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武松到底是個英雄好漢還是一個暴力份子?

革斤春風


武松專打天下硬漢,武力是他解決問題的唯一方式。胳膊斷了以後,武力喪失,武松也就心灰意冷了,於是在六合寺出家。

然而,武松不是天生的暴力狂:柴進莊上,他備受冷落,生病了在走廊烤火,結果火盆又被宋江踢翻,他揪住宋江欲打;景陽岡上打虎自救,鬥殺西門慶是為了報仇,打孫二孃是為了解困,打蔣門神是為了報恩,大鬧飛雲浦是為了自保,殺張都監等人也是為了復仇。

撿回一條命,得了雪花鑌鐵刀之後,武松在蜈蚣嶺大開殺戒。從此,武松變得冷血,殺人也不再需要理由。一路走來,武松有情有義,有勇有謀,有始有終,光明磊落,所到之處虎驚兔走,所做之事驚天動地:他當然是條好漢。


上頭派掌門


依黑水布衣來看,在《水滸傳》中的武松,正是從英雄好漢到暴力分子的演變過程,也是逐漸失控的一個過程。

從第二十二回《橫海郡柴進留賓 景陽岡武松打虎》到第三十一回《武行者醉打孔亮 錦毛虎義釋宋江》,整整十回都是武松的章節,這在整部著作中是罕見的,可見作者對於武松的重視。這十回也是武松從英雄變成暴力分子的歷史,我們一一來看。

1、景陽岡打虎

這是武松的高光時刻,雖然理論上屬於武松的自衛行為,但也算陰差陽錯的為民除害了,獲得獎金後分給了眾位獵戶,足見其豪邁之情。其實武松剛出場時病懨懨的,形象很一般,這一回成了打虎英雄,一下子樹立起了英雄形象。

2、殺死西門慶和潘金蓮

這屬於典型的報仇行為,但也情有可原。由於官府不作為,武松便自行解決問題,雖然手段過於血腥,但也得到了不少人的同情,而且武松還有自首行為,整體來看大家還是認同武松的做法的。

3、醉打蔣門神

從這開始,武松的形象開始一點點的崩塌了。他主動找茬,無非就是吃人嘴短、拿人手短罷了,金眼彪施恩也不是什麼善類,和蔣門神彼此彼此。武松為施恩出頭純粹就是“報恩”而已,看武松最後說的話:

第一,要你離開快活林,隨即交還原主施恩。

第二,我饒你起來,把快活林為頭為腦的英雄豪傑,都請來與施恩陪話。

第三,不許你在孟州住,我見一遍打你一遍,我見十遍打十遍。輕則打你半死,重則結果了你命。

這就是典型的黑社會行為,並不值得提倡。

4、大鬧飛雲浦

這主要是武松的自衛行為,乾淨利落的幹掉了所有的公人(也為了防止他們報信兒),武松嗜殺的本性開始顯露出來。

5、血濺鴛鴦樓

武松在這裡大開殺戒,一共殺了15個人,其實理論上謀害武松的只有4個,可他連帶著殺了張家一家老小,連女人都沒放過,這種行為確實是過分的。書中描寫:

武松道:“我方才心滿意足!走了罷休!”

武松之狠可見一斑。

6、蜈蚣嶺殺道人

這時的武松開始濫殺無辜了,他先殺了一個小道童,又殺了道人,道人是可惡的,但那個道童是無辜的,而且殺的原因竟然是試一下刀,簡直太可笑!

7、爭酒搶肉

只因為店家不給他酒肉(還不是店家的),武松就開始撒潑,不給他吃,就打!有人管他,也打!這時的武松的行徑已經開始向無賴的方向發展了。這時武松的出手原因就是看自己心情了。

8、打狗

水滸武松部分的故事中,最後一次打鬥,是和一條狗。而且還失敗了,呵呵。

在這裡,武松的形象徹底崩塌,從之前的大虎英雄淪落到被狗大敗,真是“虎落平陽被犬欺”啊!

從這十回書的脈絡來看,作者是將武松這個英雄逐漸貶為不值一提的暴力分子的,這十回之後,武松的戲份就比較少了,多數是他反對招安的隻言片語。

武松最後的結局看似不賴,他在徵方臘時失去左臂,留在杭州照顧中風的林沖,從此生活在杭州,80歲而死。不過武松這位曾經的打虎英雄最後與孤獨為伴,寂寞而死也是對他的一種懲罰吧。


黑水布衣


《水滸傳》武松究意是英雄好漢,還是暴力分子?我認為要給他定性,應該客觀地歷史地分析後才作能確切的定位。 要回答這個問題,最好應從下面兩方面去看:

一,群眾性。多少年來,老百姓一直把武松作為英雄好漢讚頌。一是武松在景陽崗上赤手空打虎的事蹟深入人心。這一事蹟,既為民眾除了害,造了福,也展示了武松的本領和勇氣。讓老百姓覺得,英雄好漢有能力保護人們的生命安全。二是武松為兄長武大郎報仇,打死了姦夫淫婦西門慶番金蓮。在百姓眼裡,武松是由兄長武大郎撫養大,長兄如父。因西門慶與其嫂子勾搭成奸,害死了武大郎。武松在報官無門的情況下,報了兄長被害之仇並報官自首。當時人們都認為理所應當,大義大孝,對此推崇倍至。三是武松血濺鴛鴦樓。在武松受到誘騙陷害壓迫無奈的情況下除掉了蔣門神、張督監、張團練三惡以及其家眷共十五人。雖然這件事有點過分,但在老百姓的眼裡,這些民憤極大,禍害一方的奸詐惡官,是應有的下場。人們對武松誅殺張家滿門一事,在當時的環境下,也予以理解。

二,歷史性。武松生活的時代是個沒落的封建社會宋王朝。《水滸傳》的故事及一百單八將的人物就是在這樣的社會里產生的。武松是其中英雄好之一。前面講過武松景陽岡打虎為兄復仇以及除掉蔣門神張督監張團練三惡和家眷。可能從現在角度看是暴力分子,是應該被懲處的。但武松處的時代,必竟不是今天。他是否是暴力分子,我認為應從其深刻的社會歷史背景去分析。一是當時封建社會實行的所謂法律,也是一人犯罪株連九族。當一個家族某一成員侵犯了朝庭利益,就會滿門操斬。因而在這樣社會文化生長的武松不可能不受到感染。二是這些仗勢欺人的惡官及手下也沒有少魚肉百姓。三是《水滸傳》裡的大多好漢都是與惡貫滿盈的官宦權貴在鬥爭,殺富濟貧。他們的故事,他們的思想,都會打上歷史的烙印。再者,武松是一位江湖義氣的好漢,從來都不欺凌弱小,特殊情況下,也會大開殺戒。所以,我們定位武松是英雄還是暴力分子,不能用現在的文明,現在的法制,以及現代人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去要求和衡量他。

對於一些歷史上的事情,錯宗複雜,三言兩語,不一定闡述清楚。但有一點,我覺得,只要站在廣大人民群眾和歷史的角度去看待武松,就會堅定地認為他是一位英雄好漢,而不是一個暴力分子。


金太陽2


武松是一個一身正氣的英雄好漢。


GB新觀察


回答《水滸》中武松是英雄好漢還是暴力分子。

定論:武松是英雄好漢。

綜合分析:我們要分清什麼是暴力分子與英雄好漢的區別。

一,什麼是《水滸》中的暴力分子

1,欺負弱小,恃強凌弱,為了答到自己利益,欺負弱小。

章節:鎮關西控制肉價從中取利,集結惡勢力,欺負鄉里,這種人為暴力分子。

2,剝削老百姓,占人田地,搶人妻女。為自己的利益,不息使用惡劣手段強佔他人利益與妻女。

章節:西門慶為了自己快活,堵死武大郎,佔有潘金蓮行齷齪之事,為暴力分子。

定義:為《水滸》中的暴力分子。

二,何為英雄好漢

1,做人講義氣,有情有義,能為朋友兩肋插刀,肝膽相照。

章節:

~武松做都頭是為人仗義講義氣,他需要人幫忙,手下為他幫忙,因為武松講義氣仗義,都願意幫忙。

~武松血洗鴛鴦樓,就是為幫過自己的女孩被害後,幫助報仇,有情有義。

2,有膽量,有擔當,敢作敢為,不畏強權。

章節:武松為武大郎報完仇後,自己上官府報案,被髮配,有擔當,敢作敢為,不為強權。

3,能看破生死,視死如歸,要有一顆正直的心。

章節:武松打虎非常出名,為老百姓除害。

武松看破生死,為老百姓除害視死如歸,武松不受潘金蓮勾引,有一顆正直的心,從不欺負老百姓。

武松我認為他是英雄好漢,只是自己的觀點。











靈魂閱影


武松在水滸中是作者重點表現的人物,先不評價他,先說說觀眾看了他的事蹟,有什麼感受,好多觀眾直接的感受就是快意恩仇,嫉惡如仇,看起來痛快,比看林沖壓抑的心情強太多。有的人說武松在鴛鴦樓上殺的性起,看起來有點暴力,咱們想一想當時的情形,武松殺了主要兇手,為什麼又接連殺了丫鬟數人,這一點與他的義妹有關係,對他來說,視為自己親妹子的人也能背叛他,那這個府的人好人也就沒有人,一不做二不休,來個革命到底。從現在看來,確實有點濫殺無辜,而從當時的判斷,又何嘗不是除惡務盡!



天天向上84177432


武松是水滸中的英雄,武松打虎的故事更是廣為傳頌。一部《水滸傳》有二十幾個章節寫到武松,把這些故事串聯在一起可以單獨成篇,形成一個完整的武松傳記。

武松身軀凜凜,相貌堂堂,有萬夫難敵之威風。講義氣,敢擔當,是一個標準的男子漢,無論是從古人的眼光來看,還是用今天的審美標準來衡量都不為過。否則,潘金蓮也不會輾轉反側,演繹出一段風流跌宕的故事。

武松打虎是英雄行為,但血賤鴛鴦樓,連殺男女一十五口,許多無辜者也喪命在他的復仇刀下。大鬧飛雲浦,夜走蜈蚣嶺,鬥殺西門慶場面都很血腥。武松靈前殺嫂,更是多有爭議。武松愛哥哥,潘金蓮不愛丈夫,本應該忠告於兄,開籠放鶴,各隨心願,這才是人性。但過於暴力,害了哥嫂,誤了前程。

武松醉打蔣門神,展示了武松精湛的武藝,特別是玉環步鴛鴦腳更是無與倫比。但他還是陷在以施恩為代表的土豪和張都監為代表的惡勢力之間的利益爭奪之中,以暴力充當了幫兇。不像魯智深俠肝義膽,打死鎮關西,幫了金翠蓮的義舉。魯智深的行為是我不下地獄誰下地獄的大愛之舉,是化無量身義而已矣的慧根,真是恐金剛菩薩亦所難能。

武松是大英雄,英雄的故事一定會永遠傳送下去,但他的很多行為確實暴力了一點。這不僅僅是用現代的眼光來分析,其實自古就有“老不看三國,少不看水滸”之說,其中道理,不言自喻。



國學文化研究


題主好,在我看來,武松急俠好義,剛猛不屈,敢作敢當,嫉惡如仇、正義、勇敢,恩怨分明,對宋江知恩圖報,不向惡勢力低頭。

武藝高強,有勇有謀,是一個俠義之士,崇尚的是忠義,有仇必復,有恩必報,他是下層英雄好漢中最富有血性和傳奇色彩的人物。生活嚴謹,作風正派。不貪財、不好色。體諒貧困群眾之苦。反對宋江“招安”。

身軀凜凜,相貌堂堂。一雙眼光射寒星,兩彎眉渾如刷漆。胸脯橫闊,有萬夫難敵之威風;語話軒昂,吐千丈凌雲之志氣。心雄膽大,似撼天獅子下雲端;骨健筋強,如搖地貔貅臨座上。如同天上降魔主,真是人間太歲神。

武松又叫“武二郎”。血濺鴛鴦樓之後,為了躲避官府追捕,改作頭陀打扮,江湖人稱“行者武松”。武松曾在景陽岡空手打死一隻吊睛白額虎,從此,“武松打虎”的事蹟在後世廣為流傳。

曾與魯智深、楊志等人聚義青州二龍山,三山聚義時歸順梁山,坐第十四把交椅,為十大步軍頭領之一。後受朝廷招安追隨宋江征討遼國,最終在徵方臘過程中被飛刀所傷,痛失左臂,被封為清忠祖師。最終在杭州六和寺病逝,壽至八十。

如此,此乃真英雄,是有血有肉的大英雄



漁巷貓刂彐


電視劇跟小說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第一,急俠好義、敢作敢當

據《金瓶梅》第一回從武松景陽岡打虎講起,令人恍若在讀《水滸》,這是“借樹開花”的寫法。此武松確實就是那位後來上了梁山的英雄,堪稱中國傳統好男子漢的楷模;他力能克虎,排拒女色,忠厚孝悌,疾惡如仇,行動果斷,敢做敢當。

第二,恩怨分明,知恩圖報

武松恩怨分明這一點在對待西門慶上就足出來,已體現出來,據《金瓶梅》裡介紹,武松打虎後與哥哥武大郎相逢的地方成了清河縣;而在他識破了西門慶與嫂子潘金蓮通姦並鴆殺哥哥的罪行後,奔到獅子街酒樓去找西門慶報仇,急忙中卻把一個李外傳錯當成西門慶打死,因此被捕發配孟州,結果不僅西門慶漏網,潘金蓮與教唆犯王婆也得以苟活多日;這是《金梅瓶》中的記載。

而,在《水滸傳》中記載,何九受了西門慶十兩銀子,替西門慶,潘金蓮,王婆三人把武大一床錦被遮過,一把火燒了;可是,還沒完哪,何九的老婆想得周全,叫何九偷兩塊骨殖在家,萬一武松回家鬧出此事,還有個證見;如果不問起此事,便罷了,還留了西門慶的麵皮。何九便趁人眼錯,偷了兩塊骨頭。這兩塊骨頭便成了武二日後狀告西門慶潘金蓮一干人等的罪證之一。

而說武松知恩圖報,這一點是根據武松對宋江的表現,據說,武松因為打死人而離家兩年,時刻掛念胞兄。宋江因在家殺死閻婆惜,出逃前往柴進府,在柴進府遇見了武松,那時候,宋江不慎把炭火掀在武松身上,武松憤怒要打宋江,柴進道出宋江姓名後,武松大驚,納頭便拜。第二天,武松說得知當時被他“打死”的人只是昏迷了,沒有死去。就辭別柴進、宋江,趕奔清河縣尋兄。宋江不捨,與武松結義為兄弟。

第三,武松不貪財好色、體諒貧困群眾之苦且反對宋江“招安”。

在逃亡過程中,得張青、孫二孃夫婦幫助,假扮成帶髮修行的“行者”。張青、孫二孃夫婦讓武松去投二龍山。之後,夜走蜈蚣嶺,在墳庵殺死惡道飛天蜈蚣王道人。在路上因誤會打倒了孔亮,喝醉了酒睡倒河邊被孔亮捉到了莊子裡拷打,卻幸得當時在孔家莊的宋江消除誤會,宋江與武松離開孔家莊後,宋江要去清風山,武松還要去二龍山,二人分別武松投奔二龍山。後成為該支“義軍”的三位主要頭領之一,後三山打青州時歸依梁山。

攻打大名府時,武松扮成行腳僧到城內作內應。盧俊義上山後,武松是堅決讓宋江坐第一把交椅頭領之一。攻打東昌府時,武松魯智深詐敗張清,張清中計被生擒。大聚義時,武松排位梁山十四,星號天傷星,職務為步軍頭領。

以上總總就是有關於武松的性格特點方面的介紹,武松為何嫉惡如仇,作風正派,曾有研究者認為,《水滸傳》中武松的藍本取材自元末張士誠起義的部將卞元亨。武松景陽崗打虎的故事即是來自於卞元亨打虎的事蹟。《水滸傳》之後一些作品說武松的師傅是周侗。但相信以上需加上《臨安縣誌》、《浙江通志》等史籍記載的武松歷史為原型。


葉子


在水滸傳中,武松的地位不低,並且武松也是小說作者濃墨重彩刻畫的一個人物。對武松的經歷進行仔細的分析的話,大家就可以發現,在小說剛開始的時候,武松是一個非常正派的人。但是最後他卻成為了一個濫殺無辜的人。這中間武松究竟經歷了什麼?才導致了他如此大的蛻變。

其實在武松的人生中,存在兩大分水嶺,正是因為這兩件事的影響,才讓武松徹底的蛻變。那麼這兩大分水嶺是什麼呢?

這第一件事就是武大的死了。武松從小就父母雙亡,是自己的哥哥含辛茹苦的將自己養大的。因此武松對於武大的感情非常的深,因此在知道自己的哥哥被潘金蓮和西門慶害死之後,武松就開始收集罪證要將這兩人繩之以法。但是讓武松沒想到的是,當時的縣官卻被西門慶收買了。於是最後武松憑自己的力量殺了潘金蓮和西門慶。這是武松的第一個分水嶺,他開始對這個世道產生了質疑。

但是事情的結局卻是張都監此人和蔣門神聯合起來欺騙武松。這次被騙讓武松的信念都崩塌了。武松想不明白,自已遵紀守法,縣官貪汙不為自己的哥哥伸冤。自己對張都監掏心掏肺,沒想到這個人卻把自己當做棋子。

於是這第二次分水嶺讓武松徹底黑化。於是最後武松成為了一個惡魔,他不但將蔣門神以及張都監殺了,甚至連張都監的一家老小都沒有放過。從那以後,武松就徹底地改變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