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南瓜一青菜一西葫芦种植模式,掌握好方法,提高效益

为提高单位面积的产出率,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示范集成了大棚南瓜-青菜-西葫芦高效种植模式该模式为提高大棚设施的利用率,早春采取多层覆盖增温保温技术,实现南瓜提前种植,提早上市;夏季利用连栋大棚避雨栽培,用遮阳网覆盖降温种植蔬菜,借助连栋大棚的钢架和空间,及时种植西葫芦,提高了种植效益##高效农业是本县近年来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是本县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支撑,但是种植茬口安排不合理、大棚设施利用率低、种植效益不高等题普遍存在,严重制约本县蔬菜产业提质增效。

针对问题,研究,示范推广了大棚一青菜一西葫芦高效种植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大棚南瓜一青菜一西葫芦种植模式,掌握好方法,提高效益

1种植茬口与季节安排

南瓜于元月初播种育苗,2月初移栽定植,3月底至6月底采收上市;青菜于7月初播种,8月开始采收;西葫芦于8月下旬播种,9月上旬移栽定植,10月上旬开始采收上市。

2产量与效益

南瓜亩产约10000kg,产值约30000元;青菜亩产1500~2000kg,产值约5000元;西葫芦亩产约5000kg,产约12000元。年亩总产值达4.7万元。

大棚南瓜一青菜一西葫芦种植模式,掌握好方法,提高效益

3栽培技术要点

3.1南瓜

3.1.1品种选择:早春南瓜种植应选择耐低温、耐弱光、早熟容易坐瓜的品种,如脆栗2号贝贝南瓜等。播种育苗南瓜是喜温的短日照植物,耐旱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以肥沃、中性或微酸性沙壤土为好。春播南瓜在元月初播种。采用棚纺布覆盖保温育苗,每亩大棚需苗量在1000~1100株为宜。

大棚南瓜一青菜一西葫芦种植模式,掌握好方法,提高效益

3.1.2适时移栽:移栽前要搭建好连栋棚和二棚,亩施有机肥300kg、硫酸钾复合肥50kg、豆饼100kg,耕翻整地,6m大棚做成垄,铺好滴灌带,覆盖地膜。当1叶1心时移栽最佳,每垄栽2行,株距80cm。移栽时采用二棚布覆盖保温,移栽后扣小棚。宜选冷尾暖头的晴天进行移栽,以保全苗。

大棚南瓜一青菜一西葫芦种植模式,掌握好方法,提高效益

3.1.3田间管理,温度管理:南瓜定植后3d内闭棚促缓苗。缓后,棚内温度控制在白天25℃~30℃高于32℃时放风,低于26℃关闭通风口;夜温12℃~15℃,不能低于10℃。若遇阴雨严寒天气,采取临时加温措施,连栋大棚内要加二棚和小拱棚,夜间小拱棚布,使夜温不能低于8℃。肥水管理;南瓜有其独特的生长结构,叶面比大,所以蒸发作用强。在水分管理上要保持土壤湿润,后淋足定根水。第一瓜坐果前,开花坐瓜期控制浇水,控制水供,抑制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在坐果后,发现水分不足要及灌溉,每隔7d左右亩施高钾冲施肥5kg,每隔10d喷施一次微量元素叶面肥。整蔓留枝。每株只留一个主蔓,侧蔓全部去掉。

大棚南瓜一青菜一西葫芦种植模式,掌握好方法,提高效益

3月25日左右,幼苗长到7~8叶片时,应撤去二棚和小拱棚,开始用尼龙绳吊蔓,吊绳吊在南瓜苗的基部,随茎蔓的生长使吊绳与茎蔓缠绕在一起,每隔3~4叶绕蔓一次。根瓜一般都较小,要尽早去掉根瓜,促进第二个及以上的瓜坐果和膨大。病虫防治。虫害主要注意蚜虫、瓜卷螟防治,病害主要防治白粉病、角斑病等。蚜虫可以用黄板诱杀,也可用抗蚜威加杀虫双使用菊酯类农药交叉即防治蚜虫、瓜卷螟。白粉病:可用50%多菌灵500倍稀释液,或四氟醞500倍稀释液防治,交叉使用,连喷3~4次。角斑病可用75%百菌清800倍稀释,或倍得力600倍稀释液防治,每15d1次,连用2次。

大棚南瓜一青菜一西葫芦种植模式,掌握好方法,提高效益

3.1.4适时采收

南瓜的成熟是分批采摘。南瓜既可采收嫩瓜,也可采收老熟瓜。早期结的瓜以采嫩瓜,以使生长的幼瓜的生长良好。嫩瓜以谢花后20d采收为宜,嫩瓜宜随采随卖。

3.2青菜

3.2.1品种选择:青菜可选用抗病品种,如金品一夏、等。精细播种;播种前将畦面拍平,亩施复合肥50kg,6m宽的大棚做4畦,畦高0.2m,安装好喷灌管,以利于灌溉。然后浇足水,待水全渗后,于7月上旬,每亩用青菜品种300g直接撒播。

大棚南瓜一青菜一西葫芦种植模式,掌握好方法,提高效益

3.2.2田间管理

7、8月份阜宁的气温较高,要适时,利用大棚支架,在棚内采用。水分管理;发芽需水较多,要保持土壤湿,子发芽提供宜的生长环境,确保出芽率。应在上午8:00前、下午17:00后进行,防止烂芽。

3.2.3病虫害防治:主要害虫为W虫、菜青虫等,可用10%的毗虫啾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5%的氟虫<悬浮剂1500倍液、25%的杀霉素悬浮剂1100倍液、10%的A虫<悬浮剂1500液等防治。做到7d虫剂、杀菌剂一次,同种药剂不重使用。

3.2.4适期采收:播种后25~30d即可采收上市。

大棚南瓜一青菜一西葫芦种植模式,掌握好方法,提高效益

3.3西葫芦

3.3.1品种选择:秋季西葫芦宜选择耐高温、抗病毒病好、易坐果早熟、短蔓类型的品种,如夏秋王、珍玉绿冠等。

3.3.2播种育苗:秋季西葫芦种植一般8月下旬播种,在大棚内建造苗床,苗床为平畦,宽1.2m、深10cm。采用穴盘基质育苗,每袋基质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0g混均匀,防苗期病害。

3.3.3移栽定植:移栽前亩施有机肥500kg、豆饼30kg、硫酸钾复合肥50kg,耕翻整地,6m大棚做成垄,铺好滴灌带,覆盖地膜。当苗2~3片真叶时即可移栽,每垄栽2行,大小行植,大行距100cm,小行距50cm,株距50cm,亩栽1000株左右。

大棚南瓜一青菜一西葫芦种植模式,掌握好方法,提高效益

3.3.4田间管理调控:西葫芦不耐高温,高温干旱不仅会降低其产量,会诱发病毒病。当较,和不及时,易造棚内高温干旱,使病毒病发生。当温度超过30℃时,可在大棚内加遮阳网覆盖降温,后期温度迅速降低,当夜间温度低于15℃时,要加盖二棚膜,11月中旬再扣上小拱棚,夜间加无纺布,使棚内保持在15℃~30℃之间。水肥管理;西葫芦容易徒长,坐果前一般不浇水。当70%以上植株都已经结瓜,根瓜长至5cm左右时,每隔7~10d亩施钾5kg,叶面素的,防止生长。后期,随着天气转冷,浇水施肥应选在晴天上午进行。植株调整;蔓性品种,在植株8片叶以上时要进行吊蔓与蔓。植株的生长一,要进行整蔓,使植株高矮一致。吊蔓、绑蔓时还要随时摘除主蔓上的侧芽。大棚植葫芦常因授粉造瓜。因此,必须进行人工授粉或用整株喷施座果灵,才能保证坐瓜。

大棚南瓜一青菜一西葫芦种植模式,掌握好方法,提高效益

3.3.5采收:前期温度高,开花授粉后后7~10d采收,根瓜达到250g应尽早采收;随温度降低,可以授粉后10~15d;11月以后,授粉后20d采收

结语:综上诉述,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本文对大家有所帮助。仅供各位种植户朋友参考学习,如果大家有更专业的知识愿意分享,留言即可!也希望大家可以帮忙,转发、点赞、关注一下笔者,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