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营销之路(上)——厚积薄发

如果把三国天下比作一个大市场,那么所谓十八路诸侯就是或大或小的商家,经过多年大浪淘沙般的激烈竞争,最终只有魏蜀吴把事业做大做强,成为鼎足三分的集团公司,占据了属于自己的市场份额。而与魏、吴的曹操孙权相比,刘备的蜀汉集团发展更加曲折、更加艰难,更具传奇色彩。


个人简历——

姓名:刘备

别名:玄德(字)、先主(史称)、刘皇叔(尊称)、大耳贼(外号)、世之枭雄(怕了你了!);

职业:织席贩履小商贩、皮包公司经理、自雇汉室代言人、蜀汉集团董事长;

籍贯:河北涿州;

家庭出身:皇亲(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汉景帝玄孙);祖父刘雄,基层官吏;父亲刘弘,孝廉(任职资格);

特征:身长七尺五寸(173CM),两耳垂肩(呃…),双手过膝(腿短?),目能自顾其耳(斜视?),面如冠玉唇若涂脂(终于正常点);

性格:性宽和,寡言语,喜怒不形于色;

爱好:不甚好读书,结交天下豪杰;

特长:哭;

最高评语: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史评);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尔(曹操语);

商场定位:超一流情感营销高手,人力资源专家。

获奖感言:知道你在想什么,才知道我该做什么,这就是情感营销!

刘备的营销之路(上)——厚积薄发

以织席贩履出身,刘备还只拥有一个皮包公司的时候,曹操已经拥有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雄厚实力,而孙权坐领江东,也是地盘广大人才济济。那么,面对残酷的市场,刘备是如何采取富有智慧和韧劲的策略,走出一条独特营销之路的呢?

找个好项目——

虽然有一个好祖宗,但刘备幼年丧父,孤儿寡母只能以编织和贩卖草席草鞋为生。所以,即使后来成就事业,他仍然被很多敌人蔑称为“织席贩履小儿”,以致于吴宇森在电影《赤壁》中还再现了他对编草鞋情有独衷这一敬业场面,看起来非常搞笑。但英雄不怕出身低,刘备从小就不甘平凡。他家附近有一株五丈多高的大桑树,远远望去“童童如车盖”。还是孩子的时候,刘备就在树下语出惊人:“我为天子,当乘此车盖。”七岁看老。一个50岁的普通人说这话,人们必然会认为他是阿Q,但一个几岁的孩子如是说,却代表了他的远大志向。也因此,叔叔刘元认为“此儿非常人也!”于是,常常资助他学习。

刘备的营销之路(上)——厚积薄发


28岁之前刘备毫无作为,沉稳的性格使他懂得创业需要基础,更需要机遇。他师于卢植,与公孙瓒同学,“瓒深与先主相友。瓒年长,先主以兄事之”。这两人在他创业之初都曾给过他很大帮助。而好交结豪侠的个性,也让他成为同一辈年轻人的核心。赀累千金的中山大商张世平、苏双在涿郡经商时,“见而异之,乃多与之金财”。这时的刘备虽然默默无闻,却逐渐积累起人生第一笔财富——人脉关系。

在不知不觉中让他人对自己产生兴趣,这也算是情感营销高手刘备的天才表现吧。

汉灵帝末年,由于政治腐败,民不聊生,爆发了著名的黄巾起义。刘备敏感认识到:他正在迎来开始创业的最好机会。要成功打入市场,就要有个好项目,而这个项目就是“匡扶汉室”。于是,他利用先前已经积累起来的号召力,组织了500多人的队伍,开始了他追求一生的梦想。

刘备的营销之路(上)——厚积薄发


与当时的十八路诸侯相比,此时刘备白手起家平民经商,连兵器战马都得找人资助,初进市场就像登着三轮车追赶大奔驰,毫无竞争资本,但是所抓准的项目和正在逐步亮出的旗帜,使他在激烈的竞争中终于笑到最后。

一个好汉两个帮——

创业之初,刘备即展示了他出众的营销才能。而这次情感营销的牛刀小试,使他得到一生中最重要的两个帮手:关羽和张飞。能让这两个当世豪杰一心一意追随一世,不能不说是刘备做人的成功之处。他向两人陈说远大志向,以人格魅力折服人心;他以帝室之后的身份与两人结拜,以兄弟之情凝聚人心;他与两人食则同桌寝则同床,以仁义之举拢络人心。于是,就出现了“长矛在手,刀剑生辉,看我弟兄,迎着烽烟大步来(电视剧插曲)”的动人场面。而且,在以后的创业过程中,尽管力量非常薄弱,用“只有十几个人来七八条枪”形容也不过分,并且没有稳定的立足之地,颠沛流离到处依附别人,仍有一部分人不离不弃地追随着他。甚至和他分散后还在千方百计打听他的下落,然后义无反顾地抛下眼前舒适生活继续跟他一起创业,最典型的就是关羽“千里走单骑”的故事。后来这些人大都成为蜀汉公司发展壮大的中坚力量,关张两人更成为蜀汉核心团队的重要人物。

刘备的营销之路(上)——厚积薄发

也因此,桃园三结义长期为后人所景仰,为人们所效仿,连乱世中杀人如麻心狠手辣的土匪和黑帮都心甘情愿供奉三人的香火。能够同时征服黑白两道,可见刘备情感营销艺术运用的巧妙与成功。

第一张名片——

品牌商品标志着一种特定的内涵,有着可靠的质量和价值;品牌企业是特征、信誉、文化的综合与浓缩;而品牌个人则是处事能力和人格魅力的积累与释放。商品和企业的品牌,是企业发展中最大的无形资产,是企业经营理念的外在展现,是核心竞争能力的直接体现,意味着赢得市场竞争,意味着不断创造效益;而个人品牌则是推荐自己的名片,走向成功的桥梁,意味着受众的认同,更意味着自身价值的实现。刘备出身低微,但祖先却有着一段光荣历史。在当时人们大都具有正统观念的时代,作为没落的汉室宗亲,刘备深刻意识到历史传承对事业的重大推动作用。

刘备的营销之路(上)——厚积薄发

所以,创业开始,刘备就精心设计了一大叠印有“中山靖王之后,汉景帝阁下玄孙”的名片。由此,他得到关张两兄弟和家乡人的支持,并在起兵时与本郡太守刘焉攀上关系成为一家子。从那以后,随身携带名片逢人就恭恭敬敬递上一张成为他的习惯,不为人知的刘备逐渐向市场和受众传达出一种最显眼的信息。

初次创业即失败——

征讨黄巾军,大小30余战,功绩显著,刘备却仅得到一个安喜县尉的职务,这还是经过不断争取,才多多少少给他的一点面子和安慰,而不久后的张飞鞭打督邮更是直接造成了失去立足之地的后果。眼看着曹操、孙坚等一个壕沟的战友事业有成,发展壮大,刘备心里的失落可想而知。

刘备的营销之路(上)——厚积薄发

但第一次创业失败并未给刘备形成致命打击,相反刘备肯定在静下心来的时候分析了失败的原因,从中总结出成功的经验。因为在以后的日子里,刘备依然锲而不舍地坚持着自己的信念,把情感营销艺术运用的更加成熟、更加到位。

首先,他凭着那张名片又与代州太守刘恢认了族亲,有了立身之地;再借刘恢的推荐成为幽州一把手刘虞(天下刘姓是一家)的部属,几仗打下来当了高堂尉;又通过老同学公孙瓒的门路,做了别部司马守平原县令,“颇有钱粮军马重整旧日气象”。

坚持,让刘备的创业之路充满信心。

资源在于积累——

在艰难的发展过程中,刘备认识到成功占领市场的两个关键:一是良好的人际关系所带来的潜在资源;二是在自身经营中所形成的厚重信誉和品质。于是,他果断出手,采取了几项有力措施:

一是积极参予了“十八路诸侯讨董卓”这一重要事件,一方面主动“奉候”公孙瓒进一步密切老同学间的情谊;另一方面在“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等战役中充分展示自己团队的能力,不但使名声天下皆知,而且给十八路诸侯留下深刻印象,更与袁绍、曹操等大老板搭上关系。

刘备的营销之路(上)——厚积薄发


二是在公孙瓒与袁绍的市场竞争中帮助公孙瓒化险为夷,就势结识了日后蜀汉核心团队的另一重要人物:赵云。

三是在北海太守孔融危机时刻出兵相救。孔融是孔子20世孙,在当时影响巨大很得民心,由他去传播刘备的声誉自是和他人的评论不能同日而语。

四是以弱抗强仗义相救徐州太守陶谦。曹操为报父仇攻打徐州,“大军所到之处,杀戮人民,发掘坟墓”。而刘备不顾安危挺身而出为徐州解围,不但在百姓当中第一次树立起“爱民”形象,更在“三让徐州”过程中占尽了仁义之名。最终,他顺利的接管徐州,拥有了自己的第一个市场,这也成为刘备事业发展中的第一个高潮。

随着不断创业不断发展,刘备以自己的亲和力逐渐培育起自己的市场信誉,赢得了受众者的支持。即使在他身无立锥之地时,也能依靠自已的形象和信誉,处处受到欢迎,处处有人接纳。

可见,个人品质和信誉,是市场营销中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它所带来的潜在资源是不可以数计的。


刘备的营销之路(上)——厚积薄发



限于篇幅,后续详见 《刘备的营销之路(中)——能屈能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