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樂年華15】少年時代(16)沒學成武術成為我的終身遺憾


【苦樂年華15】少年時代(16)沒學成武術成為我的終身遺憾

【我的苦樂年華15】少年時代(15)業餘文化生活:滄州,武術之鄉的由來;沒學成武術成為我的終身遺憾

我的少年時代,到18歲成年為止,經歷了小學、初中、高中、大學一年級四個階段。那我就從各個階段依次說起吧。

本篇就說說小學時期吧!為了敘述方便,對當時的國家形勢變化、衣食住行、吃喝玩樂、校園生活、學習狀況等方面,分別做一些鋪墊,讓朋友們對我們的生活時代以便有一個更宏觀、更全面的瞭解。

上世紀60年代、70年代初中國人的青澀回憶,你還能記起多少。

歲月慢慢變遷,生活在進步,回首往事,有些情景,有些故事,雖已遠去但仍歷歷在目。最初的雄姿英發,而現在已滿臉皺紋,不只慨嘆年月變遷。回憶60後的那些回憶,或許現在許多年輕人都未曾閱歷過這些,但那時候的年輕人雖生活在艱苦年月裡,但是人們感情聯絡最緊密的年代,是意氣風發、朝氣蓬勃的時代!

是啊,少年是人一生最美好的回憶。無憂無慮的年華,小時候記憶最深莫過於:衣、食、玩。食和吃的事情已經說過了,下面我們說說那時候的業餘文化生活吧!

其實,雖然小時候都很窮,交通和信息比較閉塞,但孩子們的業餘文化生活並不像現在人所想象的那麼單調,甚至可以說很豐富且有趣味。

我把我小時候的業餘文化生活簡單進行了劃分,下面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一些敘述。

【苦樂年華15】少年時代(16)沒學成武術成為我的終身遺憾

第七部分 :沒學成武術成為我的終身遺憾

現在的滄州是全國武術之鄉,屬滄州管轄的獻縣與滄州相鄰,自然也不例外。我們村北張白在獻縣屬於大村,我的爺爺那一輩村裡還是有很著名的武術大師。據說陳家就有幾位,但因為年齡差距太大記不清了。到我父親這一代,基本上就沒有稱為武術大師的人了,但是武術練得不錯的大有人在。

我這年齡的,小時候正趕上人民公社時期,村裡忙完秋收以後到開春農忙播種這段時間,村裡大隊部還是會組織大量的活動,主要是秋後開始排練,到春節期間進行演出,活躍村裡業餘文化生活,如排戲,武術表演等等。

我這人從小就因為是老小,家庭條件不好,長得又瘦又小,再就是比較懶惰,村裡的很多優良傳統沒有得以繼承,更談不上發揚光大了。

我們村雖然是個典型的以農業經濟為主的村,但並不保守落後。比較有特色的譬如辦廠子,有石棉瓦廠,還有銅絲廠;刻章(俗稱刻戳);演戲;練武術(俗稱練把式架)。另外文化人也不少。

我並不是不喜歡這些東西,我深知有些東西可以成為立身之本,也特別適合我,自己也想學成為某個方面說說道道的人,但因為性格的原因吧,就是懶,結果都半途而廢,一樣也沒有堅持下來,一樣也沒有學成,至今想起來都十分後悔。從我小時候的這些經歷證明了一個道理,就是無論做什麼,不能淺嘗輒止,不能靠小聰明,只有心中有目標,腳踏實地,付出辛勤的汗水,才能成功。

【苦樂年華15】少年時代(16)沒學成武術成為我的終身遺憾

俗話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大凡練武的人,都有一顆爭強好勝的心。誰都想把天下第一的桂冠戴在自己頭上。國內有公認的三大武術之鄉,廣東佛山,河南少林寺和河北滄州。

小時候,每到春節期間,村裡除了演戲,就是武術表演。各路武術英豪在鑼鼓聲中,沿著村裡主要街道,巡迴表演。特別是在有比較寬闊的地方,還要停下來集中表演,村裡人們邊看邊鼓掌、叫好,再加上鑼鼓喧天,武術大師和器械的打鬥聲,可以說是高潮迭起,熱鬧非凡。人們忘卻了煩惱和憂愁,充滿了農家真誠忘懷的歡笑。這種情況年復一年,給人們帶來了生活的美好憧憬和希望。

那時候各村都有自發的武術隊,武術練得是傳統武術,真刀真槍,實戰演練,水平高低立馬自現。不像現在練武的人們都去武術學校,學些花拳繡腿的套路,目的是為了參加比賽獲獎。

就拿今天說的學武術吧,上小學的時候,武術訓練、表演,參加的村民和學生還是非常多的。

我們村的活動場地主要是大隊部院內,冬天天冷和天氣不好時就到院內西南角臨街的平房裡。

那時候練武用的各種器械平房裡有一部分公用,主要是自帶器械,這樣平時在家或合適的地方練習和表演更方便一些。

一開始對學武術我也是充滿熱情、積極報名,積極參加訓練,在師傅的教導下,站樁、踢腿、蹲馬步、分解練習武術動作,等等。但終因辛苦、枯燥,沒能堅持下來。以至於後來不知道何時放棄成為看客。

和我處於一個年齡段的,練武的人很多,出色的也沒有幾個。我記得練得比較好的,比我年齡大的解桐生(後來成了我三姐夫)、鄭德英、郭培江等,和我同齡的有解清松、郭培宣等。別人我就記不清了。就是到了現在,過年武術表演的時候還能看到他們矯健的身影。一個愛好終身受益,能堅持幾十年,我是非常佩服的。

【苦樂年華15】少年時代(16)沒學成武術成為我的終身遺憾

進入70年代,隨著形勢好轉,各地文化站開始復甦,和其他地方一樣,北張白村文化站下也開展了多種文化項目,併成立了少年業餘武術隊之一——北張白少年隊。當時的隊員主要是北張白小學的學生,年齡在8-12歲,主要是男隊員。都是自願報名參加。

師傅一般情況下就是本村的,他們教出來的學生,水平一點不含糊。學生基本功紮實,練過劍、拳、刀、槍,會空翻、打旋子,在他的編排下,可以進行很精彩的單人或對打表演。

當年訓練的場地條件十分簡陋,但師傅仍以專業隊員的訓練來要求徒弟們。40多年後,當年的“孩子”已經到了天命之年,但他們回憶起往事,總記得師傅的嚴厲。

【苦樂年華15】少年時代(16)沒學成武術成為我的終身遺憾

學習傳統武術程序大致上是這樣的:

說簡單也非常簡單,說難也難上青天。中國傳統武術,不管什麼派別,不管什麼拳種,無非就是先內練精氣神,後外練筋骨皮。

夏練三伏,冬練三九。經武術大師的提點,再加上自己的勤奮練習,不斷反思進取。

真正要練好武術,就要腳踏實地,刻苦訓練,苦練基礎本事,融會貫通,有自己思考感悟,敢做,要真正練好武術,就要有正氣,不怕死,這樣才能真正有那股猛勁狠勁,才能戰勝對手。

通過民間武師來看,鍛鍊身體的形式很多,有跑步,扎馬步,舉石鎖,石球,石餅,舞弄一些兵器,這樣兵器往往都不是真正戰鬥,而是主要用於身體鍛鍊。

跑步、壓腿。

練前熱身運動要充分。跑步比較隨意,主要是根據你的體能。初學者每天跑步3~5公里 ,跑步跑到全身微微出汗就可以了。做俯臥撐,壓壓腿就可以了。還有仰臥起坐,差不多每個項目20個一組。每個做3組。量力而為,每天遞加就可以了。每個人的資質都不一樣,自己慢慢調整就可以了。

蹲馬步。自己跟自己定時間、弄兩個圓柱形木墩三十公分高、蹲在上面扎馬步。第一次先10分鐘、慢慢的加時間。

踢腿。踢腿不能按時間、要按次數。我每天左右腿都踢200下。

站樁。

站樁的關鍵是身體要端正,術語是中正安舒,姿勢不是問題,難就難在精神方面,你先想象身體好象氣球一樣被充進氣,關節松空,皮毛通透,全身飄飄然。然後什麼也不用想了,保持大腦一片空白,就是半睡眠狀態。每天早晚各一次,一次兩個小時,站樁不許有雜念,否則前面白站了,剛開始站不了那麼久,要慢慢來。

這和瑜伽的冥想訓練差不多,李小龍叫生物修煉、流動能量訓練,古人把它作為內功修煉。如果練不對,堅持二三十年一點用都沒有,弄不好還神經錯亂,古人叫走火入魔。

一天三次為佳,不建議多站,也可以一天一次。具體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靈活安排,只要注意質量和持之以恆就好!站樁初學在5分鐘左右為佳,慢慢過渡要15分鐘、20分鐘直至半個小時以上!可以在練習一個星期之後慢慢增加時間!站樁不要心急,要培養自己的耐心,信心和毅力!主要以不疲勞,舒適為宜!站樁要每天堅持不斷的練習!

打沙袋。練武術是很難速成的,為練力氣和身體的柔韌性及耐久力,每天都要打沙包、踢沙包,做到身體靈活,練武術體力足、膽量大、下手狠是第一位的。

練分解動作和整套動作。

中國武術主要內容包括搏擊技巧、格鬥手法、攻防策略和武器使用等技術。套路運動有拳術、刀、槍、劍、棍等。

武術門派眾多是由於南北地理、氣候、人的不同而造成的。北方人身材高大,北方氣候嚴寒造成北派拳術氣勢雄勁,大開大合。南方多水,南方人身材矮小,拳術也比較細膩。諺語也有“南拳北腿”之說。當然這並不是絕對的,例如起源自北方的八卦掌就很少用腿攻擊,而南方的詠春拳卻有不少腿擊技巧。

中國武術的流派繁多,卻沒有統一的命名方法。有些按地區命名(如河南派心意拳);一些按山脈、河流(如武當派);有以宗師姓氏命名(如楊氏太極拳)。以往,這些流派會以主修內功、外功來粗略劃分,成為內家拳和外家拳兩大類。

中華武術內容豐富,拳種繁雜。

按運動形式與技法特徵分:

1,長拳。2,太極拳。3,南拳。4,劍術。5,刀術。6,槍術。7棍術。8,其它拳術。9其它器械。10,對煉項目。11,集體項目。

按地域分:

少林拳,武當拳,峨嵋拳,青城拳,八門拳,等。

按形式分:

投射式,表演式,角技式。

按內容分:

拳功,內功,與外功。套路,徒手與器械。對煉,固定對打與散打。

按拳種分:

查拳,華拳,洪拳,炮拳,少林拳,蔡李佛拳,詠春拳,翻子拳,劈掛拳,形意拳,太極拳,八極拳,螳螂拳等等。

以上是大的分類。

細分舉要:

1,查拳:

子母拳,行手拳,飛腳拳,梅花拳,二路查刀,吾昆劍,盤龍棍,鎖喉槍等等。

查拳在各地又略有所不同,山東查,河南查,青海查。

2,太極拳:

陳式,楊式,武式,孫式,沙式等等。

3,南拳:

法門拳,字門拳,五虎拳,蔡李佛拳,李拳,洪拳,等等。

擒拿術中國拳術之一。是從國術技擊中演變而來,其特點是不用兵器,只採用各種徒手格鬥的手法,利用人體關節、穴道和要害部位的弱點,使對方身體局部產生劇痛而束手就擒。擒拿術是一種應敵捕捉技術。常配合其它技擊方法對敵人進行反側關節、分筋挫骨,使之失去反抗能力而就擒,如踢襠撇臂、挎攔、攜腕、小纏、大纏、端燈、牽羊、盤腿、卷腕、斷臂等等。當然,擒拿術也包括解脫法。

【苦樂年華15】少年時代(16)沒學成武術成為我的終身遺憾

套路練習方法。

記住,練的時候還是多學,不懂就問。多練,練到可以控制自如。不管出什麼動作要求協調、有柔韌性。打實戰是為了吸取自身不足的問題和鍛鍊膽量。還有對敵經驗。

身體素質是要提高的,這是必須的。練武的要點不是打人,而是怎麼不打人。力量、速度、這是武術的前提。敢打,打的時候別怕捱打;狠打,打的時候別留手,打服了還要打。

頭緒之一:“法借勁使、勁由法出”是傳統武術運動方法的基本原理。無論武術運動在套路的演練上,還是在技法的運用上,武術的特徵決定了武術中的任何拳種都是一項勁與法不可分割的運動。我們無論學練任何一個傳統武術拳種、任何一個流派的武術套路,都應根據傳統武術運動的這一基本原理。從瞭解所學練的拳種風格、特點及勁力上的要求人手,將勁力上的運用與運動中的各種技法動作緊密地結合起來。緊緊抓住“柔為剛之本,剛乃柔之用”的關係。在學練套路的過程中,不急不躁仔細揣摩所學練拳種的外在風格特點,熟悉拳架動作中的虛實、剛柔變換規律,認真掌握好“勁”在運動中的傳遞過程,這是我們學練好傳統武術的方法之一。例如:學練少林拳類風格的拳種,就要了解少林拳的風格是以剛勁遒拔而著稱。其特點是發拳曲而不曲,直而不直,滾出滾入。要求突出一個“硬”字,反映一個“快”字,發勁要達於四肢。所以演練少林拳法時,就要體現出其快速敏捷、剛健有力的風格和特點。體現這些特點,就需要我們在練筋骨、練氣力、練敏捷上下功夫。如學練長拳類的競技套路時,則又需將套路的架勢舒展、蹦高跳遠、動作靈活、勢正招圓,作為重點練習的目標,在肢體的柔韌性上、節奏的分明上、蹦高跳遠上、身輕體健上下功夫。而學練劈掛、通臂等套路時,由於該類拳種在技法上講究放長擊遠、通肩達背,因此,在練習中要注重肩關節的靈活性和臂與肩背部肌肉的柔韌性、協調性的練習,以求在技法運用時能探腰拔背、放長擊遠。再如我們學練所謂的“內家拳”時,由於“內家拳”在練功的指導思想上與所謂的“外家拳”有著明顯的不同,所以在風格上也有明顯的差異。在內家拳中最有代表性的太極拳、八卦掌、形意拳之間,風格特點雖然明顯不一,但在練功的指導思想上都主張以柔克剛,先柔後剛。在練功方法上都注重懸頂順項、含胸拔背、沉肩墜肘、塌腕松腰、實腹斂臀、以意導體、以體導氣,都刻意地追求意、氣、力的高度協調與統一。所以學練內家拳也好、外家拳也好,只要瞭解了其風格特點,在勁與法的配合協調方面,認真體悟剛柔變化中的相互依存、相互為根的關係,是不難掌握我們所學練拳種中的各種技法運用規律的。

頭緒之二:要了解“氣與力”之間的相互關係和“氣足力大、招熟勁活”的基本道理。在拳路熟練後,我們就要注意呼吸在拳架攻防動作中運用的規律。在套路的練習過程中,要注意使呼吸在意識的支配下,通過與動作的協調配合來逐漸增大腹腔內橫膈肌的升降幅度,以求充實丹田部位的氣感來增強腎臟納氣的功能。古典醫學有曰:“氣足血盈,人體則生機勃勃。”體內橫膈肌升降的幅度增大,可以對體內鬆散的能量通過氣的歸聚形式,不斷在“丹田”部位進行量積累。這種氣的歸聚與量積累可以在意識的支配下,通過內的氣與外的形相一致的鍛鍊,使體內的肌肉和筋膜的舒縮幅度作用於武術的技法時,在質量上能明顯地得到提高。一些傳統武術之所以十分注重樁功,就是前輩們意識到人體的內氣是一種活動力很強的精微物質,它以“升降出入”的運動形式,與血液流行全身,為五臟六腑功能的運轉提供物質基礎。通過樁功的強化練習,既可增強“內氣”在體內的鼓盪,促進血液循環,又可極大地增強神經系統支配肌纖維條件反射的能力。所以,增強橫膈肌的上下運動幅度,提高內氣在體內的鼓盪,既是對人體能量的有效積累,也是一個習武者在技法嫻熟時能隨意發揮人體潛能在武技運用之時所必須。這種必要的人體能量積累,既是提高武技質量的需要,同時又能促進血液循環,增強人體御病能力,達到臟腑功能旺盛的效果。

頭緒之三:要認識到中國傳統武術套路的形式,本源於技擊和強體的需要,對套路的練習也是掌握中華傳統武術技擊方法的一種必要形式。武術的各種技法運用於實戰之中,是武術各流派套路中的手法、身法、步法、勁力的最高表現形式。套路與技擊是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兩者的相輔相成才能構成中華武術獨特的內容。才能使之成為中華民族文化中的瑰寶。反之,沒有套路這一形式,中華武術各拳種、各流派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中華武術也就失去了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所以學練傳統武術,不可忽略對套路的練習。套路的練習對於練意、練力、提高肌肉伸展放長性的收縮狀態,增強肌肉的彈性勢能是十分必要的。我們選學傳統武術套路,就是通過對不同拳種套路的階段性練習而形成該拳種的風格後,再從勁力和肢體上的雖能剛尚不堅、雖能柔而過於軟的狀態,遵循先去體內拙剛、後求肢體柔化,再由柔求韌、由韌而達極剛的漸進要求,使自己在循序鍛鍊的過程中,力求達到雙臂圓活、肢體通暢、力量順達、不僵不滯。這也就是傳統武術理論中斷一再提到的“若欲極剛,必為極柔”的練功方法和要求。因此,按照上述傳統武術運動的基本原理,我們在對選學的拳種套路練習過程中,不但要熟悉套路中的動作結構、特點和要求,還應在動作的組合上,進行必要的有意識的意、氣、力與攻擊動作內外相合的發力鍛鍊。通過這種有意識的練習,要使自己在身體內外逐漸地形成一種頭頂、腳踩、前衝、後掙的十字勁。在這種十字勁的基礎上,通過進一步的深化練習,就能根據武術套路結構中的各種技法運用要求,發放出彈簧勁、驚炸勁、劈柴勁、衝撞勁等各種超長的技擊實用勁法。這些勁法的產生,是在意識的支配下經過有序的、並符合力學原理和生理機能的練習後,而將體內經過長期鍛鍊所快速聚蓄的能量,在瞬間通過腳掌的快速蹬踩、腰脊的擰轉傳遞、頭部的懸頂上拔,以肌體外在的各種形式需要爆發於身體某一部位,並能最大限度地轉化為著力於另一物體之上的勁。這種勁上下一體、內外合一,且能隨意發放,變換勁的大小。其特點是“蜻蜓點水”,突然爆發,並能在實戰中體現出其迅猛的攻擊力和防守艙能方。這種攻擊力和防守的能力,也就是中國武術各流派在拳理中之所以不惜千言、洋洋萬語所刻意說明和反覆論述的中國武術之精髓——功夫的內涵。“山之雖高,路有多條”,雖然中華武術的練功方法多樣,且各有千秋,但有所造詣的武術大家們,無一不是對勁與法合一的相互關係的徹悟者。武林前輩的長期實踐已經證明,功夫的深淺取決於習武者的勁法合一的協調程度和必要的時間積累。“柔乃剛之本,剛乃柔之用”、“剛柔互濟、陰陽互為其要”作為中華武術運動的根本法則,早已為歷代的武林先賢們所認同。因此,武術中所要求的鬆柔的鍛鍊、柔韌的鍛鍊、圓活的鍛鍊,進行意、氣、力、形合一的高度整體性鍛鍊,應該是我們練好傳統武術過程中要重點掌握好的幾個環節。我們在學練武術的過程中,要借鑑前人的寶貴經驗,在拳架規整、動作流暢後,即應以鬆柔為本,以圓為綱,去掉僵力,使周身上下勁力通暢、動作展轉自如,在鬆柔中含有韌性,在剛直中寓有柔勁。這樣的練功方法也就符合了武術前輩們一再強調的練功要循序漸進的要求。

頭緒之四:要在中華武術諸多拳種和練功方法不盡相同之中,深刻理悟出“腰為主宰”的深刻含義。作為學練傳統武術者,要認識到無論我們選學任何一個拳種,在套路的演練上應遵循的基本方法是:在套路動作熟練、身體上下動作協調、勁力基本通暢後,就要在自己盤架子的過程中,有意識地把意、氣、力與套路中的各種技法在整體上進行協調一致的練習。在練習的過程中,要不急不躁、聚精會神、認真體會套路中的剛柔變化和呼吸與腳踩、腰傳、臂達的規律;努力尋求動作中的“內外合一、手足相齊”的發力原理;熟練掌握和運用剛柔兩者之間相互依存、互為所用的武術運動方法;就能充分認識到武術各種技法所遵循的基本原則,都是通過腰這一人體運動的主宰來顯現的。只有充分發揮腰部的功能,才可使丹田部位氣感充實而下盤穩固;上肢靈活而不失沉穩。在套路演練時才可氣勢飽滿、勁力通暢、有形有神、形神兼備。在技法的運用上,通過腰的上下傳遞,就能較快地將自己所習的技法在實戰中得到合理的運用。使自己的攻防動作,在“動與靜、快與慢、剛與柔、虛與實”的運用過程中,顯示出“以腳為根,下肢求之以穩;以腰為軸,上肢求之以活”的武術運動技法來,並可使任何動作在舉手投足間,都能通過腰的隨意驅動呈現出動之有理的感覺,進而充分發揮出中華武術本身所具有的“刁鑽兇狠,活而不僵;圓滑善變,躲閃自如”的技擊特點和“上盤春風搖絲柳,下盤葦根裹泥中,下穩上活腰為竅,理明功到功自成”的整體功能在於合的練功目標。所以,習拳有方,練功得法,是我們每個學練傳統武術之人的應循之道。

過去,村裡幾乎家家都有習練武術之人,上至80歲老人,下到5歲娃娃,都能舞拳弄棍,人人都是“武把式”。

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武術盛極一時,隨著現代化、工業化、商品化的發展,大部分青壯年外出打工,習練武術的人有所減少。

現在,真正能打的傳統武術已經非常少了,很多傳統武術的實戰性已經失傳了,留下的,都是那些套路,可以說是花拳繡腿花架子的東西,加上傳統武術本身需要的是時間的沉澱,沒有拳擊的速成,在現在這個浮躁的時代,傳統武術逐漸慢慢地走向了衰落。

獻縣老家通過多次邀請外地武術名家、作家、文化學者、名人到講武堂交流、座談,參加市、省、國家、世界級武術大賽、推動關東拳進校園等等,傳統武術再次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武術套路中蘊含著中國古老的哲學思想、兵家謀略,寄託著民族情感。在其發展過程中文化因素、道德倫理,都植根於鄉土文化的土壤中,並結出了累累碩果。如今的獻縣正在用武術的方式詮釋著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傳承著中國人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精神實質,並把這種精神以演武的形式推向了全國、以傳武的形式推向了世界。

獻縣文化底蘊深厚、亦有流傳千年的武術文脈,明清之際更謂武健泱泱。不僅有“燕子李三”、“大俠竇爾墩”,更有大清一朝便湧現出44名武進士、280名武舉人,其中武狀元5人,武榜眼2人,武探花2人。武術科舉成績斐然,位居全區乃至全國之最。所以獻縣是名副其實的“武狀元之鄉”不僅合情合理,更是名副其實。

在呼喚傳統文化迴歸的當下,武術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傑出代表也越來越受到現代人的重視。獻縣的武術文化正隨著國家改革與發展的春風不斷的前進與繁榮。獻縣縣委縣政府正在與“愛武中國”健康共享平臺合作,爭取政府部門支持,吸納社會投入,合力打造、創建“武狀元之鄉”,打造“到武狀元之鄉,學滄州真功夫”的健康理念與時尚品牌。深化“互聯網+旅遊+文化+健康”的消費模式,擦亮“中國最美文化休閒旅遊名縣”的名片,在以首都為中心的京津冀旅遊目的地中不斷提升影響,形成新的旅遊核心景觀,促進全民健康產業發展,為獻縣添彩,為百姓造福。


【苦樂年華15】少年時代(16)沒學成武術成為我的終身遺憾


【苦樂年華15】少年時代(16)沒學成武術成為我的終身遺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