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节气系列之—春分

24节气系列之—春分


春分时阴阳各占一半,养生的重点在于调和阴阳。起居方而应晚睡早起,慢步缓行;多梳头以疏通经络气血,起到滋养和坚固头发的作用;佩戴香囊以防治春季流行病;春分时春暖花开,应多出去游园赏花以使心情愉悦;节制房事以合春分养生之需。


节气特点

春分,古时又称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适逢每年公历3月20日或21日,当太阳到达黄经0度 (春分点)时开始。因这天昼夜长短平均,正当春季九十日之半,故称“春分”。《明史,历一》曰:“分者,黄赤相交之点,太阳行至此,乃昼夜平分。”


春分的含义有二:一是指一天时间白天黑夜平分,各为12小时;二是指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春分也是一年四季中阴阳平衡、昼夜均等、寒温各半的时节,所谓“春分者,阳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24节气系列之—春分


中国古代将春分分为三候:“一候元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


意思是说,春分日后,燕子便从南方飞来了,下雨时大空便要打雷并发出闪电。春分这一天阳光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相等,其后阳光直射位置逐渐北移,开始昼长夜短。春分一到,雨水明显增多,我国平均地温已达到10℃以上,呈现出一派草长莺飞的景象。


春分节气

对人体产生哪些影响


春分节气,天地之气变化较大,阳气已生发到地面以上,草木欣欣向荣,迅速生长,而身体也随天地变化,而产生比较明显的感觉,肝在此节气成为了养护的重点。


24节气系列之—春分


养生要点

肝藏血,早睡很重要

防风邪侵袭,饮食清淡防积食,防过敏

心怀仁慈之心,多帮助身边的人

红糖腌姜片,每日早晨吃3片,温暖脾胃助阳生发(具体做法,在申武老师录制的音频中有详细介绍)


24节气系列之—春分

春分应论体制养生


春分养生,不同的体质对应的养生方法不同。

平和体质:就是人们说的正常体质,春分养生只要注意饮食搭配合理就可以了。

气虚体质:表现为虚弱、感到疲劳、常出虚汗、容易感冒。除了饮食上调养,还应适量多运动。

阳虚体质:表现为手脚怕冷、胃部怕冷。阳虚之体,阳弱不能与阴平衡,容易发生腹泻,应该科学膳食、注意温补。

阴虚体质:表现为皮肤干燥、手脚心发热、脸潮红、眼睛干涩、口易渴、大便易干结。可多吃点鸭肉莲藕汤、百合、芝麻。

瘀血体质:表现为有黑眼圈、女性痛经,年龄大的人血液黏稠,皮肤易出现瘀血斑点。适合吃一些紫菜、海藻、黑豆、柚子、山楂。

湿热体质:表现为易生粉刺和暗疮,有口臭、小便黄。可适量吃冬瓜、西瓜、芥菜、黄瓜、苦瓜、通心菜。

气郁体质:表现为情绪低落,易失眠。可以喝小柴胡汤、黄花菜鸡蛋汤、麦片牛奶。春分时节,郊游踏青很有效果。


春分美食


薏米海带骨头汤

这款汤健脾和中、利湿化痰

又兼猪脊骨的营养

消补兼施又很清淡

适合春日食用


点击视频观看美食做法吧


24节气系列之—春分


孩子睡不饱、没精神,不能简单当成“春困”


天气一暖,不少孩子就陷入了昏昏沉沉的状态,怎么也打不起精神,哈欠连连,睡也睡不饱,也就是老话讲的“春困”。很多家长以为“春困”是没睡好,多睡睡补回来就好了,其实事实要复杂得多。


1、内外夹击,脾虚湿盛

春季,人体从藏转为发,血气增长。如果本身气血两旺的人,自然能适应这一转变,没什么感觉,但如果本身血气不足,体内阳气跟不上外界阳气升发的步伐,那么就容易出现“春困”的症状,这点在孩子的身体体现得特别明显。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孩子气血不足,肯定是脾虚的。脾虚则体内津液运化受阻,生成湿气,再加上外界环境湿气加重,孩子脾为湿困,不能很好地运化五谷精微,就会出现积食、大便溏稀、有口气、舌苔厚腻、胃口差等症状。


2、情志受损,肝木过亢

肝主情志,而春季肝气旺盛,再加上有时候家长顾护情志不当,让孩子不顺心,所以孩子春天容易发脾气。孩子发脾气不仅伤肝,也会损伤阳气,扰乱心神,还会有精神不振、懒言少语、头晕乏力、四肢沉重、眼干目赤等症状。而且肝木乘脾土,肝气疏泄太过,反过来也会影响到脾胃。


24节气系列之—春分


如何为“春困”的孩子调理身体?


1、祛湿醒脾,给孩子的脾脏松绑

孩子脾虚,为湿所困,运化无力,首先要做的是醒脾,就是让脾从重负中解脱出来,恢复脾脏原本的功能。调理脾脏,要从日常饮食上下功夫,首先就是注重消化、清淡饮食,不给孩子吃难以消化的、肥甘厚腻的食物;如果有积食的征兆,比如舌苔厚腻有口气,就喝三星汤配合素食。


孩子消化正常了,就可以着手给孩子祛湿了,这里我推荐一碗三色豆甜汤,由白扁豆、赤小豆、绿豆等材料煮制。不仅能健脾祛湿,还可以作为日常预防感冒的方子,不过几种豆子比较硬,家长注意煮的时候一定要煮烂,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2、平肝明目,让孩子的肝气疏泄

给孩子疏肝,日常最重要的是顾护好孩子的情志,这个“顾护好”的标准是,家长不能整天打骂或者用语言讽刺孩子,不能让他整天闷闷不乐的,觉得压抑,也不能让他疯玩到大半夜,过度兴奋。


除此之外,我给大家推荐一碗豆菊饮,是由红豆、黑豆、赤小豆、菊花、百合等材料煮制的。这段时间气温不断上升,湿气夹杂热气形成湿热,对人体的伤害也很大,食疗方里的菊花散风清热,平肝明目;黑豆滋阴补肾;百合养阴润肺、清心安神;赤小豆祛湿利水,也是极为适合这段时间的。另外提醒大家红豆和赤小豆不是一种豆子,赤小豆发扁颜色深,红豆发圆颜色艳,红豆是没有祛湿功效的,家长买的时候、煮制的时候要注意。


24节气系列之—春分


24节气系列之—春分


3、外出运动,提高孩子的抵抗力

春天是阳气升发的季节,也是最适合外出活动的季节。最近一段时间,国内的疫情基本上已经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找个人少的地方,带孩子外出感受下春天气息,也能使心情变好。外出也别忘了和孩子一起运动,不仅能增进感情,而且能让孩子的骨骼舒展,有利于生长,同时提升抵抗力。


从节气上来看,春天已经过去一半了,祛湿宜趁早,不要等到夏天了,湿气已经很重了才想起给孩子祛湿,那时候处理起来会更麻烦。这两道食疗方都是比较适合这段时间的,家长可以马上煲起来。


▍食疗方

24节气系列之—春分

24节气系列之—春分


24节气系列之—春分


第6颈椎棘突下凹陷中——预防春季过敏首选的穴位,每次艾灸5壮,增强咽喉、鼻腔黏膜的气血循环;


24节气系列之—春分


先找到大椎穴,再向上找凹陷处


大骨空——对眼睛和鼻子的过敏有调理效果,艾灸4壮;


24节气系列之—春分


拇指指关节背侧横纹的中点处


脊中穴——调理脾胃,可以选脊中穴灸5壮,能够调理脾胃,加强运化功能,辅助预防过敏;


24节气系列之—春分

脊中穴在第11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太白穴——对于素来脾胃功能虚弱的朋友,在这段时期,还可以再增加太白穴,每个穴位各灸5壮。


中脘穴——温胃健脾,预防饮食积滞,灸5壮;

太白穴


24节气系列之—春分


中脘穴


24节气系列之—春分

太冲穴——对于肝气不舒,胸胁胀痛,头晕、头胀者,可以艾灸太冲穴,双侧各4壮;


24节气系列之—春分

右侧章门穴——疏肝健脾,调理气机,保护肝脏,灸4壮;


24节气系列之—春分

第一浮肋前端,屈肘合腋时肘尖正对的地方即为章门穴


24节气系列之—春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