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奇帆:高地價是高房價的原因嗎?


黃奇帆:高地價是高房價的原因嗎?

這十年,一線城市的房價幾乎漲了10倍以上,有時候大家會說這是通貨膨脹現象,十多年前,中國GDP 10多萬億的時候,貸款餘額也就是10多萬億,現在是150多萬億,貨幣增加了十幾倍,房價有的地方也漲了8倍、10倍、12倍。

到底是貨幣漲,房價漲,還是土地漲,房價漲呢?

我個人認為,一切物價上漲都是通貨膨脹現象,這麼籠統的一個經濟規律是沒錯的,但是為什麼貨幣通貨膨脹了三倍,有的東西漲了,有的東西掉價呢?說明還是跟具體的供求有關,如果真的是一個供過於求的東西,貨幣哪怕氾濫,這東西價格跌掉一半也是有可能。

房地產之所以漲價,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是和地價有關。

地價漲了,房價跟著漲,房子本身是會貶值的,每年折舊,用個幾十年可能就會拆掉,但是在城市裡,土地每年都會升值,最後這個房子哪怕拆掉了還會值幾百萬甚至上千萬,是因為這塊土地升值了,我們土地升值有點畸形,長得特別高。

有三個原因:第一個原因當然是我們土地買賣的方式,我們從香港學來的土地拍賣制度,應該是上世紀80年代後期90年代初期,我當時在浦東新區,我們一起到香港學土地拍賣制度,幾個月學了回來,中國第一輪的土地批租拍賣是從上海上開始的,我對這件事,應該說了解得特別清晰。

總的來說,拍賣有它的好處,在政府主導的機制裡,拍賣是陽光的市場機制,能夠避免腐敗和灰色交易。如果是協議出讓,居間交易中搞不清的事,不知道會害了多少幹部。

拍賣制是好的,但是拍賣制的規則是價高者得,很多家來叫這塊地,就可能幾十輪甚至上百輪地叫價,越拍越高,拍賣的上限怎麼封頂缺少一個有效的制度安排,光靠行政手段,比如拍到3000萬一畝的時候,拍上去的不算,到此封頂,這又有點和規則不合。

這是第一點原因,拍賣制本身會推高地價。

第二個原因是土地本身就供不應求,假如說我們供應城市的土地,平均在供地量的20%,情況就會比較平衡,現在供應的只有10%,少了一點,而且是不均衡的,對一線城市供應不足,越供應不足,拍賣地價越高,最後倒過來,地價越來越高,房價越來越高。

這是第二個問題,供不應求短缺,總的供應上短缺,有缺口產生的問題。

第三個原因是,城市發展並不是每年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都在城市邊緣地帶徵收農民的地,新增土地擴張來發展,新增土地擴張是跟國家要的指標。

每一個城市的市長,另外有個手,它在乾的一個活呢,是不要指標了,把這個城市幾十年上百年留下來的棚戶區、貧民窟、破房子拆掉,叫舊城改造。舊城改造不要指標,本來就是城市建設用地。

拆遷會有什麼情況呢?如果這個地區的房價大體是7000元一平方米,你來拆1000戶,每戶有個100平方米,這10萬平方米怎麼補償?大體上按照這個地區的均價來補償,這是拆遷的基本邏輯。

所以拆遷10萬平方米的土地,地價7000元/平方米,造出來的房子一定到一萬五六,拆遷會帶來巨大的土地成本。

過了一年兩年,這塊地旁邊的地要拆遷,拆遷的成本就不是六七千,而是一萬五、兩萬,這很正常,以這個地價成本拆出來的房子,造出來的就會賣三萬四萬。

這個意義上,城市的土地如果都是靠拆遷而來,造新房子滾動開發,房價容易高。

所以我們現在的城市,在拍賣機制下,在一個總體上新供的土地短缺的情況下,老城改造,拆遷循環,這三個機制疊加在一起,就會導致房價往上升。

一定要說這裡面哪個人負責,這裡面是一種機制,幾乎所有人都在埋怨,開發商埋怨土地價高,老百姓埋怨房價高,官員埋怨投資環境破壞了,所有人都不滿意,似乎無法改變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