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居家學習效率不高?自主性差?這幾點家長做到了嗎?

因為疫情開學延遲了,很多學校也選擇了在線網課的形式,來幫孩子們繼續學習。學生的“在家學習”需要老師的指導,也需要家長的幫助。在這個特殊的時期,家校合作變得尤其重要。於是,很多家長隨之遇到了問題:不少孩子在家庭環境裡上網課,容易注意力不集中。有沒有什麼辦法,能幫助孩子提升線上學習的專注力?

孩子居家學習效率不高?自主性差?這幾點家長做到了嗎?

為此,我想給各位家長提幾點建議,希望得到各位家長的理解和支持。所有的建議匯聚成一個大的方向,就是要正確理解“在家學習”的完整含義。

一、積極進行自我調適,不向孩子傳遞負面情緒

恐慌和緊張情緒和“新冠病毒”一樣有一定的傳染性,家長如果不能調節好自己的負面情緒,也可能會傳遞給孩子,讓孩子更加不安和緊張。請保持與外界的溝通,主動關注各種積極信息,可以通過微信、短信、電話等方式與親朋聯絡,互幫互助。如果遇到確實難以應對的消極情緒,建議及時向專業機構進行求助。

二、為孩子創造適宜的學習環境

不是玩橡皮,就是看窗外的風景,不是亂塗畫,就是盯著時鐘發呆……對孩子來說,外界事物比寫作業要有趣得多,他們自制力較弱,學習時很難集中注意力。這時,家長不宜責備訓斥,而要幫孩子營造一個適宜的學習環境:

學習地點應選在較安靜、少有人走動的區域,桌面保持整潔,及時移除與學習無關的物品;

當孩子在學習時,家長要降低說話及電子設備的音量,儘量不要中途打斷孩子的思路;家長要為孩子配備高度合適的桌椅,此外還需保證空氣流通、光照充足,呵護孩子的健康。

此外,家長還可以為孩子做個好榜樣,以讀書看報等方式陪孩子一起學習。適宜的學習環境,將有利於孩子專心學習、靜心思考!

三、幫助孩子調好宅家上課生物鐘

爸爸媽媽可以給孩子調好一個正常上課的鬧鐘,讓孩子逐漸習慣正常上學的生活節奏。在網上看到不少娃控制不了自己的生物鐘,早上10點才起的床,磨磨蹭蹭拖到中午12點才開始有“醒過來”的姿勢,在學校已經是上完4節課的節奏,這樣一鬧騰,半天的學習算是划水了。所以父母要讓孩子遠離“假期綜合症”,養成“停課不停學”的美好習慣,調一個和學校同頻的生物鐘是關鍵的第一步。

四、鼓勵、激發孩子學習的興趣

每天舉辦一次作業展覽,家中所有學生的作業均在展覽之列,優劣好壞眾人評說。可自評、互評、大家評。評價時從具體題目,從細微處入手。多從正面鼓勵,多用“這道題思路很清晰”“這道題心思很巧妙”“今天比昨天進步了一點”等肯定句,少用“太差了”“真糟糕”這樣的否定句;多用“如果”“並且”這樣的關聯詞,少用“但是”這樣的轉折連詞。多用幽默句,比如“錯哭了”就比“全錯了”更容易被孩子接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