天解悶”。

圖:蒙古騎兵


其四,保持帝國銳意之心

南方富庶,奢靡之風總會影響到人心。朱棣明白保持帝國勇武之氣的重要性。北方當時相對南方,環境惡劣,經濟落後,但是卻可以磨練人心。


遷都北京,對於僅僅建國幾十載的大明來說,是重新注入了一股英勇之氣,是非常必要和及時的。


其五,空出南京作為戰略陪都,於國防安全至關重要

即使朱棣遷都北京,在南京依然保留了整套的行政構架。這是把南京作為戰略預備中心。一旦北方有變,朱家子孫依然可以退守南京,憑藉南方雄厚的財力支持,繼續應對危機。


比如在李自成進攻北京的時候,崇禎朝就有退守南京的預案,只是最後因為種種原因沒有實行。而南明的抵抗,的確是由南京始。


其六,朱棣不習慣南方的生活習慣

在北方待慣的朱棣,非常不適應南方的氣候和飲食。他曾不止一次地表示思念北方的山水和食物。這也是朱棣下決心遷都北京一個不可或缺的考量。


綜上所述,朱棣把大明的都城從南京遷往北京,總體來說是利大於弊的。

圖:朱元璋 像


朝史暮想,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朝史暮想


在明朝剛剛建立時,南京就相當於一個臨時首都的角色。

朱元璋是不願定都南京的

因為歷史上凡是定都南京的王朝大都是偏安一隅,國祚不長。而且歷代南京宮闕城池多有遷徙,城隍又屢經開挖、填塞,導致南京地脈盡洩,王氣難收。

雖然現在看來有些迷信色彩,但古人就信這個。


朱元璋起先中意的都城是安徽鳳陽,也就是他的老家。鳳陽原本是叫做濠州,朱元璋稱帝后才改成的鳳陽,寓意龍興之地。

而且中國古代一直就有“衣錦還鄉”的傳統,朱元璋又是農民起家,即便當了皇帝依然有濃厚的鄉土觀念。

他曾集全國之力營建中都鳳陽,又遷江南富戶十餘萬人於鳳陽,但鳳陽建了六年後工程就停擺了。據說是修建的工匠們因為食不果腹心生怨恨,因而施展了“厭勝之術”,朱元璋自此也就放棄了遷都鳳陽的打算。


明太祖朱元璋又曾派太子朱標考察了西安、開封等地,但朱標回朝後不久便因病去世了。

幾十年來,朱元璋一直將朱標當成繼承人培養,此番白髮人送黑髮人對他打擊極大。他曾自述“本欲遷都,今朕年老,精力已倦”。遷都之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等到朱棣靖難,從北方一直打下南京城,遷都的事情才重新被提起。

而北平是朱棣的分封之地,經營多年,那裡的統治基礎很好,是理想的建都之地。

而且北京四面環山,易守難攻,以北京為首都可以有效的控制天下四海。

同時幾千年來,威脅中原的胡馬蠻夷皆來自北部邊疆,所以立都應當以戍邊制敵為第一要務。一旦北方有戰事,消息從北方傳來需要數天,不利於中央組織大軍抵抗。

朱棣遷都北京很大的原因是為了對付北元的殘存勢力。

不過北京作為都城又是對抗北方遊牧民族的第一線,在明王朝強盛時期,對打壓北方遊牧民族確實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可是,一旦王朝式微,北方有變,來自北方的敵人不僅可以輕易得到一座堅城和鉅額物資,還可以北京為根據地蠶食中原。

後世的滿清就是這般奪得天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