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钟带你捋清:周姓和周朝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

周姓是我国十大姓氏之一,人口高达2540多万,约占据全国人口总数的2.05%,是我国第九大姓。而周姓在《百家姓》中排第五位,它是一个以汉族人口为主的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主要源于姬姓。本篇我们则来讲述周姓的起源和发展。

五分钟带你捋清:周姓和周朝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

周姓始祖

轩辕黄帝重孙子帝喾(高辛氏,位列古代"三皇五帝"之一)的儿子尧继承帝位后,把重点放在农业的建设上。而他的弟弟弃在农业方面很有天赋,因此,主管农业的官职"后稷"被封给弃,而弃也被称为"后稷"。后来,后稷的后代迁徙到周原,因为城邑叫做"周",所以后稷后人姬发建立的国家便以周为国号,即为周朝。秦灭周后,一部分周朝后人便以"周"为姓。但是,周姓的主要起源在春秋战国时期,西周建立之后,周文王的四子周公姬旦的后人世袭周公爵位,到春秋时,周公黑肩因谋反被杀,周公世系爵位被废,黑肩的后人便以周为姓。但不管怎么说,周姓始祖即为"后稷",也可以说是周文王姬昌。

五分钟带你捋清:周姓和周朝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


周姓起源

源于周昌、周任

  • 根据《姓氏考略》 和《河图运录法》的记载,在黄帝时有一位叫周昌的大将,商代时有一名叫周任的太史,这两个人的后代都以周为姓。这是周姓的其中一个来源。

源于姬姓

  • 如上文"周姓始祖"的探讨,秦灭周后,一部分周宗室子孙及周朝遗民以周为氏。而这一支通常被认为是中国周姓来源的主要部分。
  • 姬姓周氏的另一个来源是周平王的儿子姬烈。分封时姬烈被另封于汝南(今属河南),他们被当地人称为周家,后来演化成周氏。

赐姓改姓

  • 唐朝开元时期,为避讳唐玄宗李隆基的名讳,姬姓改为周姓;
  • 五代时期,后梁成油死后被梁太祖朱温赐姓周;
  • 元朝末年,福建泉州的南方大族苏益的六代孙受到元朝官军的围剿,他的侄子苏可安改姓周,并迁移入台湾新竹县;
  • 清朝初年,明朝藩王朱翊铤的庶子朱万世在明亡后逃往宁乡周家,为避祸而改姓周。

源于少数民族

  • 《魏书·官氏志》记载:"献帝以兄为纥骨氏,后改为胡氏。次兄为普氏,后改为周氏。"南北朝时,北魏献帝的第二个哥哥,改普姓为周。
  • 北魏拓跋氏也有人改姓周姓,例如隋朝名将周摇是北魏献帝次兄普乃氏的后代。
  • 唐朝上元年间,少数民族"暨佐时"(音译)改为周氏
  • 代北(今山西省东北部)少数民族"贺鲁氏"改为周氏


五分钟带你捋清:周姓和周朝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


周姓发展

  1. 周姓最初起源于现在的陕西渭河平原地区。周朝的分封以及后期的"平王东迁"使周姓得以由西向东发展,河南和陕西地区是当时周姓的人口聚集地。
  2. 秦灭六国后,对就贵族进行迁移的处理以及汉朝初期郡国并行制的实施,都进一步促进了周姓的发展。
  3. 到魏晋南北朝时,北方的长年战乱导致民族大迁徙的第一次出现,周姓族人也开始从中原地区大量南迁。
  4. 五代十国时的战乱以及后期辽与宋的纷争,使河南和山东地区的周姓人口大量迁往福建、浙江和广东地区。
  5. 宋朝时期,周姓人口约有50余万,大约占据了全国人口的0.7%,而山东、江西、湖南、浙江,四省的周姓占周姓总人口的57%;江苏、陕西、四川、河南四省的周姓又集中了22%。
  6. 元末明初,江西吉安府周姓移民到湖南邵阳地区。
  7. 明朝时,周姓大约有210余万人,占全国人口的2.3%,是为明朝的第九大姓。江西省成为周姓为第一大省,约占周姓总人口的23.2%。
  8. 到了现代,周姓人口主要集中在湖南、四川、湖北、江苏四省,大约占周姓总人口的46%;其次则于山东、浙江、安徽、江西、河南、广东和贵州,这七省的周姓又集中了33%。湖南省成为周姓第一大省,占全省总人口的3.4%。目前,周姓在全国形成了沿长江的高比率周姓区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