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旗渠工地上的多功能“藥匣子”

郭俊傑,林州市陵陽鎮柳林村人,今年74歲。18歲開始修紅旗渠,當時他的身份是工地醫生,但是因修渠工作的繁忙和複雜,他經常“客串”其他崗位工作,被工友們稱為多功能“藥匣子”。

紅旗渠工地上的多功能“藥匣子”

1967年上半年,屬姚村公社的郭俊傑來到紅旗渠乾渠盤陽段工地,開始了艱苦的修渠歲月。郭俊傑學過醫,治療普通的感冒發燒、頭痛腦熱自然不在話下,即使是磕碰止血、崴腳骨折也能給予及時緩解。這在當時文化程度普遍不高的農村,絕對算的上是“技術型人才”。工地上的人天天跟石頭、山頭打交道,登高滑坡,一不注意,蹭破皮、磕破腿是常有的事。郭俊傑就每天揹著藥箱,忙碌在工地的各個角落。

紅旗渠工地上的多功能“藥匣子”

在盤陽工地上工作了半年,郭俊傑又到過尖莊、白家莊、木頭纂工地,乾的主要還是醫生的活。工地上任務重、活也多,人手常常不夠。空閒的時候,郭俊傑也幫忙做其他活。

幫廚師洗菜、做飯;臨時替人打釺、扶杆、抬筐、推獨輪車……慢慢的,郭俊傑在多個領域,居然也能獨當一面,成為好手。比如給渠岸加高加固,郭俊傑乾的一點也不必專業師傅差。

紅旗渠工地上的多功能“藥匣子”

後來,郭俊傑和南楊、西張的兩位工友被抽調去修建支渠。郭俊傑的身份仍然是醫生,但是這時候的郭俊傑已然成了“全才”,放哪兒哪兒行、幹啥啥中,以致還發生過一件有趣的事。

被抽調前,工社社長堅決不讓郭俊傑走,因為捨不得。實在拗不過,才放郭俊傑去支渠幫忙。

到了支渠工地,憑著強烈的責任心和勤快,郭俊傑總是不停的找活做,在保證醫護好傷員的前提下,他奔波在各個崗位上,為修渠貢獻著自己的每一份力量。

從修渠工地上退下來,郭俊傑輾轉林縣人民醫院、姚村衛生院、張官營村衛生所、柳林衛生所等崗位,幹了一輩子醫生。但是,他常常對人說,在紅旗渠工地上待的兩年,是他這一輩子當中最難忘的日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