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感覺總有家長說以前五點,六點放學,我記得我小時候九幾年的時候也是下午兩節課啊?你們當時是怎樣的?

樓空空如也


新疆:95年上的小學

夏季:上午9點50到2點,四節課加早自習

下午4點到9點半,兩節課加半個小時課外活動加晚自習

冬季:上午10點到2點,四節課加早自習

下午3點半到7點,兩節課加晚自習,沒有課外活動

初中基本差不多,高三8點半開始上課,下學期按照內地上課時間,適應高考時間。


纖纖476


80後。

上7:40,早自習,8:00第一節課,一節課40分鐘,課間休息10分鐘,9:30做早操,10:00第三節課,11:30第四節課下課,午休1小時40分鐘。1:20開始午自習,聽廣播,每週一廣播時間是校會。1:30下午第一節課,2:10下課,課間休息10分鐘,2:20下午第二節課,3:00下課,課間休息10分鐘,3:10下午第三節課,3:50下課,休息十分鐘,4:00下午第四節課,4:40沒有晚自習的可以放學了,有晚自習的5:00開始上晚自習一小時,6:00下課,有二晚(第二晚自習,一般畢業年級)的6:15開始上二晚,7:15放學,特別情況有三晚(畢業衝刺階段)7:30開始三晚,一個半小時大課(多用於做模擬考試試卷)9:00放學。

上面是我在小學階段的作息時間,看起來很辛苦,但是那真的是一段無憂無慮的年少時光,想念當年的同學們,畢業多年我從不參加任何同學聚會,因為再也看不見那些稚嫩的臉,也再也回不去那些時光了。


一根豆角角


現在的孩子放學是三四點鐘,但是作為家長來說是確實有點早了,因為家長一般下班最早也得五六點鐘吧。所以這個空檔期就有了託管班,經營班和校外輔導班,他們來承擔了學校跟家長之間的這個橋樑。

那這個問題之後,我突然想起我上學的時候,小學到底是幾點放學呢,沒有印象了。初中還好一點,高中就不用說了,那就是一個連軸轉的學習,那麼小學,因為離得太久遠了,確實忘了那時候小學上的上學時候是幾點放學了,嗯,因為當時上小學的時候,學校在村裡面,我想大概應該也是4點左右放學吧,因為記得好多老師嘛,也都是農村的,家裡也有地,一到放學之後他們放學之後還得抓緊回家去試弄地區。

五六點鐘小學放學,我覺得這是不可能的一件事情,夏天還好像比如說現在是秋天了,6:00~7:00的時候基本上天就黑了,冬天的時候四五點鐘天就黑了一個小學生,怎麼可能五六點鐘放學呢?

大家所以說是五六點鐘放學,就是想孩子放學晚一點好,因為家長可以下班之後直接去接孩子,現在把孩子放學早家長到那個點不得不接孩子,要麼就是找經營班接孩子,我們家孩子今年上小學,一年級是3:30放學,每天接孩子的時候都有一大批的,穿著整齊服裝的,舉著牌子的精英班和校外輔導機構,在那塊等著接孩子,最近這些天發現家長接孩子的越來越少,都是經營班的輔導班的,並且經營班輔導班都好幾批,因為他要一個班一個班級的接小朋友。


陪著孩子一起學


我是70後,80年代初上的小學。

首先那時候,上小學都上的很晚,我上一年級的時候都已經9歲了,也沒有什麼幼兒園可上。學前班斷斷續續上了半年,然後就直接上一年級,不像現在幼兒園都要上3~4年。9歲以前的都是玩,每天從早玩到黑,都會忘記回家吃飯,吃飯的時候一般都要家長往家往回叫。我們的童年的感覺是非常幸福的,留下了許多美好的記憶。

那時小學是三晌,6點多到校,然後讀書,大概是到7:20左右上一節早課,然後放學回家吃飯,9點左右再上中午課,中午課一般是三節。然後放學吃中午飯,到2:30左右到校,上下午的是三節課,所以是每天總共上7節課。

我們那時候的小學,都只有兩門課,就是語文和數學,沒有英語。每天語文和數學都各上正課一節,也就是新課只上一節。其他時間,除了講題,就是自習,再就是體育音樂美術等課。那時候三年級以前也不寫作文,三年級開始才有了作文,所以感覺那時候小學是非常輕鬆的。

那時的自習好像分兩種,一種是老師跟班輔導,一種是老師不跟班,同學們自己在裡邊做作業。好像在四年級以前,作業也不多,所以每天在自習課上就完成了,或者是在老師們的輔導課上作業都會做完,然後放學以後就是單純的玩。

我記得好像那時候每天下午最後都有一個小時的課外活動時間,雖然體育器材不是很多,但是,女生愛玩跳繩、踢毽子、跳房子、抓石子等遊戲;男生一般玩滾鐵環、鬥雞、扔彈球等,還是很熱鬧的,同學們玩得很開心。要不然就是給學校的菜園或者果園鋤地、拔草、施肥等,這好像在我的這個小學記憶中非常頻繁。

我們的運氣不好。好像在我們上六年級以前,都是上完五年級然後就畢業上初中。我們五年級畢業以後,準備上初一了,結果加了一個六年級,所以我們算是非常苦逼的一屆了,唉。

我記得那時候上課的老師基本上都是本村的老師,都是叔叔伯伯什麼的,所以教書也是非常認真的。上課大家也不敢做小動作或者玩,否則的話,老師打起我們也都是下狠手,一點都不心軟。回家還不敢告訴家人,告訴了又是一頓打,所以大家學習都是比較認真踏實的。

好像那時候老師們打學生都是很正常的,幾乎每個老師都有自制的教鞭,有些老師甚至手裡拿的都是柳樹枝,所以上課不聽話捱打也是非常常見的。但是好像也沒有把誰打的怎麼樣,也從來沒有這樣的一個記憶。

但是我感覺那時候的老師好像知識都非常淵博,讓我們非常的尊敬。我記得當時有一位數學老師,還是我們本家的一個叔叔,他經常給我們講古代的對聯呀,詩詞呀什麼的。他給我講的有一個名人叫解晉吧!我現在的都還記著。我還記得一句對聯叫,日曬雪融簷滴無雲之雨,車過塵起路生無火之煙。總之那時,我是非常佩服我的老師們的。

那時侯不存在週六週日補課的說法,週六週日,包括周內放了學也都是玩。所以家長也不會因為補課要給老師補課費而有意見。再一個,老師和家長都住在一個村,大家彼此都很熟,也不會覺得老師打自己孩子是和自己過意不去。所以那時的老師和家長之間的關係也都比較融洽。

那時家長對老師也都很尊重,認為能教書的都是有學問的人。老師在村裡的地位也很高。誰家過白事或者紅事,都是要請老師到家裡來寫字,都是要好煙好酒招待。一般來說家裡有老人過世,也都是請村裡的老師來做經理。

我現在都40多了,小學是30多年前上的,但是到現在很多的事情都記得還是非常的清楚。我覺得我的小學還是非常愉快的,也是讓我記憶非常深刻的。

直到現在,我還是非常留戀我上小學的那段時光。


夢裡人生


我70後,我們那時候純放養,根本就沒有人管。上學找小夥伴一起,放學一起,玩到天黑才回家。那時候家長的心思根本就不在孩子身上,作業是不會給檢查的,頂多問一句作業寫完了嗎?完了就好了……

那時候真是自由啊,考試不及格經常有,考0分的都有,回家挨頓打,就該怎樣還怎樣。大不了初中畢業就回家,不上學了。曾經一段時間,很多初中生就出去打工了,正好趕上改革開放,賺錢的也是那批人。時代的際遇,造就了一代人。先富起來了那批人。

現在是不一樣了,上大學成了獨木橋,適合不適合都往上擠,無奈孩子除了學習別無它選。對比那時候可以去工廠,去做生意,上中專,接班等等多種可能。大多數的人不到20歲就開始賺錢養家,就能擔負起社會責任了。

而現在人自立越來越晚,父母壓力越來越大。很多快30的人還不知道自己幹什麼,沒有了30兒立,也感悟不到40不惑,整個成長的階段在無限延長。

所以不知道到底是哪個階段更好,亦不知女兒們10後的路將向何方?

“至終將改變潮水的方向”



春芽初發


北方人一枚,分夏曆冬歷,我們是農村的小學,所以冬天只吃兩頓飯,就是早上一頓,下午三點多一頓,不吃晚飯,那會還有秋假,等我上初中開始就都沒了。

下面分別說說夏曆和冬歷的時間安排,我記得那會是以春分和秋分來作為劃分。

夏曆時:早上 6:00—7:00早自習(四到六年級)

上午8:00—11:30 四節課

下午3:00—6:30 四節課

晚自習7:30—8:30(四到六年級)

冬令時:

兩頓飯時

早自習6:30—7:30(四到六年級)

上午8:30—15:00

晚自習17:00—19:00(四到六年級)

後來取消兩頓飯後,就是減少了午休的時間

早上 6:30—7:30早自習(四到六年級)

上午8:30—12:00 四節課

下午2:00—5:30 四節課

晚自習6:30—7:30(四到六年級)

小時候最開心的就是到冬令時,因為一到三點以後就不上學了,回家吃完飯就跟小夥伴出去玩到天黑再回家,上了四年級開始就要上早晚自習了,沒那麼自由了。

這些年光說減負,除了給家長增加負擔以外,沒見減了什麼,反而幼兒園和小學低年級的壓力越來越大,學校早早放了學,家長再一股腦的塞到課外班輔導班,平添壓力。


婉媽科學啟蒙社


座標南京,84年生人。我小時候讀小學,記得很清楚,當時是週三下午一節課,週五下午沒課,週二下午課最多,好像是三節還是四節來著?週六下午兩節課然後班會。放學之後時間挺多,我們就到處亂跑各家串門玩啊啥的,家長好像也不太擔心。回家家裡沒人也沒事,脖子上掛著鑰匙,回家自己該幹嘛幹嘛。最慘的一次,去女同學家寫作業,忘了時間,然後給我媽全小區的喊我名字,最後給拎回去了[捂臉]

後來改成一週五天工作制,週六的課分到其他日子的下午,所以每天放學只能直接回家。但是也沒說天天六點放學,最晚也就五點來鍾吧。回家還有時間寫點作業,吃完飯繼續寫,寫的賊快,因為七點多有動畫片。[大笑]


聰明絕頂36


88年,小學的時候是到校時間不定,看個人,有的很早就到了,記得冬天的時候都是天還沒亮就得走,同村的結伴走太早了害怕,媽媽起來給那瓷杯裝鹹菜,揹著書包拿著瓷杯和朋友一起上學。到校自己桌上都點自制的蠟燭(撿的各種蠟燭尾巴全部融成液體用瓶蓋裝好,裡面放一個粉筆頭做芯,等凝固就做好了,放書包裡)早讀結束後吃早餐,從家帶的瓷杯排隊打粥,上午是4節課,中午11:30放學回家吃飯,吃完飯又回學校,下午1:30上課,也是4節課,5:30放學,有時候會在學校把作業寫完了回家。小時候農村沒有幼兒園的都是直接一年級開始學習,頭1-2-3年級應該大部分都捱打過,尺子打手心,罰寫50遍生字,背古詩背會才讓回家,有時候背不下來留天黑了,老師給送回家。


A小蝸


我是85年得,我小時候早上七點半早讀,然後上午四節課,中午十二點放學,下午一點半上課,下午也是四節課,下午六點放學,中學也是這樣,根本不會耽誤大人上班的,而且是農村就在自己村裡,也不用大人接送,都排著隊從學校西邊小路走回家,不讓從中間馬路上走,哪像現在啊,下午今天3點半,明天四點的,有哪個工作可以這個點下班的,沒有一個人專門接送是不行的,遇到就兩口子的,沒有公婆的,只能一個人不上班接送孩子了


o第幾個一百天o


人到中年,記性真的是越來越不好。小學時候的事,變得越來越模糊。記憶中,當時好像是每天七節課,上午三節,下午四節。中午11:30放學,下午17:30放學。

除了語文課和數學課外,還有每週一節的音樂課,每週一節的美術課;體育課每隔一天一次,就是每天的最後一堂課;勞動課每週兩節。三年級以後,每週又多加了一節自然課和地理課。

幾點放學,上什麼課似乎不太重要,重要的是真的很快樂。

我出生那一年,剛好趕上計劃生育的開始。我們那一屆孩子特別多,基本上都是壓軸出生的。育紅班(學前班,只讀一年,不同於現在的幼兒園)時,全班有60多個孩子,我是連續三年面試才進的育紅班,那時已經七週歲了。由於孩子太多,嚴格卡年齡錄取。

一年級時,有50個學生考上了,其他十幾個孩子被留級繼續讀育紅班。一年級分成甲乙班,甲班老師是校長的老婆,把所謂的好學生挑走了。乙班,也就是我們班的老師,是一位50多歲的民辦老頭兒,慈祥又嚴厲。

最有趣的一幕,育紅班的女孩同桌,欺負了我整整一年的同桌,被分在了甲班。她悄悄跟我說,還要當你同桌。其實,鑑於她總欺負我,我內心是拒絕的,可是我心軟。於是,她偷偷的私自坐在了我旁邊,她以為老師不會發現。後來甲班老師拽著她的胳膊,在地上拖著拉走了。她的哭聲撼天動地,那時,我初始體會了生離死別這個詞。

再後來,我們幾乎沒說過話,我們每次照面,互相紅著臉低頭走過去。她初中畢業後,就不再讀了,後來嫁了農村裡條件還不錯的。過得不如意,孕期被掃地出門了。之後,我大學,工作後,離村多年,再也沒她的音信。

下面說說我的小學老師。我喜歡我們的數學、語文、地理、音樂、勞動和體育老師,因為小學前五年,這幾門課的老師都是同一個人,那個五十多歲嚴厲又慈愛的老頭。那時,只有自然老師是一位慈祥可敬的五十多歲老奶奶。

我五年級畢業後,就去其他村子讀六年級了,我的老師也退休了。

那時的音樂課,就是唱歌課。誰會什麼歌,就在班裡教大家唱。現在回想起來,小時候學的歌沒幾句在調上,比如《水手》《星星點燈》《跟著感覺走》《亞洲雄風》等,都是跟我們班一個女歌神學的。那位女歌神,現在依舊活躍在各大K歌軟件上。

那時的美術課,就是隨便畫。我沒錢買彩鉛,都是在垃圾堆裡揀一些筆頭用。感覺那時自己還有點小天賦,畫得自己很滿意,老師也覺得我畫的好,可老師不給我打高分。因為,有同學向老師打報告,說我的畫是我哥幫我畫的。後來沒有美術課了,我就什麼都畫不出來了。

那時的體育課,沒有任何體育用品和體育設施。所謂的體育課,就是瘋跑瘋玩課。女孩子跳皮筋,男孩子分成兩撥,抄起玉米杆玩打仗。

放學後,大人們在地裡幹活沒回家。我就從大門縫裡鑽進家,用半小時寫完作業,然後背起小筐,去地裡打野草野菜,揹回家餵羊。後來再大點,我就會在家裡把飯做好,煮點米粥,熥一熥乾糧,大人們回家後就著鹹菜就可以直接吃飯了。

這裡說明一下,無論是打草還是做飯,都是我自發和自學的。爸媽從來不叫我幹活,我只是覺得他們太辛苦。

一個小學時幾點放學的討論,又把我拉回到了有點苦澀,又更多是快樂的兒時。不扯了,見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