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外蒙古国土面积也不小,却很少有关于这个国家的新闻?

你期待的守候


外蒙古存在感不强,有以下原因:


第一,综合国力不行。

经济结构不平衡,没有完备的工业体系。大批轻重工业产品高度依赖进口。

军力不用说了,冷兵器时代的结束,宣告着蒙古骑兵辉煌的终结。

文化上,也没有宗教,文化体系的输出。一个成吉思汗的蒙古梦,到现在也没醒。


第二,夹缝求存,大国们对蒙古的刻意弱化。

蒙古是夹在南北两个大国之间的,除此之外没有与第三方接壤。南北两个大国现在正处在战略合作的重要阶段,蒙古因为历史原因,是有些敏感的。而蒙古的各种国策高度受制于南北两个大国。安安心心地待着,别出幺蛾子就行。


第三,西方国家试图渗透,却始终打不开局面。

蒙古邻国太少,且自身发展潜力有限。有一段时间,蒙古和南北两个大国的关系非常微妙。这时候美国,日本等国家试图用经济援助的办法打开蒙古的局面,拉拢蒙古,把蒙古当做其锲子插在南北两个大国之间。不过结果,大家可想而知。


第四,蒙古没有大的动乱。

蒙古国内政权相对稳定,民族结构简单,所以没有发生什么大的动乱。世界对其关注自然也少。


第五,世界关注的焦点在中东和东欧一带。

中东是世界火药桶,大国博弈的重点区域。也是重要的石油产出地。东欧一片,由于俄罗斯的强硬和西方的颜色革命,紧张局势也在升级。

相对来说,蒙古实在没有什么可以让人去关注的。


朝史暮想,总有些干货可以在历史中挖掘,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朝史暮想


虽然外蒙古的面积很大,有156万平方公里,在整个世界范围内,都是能数的上号的,这个面积放在欧洲,也仅次于俄罗斯,是法国本土面积的三倍(法国本土面积55万平方公里)。但是它国土面积大,卵用没有?整体来看,蒙古国就是一个国土面积看似很大,实际实力则非常弱小的国家。



也就是说,蒙古国都混成这个样子了,还有啥子自行车?

首先说蒙古国人口非常稀少,只有320万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两人,可以说蒙古国算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国家,没有之一。通常来说蒙古国人口少,国土面积大,人均资源有多,应该很非常富有,人均GDP至少要赶得上东南亚油气资源富国文莱。

但事实上恰恰相反,蒙古国经济也非常差。根据相关的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蒙古国的GDP总量只有130亿美元左右,人均GDP也只有4100美元左右,这个经济水平可能比南亚、非洲一些国家强一点,但也强不到哪里去,在全世界也基本上处于中下等的水平。



所以蒙古国是一个这样的国家,弱小、贫穷,用人来比喻,就是一个典型的屌丝,谁会多看它一眼?更没有人去关注它。它更不可能像美国这样的高富帅、以及俄罗斯这样膀大腰圆、耀眼的拳击冠军受人关注。没有蒙古国相关的新闻也就理所应当了。

其实蒙古国不被人关注,那还是因为它的特殊的地缘环境。蒙古国只有两个邻国,我国和俄罗斯。是一个被包围的状态,由于两个大国的包围,地缘环境非常安全,也导致社会相对稳定,不易发生动荡。不像中东国家那样到处是冲突,通过“打架流血”(战争)等方式博得世界的关注,其实那样的关注是带血的,不要也罢。



但蒙古国也不是没有努力过,它也真的想要自行车,不满足现在的国际地位。所以蒙古国就出台了一个第三邻国政策,和美国韩国等国家密切合作,甚至举行联合军事演习,当然这一举动就有点作死的意味儿了。


大正看世界


要问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哪个,相信很多人都会脱口而答是俄罗斯。如果再问世界上面积第二大的国家,不少人也能答出是加拿大,甚至第三大、第四大绝大部分人也知道是中国和美国。然而要说世界第一大内陆国,恐怕许多人就要思考半天了,它其实是我们的一个邻国——哈萨克斯坦。那么世界上第二大内陆国呢?也同样是我们的邻国,那就是蒙古国。

蒙古国,在我国也被称为“外蒙古”,为的是与属于我国的“内蒙古自治区”相区分。这个国家从面积上讲,着实不小,156万平方公里,差不多是四五个日本的面积了。然而这么广袤的一个国家,却在国际上没有多少存在感。

如若不信,大家不妨仔细想想,你能想到的近期关于蒙古国的新闻有哪些?恐怕对于多数人来说,一则也想不起来吧。其实不怪大家,因为这个国家,关注它的人本来就不多,被报导出来的新闻,自然也就少得可怜了。

为什么面积如此大的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存在感却又是如此之低呢?原因其实有很多。

蒙古国面积虽大,人口却非常少

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不公平的,有些国家面积不大,人口却巨多,比如孟加拉国,不到15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却承载了超过1.6亿的人口。相比之下,面积超过156万平方公里(孟加拉国的十倍不止),却只有317万人,不足孟加拉国的2%。

而317万这个数字,如果放在我国,仅仅相当于一个四线城市的人口数量。如此少的人口,要想在国际上引起关注,只有两种可能,一是这个处于国际战略要地,比如新加坡,虽然人口也没有比蒙古国多多少,却占据了马六甲这块要地,因此能够经常在国际新闻上被提起,也对国际局势有着重大的影响。二是得非常富裕,这一点,新加坡也同样满足。然而可怜的蒙古国,却在这两点上都不满足。

蒙古国并非国际战略要地,仅仅是中俄的缓冲之地

先从蒙古国的地缘来看,很显然,对于整个国际社会来说,它是不重要的,处于偏远的苦寒之地。既没有像新加坡那样扼守交通要道,也不像中东那样是几大主流国际势力的角力点。事实上,它几乎只与两个大国发生关系,那就是它的邻国中国以及俄罗斯。

在中俄两国的影响下,蒙古国就只能以缓冲之地的身份存在着,除非中俄发生冲突,否则这块地就只能一直这么安静,其他势力要想染指于它,首先就得过中俄这一关,很显然,即便以美国之强,也不具备这个实力。正因如此,外界对于蒙古国的关注热情也就提不上来了,一个被中俄笼罩住的国家,又有什么好关注的呢?

蒙古国非但不富裕,而且还很穷

再来看蒙古国的经济,这个就更抱歉了,不要说与新加坡比了,就算与我国的内蒙古地区相比,也是非常寒酸的。

拿2018年的数据来说吧,我国内蒙古的GDP是1.73万亿元,而蒙古国的GDP则只有可怜的130.1亿美元,按照现在的汇率计算是910亿元(人民币)。

从比例上讲,蒙古国的GDP只相当于我国内蒙古地区的5%左右。如果算人均的话,我国内蒙古的人口差不多是蒙古国的8倍,那么人均GDP就差不多是蒙古国的2.5倍。

内蒙古在我国并不算经济发达的地区,而我国的人均GDP又没能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因此比我国内蒙古地区还差得很远的蒙古国,自然就更穷了。

当今国际社会,越大的经济体,往往就越能掌握更多的话语权,蒙古国如此小的经济体量,自然就没有多大的话语权,当然也不会被过多关注了。

所以说,蒙古国面积大,关于它的新闻却很少,原因就在于它的人口太少,所处位置又非国际战略要地,而且国家也不富裕。但凡在某一点上有突破,相信它的国际关注度都会迅速上去一个甚至几个台阶的。

不过地理位置是无法调整的,人口也不会在短期内迅速增加,至于想要富起来,也同样是很困难的。所以可以预见的是,在接下来的很长时间内,蒙古国都将是默默无闻地存在。除非哪一天,中俄关系变得紧张,蒙古国的缓冲地位开始变得凸显,这时的它,相信就可以更多地出现在国际媒体的聚光灯下了。

《蒙古国概况》等


汗青正浩


蒙古国取得事实独立也差不多100年了,但是存在感真的不是太高,这个情况呢个人觉得应该从内和外两方面去考虑。

一、从内部讲:国情决定了它是一个新闻热点少的国度

蒙古国位于我国北部、俄罗斯南部,历史上曾长期是中国领土,1911年在沙俄的鼓动下宣称独立,但自身能力不足连事实的独立也没有做到,仅有一定的外交自主权,1919年徐树铮率军进入外蒙古,恢复了领土主权。1921年取得事实独立,但根据1924年中苏签订的《解决悬案大纲协定》,其主权仍属中国,1946年1月5日国民党政府发布正式公告,宣布外蒙古独立。1949年10月与新中国建交。从1921年取得事实独立算起,蒙古国已经独立有100年了,但是到目前蒙古国的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军事实力等诸多方面去看都是差强人意,从其自身国情来讲真的是一个新闻热点较少的国度。接下具体说说:

1、人口规模小,出现新闻热点的可能性低。相较于领土而言,蒙古国人口实在有些少的可怜,独立时差不多有60万人口,经过100年发展,仅有300多万人口(2017年统计数据),人口密度也就是在每平方公里2人,并且还集中于乌兰巴托、乌里雅苏台等几个大城市,其他很多地方相当于无人区,很多背包客去蒙古国实际体验过,基本下到苏木(乡镇)就不能再往下走了。这种程度的人口规模和分布,能够出现热点新闻的机会就非常少了。

2、经济发展滞后,综合国力弱,进入国际视野的机会少。蒙古国的支柱产业是畜牧业和采矿业,工业基础薄弱,单一的支柱产业使得其经济发展一直受到国际矿产品价格摆布,GDP增速很大程度决定于矿产价格好不好,比如2017年蒙古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1%,且政府支出在减少,法国Natixis投资银行由此表示蒙古国经济开始复苏,但在分析复苏原因时却得出矿产品价格的提升是蒙古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主因。另一方面,蒙古国与那庞大的国土面积相比,经济规模是在有些不起眼,2016年的官方数据的GDP总量是110亿美元,同期内蒙古是18632亿人民币,折算后,内蒙古是蒙古国的26倍,即便是人均也相差3倍。而且其国外债高垒,即便是现在也在过着全民还债的日子,“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这种程度的经济规模进入国际视野的机会真的很少。

3、军事实力不显,没有太多在国际上露脸的机会。2008年蒙古国常备军力大约在2万左右,海陆空也是都有的,以陆军为主,海军可以说是内湖军种,仅有可怜的几艘战舰,士兵也是说的可怜;空军还算说的过去,列装有米格-21战机、Mi-24武装直升机等装备。至于因为其独立后基本没有打过仗,军队战斗力情况不得而知,并且长期处于苏联影响之下,巅峰时期苏联在此驻军有10万之巨,与之相比本国那点军队实在不值一提。崔然近两年他们也在尽力彰显自身实力,与美国等多国搞联合演习,去参加国际维和等,但相较于热点国家,这些动作还是没什么出彩的地方,因而在国际舞台上露脸的机会并不多。

4、地理位置尴尬,近乎夹在两大巨人之间的海绵。从地图中可以看出,蒙古国夹在中国与俄罗斯之间,没有第三个邻国,形象的说就是夹在两个超级巨人之间的海绵,是中俄之间重要的缓冲地带。近年来,蒙古国在外交层面搞出了“第三邻国”概念,但那是指除中俄意外的美日韩印欧盟等西方较为发达的国家,仅仅是一个外交概念,是在中俄之外寻求的力量获取其中立资格的一种平衡措施。夹在两大巨人之间,对外交通交流非常不畅,在这种巨人阴影影响下,无论是其了解外界,还是外界了解蒙古,都不是一件容易事,天然就有被国际忽略的可能,国际新闻热点怎么会多呢。

5、环境恶劣、气候条件差,吸引外界目光机会少。蒙古国深处内陆,是著名的西伯利亚-蒙古高压气旋的发源地之一,夏季十分短促,冬季寒冷漫长,环境十分恶劣。这样的气候条件其实不适合人类居住,尽管顽强的蒙古人不怕,但大多数还是接受不了的,不是世人眼中的旅游胜地,因而吸引外界目光的机会就少了。

二、从外部讲:当今国际社会比较关注的民族矛盾、教派冲突、领土争端和极端思想等几个热点都涉及不到

1992年以前,蒙古国一直处于苏联“老大哥”的羽翼之下,几乎没怎么在国际社会露过脸,苏联解体后蒙古国逐渐开始自主发展,但处在中俄两国核心利益圈之内,无形中获得了足够的安全保障,因而近半个世纪以来蒙古国政治局势安稳,内部十分平静,没有突出的民族矛盾和教派冲突等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接下具体分析一下:

1、民族成分比较单一,没有突出的民族矛盾。众所周知,民族矛盾是当今世界的热点问题之一,尖锐的民族矛盾是造成一些国家分裂和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比如盛极一时的南斯拉夫就是因为民族问题最终解题的。虽然历史上外蒙古曾被匈奴、鲜卑、柔然、突厥等游牧民族统治过,但这些民族基本都已经消亡,目前蒙古国80%的人口都是喀尔喀蒙古族,还有少量的哈萨克族和图瓦蒙古族人,因而蒙古国主体民族十分占优,没有突出的民族矛盾。

2、宗教信仰相对平和,没有激烈的教派冲突。蒙古族在成吉思汗时代宗教信仰还是以萨满教为主,忽必烈时期吐蕃归顺元朝,藏传佛教开始进入蒙古社会,16世纪开始格鲁派喇嘛教逐渐成为主要宗教,及至1921年,蒙古国有大小庙宇1118座,喇嘛数量达到了10之众,占到了人口的1/6,此后由于人民革命等因素,信奉宗教的人口开始减少,但在民间的各种习俗还是受到藏传佛教的影响。总体而言,蒙古地区宗教信仰还是单一的藏传佛教占优,宗教属性也是相对平和,因而其国内没有太过激烈的教派冲突。如果有逊尼派和什叶派这两个两个主要伊斯兰教教派之间的剧烈冲突的话,估计蒙古国也能上热搜。

3、仅有两个邻国,没有尖锐的领土争端。蒙古国是内陆型国家,没有领海,陆上邻国仅有中俄两国。1962年12月中蒙两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蒙古人民共和国边界条约》,在1962-1964年由两国政府共同划定了当前的边界,因而中蒙两国没有领土争端。蒙古国与俄罗斯实际是存在一定的领土争端的,焦点就在唐努乌梁海地区,但由于两国实力悬殊太大,蒙古国在此事基本属于默认状态,因而也没过于激烈的表现。

4、奉行中立政策,没有过多政治诉求。蒙古国在外交上奉行“永久中立”政策,并积极同“第三邻国”搞好关系,在国际政治舞台没有过多政治诉求。此外,由于地处中俄两国传统势力范围,外部势力很难插手蒙古国事务,因而极端思想较少蔓延。历史上曾经蔓延一时的“泛蒙”主义,也在斯大林的强势打压下土崩瓦解,尽管今天仍存在一部人响应“泛蒙古主义”,但也仅仅是一种弱势思潮,对世界的影响比较小。

三、综合内外因素来说:蒙古国就像国际班级中的中等生,没有特别吸引世人眼球的地方

历史上的先天不足和后天发展的乏力,使得蒙古国没有太过出彩的特点。当今世界信息爆炸的厉害,如果没有新闻炸点,很难受人关注。蒙古国就是如此,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放在国际班级里那就是一个平庸的孩子,此时这个孩子也没有干坏事的话,几乎是不被老师和同学关注的类型,所以与蒙古国有关的新闻比较少那也是十分正常的。


文史探客


这个说来就很复杂了,主要是由以下几点造成的:

一、地理位置。外蒙古,也称蒙古国,蒙古国夹杂在中俄两大国之间,被俄罗斯和我们国家完全包围,又因为没有没有海岸线,所以外蒙古在国际影响力非常之低,这是蒙古国在新闻上曝光率较低的因素之一。

二、历史原因。历史上,外蒙古的领土曾经长期属于中国。在唐朝时首次纳入中国版图,唐后又为在宋朝时期为辽国版图(虽然不是汉人王朝但不能否认辽国是中国历史上未大一统的诸侯国之一),乃至元明清都曾是中国版图。到了近代,自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政府后,中国不久就进入了混乱的军阀割据时代。外蒙古的独立就是在这一时期开始的。1911年外蒙古叛军在沙俄的支持下,驱逐清政府官员,随后又侵入内蒙古,在全国人民的强烈要求下,袁世凯出兵收复内蒙古,但没有收复外蒙古。此时外蒙古在名义上仍属中国,但实际上外蒙古的内政与外交还是掌握在沙俄的手中。1922年苏蒙签定一份协约,苏联率先承认外蒙“独立”。1946年国民党政府承认外蒙古独立。内战结束后,蒋介石又同意外蒙古加入联合国,联合国对此予以承认。自此蒙古国彻底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国家。现在我们通过正常手段想收回都已经不可能了,明知道曾经是我们的地盘却已经不属于我们了,想想都难受。

三、国情。蒙古国总人口大约有300万人口,三百万人什么概念?蒙古的人口还没有中国的一个市人口多。 而蒙古首都乌兰巴托,作为一个城市,居然拥有国家一半的人口!所以乌兰巴托被称作是“蒙古唯一的城市”,蒙古的其他城市也不过几万十几万人,人口之稀疏可想而知。不到300万人口却有着15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真是地广人稀,目前还处于游牧状态。所以说这能闹什么新闻?

四、外交政策。尽管蒙古国夹在中俄之间,但是它为了生存,起初选择成为北约成员国。接着又打算成为永久中立国。选择成为永久中立国是外蒙古最高明的一招,用国际法来对付两大强邻。另外蒙古在以往的行为中非常注意分寸,与中俄的关系还可以,那自然在政治领域也闹不出什么大新闻了。


白银之翼


在分析这个问题前,我们先大概了解一下蒙古国的成立历史:

1911年,武昌爆发武装起义后,中国各省纷纷响应,宣布独立,摆脱清政府的统治,外蒙古同中国其它各省一样,在王公贵族的带领下宣布独立;

1921年外蒙古的苏赫巴托在苏联帮助下,成立了君主立宪政府;

1924年又废除君主立宪,成立了蒙古人民共和国;

1945年10月20日外蒙古从中国分裂出去宣布独立建立蒙古人民共和国 ,1946年1月5日,蒋介石为了得到苏联的出兵帮助,与苏联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在条约中正式承认“蒙古人民共和国”有权公投独立,1992年改名蒙古国。蒋介石战败退守台湾后,对斯大林没有遵守《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的条款感到愤慨,并以苏联违约为由,在联合国状告苏联,这就是所谓的“控苏案”,联合国仅决议苏俄并未遵守《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未予惩处。

我们从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来分析这个问题:

内部因素:

1、经济:

蒙古国地处亚洲内陆,比较干旱,时常闹旱灾和雪灾,经济活动传统上是以放牧和农业为基础,工业不发达。以进口为主,出口较少(以自然资源为主)。经济不发达,被世界银行列为中低收入国家。

2、文化:

蒙古国主要信奉萨满教和藏传佛教,对外输出文化很少。蒙古国学校不少,人们受教育程度比较高,但是多是为提高个人素养,而不是为了建设国家和追逐名利。

3、军事:

蒙古国的军事实力不强,武器不先进,陆军部队是蒙古国国防力量的支柱,海军和空军数量很少。蒙古国的军事在我们现处的环境是足够保护国家安定的。

4、基础设施建设:

蒙古国的公路、铁路、空运、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缓慢,与世界连通度不高。

蒙古国的经济、军事、文化对世界产生的影响很小,国内情况稳定很少发生大事件,自然吸引不了国际各方媒体对他的关注。

外部因素:

1、蒙古国夹杂在两个大国中间,是以平衡和缓解他们的关系,是不被允许出现大动静的。蒙古国也是中立态度,沉默行事,两边不得罪。

2、西方势力很难渗入蒙古国政治体系,左右不了蒙古国的政策决定,影响不了中俄,逐渐淡出西方政治家的视野。

蒙古国就像跷跷板中间的支点,是平稳的,能起到平衡的作用,但影响不了左右高低的摆动。不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往往容易被人们遗忘。


趣野观史


外蒙古包括现在的蒙古国以及唐努乌梁海地区。蒙古国是一个被国际社会广泛承认的主权独立的国家。约有300多万人口左右,面积180万平方米。


关于外蒙古从清至今的政治活动

民国时期

辛亥革命后,随着清朝统治的逐渐瓦解,在沙皇鼓动下,外蒙古活佛八世哲布尊丹巴派杭达多尔济、车林齐密特出使俄国,后博克多格根在库伦宣布独立,建立"大蒙古国(博克多汗国)"政府,活佛自立为帝,年号共戴。1911年外蒙古叛军,驱逐清政府官员,侵入内蒙古。


1913年,沙俄当局迫使袁世凯执政的北洋政府签订了《中俄声明》。声明规定:外蒙古自治。中方政府不得在外蒙古派驻官员、军队,不得移民。1919年民国政府软禁活佛,强制取消签订的《中俄声明》。1920年段祺瑞下台后,外蒙古又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再次自治,1921年3.18日在苏联红军扶植下驱逐中国驻外蒙古军队。1921年7月11日,外蒙古建立亲苏的"君主立宪政。1924年活佛逝世后成立"蒙古人民共和国"。


新中国后

外蒙古也已经在事实上脱离中国的统治近三十年,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曾希望外蒙古回归,遭到拒绝。由于苏联从中作梗,外蒙古一直在苏联斯大林的教唆下和中国对峙。赫鲁晓夫上台后,1956年周恩来非正式地向后来的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提出了外蒙古主权问题,再次遭到拒绝。蒙古人民共和国于是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交换地图,划定边界。

直到1990年后中国才和外蒙古的外交关系开始回温,1994年两国签订《中蒙友好互助条约》,表示互相尊重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总的来看,阻碍外蒙古重新回归中国的最大实现障碍就是俄罗斯,随着中蒙双边经贸关系不断发展以及两国人员相互往来平凡,

从地理上看,外蒙古处在首都北京附近,一旦有战事发起便是直攻心脏,所以这是从毛开始一直希望外蒙回归的原因。还有就是外蒙地下资源丰富,不能便宜了俄罗斯,他们自己又无力开采。

从经济上看,外蒙古却没从华夏祖先那里学到“穷则思变”,而是“坐井观天”,以至经济止步不前。如果回归,中国势必要花钱、花精力帮其搞建设。但是这个回归到底是身形结合还是貌合神离就关系到我国的利益。所以外蒙问题必须从长计议,不急于一时。


尼采广寒宫中坐


外蒙古国土面积如楼主所言确实不小,156万平方公里,是全球第二大内陆国。但是,广大的国土面积本身并不会自带流量。非洲有四个国家面积比蒙古国大:阿尔及利亚、刚果(金)、苏丹、利比亚,他们基本上都没有太多新闻报导。


这是因为媒体为了扩大自身影响力,必须追踪给读者实用性、趣味性或相关性的新闻信息。这是传播学的铁律,也是媒体生存的金律。如果从这三个方面理解,就不难发现问题答案。


一、 实用性

蒙古国的整体国情导致其国家信息对我国实用性不高:

1、目前蒙古国处于人均GDP 为4000美元左右,远低于我国一万美元。蒙古国本身人少,仅有300万,约为北京人口七分之一,总体经济规模极小,在世界199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133。经济不够发达。

2、全国主要产业是采矿业和畜牧业,产业较为单一,没有太多产业整合或合作的可行性。

3、科技和教育领域也较为落后,没有著名的大学。蒙古国立大学是蒙古国最高学府,但在西方某知名大学排行榜上搜索后显示:“噢?我们未发现这个大学,请重新搜索。‘’


看起来像是欺负人,但确实说明蒙古国信息对于我国实用性不高。媒体必须基于客观真实的世界情况来报导,人为臆造新闻只会丧失生命力和公信力。

二、趣味性

趣味性与独特性、变化性息息相关。蒙古国与其他国家的区别主要在于其广袤的牧场、成群的马羊以及由此衍生的特色节日、食品等。然而,这些在我国的内蒙、新疆、宁夏等塞北地区都已广泛存在,相对而言并不具有独特性。

而变化性就更少了。以北宋为背景的金庸小说《天龙八部》就写到“塞上牛羊空许约”,千年后的今天,该国仍然还是这样的生活方式。


三、相关性

乍看一下,蒙古国和我国是友好邻邦,山水相连,两国人民应当密切相关。然而,受限于蒙古国的经济和人口体量,目前我国对蒙古国确实有重大相关性,但是反过来却无法成立。


当下的科技已经帮助我们摆脱山迢水远的限制,我国已经朝着星辰大海走入了新时代,各项工作目标都务求达到世界前列。所以,这也造成了蒙古国对于我国有限的影响。


综上所述,蒙古国只有不断发展自身经济和科技,扩大与我国全方位的合作与交流,才有可能获得我国更多的新闻关注。


砺为


蒙古国自己活力不足、对我态度不甚友好以及这国家还不算混乱三方面的原因。

首先,蒙古国自身活力不足,没有可以向外传播的东西,不像日韩,虽然小,但是有电视剧,还有家用电器,在世界上,尤其是东亚地区,都是响当当的。而蒙古,估计也就蒙古包拿得出手,出口下,可是,这宝贝东西咱们国家也有,不需要进口。

第二,这国家对我们态度没那么友好,民间不友好气息四处弥漫,就连其政府官员层面,也只能说是还算说得过去,至于人家内心,那估计和民间想法没啥区别了。去这国旅游可得小心点了。

第三,获得媒体更多关注,除了自己牛之外,还可以是自己非常乱。比如伊拉克、阿富汗这种国家,国家不富裕,但是动荡不安,也就引得世界媒体诸多报道。可是蒙古国,不仅经济啥的不行,人口少的可以,连乱子也没那么多,媒体也得吃饭,你说让人家报道你啥呢?报道不多,也就没啥人关注了。


北玄武


外蒙古,位于我国以北、俄罗斯联邦以南,是一个的内陆国家。蒙古国夹杂在中俄两大国之间,本身的国土面积并不小,而且又曾是中国的领土,按理说应该跟中国讯息相连,不该在亚洲舞台上默默无闻。像日本、韩国、印度、朝鲜,都是亚洲舞台甚至是世界舞台上的明星常客,新闻也是络绎不绝。那么蒙古会在亚洲“销声匿迹”呢?

先说一下外蒙古的历史。

历史上,外蒙古的领土曾长期属于中国。唐朝时首次纳入中国版图,后为中国辽朝版图。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政府,建立中华民国 。但是好景不长,中国不久就进入了混乱的军阀割据时代。外蒙古的独立就是在这一时期开始的。

1911年外蒙古叛军,在沙俄的支持下,驱逐清政府官员,侵入内蒙古,在全国人民的强烈要求下,袁世凯出兵收复内蒙古,但没有收复外蒙古。也就是外蒙古实行“自治”。外蒙古在名义上仍属中国,实际上外蒙古的内政与外交还是掌握在沙俄的手中。

1922年苏蒙签定一份协约,苏联率先承认外蒙“独立”。1946年国民党政府暂时承认外蒙古独立。内战结束后,蒋介石又同意外蒙古加入联合国,联合国对此予以承认。自此蒙古国彻底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国家。

为什么外蒙古在国际上默默无闻呢?

第一,蒙古国总人口不到300万人口,三百万人什么概念?蒙古的人口还没有中国的一个市人口多。 而蒙古首都乌兰巴托,作为一个城市,居然拥有国家一半的人口!所以乌兰巴托被称作是“蒙古唯一的城市”,蒙古的其他城市也不过几万十几万人,人口之稀疏可想而知。不到300万人口却有着15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真是地广人稀,目前还处于游牧状态。

第二,尽管蒙古国夹在中俄之间,它为了生存,选择成为北约成员国。但是又宣布成为永久中立国的立场。选择成为永久中立国是高明的一招,用国际法来对付两大强邻。另外蒙古在以往的行为中非常注意分寸,与中俄的关系还可以,那自然在政治领域也闹不出什么大新闻了。

第三,蒙古国经济水平低。他们主要是游牧民族,至今大多数居民还没有脱离游牧民族的习惯。2012年至2015年,蒙古国经济增速逐年下滑,分别为12.3%、11.6%、7.9%和2.3%,2016年仅逾1%。蒙古国货币图格里克,更是被评为全球最差货币之一!

第四,蒙古文化虽然深厚,但因为蒙古国力有限,其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缺乏话语权。

第五,蒙古在国际社会上还不是举足轻重的角色。蒙古的邻国只有俄罗斯和中国,就算加上美国或者印度作为“第三邻国”(外交意义上的),也很难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加上没有海岸线,其国际影响力比较有限,这也是蒙古国在新闻上曝光率较低的因素。

现在双方经济交往十分密切。外蒙古人口的工业品几乎全部依靠中国,中蒙贸易十分繁荣,而蒙古的矿产也大部分由中国开发,两国商贸往来愈加密切,相信也会带动两国关系的良好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