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哲保身听风起 暗渡陈仓话老庄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这首《大风歌》显示了胜利者的悲哀,预示着大汉初起即面临人才凋敝的窘况。

这是因为刘邦当上皇帝以后,对“汉初三杰” 韩信、萧何、张良的“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无情处置的结果。

明哲保身听风起                   暗渡陈仓话老庄

飞鸟尽,走狗烹

韩信、萧何、张良最终的结局各自不同,是他们对老庄哲学领悟深浅所决定的。

道家看淡名利,主张不争无为。如果这种“争”和“有为”所付出的代价是自己巨大的牺牲,就没有必要去“争”、去“为”,聪明的人看到的是福祸相倚的风险,所以明哲保身。

张良是汉高祖刘邦的谋臣,西汉朝的开国元勋之一,刘邦称他“运筹策于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在建立大汉政权初期,正是汉高祖刘邦“威加海内兮归故乡”的盛锐时期,刘邦令张良自己选择齐国三万户食邑,张良认为,自己一介布衣得封万户侯即可满足,于是辞让再三,在官位上也自请告退,不再干预政事,狡兔三窟,最后功成身退,得以善终,其声名留芳百世。

明哲保身听风起                   暗渡陈仓话老庄

狡兔三窟,免于杀戮

而萧何身为宰相,同是西汉朝开国功臣,同样也是功成身显,但他的成功是建立在声名受损的基础上,他是诛杀韩信的主谋之一,毁了“萧何月下追韩信” 美誉,又曾为了保全自己祸害百姓,到了晚年还被下狱,并失去了高祖刘邦的信任。

韩信也是西汉开国功臣,性格放纵而不拘礼节,曾受胯下之辱而精神不倒,又有为刘邦“暗渡陈仓”之谋,他的“暗渡陈仓”与张良的“火烧栈道”珠联璧合,打的楚霸王项羽“四面楚歌”、“霸王别姬”,而成为历史上的一段脍炙人口的佳话。

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萧何称赞他为“国士无双”。

韩信用兵多多益善,被后人奉为“兵仙”、“战神”,作为统帅,他率军出陈仓、定三秦、擒魏、破代、灭赵、降燕、伐齐,直至垓下全歼楚军,无一败绩,天下莫敢与之相争。

明哲保身听风起                   暗渡陈仓话老庄

图片引自网络

但他却是功成被杀的最大功臣,还被灭了三族。

刘邦感叹“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而猛士又如何能功成身退呢?

张良见机而作,适可而止,及早抽身退步,被史学家司马光称赞他为“明哲保身”成功的典范。

“汉初三杰”的故事告诉今天的“猛士”,当自已有了一个官职、一个头銜的时候,固然光宗耀祖,但同时也套上嚼勒,不可随心而欲,应当适可而止,量力而为,该避让就避让,切莫贪得无厌。

当预见到可能出现危机的时候,立刻抽身退步,绝不对自己已经在手的名利有丝毫留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