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電商黃金時代,怎樣的策略才能脫穎而出?

標題:內容電商黃金時代,怎樣的策略才能脫穎而出?

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推動著電商環境發生快速變化。從商品品類的劃分帶來了電子商務第一波商業增量,到信息流展現帶來了第二波電商增量發展,再到直播形勢下帶來的直播電商,促成了第三波商業熱潮。

內容電商黃金時代,怎樣的策略才能脫穎而出?

直播電商在2019年顯示出了極強的爆發力,電商平臺紛紛增配直播、視頻的運營項目,而抖音、快手等也通過外接淘寶、有贊、拼多多等電商平臺完成了電商交易的閉環。越來越多平臺開始涉足電商帶貨,入局行業的競爭者也越來越多。那麼,如何能從眾多競爭者中突出重圍呢?

解析內容電商生意之道

在目前階段,深度折扣(或絕對性價比)是最有效的獲得GMV快速增長的內容電商形態,

簡單來說,就是以限時低價的方式實現批量式銷售。絕大部分電商直播達人其實是在線導購,人設弱,可替代性強。

但內容電商與傳統電商的區別在於其流量來自於優質內容,目前火熱的“促銷型內容電商”帶貨只是內容電商的初級形態,單純促銷式的內容電商形式將會受到更優質內容輸出的迭代影響,逐漸集中到具備強勢供應鏈資源的主播及機構,類似“李子柒”這樣的優質內容形態與電商交易的結合才是未來的大方向。

其實,目前階段內容電商的財富效應已經出現,更多的優質內容創作者開始將內容製作和電商交易進行結合。早在2016年雙十一網紅張大奕4小時直播賣貨2000萬更是證明了淘寶直播的帶貨價值。而現在的淘寶直播,有薇婭、李佳琦這樣的BA型直播主播,“直播一個半小時,成交額突破6200萬”或是“3分鐘內賣出5000單資生堂紅腰子”的案例屢屢發生。越來越多的內容創作者已經開始涉足電商帶貨,未來優質內容與電商帶貨的融合必將繼續深入。

另外,通過家族式的IP矩陣運營可以形成不斷擴大並持續產生話題的內容賬號群。商家電商矩陣的結構,一般通過一個藍V加上多個個人賬號的形式進行展現,藍V主要是體現官方認證,多個個人賬號主要是為了分擔抖音流量不穩定的因素,當商家的賬號越多,出貨穩定性就越好。而快手的師徒化和PK文化也很有特色,家族中的大主播可以在他的矩陣裡快速建立無數個小KOL,每個人有不同定位,互相之間互動,不斷裂變,快速實現商業變現。

短期看需求,長期看供給。這一經濟學原則同樣適用於電商行業的趨勢判斷。在中長期,影響品牌集中度的核心要素包括新品研發、製造工藝、質量管控、發貨物流、售後服務等供給端要素。內容電商的紅利給予了大小品牌商平等的市場機會,小品牌想要“逆襲”除了在營銷上更勝一籌,更要提升自己在供給端形成與大品牌比肩的研發及生產能力,才能夠滿足消費者日益提升的用戶體驗要求。

內容電商能走多遠?

當電商平臺內容化的同時,內容平臺也打著電商市場的主意。那麼,內容電商能走多遠呢?對電商平臺而言,增加內容屬性,是從流量到轉化提效增益的工具;而對內容平臺來說,提供了更多商業化價值。內容電商發展到今天,可以與不同的業務形式做融合,對於不同類型平臺的價值也截然不同。但對於這些平臺,內容電商有以下幾個方面都需要持續提升。

技術層面上,5G/VR/AI等技術成熟及普及進度有待突破。例如,極鏈科技的人工智能視頻識別技術為視頻化的直播內容提供優化性建議,在商品推薦和原生植入等角度上推進平臺直播電商的搭建與實施。利用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技術還原購物場景、提升現實體驗上帶來突破,包括重現購物場景、實現虛擬體驗,包括虛擬試衣、虛擬選車等,讓用戶在屏幕外也同樣身臨其境,直擊線上購物的痛點。

政策層面,隨著行業紅利的不斷釋放,大量商家湧入直播電商的領域可能會出現部分監管不力造成假冒偽劣產品等質量問題,從而短期內對行業造成衝擊。因此,監管力度是重中之重。一旦出現較多例負面事件出現,會影響用戶對平臺的信心,這對內容電商來說是致命性打擊。

內容電商最重要的是內容。因此,扶持從業者在內容創作上不斷突破是這一生意經的核心競爭力,否則在品牌客戶眼中難以為品牌提供溢價而使得渠道價值降低。

總體來說,未來的電商玩法還有很多,但內容電商必定佔有一席之地。平臺要積極探索商業模式與技術創新,將流量與變現打通,帶來電商增量的再爆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