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没有喜雨》

入乡随俗吧,孤独地走在诗歌的路上,春夜的风,稍带轻寒。

多少年没写散文了,就记得老师说过的话,“形散而神不散”,像是小时候母亲的叮嘱,刻骨铭心。是啊,形散而神不散,多么像对人生的忠告,在人生的路上,一个人可以随时走在路上,但心终究要有归宿。

春夜,有生长的寂寞,有人间的无奈。汽车的轰鸣在生长,高楼在半黑暗中坚守一座城的威严。花儿为自己绽放,无声处尽显孤独。

一盏盏灯从黑暗中钻出来,如是一双双眼睛,打开夜的洞穴,兀自照亮一片天地,照亮寂静在黑夜中澄清,这来自人世的喧嚣。

这不清不楚的关系,让人生厌,如灵魂与肉体的纠缠,或是拯救。

风轻,或重,总是加紧着吹。这不温不火的声势总是要造出来的,造出来的是时势,吹过去便是历史,是人间冷暖自知,是风情万种的自述。

三月,桃李盛开,蝶恋花,蜂自来。万物以生的姿态呈现美好,包容死亡,以赞美之词亮出险峻,原谅诋毁。山河奔走,天空以宽广之心蔚蓝,地域以辽阔之心空旷。

“莺歌燕舞,草长莺飞”。春天的承诺,让人们向往,却总是有些惴惴不安。

春夜安静得像个孩子,喧嚣像是哭声,提示饥饿,无趣,调皮,寻求关注。需要一个人用思考去安慰,需要内心腾出一块更为寂静之地,深耕。退出这人世间的一些荒凉。

一个人在春夜里走,在身体里走,在波澜不惊的气息中走。花香自有出处,鸟语已有栖息,城春草木深,远近有浮沉,微妙不自量。

在春夜,即便一个人把自己想象成沧桑的模样,想必也能开出绚丽之花。

这人世间的美好啊,让你我一次次地抱紧残缺!

《春夜,没有喜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