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中的難言之隱:您想知道搶衛生紙的理論基礎嗎?


疫情中的難言之隱:您想知道搶衛生紙的理論基礎嗎?

隨著全球疫情的持續惡化,各國都相繼採取緊急措施以控制疫情發展,民眾間的恐慌情緒也在不斷蔓延。在這種背景下,國外爆發了的衛生紙搶購潮。在旁人看來,衛生紙跟疫情預防似乎並無太大聯繫,然而參與哄搶的民眾卻實實在在地撈到了一份心安。這其實就是這場令人費解的哄搶最大的玄機。

疫情中的難言之隱:您想知道搶衛生紙的理論基礎嗎?

在新冠疫情帶來的囤貨潮裡,口罩率先被一搶而空,緊接著是消毒液、洗手液,再後來就輪到了衛生紙。這場瘋狂的掃貨行動在短時間內擴大到了令人吃驚的規模,美國、英國、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亞……對衛生紙的搶購風潮幾乎出現在了全球各地。在美國舊金山的一家超市,開門僅30分鐘就湧進600多名顧客,瓶裝水和衛生紙被搶購一空,俄勒岡警方甚至接到了911緊急救助電話,稱其“實在沒有衛生紙了”。最後,紐波特警局不得不在推特上向民眾們強調,不要撥打911找衛生紙。


疫情中的難言之隱:您想知道搶衛生紙的理論基礎嗎?

越境到墨西哥蒂華納購買衛生紙的美國男子


澳大利亞的情形同樣不樂觀。澳大利亞的科爾斯和沃爾沃斯等超市每天都會有足量衛生紙上架,但仍然無法滿足洶湧的搶貨狂潮。即便超市出臺了強硬的限購措施,也是於事無補。沃爾沃斯超市中還有兩名女子為了爭搶衛生紙發生衝突,最後甚至拔刀相向。而在英國,衛生紙的價格被不斷哄抬。衛生紙的緊缺情況也引起了泰晤士水務公司的關注,他們擔心萬一人們沒有廁紙,會使用廚房紙巾或溼巾替代,而後者並不如廁紙那樣易於降解,直接扔進馬桶極有可能導致管道堵塞。在中國香港,更是發生了罕見的“衛生紙搶劫事件”。據悉,當天三名歹徒持刀搶劫了一名超市送貨工,搶走共計600卷衛生紙,但並沒有劫走其他貨物及金錢。


疫情中的難言之隱:您想知道搶衛生紙的理論基礎嗎?

在悉尼,兩位女子因為爭奪衛生紙發生肢體衝突


凡此種種,不勝枚舉。但是,在突然爆發的熱潮之下,不僅中國人覺得匪夷所思,老外們自己也是一頭霧水,好像並沒有人明白,為什麼大家突然就搶起衛生紙來了?


哄搶捲紙為哪般?


陽光底下並沒有新鮮事。早在1973年,美國就出現過一次著名的衛生紙搶購潮。彼時美國政府正因為石油危機而焦頭爛額,整個社會都面臨能源匱乏的重大危機。美國政府在一份新聞通稿中警告了潛在的衛生紙供應危機,引發了大量的新聞報道。隨後知名主持人Johnny Carson在其節目上開了個衛生紙短缺的玩笑,不想徹底引爆了美國民眾搶購衛生紙的狂潮。人們的狂熱程度甚至蓋過了對石油危機的擔憂。


對此,波士頓大學的經濟學家Jay L. Zagorsky指出,這跟“零風險偏誤” (zero risk bias) 這一心理學現象有著深刻的聯繫。所謂“零風險偏誤” 就是指,人們更樂意去徹底消除那些細小的風險,而不是尋求降低更多的風險總量(比如,風險從1%降到0%就比風險從10%降到1%更吸引人)。因為前者能令其收穫更多的安全感。顯然,無論是1973年的衛生紙搶購熱潮,還是眼下的衛生紙搶購潮,人們的行為模式都有受到“零風險偏誤”的影響:“雖然主要的風險並沒有消失,但是至少不會缺衛生紙了”——這樣的心態無疑為人們帶來了額外的寬慰。


昆士蘭科技大學的Niki Edwards教授稱,衛生紙是大眾心目中與衛生緊密相關的物品,購買衛生紙能給人們帶來一種控制感,讓人覺得在衛生和清潔方面佔據了主動地位,從而也在疫情中擁有了更多的安全感。且衛生紙易於囤放、不易變質、體量可觀,簡直就是滿足人們囤積慾望的不二選擇。


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教授Steven Taylor曾經出版了《流行病心理學》一書,從歷史的角度審視了人們面對流行病的行為和反應。他提到了問題的另一個方面。他表示,當人們在決定如何應對疫情風險時,如果他們感覺自己得到的信息是相互矛盾的,往往就會選擇更極端的做法。比如說,人們已經開始意識到本次疫情的嚴重性,但被告知的預防措施僅僅是洗手。他們會覺得洗手這個過於簡單的防範措施,並不能與自己瞭解到的巨大威脅相稱。在這種心理的支配下,他們會傾向於採取更激烈的行動,而一旦聽聞任何風吹草動,就絕對不會落於人後。


新南威爾士大學的Nitika Garg教授也贊同這一點。他說,心理上的錯失恐懼症現象(FOMO syndrome)對人們哄搶衛生紙的行為影響頗大。當人們看到別人都在搶購某種商品時,總覺得這裡面必定大有道理,深怕自己錯過,於是就跟風而上的。在這個過程中,許多不實消息也在為搶購行動推波助瀾。比如說日本就有謠言稱,中國由於疫情緣故停止向日本出口原料,日本的造紙行業面臨停擺的危險。然而,事實的情況是,日本的造紙行業基本不依賴中國的原料進口。


此外,衛生紙在貨架上的位置比較顯眼,這使得它們的短缺更為明顯,也給人帶來更強烈的心理衝擊。再加上社交網絡的強大傳播力量,某些超市衛生紙短缺的情況被放大了,使人們普遍產生衛生紙不夠的錯覺。在各種因素的綜合作用下,風靡半個地球的衛生紙搶購熱潮便發生了。


因此,雖然美、澳、日等國均發表聲明稱衛生紙供應充足,呼籲人們不要搶購衛生紙物資,但人們的恐慌情緒並沒能緩解。從根本上講,衛生紙的哄搶態勢是誕生於疫情引發的恐慌情緒、惡化於社會層面的信息缺失。在這兩個意義上政府方面如果沒有做好工作,沒有及時地穩定民情、普及信息,那麼物資哄搶的發生其實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必然。人心似水,民動如煙,疫情不僅考驗著人們的身體,也考驗著社會的秩序。在打好健康保衛戰的同時,也要保衛好人心,而這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對於這個問題,您怎麼看呢?不妨留言與我們分享。


花絮


在“洛陽紙貴”局面下,衛生紙的地位不同以往,不僅價格水漲船高,更是一躍成為了網絡的寵兒,成為人們玩梗的重要道具:


有人用衛生紙當籌碼賭博——

疫情中的難言之隱:您想知道搶衛生紙的理論基礎嗎?


有程序員開發了規劃廁紙用量的廁紙計算器——

疫情中的難言之隱:您想知道搶衛生紙的理論基礎嗎?


甚至街頭的“抓娃娃機”也替換成了衛生紙——

疫情中的難言之隱:您想知道搶衛生紙的理論基礎嗎?


孫子:奶奶,給我講講新冠病毒的故事吧

奶奶緩緩步入了車庫——

疫情中的難言之隱:您想知道搶衛生紙的理論基礎嗎?


參考文獻:

[1] The Daily Beast. There’s Plenty of Toilet Paper in the U.S. So Why Are People Hoarding It?

[2] Jeffrey Kluger. In the Wake of the Coronavirus, Here's Why Americans Are Hoarding Toilet Paper.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