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情令】魏無羨的成長環境已經決定了他今後的人生軌跡


【陳情令】魏無羨的成長環境已經決定了他今後的人生軌跡

《陳情令》中魏無羨的人生可謂是百回千轉,跌宕起伏。

我們羨慕他的鮮衣怒馬,快意恩仇,又心疼他的不被理解,舉步艱辛。

前世的他生命短暫又燃燒,從明媚的少年到令人聞之色變的夷陵老祖,從討伐霸強溫氏的大英雄到人人喊打的頭號魔頭,從威震八方到跳崖自盡,每一步都是轟轟烈烈,每一步都辛苦萬分。

可是即使前方充滿荊棘和沙礫,即使被不明世事的人圍追窮打,依然沒有使他妥協,也沒有使他因為被陷害而泯滅人性,即使入了魔道卻也沒有因此成魔,在最親的人為自己而死,他萬念俱灰寧願選擇跳崖也不願意與虛偽之輩同行。

【陳情令】魏無羨的成長環境已經決定了他今後的人生軌跡

他的所有表現都是刻在骨子裡的善良以及對是非對錯的堅持。

他敢於公然反抗盛氣凌人的溫氏,也敢於在溫氏因做惡多端被顛覆時,冒著與百家為敵離經叛道的風險,反過去救溫氏餘辜。

不放過作惡的人,亦不遷怒無辜的人,哪怕會站到百家的對立面,哪怕叛逃江家,他依然堅持自己心中的正義。

是非對錯,他有自己衡量的尺度,除奸邪,並不等於要濫殺無辜,立正道,也並不是要消滅異類,善與惡,也並不是少數服從多數的遊戲,他只堅持所做之事無愧於心。

【陳情令】魏無羨的成長環境已經決定了他今後的人生軌跡

細細想來他的這些品性和作為與他的生長環境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魏無羨的父母劇中沒有出場,但是僅從他簡短的回憶中,父母牽著小毛驢載著他有說有笑,可以看出,他的家庭十分和睦,父母對他十分關愛,他是生活在愛中的孩子。

家庭是一個人溫暖的港灣,也是傳遞愛的地方,父母的疼愛往往會成為孩子勇氣的來源。

在父母去世之後,他雖有過一段惡犬嘴下討食的經歷,但不久後便被父母的摯友江楓眠收養,雖然收為大弟子,實際上視他為己出,與師姐和江橙一同撫養,與親兒子江橙同食同寢。

在江家的日子,雖然虞夫人因為嫉妒時常對他冷語相加,但是,這在江叔父和師姐那裡得到了補償,他們對他更加偏愛,甚至勝過江澄。

江叔父教他習武,教他做人,教他懂是非。

【陳情令】魏無羨的成長環境已經決定了他今後的人生軌跡

師姐始終將他當作親弟一樣疼愛,無論他做什麼都會永遠站在他的身邊支持他,未來夫家之人說魏無羨是家僕之子時,她當眾據理力爭,為其討回應有的尊嚴,這種愛,沒有血緣,勝過血緣。

藍氏聽學時,藍啟仁嫌魏無羨太調皮帶壞了其它的子弟,向江楓眠告狀,江楓眠沒有像大多數家長一樣,聽到自己的孩子被老師批評會生氣皺眉,而是微微一笑,一句:“嬰,一向如此。”包含著太多的包容和疼愛,在他的字典裡,只要人品沒有長歪,其它的都是小事,他懂得欣賞魏嬰的優點。

他們只看到他的調皮,卻沒想到他的機靈,他不是搗蛋,只是不願循規蹈矩,在課堂上忤逆老師,實際上是有自己的解題思路,放到現在就是創造精神。

【陳情令】魏無羨的成長環境已經決定了他今後的人生軌跡

江叔父教給他做人的準則使他能明辨是非,無條件的信任和愛護使他能夠大膽的探索前方的未知。

正是由於這份疼愛,使魏無羨不用畏手畏腳,不用討好看人臉色,最大程度的保留了他的天性。

因為有愛做後盾,所以,他可以膽大又調皮,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這是一個犯了錯就會被捱罵的孩子無論如何做不出來的。

所以有了後來的他,不唯心的附和他人,不削趨炎附勢,凡事有自己的認知,更不削與一些巧偽趨利之輩同流合汙。

也正是他這分不拘泥於世谷的眼光,堅持初心的品性,讓一向拒人於千里之外卻品性高潔的藍忘機引為畢生知己,不惜站在百家的對立面去維護他,並在他跳崖之後問靈十三載,等他重生,願意為他放下高冷的外衣,補償他因親人逝世而缺失的愛,最終實現兩人當初鋤奸扶弱的夢想,也讓他這前世今生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陳情令】魏無羨的成長環境已經決定了他今後的人生軌跡

人間美景,愛是最好的底色,真正的愛不是放縱,不是嬌慣,而是引導、關愛和信任,漫漫人生路,正是父母、江叔父和師姐這種愛,照亮魏無羨的人生路,讓他歷經坎坷,依然恣意灑脫,讓他紅塵 踏盡,依然可以一笑春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