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東王楊秀清為什麼敵不過被架空的天王洪秀全?

scarlett123


楊秀清能夠被洪秀全除掉,有兩個原因:楊秀清人緣不好,政敵太多;洪秀全放手一博,不成功就昇天。

太平天國的發展基本分為三個階段:1、洪秀全創辦“拜上帝教”,聚集信眾,發展組織階段;2、金田起義,永安建制到定都天京階段;3、天京事變,南京城破到全面覆滅階段。

這三個階段中,洪秀全最大的作用其實很有限,最大的功勞就是創建了“拜上帝教”,創立了一塊招牌,至於後來的一系列操作是他手下一眾“軍師”乾的,比如金田起義,靠的是蕭朝貴、楊秀清的“燒炭工”派為主力,打下永安縣城靠的是馮雲山等人。

永安建制確定了太平天國獨有的“政治體系”——軍師負責制,也就是說正軍師全權管理“俗務”,天王洪秀全只管“神權”,正軍師有兩人:楊秀清和蕭朝貴,副軍師有:西王馮雲山、北王韋昌輝、翼王石達開。正軍師節制副軍師。

蕭朝貴早期戰死後,楊秀清就接管了整個太平天國的“俗務”,也就是軍政一把抓,至於洪秀全的“神權”,那也得讓楊秀清三分,楊秀清可是洪秀全的“爹地”,他隨時可以“天父下凡”訓斥自己的兒子,耶穌之弟洪秀全。

楊秀清和洪秀全這一俗一神的組合一直都安然無事,甚至是精誠合作,率領太平天國定都了天京,這時候的矛盾就出來了。

大家都從泥腿子變成了有身份的人了,每個人的內心都發生了變化,無論是天王、東王,還包括其他的王,這種心理的變化很正常,從赤貧到極富,沒人能夠承受得了這種鉅變帶來的慾望膨脹。東王楊秀清也不例外,他渴望更高,更強的權力和地位。

擋在他面前唯一的障礙是洪秀全,其實楊秀清的權力在太平天國比洪秀全大多了,洪秀全此時不過是一墩“泥菩薩”而已,楊秀清想拜就拜拜,不想拜就不甩他,甚至有時候想拿“泥菩薩”尋開心,還可以讓他跪在地上,聽自己的訓斥。

楊秀清連一墩泥菩薩都看不慣,不說想扳倒他,至少他也想坐在蓮花座上去受點香火,享受同等的信眾膜拜地位。

對楊秀清來說只是想取得和洪秀全同等的地位(逼迫天王封他為萬歲),但是對洪秀全來說,這燒炭工今天可以逼我封萬歲,與自己平起平坐,明天會不會手起刀落,獨享神壇......

洪秀全想想就覺得可怕,對楊秀清來說,有實力可以做任何事情,沒有壓力;對洪秀全來說,這不但是要分他的地位和權力,更有可能要他的“親命”。要反擊,最好是除掉楊秀清。

洪秀全雖然能力不行,最多當個神棍,但他還是有點心思,他找到了楊秀清的政敵,也是太平天國的元老,永安建制五王之一的北王韋昌輝,這貨算是地主階級,居然也跟著洪秀全造起了反,他和楊秀清矛盾很深,私怨很重。

地主和貧農,從來都是天敵。更何況兩人在太平天國的權力爭鬥中集怨頗深。

楊秀清能力強,卻心高氣傲,看不起任何人,有了權力後更是如此,連天王都看不上,更何況一個曾經是地主的北王韋昌輝,至於其他的王他更是沒給多少面子,他不但招惹了遠在前線的韋昌輝、石達開、秦日綱等王,連天京城內的一眾王等,他幾乎是得罪了個遍。

洪秀全利用了楊秀清和韋昌輝的私怨,密令韋昌輝迴天京除楊秀清,韋昌輝和秦日綱率軍前來,又得到了天京城內的其他王的接應,打開城門,血洗了東王府,楊秀清落得個五馬分屍的下場。

其實,從實力來看,洪秀全遠遠不是楊秀清的對手,楊秀清能夠輕易的被除,關鍵是他自己太輕視洪秀全,還有就是自己的革命不徹底,既然要上位,哪還給洪秀全留餘地,找他“逼封”萬歲,直接一刀把洪秀全剁了,對外宣稱天王歸天,自己順勢上位就行了。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不是協商談判,就是個你死我活的事兒,誰狠誰上位,這和能力有毛的關係啊。


沉墨I方之城


因為太平天國自運動以來,特別西王南王犧牲以後,東王就是實際上的第一人,打北王燕王翼王岳父陳承榕,代天父下凡杖責洪秀全,逼瘋萬歲,可以說是得罪整個太平天國最核心領導層,另外楊剛愎自用,認為人人皆懼怕於他,可以說絲毫無防範之心。其他諸王雖憤恨難平,但一來東殿權勢太大,二來師出無名。洪秀全也是欲擒故縱,等到逼封萬歲這一步,楊完全站在整個領導層對立面,暗下密詔,命令北王翼王燕王帶兵勤王也就順理成章


黃詩瓏


首先太平天國是一個從宗教建立的國家,天王洪秀全是上帝的兒子,是借上帝的名義來拯救上蒼,而且他早期分封的諸王都是跟他打天下的老兄弟,能分的利益都分的差不多了,而且太平天國定都南京後就不思進取,開始貪圖享樂,東王楊秀清再怎麼架空洪秀全給諸王的利益就那麼多了,何必為一個還不能實現的目標去失去下一個目標呢?進取心也太大了吧,而且楊秀清架空洪秀全後諸王還得聽他的指派,還不如聽洪秀全的呢

其次楊秀清經常跳大神請天父上身,以父兄之名教育洪秀全,這只是做給下面人看的,他們自己都不信



藍淚笛324


從制度設計上看,國家軍政大權都掌握在楊秀清手中,洪秀全則是幾乎沒什麼權力。但是,為何楊秀清卻鬥不過洪秀全呢?甚至連一家老小的命都賠上了。究其原因也就兩個字而已,即是“人緣”。

今天,人們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便是:“在家靠兄弟,出門靠朋友”,“朋友遍天下,走到哪裡都不怕”,這話用於解釋楊秀清在權力鬥爭中失敗之原因是再適合不過了。在“天京事變”中,主要參與人物,除石達開外,平時均受他欺壓,都對楊秀清有著刻苦銘心之仇恨,恨不得直接宰了他。

天王洪秀全——被迫向楊秀清下跪,承受其杖責。1847年,馮雲山被桂平知縣逮捕入獄,名不見經傳的楊秀清假託“天父下凡”安撫了拜上帝教會眾,穩定了人心,也奠定了自己在教中之地位。正是因為取得“代天父傳言”之權力,楊秀清在政教合一的太平天國中便是一哥。因此,楊秀清有事沒事便經常搞“天父下凡”,以天父之名義教訓其他諸侯王,甚至連洪秀全也不例外。有一次,洪秀全因一宮女服侍不到位,便對其拳打腳踢,發洩私憤,導致其流產。此事被楊秀清知道後,便立即搞“天父下凡”,把洪秀全“請”到東王府教訓一番,然後對其進行杖責三十大板,而且還是當眾執行。如此一來,洪秀全可謂是丟盡了顏面,也對其恨之入骨。

北王韋昌輝——屢次杖責至下不了床,被迫殺兄。在太平天國諸王中,最仇恨楊秀清的莫過於北王韋昌輝了,因為他所承受的恥辱是其他人的千百倍。韋昌輝不是一般的人,他不是農民出身幹革命,而是一個小土豪,因受不了當地大戶人家的欺凌而加入拜上帝教,並藉助教眾之力量把仇家給宰了。由此可知,韋昌輝是一個比較陰險之人,不可能平白無故當“凱子”。有一次,韋昌輝的親哥哥與楊秀清的小舅子因為田產、房屋問題發生爭吵,楊秀清大怒,讓韋昌輝自行處理此事,故意給他出難題。沒辦法,韋昌輝只能將其兄長五馬分屍,以消除東王疑慮。在韋昌輝管理天國水營期間,手下一小兵犯了錯誤,被楊秀清給宰了,然後再假託“天父下凡”,訓斥韋昌輝,並將其杖責幾十大板,以致兩天下不了床。由此可知,韋昌輝接受天王密詔進京,進行“清君側”不是沒有原因的。

燕王秦日綱——馬伕事件,被吊打。從個人能力上來講,燕王秦日綱實在是很一般,幾乎構成對東王任何威脅,平時也相安無事。有一天,東王府的一位馬伕路過燕王府門口,而正在站崗的衛兵卻沒有向其行禮,於是雙方發生了激烈爭吵。為此,馬伕直接向楊秀清告狀,說燕王府之人蔑視東王人馬,不服從管教。楊清秀是個權力慾望十分強烈之人,豈能受此“恥辱”,於是又搞“天父下凡”,讓秦日綱上門請罪,讓其親自斬殺衛兵,然後再接受杖責,並削其爵位。對此,秦日綱十分不滿,堂堂的燕王,居然地位還不如一馬伕。所以,當韋昌輝回師路上拉他入夥時,他便立即答應,成了“天京事變”的實際操刀手。

丞相陳承瑢——小題大做,直接杖責。要說東王楊秀清為何死於非命,這純屬自找,活該,他不但得罪手握兵馬的諸侯王,連當朝宰相也得罪了。陳承瑢,何許人也,英王陳玉成之叔父,掌管天京城防重任以及東王府保衛工作,地位相當重要。要知道,李世民之所以能夠在李建成的地盤上發動“玄武門之變”並取得勝利,關鍵就在於他收買了玄武門守將,否則東宮兵馬一來,他只能被剁成肉醬。沒辦法,楊秀清文化水平低,沒讀過《隋唐演義》,更沒讀過新舊《唐書》,自然不知道“玄武門之變”這回事。那麼,楊秀清為何要杖責陳承瑢呢?原因很簡單,陳承瑢和秦日綱關係很鐵,並在“馬伕事件”中為其說好話。東王楊秀清小題大做,在懲罰秦日綱的同時,連陳承瑢也給辦了。

楊秀清將這四位人物都得罪了,其後果相當嚴重,也為此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天王洪秀全下詔韋昌輝勤王,秦日綱半路入夥,陳承瑢給勤王兵開門,楊秀清還沒來得及反應,人頭已落地。


用戶77今夕何夕


1853年3月至1856年8月,是太平天國革命運動繼續發展的時期,表現在軍事上取得一系列輝煌的勝利。

但是,就在這革命飛速發展的大好形勢下,東王楊秀清衝昏了頭腦,個人的權欲、野心,更使他忘乎所。

1856年8月,楊秀清假借“天父”下凡的名義,將洪秀全召到東王府,威逼洪秀全封自己為“萬歲”。

洪秀全在面臨楊秀清逼封“萬歲”的嚴重威脅下,便產生除掉東王之心。他一面暫時答應楊秀清的要求,許諾東王生日(9月23日)加封:同時暗中密召韋昌輝、石達開等,回京解決楊秀清的問題。

北王韋昌輝為了奪取最高權力,早有誅東王楊秀清之意。這時得到天王要殺東王的秘密旨意,真是喜出望外。9月1日夜,韋昌輝趕回天京,連夜部署停當。

2日凌晨,韋昌輝帶領親兵三千餘人,突然闖進東王府,殺死楊秀清及其親屬、部下數千人。

這樣看來,楊秀清失敗的原因有兩點,一,倒施逆行,以下犯上。二,私慾膨脹,忘乎所以。高估了自己的實力,忽略了洪秀全的領導位置,以及自己的政治對手。






滄海中的美慄傳說


這問題,

很簡單居功自傲,把所有人都不放在眼裡。

四處樹敵,把人分為,聽我的和不聽我的兩種,給了洪秀全,整合其他力量消滅他,他把許多自己的人都給擠兌成敵人了,自己還不知道。而且,他也想當老大隻是在等待合適機會,可是,對方已經明確要團結一致消滅他了。他還都不知道,這就是驕傲放縱不把所有人放在眼裡,自己最厲害😊。最後,也註定了太平天國的命運。自作孽不可活啊😱。


微笑面對每個人和事愛


太平天國最初的主要領導共有六人,他們分別是洪秀全、西王馮雲山、南王蕭朝貴、東王楊秀清、北王韋昌輝和翼王石達開。在開創太平天國的過程中,西王馮雲山和南王蕭朝貴兩人先後戰死,太平天國定都南京後,其最高統治集團中就只剩下四個人了,為之後的一系列事件埋下了伏筆。
楊秀清在馮雲山和蕭朝貴死後,其勢力迅速的膨脹起來成為了太平天國的二號人物,想要與洪秀全平起平坐,在總攬了太平天國的軍務後,有取代洪秀全的態勢。

這使得洪秀全的處境越來越不利,但洪秀全是一個極其會玩權術的人。洪秀全迅速提拔了北王韋昌輝和翼王石達開,以獲得兩人對於自己的支持,同時又限制了楊秀清對於軍隊的實際權。因此楊秀清雖然是看起來大權在握,但實際上奈何不了洪秀全。
到了1856年,在洪秀全的授意下,北王韋昌輝和秦日綱率精兵潛回天京,對東王府發動突然襲擊殺死了楊秀清。楊秀清根本就來不及做出任何的反應和命喪黃泉了,可見洪秀全的玩弄權術確實是很厲害,東王楊秀清根本就不是洪秀全的對手。


浮沉的歷史


在封建社會政體中,君權神授是其核心,支撐王朝的體系有四類

A,打天下的功臣宿將

B,外戚包括自己舅家和老婆的孃家

c,親信近臣

D,社會士族賢達

王朝建立的初期,主要是以皇帝為核心的功臣宿將及社會士族賢達支撐,隨著戰爭的結束,各種原因下,皇帝防範就多起來了,演變為外戚和親信近臣與功臣宿將及社會士族賢達之間的博奕:皇帝在四者之間用平衡術來控制大權,以期達到加強統治,鞏固自己的皇權!

在太平天國裡也不例外,尤其君權神授顯得更加突出,拜上帝會才讓信徒有凝聚力,有希望看到美好的未來,洪天王是天父之次子,由天攵派來統管太平天國,然而楊秀清卻以天父附體傳話,又限制洪天王的專治,讓楊秀清得以專權,這種膠著狀態使太平天國權力分散,向心力減弱!也是太平天國失敗主因。

在太平天國裡,楊秀清確實是頂級的帥才,能征善戰,但再怎麼折騰是一個總理級別二把手,最終神權戰勝相權:

楊秀清失敗原因有:A,神權至上,君權神授,B,楊秀清自我膨脹,樹敵太多,失去人心,C,洪天王的馭人之權術。






狐羊樹


事件發生背景

楊秀清指揮太平軍擊敗清軍江南大營後,集教會權、用兵權、政治權力與一身,成為太平天國實質的首領,但是在“天京事變”中被殺,家人也慘遭屠戮,最根本的原因是楊秀清權力慾望急劇膨脹,要當太平天國的萬歲,引洪秀全不滿,進而遭殺身之禍。


集軍權、教權、政權與一身的楊秀清為何抵不過洪秀全?

“天京事件”之前的楊秀清在太平天國的影響力極大,同時掌管實際軍權,可謂要威望有威望,要權有權、要兵有兵,那麼為何還會在天京事件中被殺呢?具體原因有以下幾點。

1、權力慾望膨脹、目中無人,驕傲專橫,遭眾王嫉恨。

楊秀清憑藉攻破清軍江南大營的軍功,在天平天國內頓時威望快速增加,成為太平天國的實際領導者(第一領導者),隨著楊秀清執掌軍權,開始在太平軍內部搞派系鬥爭,利用手中的權力排除異己,楊秀清的舉動遭到太平天國其他各王的嫉恨,為天京事件埋下了伏筆。

2、洪秀全密詔調兵,打的楊秀清措手不及。

楊秀清對洪秀全所封的“九千歲”十分不滿,認為自己應該被成為“萬歲”,此事被天平天國的內廷主管以“篡位”為由告知洪秀全,洪秀全因此發密詔給韋昌輝,要其秘密進京誅殺楊秀清,得到消息的韋昌輝終於等到了機會,迅速出擊使得楊秀清措手不及,直接致楊秀清於死地,絲毫不給楊秀清喘息餘地。

3、楊秀清思想上毫無意識洪秀全會聯合諸王將其誅殺。

楊秀清被誅殺時絲毫無反抗之力,主要原因在於他從思想上沒有意識到洪秀全會聯合韋昌輝等諸王將其誅殺,楊秀清一直沉浸於“洋洋得意”與“捨我其誰”之中,所以當殺身之禍降臨時,自身卻毫無察覺,思想上的自大是楊秀清失敗的根本原因。

我的回答完畢,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曉看歷史


主要原因是楊秀清過於囂張,不懂藏鋒守拙之道,沒有人緣。

根據馮雲山的設計,太平天國的天王是國家虛位元首,只是象徵性存在,真正權力則掌握在“軍師”手中。起義時,楊秀清、蕭朝貴、馮雲山、韋昌輝、石達開等早期骨幹都是軍師,但楊秀清卻鉗制著其他人成為軍師之首。可以說,從制度上看,洪秀全則是幾乎沒什麼權力。國家軍政大權都掌握在楊秀清手中。但他隨之卻"放縱"起來,把太平天國的頂層人物都得罪了。

天王洪秀全因暴打宮女導致流產被楊秀清以天父下凡的名義迫著下跪,並承受杖責。

北王韋昌輝的親哥哥與楊秀清的小舅子因為田產、房屋問題發生爭吵,楊秀清逼得韋昌輝將其兄長五馬分屍。並且在韋昌輝管理天國水營時因手下小兵犯了錯誤,被楊秀清給殺了,楊秀清假託“天父下凡”,訓斥韋昌輝,並將其杖責幾十大板。

燕王秦日綱因楊秀清東王府的一位馬伕路過燕王府門口,而站崗的衛兵卻沒有向其行禮發生了激烈爭吵。為此,馬伕向楊秀清告狀,說燕王府之人蔑視東王人馬,不服從管教。楊秀清搞“天父下凡”,讓秦日綱上門請罪,讓其親自斬殺衛兵,然後再接受杖責並削其爵位。

丞相陳承瑢因秦日綱關係很好,在上面事件中為秦日綱說好話。東王楊秀清小題大做,在懲罰秦日綱的同時,連陳承瑢也給辦了。

以上四位人物都被楊秀清得罪了個遍。所以當天王洪秀全要“清君側”時楊秀清還沒來得及反應,人頭已落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