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紅:人活著無非就是一種態度,放下也很好

歡迎關注 ,女性成長聚集地,願你不用身披盔甲,也能抵擋萬千生活不易。

在任何一個選擇的十字路口上,你都可以給自己設置加法或減法,選擇一個你最重要的,把其它放下去。

——李少紅


她是製片人,也是導演。

她曾獲多項電影節獎項加持,其中不乏印度國際電影節,法國南特三大洲電影節等獎項,更有柏林國際電影節等國際獎項提名。她還榮獲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導演獎,澳門國際影展電影精神成就獎。

她是十佳導演,也是最佳導演。擔任過中國電影導演協會會長,便是對她能力的一種肯定。

不放棄對藝術的追求,是她做導演的的初衷,賦予作品專屬與她獨特的魅力,則是她作為導演一直在努力前行的方向。

她是李少紅,堅持心中所想,幾十年如一日的勇往直前;人到中年,懂得放下,再次突破的"鏗鏘玫瑰"。


李少紅:人活著無非就是一種態度,放下也很好

李少紅:人活著無非就是一種態度,放下也很好

中性的人生非我所選,卻是我所擇

李少紅出生在江蘇蘇州一個普通家庭。14歲的那年,原先普通的三口之家,迎來了新的成員,這個人便是她的弟弟。因此,她的人生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她在一次專訪中說:"14歲,我有了一個弟弟,父親的視線和關注自然的轉移到了他的身上。那一年的冬天,我走了。"

因為弟弟"奪"走了父親的關注與視線,所以14歲那年,她拎著一個人造皮革包,以及一封她父親寫的介紹信,毅然決然地離開了家,前往異地去當兵。

這個決定有些許賭氣的成分,她在賭父親到底愛不愛她,在不在乎她。可是,或許父親的愛大約都是"隱晦"的,父親想要她速歸的電郵,卻在最後關頭,被她撕掉了。


李少紅:人活著無非就是一種態度,放下也很好

而她也是在若干年後,才得知真相。正是這一樁樁,一件件,將她的人生推向了一個完全不同的方向。

那時的她,即矮小又瘦弱,軍裝發到她的手上,能裝下兩個她。但是,既然已經做下決定,便沒有後悔的餘地,所有的一切,她都欣然接受。

就此,她開始了"鐵娘子"般的女兵生涯。山地行軍,軍營拉練,對於她來說都不在話下。

隨著年紀越來越長,女性的"特徵"相較於男兵來說,便越來越明顯。但是因為女兵這個身份,讓她應有的女孩嬌羞蕩然無存。"中性"不知不覺便成為了她人生標籤。

多年的軍旅生涯,在一個人的身上,留下不可磨滅的痕跡。對於李少紅而言,最可怕的必然是她,丟失了一個"女人"該有的天性。這成為了她心中,不可磨滅的痛,就此也影響了她以後的人生。


李少紅:人活著無非就是一種態度,放下也很好


李少紅:人活著無非就是一種態度,放下也很好

成就不了的人生,換另一種方法來實現

對於李少紅來說,失掉女人的天性是一件可怕的事情。所以,這個世界對於她來說是一個既矛盾卻又合理的世界。這種反叛的心理,讓她不知不覺走上了導演這樣一條道路。因為導演這個工作,不僅能夠造夢,也能換個法,實現她想要的個性。

李少紅最廣為人知的電視劇是《大明宮詞》、《橘子紅了》以及《紅樓夢》。其中最為著名的便是《大明宮詞》。


李少紅:人活著無非就是一種態度,放下也很好

李少紅拍攝的古裝劇,總給人一種很"鬼"的感覺。但是通過她獨特的藝術觸覺,以及細膩的內心活動,便賦予了作品別樣的生命。

看過《大明宮詞》的人都會被劇中的三個人物所吸引。一個是主角太平公主,一個是武后武則天,最後的一個是隻有兩集戲份的賀蘭敏之。

李少紅用她自己內心深處,對於劇中人物的理解,以及獨有的女性視角,將這三個人物不同的"美"呈現出來。沒有一味的謳歌,也沒有過度的歷史解讀,只是純粹地作為一個女人,在那部電視劇裡面"活著"。

《大明宮詞》中曾有這樣一段臺詞,讓人印象深刻。"放不開,那命運欽定的愛情;躲不開,那註定悽豔的榮幸;逃不開,那疲憊過後最終的遠行。"

李少紅用她認為最優美、華麗的辭藻,給我們講述了那座大明宮中,在那冰冷宮殿的地板上,生活過甚至跑動過,每一個鮮活人物的故事。讓這部劇在眾多的國產劇中獨樹一幟的同時,也達到了一種至今無人可及的高度。

這種成功,僅僅是因為她無法成為那樣的人。所以就在電視,電影中為自己織了一個"女人"的夢。自己無法成就的人生,那麼就變換一種模樣去實現。


李少紅:人活著無非就是一種態度,放下也很好


李少紅:人活著無非就是一種態度,放下也很好

時過境遷,不再執著"女性"的獨有

2019年12月27日,一部戰爭題材的電影《解放·終局營救》迎來了上映。當人們在導演欄,赫然看見李少紅名字的時候,覺得不可思議,卻又有一種煥然一新的感覺。

這部電影,並不是李少紅擅長的女性主義電影,也不是她擅長的女性視角角色刻畫,這是一部純粹的戰爭片。

電影講述了大時代背景下的兩個小人物,兩位父親與子女之間存在的真實情感。不僅講述了父愛的偉大,同時也在那樣的背景下,見證了國家的解放。

如果提前不知道是李少紅導演,看完整部電影,很多人意識不到,這是她拍攝的影片。因為這與她原來的拍攝手法,以及導演風格,有很大差異性,甚至顛覆。

李少紅稱之為一種"突破"。


李少紅:人活著無非就是一種態度,放下也很好

"鐵娘子"般的女兵經歷,使她成為了一個嚴肅,甚至苛責的人。作為女導演,在這個行業甚至領域中她無疑是成功的。但是,生活中的她,卻不算是 "賢妻良母"。一個是工作的繁忙,另一個便是性格天成。

有人總是會勸她,對自己的丈夫溫和一些,不要以工作的狀態與丈夫相處。但是對於她來說,一切似乎都成為了平常。只有在電影或者電視中,她才能夠,將她對於"女人"該有的見解與表達,釋放出來。

這麼一過,就不知是多少年。

有了女兒之後,她內心深處的那處柔軟,總算有了傾瀉的地方。但是,她只能灌輸女兒養成"女人"的那種天性,卻無法對自己做出任何改變。

她是一個妻子,也是一個母親。

隨著人到中年,她對於年幼時,那份"丟失感"漸漸不再執著,也學會了慢慢放下。性格或許不能在一夕之間做出改變,但是在電影的層次上,她開始了自己新的突破。

對於過去的執著人生,她有了一次和解。


李少紅:人活著無非就是一種態度,放下也很好

李少紅:人活著無非就是一種態度,放下也很好

執著不容易放下,但是放下便是一種新的突破

李少紅,從一個懵懂少女,到叛逆離家,然後實現自己"鐵娘子"般的人生。人生中的每一個關卡,都影響她的成長,而這種影響是根深蒂固的,也是不可磨滅的。

她是一個女人,但卻因為人生成長中的那一點"痛",喪失了她認為最重要的東西,那便是"女人的天性"。那是一種柔軟的渴求,一種內心深處的盼望。

所以,終其一生她都在尋找著這她認為最重要的東西。


李少紅:人活著無非就是一種態度,放下也很好


她做不到她心中想要的那樣的女人,便將她幻化到作品中,融入到她的靈感源泉中,然後經過慢慢打磨與塑造,再呈現在世人的眼前。

為了這近乎瘋狂的念想,這永遠不可及的訴求,她敏感過,狠戾過,甚至尖銳過。為著自己身上丟失的那份"少女時代",一直執著追尋著,她心中、夢想中想要的東西。

所以,她變得愈加苛求完美,愈加"不近人情"。

為人妻後,常常在別人的口中,聽聞自己對丈夫的"不近人情"讓她心生愧疚。為人母后,因為想要女兒,能夠擁有那她渴求的"女人天性"而變得柔軟。

或許是時間的沉澱,又或許是人到中年後的一種覺悟。她開始放下心中的那份執念,開啟了人生新的突破。


李少紅:人活著無非就是一種態度,放下也很好

現實中,常常很多人也有這樣的困惑和糾結,常常為著一件事情,或者一個念頭,近乎瘋狂的走下去。力求做到極致,苛責地自我約束,追求著那種想要的完美,忽略身邊還有別樣的風景,人生還有另一種可能。

心有執念,有時候也許是一件好事。會讓人生有前進的動力,讓生活處處充滿機遇。但是,當這種執念演變成一場無法擺脫,甚至是永遠沒有盡頭的追求後。就好如一種掣肘,禁錮了自己的人生,也禁錮了無限的可能。


李少紅:人活著無非就是一種態度,放下也很好

電影《臥虎藏龍》中曾有一句著名的臺詞,我覺得說的極好。"當你緊握雙手,裡面什麼也沒有;當你打開雙手,世界就在你手中。"

世間好像就是如此。當你執著著想要一件東西,想要牢牢抓住,即使曾經擁有,卻好似一片虛無。但,若是用心再次去感受,放下那份堅持,那麼人生也許就此也會變得海闊天空。

人活著無非就是一種態度,有時候,放下也很好。

李少紅:人活著無非就是一種態度,放下也很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