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米油鹽醬醋茶】大井拐裡包子香

位於皖西大別山的六安,當地人婦孺皆知“九拐十八巷”。“九”、“十八”是個概數,與戲曲裡的“九腔十八調”,山茶花裡的“九芯十八瓣”,建築裡的“九梁十八柱”都是說順了嘴的講法。

六安老街裡的南北五個經路構成了迎駕拐、魚市拐、茶葉拐、倉房拐、書院拐、潘家拐、上拐頭、田家拐、大井拐、頭道巷、二道巷、三道巷、書版巷、塘子巷、扎筆巷、和平巷、棚場巷、龍鬚巷、觀音寺巷、關帝廟巷、萬壽寺巷、城隍廟巷、九拐巷、牛角巷、翠花巷、鹽店巷、霍老婆巷等等眾多的拐拐巷巷。當然,每個名稱都是有來歷的。最有名的當數大井拐了,拐裡有口井,所以得名。名氣之大,緣於大井拐裡有勾人饞蟲的包子。

以往,路是青石板鋪成,補以鵝卵石,路面上偶爾可以看見經年的手推車的轍印。包子鋪面就在巷子的拐角處,是名副其實的“拐”了。鋪門板伴著隔壁鄰家的雞叫一個個被夥計們卸下,整齊地碼放在一邊。只聽見大師傅手裡的瓷調羹碰擊著盛滿肉餡的瓦盆,一旁的老闆娘催促著:“手腳麻利點,得上人了”。眼前,一個個十八摺的大包子被定位在有了歲月味道的籠屜裡。轉眼,熱氣騰騰的包子被夥計扣在了大篩子裡,掀開紗布的瞬間,早起的食客們手裡端著篾盤爭搶著這第一籠的包子。

由於包子皮薄,常被盤子裡的竹籤剮破,厚厚的肉餡瀟灑地穩穩躺在堂子中央。後來的包子鋪則多用搪瓷、塑料盤了。我想,當時選用篾盤自有老闆的良苦用心:一是本地產竹,篾盤價格低廉;二是故意讓包子破,給顧客看包子確實皮薄,肉多,說明做的是實在生意。在今天看來,用篾盤倒還真的環保。

回來說包子,大井拐的包子有兩大經典款:鮮肉包和蘿蔔包。每每你要上兩個肉包,一個蘿蔔包。師傅會用竹夾甩出三個包子到你的盤裡。當你定睛時,包子已軟癱著,香氣撲鼻。咬一口肉包,油汁外漏;而蘿蔔包則有另番滋味。蘿蔔包的餡料很有些講究:得將小白蘿蔔煮熟,搗成泥狀,配以佐料攪拌均勻。別的蘿蔔不行嗎?這種小白蘿蔔味甜,口感細膩。由於皖西這地界產麻,所以切記不能選麻地裡的蘿蔔,否則影響口味。大井拐的包子之所以好吃,秘方得讓大夥兒知道:調和餡料用的可是上等的高湯。

大清早,只吃包子有些人覺得哽得慌。甭急,包子鋪裡還準備了豆漿。有甜味和鹹味兩種。多數人沒有吃過鹹味的豆漿,這是特色:先在藍邊大碗裡盛放鹽、蔥花、醬油、榨菜沫、鍋巴碎等底料,然後用白鐵舀子攪起熱滾滾的鮮豆漿澆上,緊跟著呡上一口,香脆爽滑。白牆小瓦的房子裡坐大條凳,趴在掉了大漆的木頭桌子上,這一頓美美的早餐該有多麼舒服啊!

打我記事起,大井拐包子鋪裡的一個學徒在人民路文化館旁邊支起爐灶也賣起了包子,味道還有那麼點意思,他家的炸包子則更受歡迎。大院裡的孩子和上班的大人多半是在這解決早點,一直興旺。末了,不知怎麼的不做了。現在六安託名而起的包子鋪倒有幾家,先前的孩童味道卻再找不到了。

找不到的還有那特色的鹹豆漿,替代它的有胡辣湯、稀飯、玉米糊等等。也許,這就是時光的痕跡:它的老去,我的成長。如今的大井拐早已蕩然無存,留下的是記憶中六安人舌尖上的味道。

每當食盡人散,風光無限的大井拐包子鋪裡夥計們便笑眯眯地逐個上上了門板,高喊一句:“嗨,打烊了!” (文/管亞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