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孩子的"羞恥感"做教育,"輕推"成了好辦法,家長要會用

隨著社會的發展,新事物的不斷產生,人們擁有越來越多的東西和技術,相同的還人們在擁有更多的東西,同時人們也逐漸在失去一些東西。在這社會發展中,人們是越來越缺乏一些人性上的東西,而現在的孩子們卻在慢慢缺乏羞恥感,並沒有擁有正確的羞恥感,對自己做過的事情感到羞恥心。


抓住孩子的

現在父母對於孩子的教育方式是層出不窮,孩父母的教育觀念也是有很多方面的。父母認為現在孩子缺乏羞恥心,羞恥心不強,對於孩子的發展是有障礙的,而且孩子不太善於聽從父母的教育,所以父母就對孩子進行了羞恥心教育,通過羞恥感來讓孩子接受教育,讓孩子能夠認識到自身。抓住羞恥感來教育孩子,能夠使得教育效果更好,讓孩子更能去接受。孩子也會因為羞恥感的趨勢下,使得自己變得更加主動以及積極性對於做事情會更加有效果。

一:孩子缺乏羞恥感的表現

1、沒有意識自己的錯誤

現在的孩子是很缺乏羞恥感的,由於缺乏羞恥感,孩子對於自己做過的事情是沒有認真去思考過,對於自己做錯的事情是沒有意識到自己做錯了對與做錯事情,沒有坦誠地去承認。孩子做錯事情,孩子都沒有意識到自己做錯了,只認為自己做的是對的,是正確的沒有去對自己做過的錯事感到愧疚或者是羞恥。所以孩子在平時中淘氣闖禍或者是對父母大吼大叫,做一些錯事的時候,孩子依然是理直氣壯的說自己做的對不承認自己的錯誤,甚至會去埋怨父母。


抓住孩子的

2、沒有責任感

孩子缺乏羞恥感,會對事情很沒有責任感,在平日中沒有為自己的事情請承擔起責任,對自己的事情沒有認真去做,認為這並不是自己所負責的,而是需他人要為自己負責,孩子並沒有擁有責任感。一旦孩子做錯了事情,孩子會去逃避事情,不會去坦然面對,逃避自己應該負的責任。孩子對於自己的事情並沒有確切的去認識去承擔,只是把一切過錯都推給別人,讓別人去承擔自己犯下的錯誤。

3、自私

自私也是孩子缺乏羞恥感的一種表現,孩子沒有羞恥感的話,孩子的行為就只會為了自己,而沒有去考慮到別人的感受,孩子總是以自我為中心,不會對其他人進行考慮,只考慮到自身的利益和需要。

現在的孩子很缺乏羞恥感,孩子的羞恥感並沒有得到正確的引導和培養。對於羞恥感,父母要善於去抓住以及培養,讓孩子擁有羞恥感,父母可以通過孩子的羞恥感對孩子進行教育,讓孩子能夠聽從孩子父母的教育。對於自己做過的事情,能夠有深刻的認識和反省,不會總是去和父母產生矛盾,引起爭端。在羞恥感的作用下,孩子對自己的事情有更多的瞭解,以及對父母的教育會去聽從。

抓住孩子的

二:羞恥感如何進行教育

1、引起孩子的自尊心

羞恥感的存在會對孩子自尊心進行增強,孩子自尊心真強的話,就會對自己有過高的要求,要是看到其他的孩子比自己更加優秀的話,孩子就會認為自己應該也要像自己的孩子一樣優秀,不允許自己會比其他孩子差勁。所以當父母想要讓孩子去主動學習,或者讓孩子變得更優秀的時候,不要去強迫孩子去做事情,而是要善於抓住孩子的羞恥心,從而引發孩子的自尊心,讓孩子有積極性以及主動性去讓自己學習,以及變優秀。在自尊心的驅使下,孩子的主觀能動性會更強,學習的效果會更好。

2、讓孩子對自己有認識

羞恥感能夠讓孩子對自己有一定的認識,要是孩子有羞恥感的話,孩子就能夠對孩子自己有更深的瞭解,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或者不應該做什麼,知道有所可為,有所不為。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抓住羞恥感對孩子進行教育,能夠讓孩子對自己有更深的認識,對於自己存在的不好方面有了全面的認識知道了自己應該去要去改善自己的不足之處。


抓住孩子的

3、認識自己的錯誤

孩子都是比較淘氣的,都是很容易就會闖禍,做錯事情的對在孩子小的時候要讓孩子樹立起是非觀念,要知道自己孩子知道自己哪個方面是錯的,哪一方面是對的,要讓自孩子認識到,做錯事情要去承認以及改正。一旦孩子做錯事情不承認錯誤的時候,父母可以抓住孩子的羞恥感進行教育,激發孩子的羞愧心,認識到自己所犯的錯誤對其他人造成的傷害。讓孩子感到內疚和愧疚,從而使得孩子對於自己的錯誤能夠承擔承認以及改正,樹立了正確的是非觀念。

對於孩子的羞恥感,父母都懂得去培養,然後抓住孩子的羞恥感進行教育,通過教育能夠讓孩子對自己有更好的發現和認識,孩子會在羞愧心理的作用下讓自己改正錯誤,讓自己變得更加優秀,會對父母的教育進行聽從。所以父母要懂得怎麼用羞愧心理去對孩子進行教育,用什麼的方式讓孩子產生羞愧,從而對孩子進行教育。父母可以用輕推的方法對孩子進行羞恥感,就抓住了教育。

抓住孩子的

三:如何進行輕推

1、父母裝傷心

父母在孩子犯錯誤的時候,經常是對孩子進行講道理教育,或者是對孩子進行嚴格的懲罰和批評,而總是用這種方式去對孩子進行教育父母的這種教育方法是不大恰當的。父母不要總是用父母的威嚴去教育孩子,父母有時候也可以對孩子表示出失望傷心的表情。父母在孩子犯錯誤的時候,不要急於對孩子進行講道理教育或者懲罰教育,而是讓孩子認識到自己因為父母孩子所犯的錯誤而感到傷心的神情,讓孩子看到父母因為孩子自身的問題呈現出不開心的樣子。這樣的話,孩子看到父母的樣子,就會對自己的行為感到羞愧心理,為了讓孩子對自己的行為產生了反思和認識。

2、父母誇其他孩子

父母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優秀成為人中之龍或者人中之鳳,所以父母就會對孩子過度的要求,去強迫孩子學習或者是做事情,但是這種強迫的作用是會引起反效果的。父母想要對孩子學習主動性的培養以及教育父母可以抓住孩子的羞恥感進行教育孩子父母可以在孩子的耳邊經常誇其他孩子,說自己希望能夠有那樣的孩子。父母對其他孩子的優點進行誇獎,孩子聽到父母的誇獎後就會有自尊心。因為孩子都是希望能夠得到父母的讚揚,所以孩子為了能夠得到父母的讚揚,以及自尊心的趨勢下,孩子就能夠去主動學習,讓自己變得更加優秀,不會比其他孩子差勁。


抓住孩子的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思想的改變,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也要進行改變,不要再用以前的教育方式來對孩子進行教育,因為現在的孩子思想比較先進,對於父母的教育方式是不接受的。所以父母要用新的教育方式去對孩子進行教育,讓孩子變得更好。

孩子的羞恥感是父母最好的利用工具,父母可以抓住孩子羞恥感,對孩子進行教育,讓孩子能夠對父母的教育進行競爭和接受,讓孩子變得更優秀。家長要用輕推的方法去抓住孩子的羞恥感,對孩子進行教育,讓孩子對於自己所做的事情反省認識,讓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觀念。

我是斑馬媽媽,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