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圖》系列之七:長

嗨,歡迎來到琦琦的樹洞!這是我在今日頭條堅持原創文章第6天(第6篇)。如果你喜歡我的原創文章,請記得為我點贊賦能,謝謝。

(同名“琦琦的樹洞”,可移步訂閱號、簡書關注更多精彩內容哦!)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接下來,我會以我的視角來記錄我思、我想、我感。

回顧:

生、長、收、藏是萬事萬物的一個過程,生是一種力量,長是一種必然,一種趨勢。今天聊一聊“長”。

《道德圖》系列之七:長


一、長

天地之所以能長久,是因為它順應自然,不是為了自己而生存,所以能長存。

所以聖人謙卑退讓反而能居聖人先,不計生死反而能保全生命。

這不就是他無私,反而成就了自己嗎?

1、天地

天地呢,從來沒想到過自己長生,所以得到長生,達到天長地久。這是順應自然的表現。

事物的發展有其自身的變化和發展規律,不以人類的個人意志為轉移。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告誡我們:既要努力,又不能強求一切隨個人意志發展。而且必須低調做人,保持謙卑之心,知理崇德,知進退曲直。

否則就算是有志在必得的雄心壯志,最終也只能事倍功半,難達目的。

2、人

而聖人效法天地,遵從“道”。心存敬畏,心懷謙卑,收斂退讓,韜光養晦,不露鋒芒,為人處事低調不張揚,甘居人後,反而能居人前;不強求顯達,不計個人安危,反而能保全自己,持盈保泰,善始善終。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所有偉大人物後其身,又外其身,心懷天下,擁有博愛之心,不為個人私利和生死。最後成全自己,成就偉大。

我們往往發現,在生活和工作中,越是低調的人,往往最後脫穎而出,最後反而成全自己。事物發展的邏輯並非悖論,實在體現一種辯論而深刻的哲學智慧。

我們更不能忽視探求內心,放棄努力。這種力量的生長之勢,可以幫助更多需要的人。所謂我為人人,人人為我。

二、發展

1、社會

隨著社會經濟、科技各方面的不斷髮展,國家、社會、個人看似一片大欣欣向榮的景象,不斷往更高“文明”進展。與此同時也推動了國家更多的貪慾、助長人的傲慢之心:想要獲取更多的疆土、資源、權利......蝴蝶效應,隨之釀成自然災害(海嘯、地震等)、疾病、戰爭一系列天災人禍的悲劇。

《聖經》裡說,上帝作為造物主,生來沒有賦予人兩種權利:一是在水裡生活的能力;另一個是掌控別人的權利。這句話我覺得特別有意義和值得思考。

《道德圖》系列之七:長


今天看到彥彥老師分享的一篇文章裡提到,葉聖陶先生有一個說法:教育是農業,而不是工業。你細品:我們精心培育的大樹,是春天裡播撒的種子,有那種不用心就能栽培成功的大樹嗎?答案是沒有。根據每個種子的喜好,園丁要給予適合他們的土壤、陽光、雨水、空氣。

而流水線下來的工業製品必須是符合統一標準的,流水線作業,以採用統一量化的標準來檢測所有產品。工業化以威猛橫掃一切,可見一斑。

枝繁葉茂才能碩果累累,說到底,終究得根深蒂固。教育就像大樹,一端得在樹根,一端在樹梢枝葉。樹根的部分不顯,而外界的部分一目瞭然。枝繁葉茂,鬱鬱蔥蔥,能看出樹長得好,根系發達,養料充足。我們在欣賞這美好的部分的時候,忽略了根脈的支持。教人和管理都是如此。

心用在根脈上,是教育成人;用在枝葉,則是教育技藝以御物,獲得相對的生存競爭優勢。

而未來的教育到底怎麼才能結合各方面的力量--因材施教,更好的幫助這棵小樹根深葉茂,值得思考且任重道遠。

2、生物

萬事萬物在生長繁殖的過程中都有一個臨界點。花草樹木生機勃勃,競相生長,在生長到一定的階段,終止於某個臨界點。

《道德圖》系列之七:長


而人的思維也是非常神奇的存在,思維導圖是人的思維外部路線體現圖,我們可以將它的思考過程畫出來。腦神經的分佈和樹的分佈驚奇的相似:有主幹,有分支,由粗到細。

《道德圖》系列之七:長


人的記憶思維也有臨界點,一般來說,人一次性處理信息的記憶單位是7個

也就是說,在給你一對雜亂無章的信息去處理的時候,一般能記憶5-6個單位,最好的7個左右。好比給你一組30個詞語,一定時間去記憶,能完整背下來的人很少;如果想全部記憶,則需要方式方法,但知道方法並把它運用的非常好的人極少又少。

a、發散思維

思維導圖非常重要的一點是可以幫助我們發散思維,跳出固定性思維框架。隨著年齡的增長,人會因為周邊環境和接受的教育影響,思維較單一和固化。人的大腦就像一臺機器,越用越靈光;反之,則會生鏽。

比如,由一箇中心主題“愛”,進行發散,你能聯想到什麼?

《道德圖》系列之七:長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思維發散的過程沒有對與錯,是與非。插上想象的翅膀,可以天馬行空,充分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

舉個例子。

《道德圖》系列之七:長


思維發散遵循以上原則,分支不宜過多,7個以內即可。沒有拘束,沒有依附,思維發散是一個很享受的過程,你會探求到很多未知的自己,發掘自己的潛力。

b、整合思維

除了發散,也要思維整合。尤其是給你一堆零亂、複雜信息的情況下,要學會分類,提取關鍵詞。這是重中之重。

一篇文章,一本書等等都可以。

《道德圖》系列之七:長


有發散就有整合,生長收藏,萬事萬物都是如此。

三、成功的定義

在你的認知裡,什麼是真正的成功?

昨天看到一段話,定義大眾眼中的成功和真正意義的成功:前者是致命的,後者則會提升質量。

也就是說很多成功人士、天才人物發現在被大眾發現和過度讚揚之後,事業和生活為此成了悲劇;而真正意義的成功,會使人富有生命和朝氣,自己生命愉悅,也能為此給他人帶來福報,他們的成就,是為了往其中注入更多的能量。

每天的花邊新聞、娛樂報道、社會各階層精英,很多負面消息曝光;而我們身邊,看似生活好起來了,但聽聞家庭教育和婚姻的諸多不幸,實在令人感到悲痛和惋惜。在物質橫流的當下,能守好自己,守得內心一方淨土的人,也實在少之又少。

財富、名利這些本身沒有錯,放對了地方,能造福於人;放錯了地方,害人害己。而這些事物的影響,扭曲自我,強化了稱之為小我而非大我的意識。

小我是生命的部分組成,而大我是天性中更為高級的存在,它恭順,感激成功垂涎。成功到底是提升還是破壞我們的生命,並非取決於它本身,而在於它如何融入我們的生命,我們的血液,我們的意識。

講到來自內心深處的意識和能量,昨天看到諾貝爾得主,英國著名醫學家約翰·艾克里爵士說的一段話:

他說,人的大腦就像一個接收器一樣,能夠接受來自心靈的能量模式,就是以思想的形式表現出來的意識。只不過收到虛榮心驅使,才會將思想當成是“我的”。但那些天才們,卻將意識的巨大飛躍歸因於所有意識的基礎,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神性。

《道德圖》系列之七:長


大道至簡,這簡單的智慧如果能為我所用,將他們發揮的淋漓盡致,人生真的既自由又精彩。

今天中午偷個懶,睡個午覺,醒來就是下午了,一天就這麼悄咪咪過完了~

最近收到很多朋友和陌生人的鼓勵,被愛包圍著。能量高,幸福滿滿,皮膚好的不得了~明天開始就要把注意力放在課程上啦~

你呢,今天過得好嗎?

《道德圖》系列之七: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