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少年的你 解讀那些"孩子"跟"大人"不一樣的事

  • 圖文編輯:白七妬
  • 圖片來源:瀏覽器
  • 修訂於2020年3月22日

距離這部電影播出已經很久,我也單純的為了看看小鮮肉一度去蹭了首映。雖然沒看之前一度以為就是個普通的流量片,但看完以後確實感觸頗深。不得不說,自從六小齡童等一些年齡上比較大的老明星漸漸休養生息之後,很少見過有哪些年輕的小生會為了不湊流量這麼用心的作品,為了演戲剃光頭髮,真摔實打的對待每一場戲份。

不過也大概就是因為這樣才會讓觀眾記住每一個小的細節。所以一直到現在我也總是想起來這部易烊千璽演技炸裂電影裡的臺詞,雖然我不是千璽粉,但是他這部電影的表現確實可以打動我,或者也打動了每一個觀影的人,電影裡的一些小問題處理很好。其中兩個警察之間的對話我到現在都記得:


影評:少年的你 解讀那些
  • 女: 我不認為有人會為了另外一個人賭上自己的前途甚至生命
  • 男:你和我不會替別人頂罪,但他們會,他們還是少年

是的,沒錯 。只因為還是少年,小小的年紀就是面對所有困難和考慮所有問題的足夠勇氣,不計較得失,不在乎成敗,可也就是這個時候最容易犯錯,孩子的心理問題卻不被很多成年人接受和理解。


大概正因為如此,這也成為大多數成年人口中的無奈,所有的人都不敢付出真心,越長大,幾乎沒有人再敢去付出全部勇氣一股腦的去愛,愛自己包括愛別人。

我們每天每時每刻都在不停的試探,每天都不停的在想對方跟自己相處合不合適對自己有沒有好處,對愛情對朋友亦都如是。一直不停的權衡利弊,年少時最痛苦的就是失去,可長大了最常見的就是錯過跟過錯,遺憾當初沒把握那些你看好的,後悔自己不夠勇敢去說出來自己想說的話。


影評:少年的你 解讀那些

成年人的世界裡,越長大,越不敢輕易開口說喜歡,大人的感情只能允許小心翼翼的打分制來衡量,不知道什麼時候起也成為了成人評判愛情的標準,這就是所謂大人眼中的“好感”和“喜歡”。現在的世界大概所有人都害怕傷害,所以有時候寧願選擇去傷害也不要被傷害。可是小孩子不會在乎,喜歡就是喜歡,不喜歡就是不喜歡,他們會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的東西,也會為了引起他人的關注去過度放飛自我。


影評:少年的你 解讀那些

我討厭有一天變成大人,因為在我看來很多大人是一點安全感都不在有了的人,他們嘴巴里只有著道理也習慣了用一般的眼光去看待一般的事情,沒有了自己的想法,不在快樂。可是大概也會有那麼一天,在未來,在以後,某一刻。人情世故的冷暖會同化掉我的感情,也會讓感情的最高境界成為喜歡。

疫情期間最近這部電影還是會有很多人刷起來,我也是常常想著一些畫面,然後一邊感慨著人情的冷暖跟少年脆弱的觀念,易烊千璽跟周冬雨演出了孩子跟大人世界鮮明的對比。


影評:少年的你 解讀那些

影片可圈可點的地方,除了綜上所述大人跟孩子的區別外,還有一條相對明顯的問題就是我上面提過的孩子心理健康教育,我希望更多的大人會去用朋友的方式跟孩子溝通談心,儘早關注孩子青春期的心事,於此同時各位大人也要自我反思有沒有將自己的價值觀強行加給孩子,比如你們沒有做到的就一味的去要求自己的孩子。

當然我這句話存在爭議,每個人或許 意見不同,所以想法還是在於各位讀者自己。但是請相信我:你們張馳有量的關愛孩子才會避免孩子少走很多彎路。


影評:少年的你 解讀那些

今天的分享還是到這裡結束,如果在看的讀者朋友們有一些孩子的話你們就請跟我一樣慶幸自己還能擁有肆意揮霍的時間吧。

不過慶幸的同時才更應該知道法律的威嚴,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可有些事情卻也不是一攤感情牌就可以矇混過關,人情允許法律也不會允許,天網恢恢疏而不漏,確實無情。

可是但站在道德彼岸線的一端,大多數時候我們也還是隻能夠相信也一定要選擇相信這個社會好人居多,比如有問題第一時間下意識選擇那就是相信警察。

當然年輕並不是讓我們犯錯的資本,我們正因為年輕才更應該在這個時候好好的規整好自己,盡力避免道德性跟選擇性問題。無論年幼衰老還是貧窮富貴,生而為人就都得學會對自己買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