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国君和秦朝后的皇帝,权力哪个大?区别是什么?

猴哥狒


秦朝以后的皇帝权力大,自秦朝开始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皇帝掌握了全国的人民土地、财富的控制、管理权。还控制了行政、军事、立法、司法、文教等大权。

春秋战国时代的国君是分封制度,这样地方诸侯权力较大。因为春秋战国时代的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少,交通不便利,信息传递极不方便,幅员辽阔等原因导致制度上只能让地方诸侯掌管地方。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中央政府财政收入充足,军事力量强大,所以才在制度上进行了创新。说到底还是经济基础是根本,决定了上层建筑。


安德鲁HNB


国君和皇帝是两种不同制度下的概念,不能混为一谈。

武王伐纣,结束了夏商以来部落国家联盟的时代。西周分封,周天子把天下分成了很多诸侯国,由国君治理。春秋战国时期属于东周,有一个名义上的天下共主叫天子,天子分封的诸侯就叫国君,封土建国。所以这一时期就是中国历史中严格意义上的封建制度。天子对天下土地只有名义上的所有权,没有实质上的治理权,叫做有产权而无治权。而每个诸侯国的国君对自己的封国有治理权,可以世袭,但必须在周天子那得到正式册封,必须手上得到合法手续才能经营。遇到周天子有难,各封国还得出兵勤王。

秦孝公开始商鞅变法以后,加强了中央集权和分级管理。到秦始皇兼并天下以后,改过去分封诸侯为中央集权的帝国制度,设立郡县,分级管理,任命官员治理天下。后世两千年来朝代更替但帝国制度一直不变,而且不断地集权和专制,再加上创立了儒释道的思想系统,更加集权化。所以秦以后历代皇帝的权力大,至高无上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