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偷東西

第一次偷東西

陽春三月,鶯歌燕語,正是江南油菜花盛開的季節。週末踏春在一個村口看到了久違的寺廟,一座白牆黑瓦的寺廟被一顆枝葉茂盛的高大樟樹包圍著,遠遠看去,就好像是停在樟樹上的一隻飛鳥。走進這座修建一新的寺廟,便讓我想起了四十年多前第一次偷東西的情景。

那時我剛滿八歲,我出於好奇跟隨著村裡三個小夥伴,到五里之外的鎮上偷鐵球。吃過中飯我們就出發了,走了不到一半的路程,就颳起了寒冷的北風,立刻天就下起了毛毛細雨。雖然每人就帶著一頂斗笠,但是不久身上的衣服便淋溼了,正好看到前面路邊有一座寺廟,我們便走進這個寺廟躲雨。寺廟又小又簡陋,只有十幾個平方,除了幾條固定的長條木凳,地面上有一些細碎的稻草、柴禾以外其他什麼也沒有。看看雨一下子不會停,我們決定冒雨繼續前行,走了一個小時終於到了目的地。

第一次偷東西

鐵匠鋪處在鎮上的一間小房子裡,鋪裡鐵匠師徒兩人正在打鐮刀,旁邊也有幾個大人聊天,鐵爐裡冒著熊熊火焰,店鋪門口的房屋底下堆著一堆鐵球,屋簷水滴滴答答地滴在生鏽的鐵球上。我們在鐵爐旁邊一邊烘衣服,一邊盯著屋簷下的鐵球。衣服烘乾之後,我們便開始行動了,兩個人站在鐵匠鋪門口擋住他們的視線,另外兩人分別偷了兩個鐵球放在衣服內,之後我們就帶著“勝利果實”迅速離開了鐵匠鋪。

第一次偷東西

回來的路上,風更大,雨更大了。大家身上只穿著單衣單褲,每人一手扶著頭上的斗笠,一手拿著三公斤重的冰冷的鐵球,艱難地行走在鄉間小路上,烘乾的衣服眨眼就淋溼了,大家都凍得瑟瑟發抖。年齡最大的提議到寺廟裡生堆火把衣服烘乾,匆匆趕到寺廟,找來一些較為乾燥的柴禾,點著火柴桿生火。不知道是風大還是柴禾不夠乾燥,火柴盒裡的火柴桿都點完了還是沒有把火生起來,無奈只好酸溜溜地冒著寒風回家。

第一次偷東西

天已經昏暗下來,大家各自帶著一個鐵球回到家裡,家人也開始吃晚飯了,當晚我免不了捱了父母的一頓責罵。第二天清晨門口竟積起了大雪,聽隔壁的大伯說另外三個人都遭了父親捱打,其中的一個衣服脫下之後,光著身子被父親打了一頓,因為沒有衣服更換,還是光著身子躲在被窩裡。

現在想來,那些鐵球本來就是廢棄無用的,要是明討估計鐵匠也不會拒絕。但是父母卻把此事當做偷東西來看待,“小時偷針大時偷金”,大凡孩子偷東西大人都會嚴懲不貸,經過這頓毒打哪個孩子以後還敢再偷人家的東西。

“惟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眨眼間四十多年過去了,當初的娃娃早已兩鬢白髮,大多數的父母也已經永遠地離開我們了。唯有眼前的寺廟幾十年來仍然被樟樹環抱著,她就像一面歷史的鏡子,讓我重現童年避雨生火的情形,回味很多酸甜苦辣的往事。

第一次偷東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