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春•扇緣:扇者,善也


一扇香風搖不盡,

人念遠,意悽迷。

——宋·王安中《江城子》

季春•扇緣:扇者,善也

新冠肺炎疫情這隻黑天鵝揮動了一下翅膀,打亂了所有的計劃,原本計劃的春季展覽也無法順利的進行了,略帶遺憾,慶幸我們可以回顧一下2017年魯作傢俱博物館舉辦的"季春•扇緣"古扇面展也不錯!



中國畫門類中,歷代書畫家喜歡在扇面上繪畫或書寫以抒情達意,或為他人收藏或贈友人以詩留念。存字和畫的扇子,保持原樣的叫成扇,為便於收藏而裝裱成冊頁的習稱扇面。扇面是中國歷史悠久的傳統藝術品。

季春•扇緣:扇者,善也

魯作傢俱博物館展廳一隅


在宋、元時代,團扇畫廣為流行。尤其是在宋代,隨著繪畫藝術的蓬勃發展,特別是山水畫、花鳥畫在唐末、五代基礎上得到空前的提高。文人與繪畫的關係越來越密切,形成了文人畫創作高潮。加上皇帝對扇面藝術的重視,書畫扇面相應得到飛速發展,臻於頂峰。

季春•扇緣:扇者,善也

明 文徵明金箋 行書七言詩 設色金箋 (古俱選粹展廳)


《書繼》中載:"政和間,徽宗每有畫扇,則六宮諸邸競皆臨仿一樣,或至數百本。"兩宋盛極一時的畫扇,創作了大批不朽之作,流傳至今為我們飽覽了兩宋繪畫的高尚藝術。小至花鳥畫中的野草閒花,昆蟲禽魚,都運以精心,出以妙筆。畫家在命筆之時須考慮在特定空間範圍中安排畫面,精思巧構,展示技法。匠心獨具,筆隨意轉,化有限為無限,創造出富有魅力的形象和意境。小小一枚扇面所流傳的千古佳話和奇聞軼事亦不在少數。

季春•扇緣:扇者,善也

明 孫克弘 牡丹湖石圖 設色金箋(古俱選粹展廳)


據說,五代時,風流的蜀主孟昶用水調和龍腦末,塗在白扇上。他的妃子、美麗的花蕊夫人亦是一位聰慧的女詞人,在某一個夏夜,蜀主與花蕊夫人一起登樓望月,不小心把這樣的一柄扇子掉到了宮外的樓下,被百姓撿到了,於是民間掀起了仿造的熱潮。花蕊夫人手持過的這種精美扇子,被民間美稱為"雪香扇"。

遙想一千年前的月光下,曾有一位富於美貌和才華的女詞人、雍容華貴的皇妃,在高樓上憑欄而立,款款揮動香扇,也許,又一首《宮詞》,就在此刻醞釀而成。這樣的畫面怎能不令人嚮往呢?

季春•扇緣:扇者,善也

清 王敬銘 仿倪瓚山水圖 泥金紙本(古俱選粹展廳)


最早關於扇面書畫的文獻記載,是《王羲之書六角扇》:

『王羲之,東晉之大書法家也。嘗在蕺山見一老姥,持六角扇賣之。羲之書其扇,各為五字。姥初有慍色。羲之因謂姥曰:"但言王右軍書,以求百錢耳。"姥如其言,人競買之。他日,姥復見羲之,羲之笑而不答。』

文章大意是書法家王羲之在蕺山(紹興名山)遊玩的時候,見到一名老婦人在賣扇子,因憐惜其貧弱,王羲之就主動在老婦人的扇子上都寫上了字。老婦人不高興了,心想本來就不好賣了,你這不搗亂嗎。王羲之就解釋道:"你只要告訴大家,扇子上的字是王右軍所題,那每把扇子都可以賣到一百錢。"老婦人照做,果然應驗。後來老婦人想把握商機再找王羲之題字,王羲之就微笑著拒絕了。

其實書法扇面的創作之於作者,是個體修為的一種講究、一種狀態、一種涵養、一種風致。遊心於這種斯文狀態中,寓目會心,遣懷適意,感受這種過程的美,斯文的美。然磨鍊筆墨,亦是磨練筆墨所承載的形象與境界審美。對後世鑑賞者與臨習者而言,或暢達俊雅,或飄逸簡遠的扇面書法作品雖為短章小品,但置於書法史當中,每件作品都被賦予了時代精神,凝聚著藝術傳承,其筆墨蹤痕值得細細品味。


此次展出的十餘幅扇面中不僅有清初詩壇領袖王士禎的成名之作小楷精品《秋柳詩二首》,更有明朝"吳門四家"之首文徵明的真跡七言行詩,還有陸師道、周天球、文彭、錢榖等明朝十四家題寫的小楷詩十四首等書法扇面。另外我館甄選的明朝沈昭《訪友圖》、明朝孫克弘的《牡丹湖石圖》等設色金箋繪畫扇面也將亮相在此次展出。

季春•扇緣:扇者,善也

魯作傢俱博物館扇面展展廳


季春•扇緣:扇者,善也

季春•扇緣:扇者,善也

魯作傢俱博物館黃花梨傢俱展廳


展陳設計把明代扇面與明式古傢俱結合,力圖發現和探求明代崇尚雅緻閒逸生活的上層社會風氣與傢俱的關係。歷經百年世事變遷這些傢俱的木性已經變得穩定,它們完好無損地留存到今天,這本身就是一個奇蹟。而今我們仍能從這些古木傢俱中一窺明代文人雅士的生活場景。


部分展品


季春•扇緣:扇者,善也

明十四家題詞扇面 收藏於2016嘉德春拍


季春•扇緣:扇者,善也

明 文徵明 行書七言詩 水墨金箋


季春•扇緣:扇者,善也

清 王士禎 小楷《秋柳詩二首》


季春•扇緣:扇者,善也

明 沈昭 訪友圖


季春•扇緣:扇者,善也

明 陳裸 松亭論道圖


季春•扇緣:扇者,善也

魯作傢俱博物館館長餘偉新


2016年,餘偉新創辦了魯作傢俱博物館,做各種傢俱用品以及字畫的專題展示和研究,用以展示魯作的魅力。

"以自己的收藏實物為研究對象,才能做到學術研究真實客觀,展開對小品種的收藏和研究尤為重要。"餘偉新希望,能以自己的這份執著和努力為小小臺階,經過更多人的努力與認識,成就大的研究成果。"獨樂樂不如眾樂樂,以自己的收藏研究、分享心得,影響和推動更多愛好者步入傢俱收藏、鑑賞,意義非凡,自己也從中得到了很多樂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