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喜欢张爱玲哪篇小说?为什么?

逍遥骑士郑义


张爱玲的文字我很喜欢,喜欢她的文笔也佩服她看待人事物的那份洞察力,这些都能从她的作品中窥见,文字犀利,若非阅尽世态人情冷暖是难以写出这样的作品的,作为读者也一样,经历的不够也不足以能读懂文字背后的用意。

作为一名张粉,她的书我是都爱看的,若说最喜欢她的哪部小说,我个人必然选《半生缘》。这是张爱玲第一部完整的长篇小说,原名《十八春》,讲述的是三十年代发生在上海的一个结局比较悲惨的爱情故事。人物形象鲜活,情节环环相扣,各种情感交织,结局亦令人唏嘘感概,里边的故事久久萦绕在心间挥散不去。

女主人公曼桢自幼丧父家境贫寒,全家上下七口人全靠姐姐曼璐做舞女维持生活,曼桢毕业后进入一家公司工作,与来自南京的世钧相爱相知,感情甚笃,而后姐姐曼璐也嫁人了,嫁的是个满脸油腻的暴发户,婚后曼璐由于身体原因无法生育,为了挽留丈夫的心,便同意了一个荒唐的决定,设计利用曼桢借腹生子,就这样十八年过去了,曼桢与世钧又在上海重逢,然而已时移境迁、物是人非,所有往日的美好在岁月的流逝里早已回不到从前。

小说的开篇就是“日子过得真快,尤其对于中年以后的人,十年八年都好像是指顾间的事。可是对于年轻人,三年五载就可以是一生一世...”

张爱玲总能用看似轻描淡写实则蕴含深意的文字瞬间就抓住你的心,让你欲罢不能,小说文笔流畅,结构严谨,整个故事情节脉络清晰,读之仿佛就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个真实的故事,也让人感叹阴差阳错造化弄人。

其实世间如这般令人遗憾感概的事情还少吗,很多我们曾经以为会天长地久的关系转眼便莫名走散了,再回首已隔经年,徒留下满腔的回忆。


忧幽栀子


《怨女》,《色戒》,《红玫瑰与白玫瑰》,如果只能选一个,那就是《怨女》。

《怨女》应该是我读过次数最多的小说。很多人都说它没有原作《金锁记》写得好,后者的名气和受到的评价要远远高于《怨女》。但是我为什么最喜欢它,而且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读了这些年呢?

可能是我那点自己也无法理解的民国情怀,可能是我对文中"姚三爷"这个形象觉得莫名其妙的熟悉甚至感觉我认识这么一个人,可能是张爱玲利落辛辣的文笔和小说极强的画面感让我每次阅读都像穿越回民国以上帝视角窥视了这个叫“银娣”的女人的大半辈子,那种存在于书里每一个字的真实感甚至熟悉感让我着迷。

另外我觉得银娣和三爷的感情是所有张爱玲小说塑造的男女中最值得寻味的。


正易论风水


《倾城之恋》是我最喜欢的一部作品。因为它的结局是完满的,也是令人感动的。虽然白流苏和范柳原之间发生了不少暗送秋波,不停打太极迂回和曲折,然而,到了最后,他们在战争爆发,生死之际,最终体会到了感情的珍贵,有一个人始终不离不弃的陪伴,是多么踏实。这本小说告诉我们,生活终究会从不切实际的浪漫,过度到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平凡的婚姻生活之中,两个玩尽暧昧的高手,最终洗尽铅华,携手同行,走进婚姻。所以,我觉得,《倾城之恋》是张爱玲少见的一部圆满又有温暖的作品。

这样的结局,也更让人明白,张爱玲所写道的话:“死生契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一首最悲哀的诗……生与死与离别,都是大事,不由我们支配的,比起外界的力量,我们人是多么小,多么小!”

无论如何,两个人在一起足矣抵挡人世间所有的不幸。





西西阅读空间


我看其作品,总是有一种灰色基调及时行乐也就是一个主旋律。就如《半生缘》里写到的祝鸿才粗俗,没得到以前是45度在仰望你,而得到以后却是135度俯视你。这许多年来,我们每个人都在成长,有的人成长的好,有的人成长的不好。有的人可能成长的方向都有问题,但是都成熟了。春天,我们忙碌。夏天,我们耕耘。秋天,我们收获。冬天,我们一定是幸福美满也是有为的。人生需要平台,需要扶梯。有些路走的时间长了,我们是不是也累了困惑了。可是,历史的结果往往又是令人啼笑皆非的。1995年张爱玲很凄惨的逝世于美国旧金山,但胡兰成却安逸死于日本(在此期间还有佘桂珍陪伴)。这个大汉奸,在最失魂落魄的时候都有人为他变卖家产寄钱助其度日。可以说,张爱玲与他是仁至义尽了。

我不禁思考了许多,有些时候感情可能是成功的垫脚石。1920年她出生了,到1943年她遇见了年长她14岁的胡兰成。胡兰成,著名的大汉奸,汪伪政府的中宣部副部长。直到1945年两人分手,正是因为这样才有这许多优秀的作品。我看到她出发于情,而在这其中往往挣扎着徘徊着思考着。不是她经历了多少感情,这多半都是想象的。但这其中掺杂了她自己的经历。在她的作品中没有政治也没有党派,有的只是她细腻的感情世界。

人生有时候总是很讽刺,一转身可能就是一世。说好永远的,不知怎么就散了。最后自己想来想去,竟然也搞不清楚当初是什么原因,把彼此分开的。然后,你忽然醒悟。是没有好好珍惜,或者不敢面对。一别,便是一生。原来,一别便是一生。”我喜欢《红楼梦》,也喜欢这首诗。她与胡兰成的感情可能经历过,她才能写出这样的好诗经历了彻骨痛,才能读懂字字是血,行行是泪的红楼梦。那几多的辛酸,读一本好书,写一首好诗。皆是呕心沥血之作。


唐宝桢


个人认为最好看的是《半生缘》。这部小说可以说是张爱玲集大成的一部小说,她的所有才华都在这部小说里得到了最好的展示。

《半生缘》又名《十八春》,《十八春》原本的结尾是符合大众想象的喜剧,后来,晚年的张爱玲不满意自己的这部作品,将其删减并改名《半生缘》。《半生缘》的结局是现实主义的悲剧,爱情的弥足珍贵和现实的无可奈何在这部作品中都有体现。

《半生缘》中的人都没有错,他们真诚的爱过,也在自己无能为力的时候及时止损,但在光阴的最后,相爱的人们都没能在一起,这也是自古以来爱情的通病。年轻男女表露心迹,相互许诺,然后在爱情里感受甜蜜、享受快乐,为了爱情他们不惜代价,然而最后却走散在了爱河。

这部小说还有一个特别之外,那就是它文笔非常的流畅,读起来非常的舒服,无论怎么去读,那种流畅感都不会断,这也正是一个作家有着深厚的文字功底,如果没有这样的功底,那么也是写不出这样的小说来。


公平测量台


《倾城之恋》,二婚女人也可以追求幸福和爱情。

看完的张爱玲小说并不多,主要是不喜欢太过真实与刻薄的文字,生活已经很难了,去文学作品里找点糖吃不好吗?

第一次看倾城之恋的时候,还是个学生,感觉,这难道不是本教女孩子如何恋爱的书吗?

一座城的颠簸,成就两个人的爱情,是动乱时代的不得已,还是独属于他们的小庆幸呢?

不知道有没有从书里看到点不一样的东西,比如说现实,比如说珍惜。

全本无难点,很是好读,可以推荐。


南方有块好木头


张爱玲是我认为的一代女性职业作家的首位,她在中国女性心中的价值还未认自知得那么充分,只因其作品的时代烙印,她在中国文学史和女性名人史中应占一席之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