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殿堂的艱難跋涉——走近真實的路遙(五)

無庸諱言,路遙從事創作的動機也有很強的功利性,出人頭地、建功立業的意識遠遠強於對文學的愛好。文學更多的是一塊改變身份從農村進入城市的跳板,他試圖用文學打拼出一條人生新道路。

在好友曹谷溪幫助下,路遙憑藉創作才能在延川縣站穩了腳步。1972年8月2日《陝西日報》報道:“城關公社劉家圪嶗大隊創作員路遙同志,一年間創作詩歌五十餘首,其中六首發表在報刊上”。正是由於路遙創作上的突出表現,在一些人的質疑聲中,他進入了延安大學中文系,從此徹底改變了他的農民身份,真正進入了城市。

1976年8月,經陝西省作家協會爭取,路遙被分配到陝西省作家協會主辦的文學刊物《延河》做編輯工作。這對於路遙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他獲得了從事文學創作的必要條件,文學也成了他今後必走的人生之路。

路遙一直在追求著自己的人生夢想,可他的文學之路並不平坦。當中央還沒有對“文化大革命”作結論,別人還在喊“文化革命好”的時候,他逆風而動,以超常的勇氣與遠見卓識,寫出一篇聲討文化大革命的六萬字小說——《驚心動魄的一幕》。他寄給了在全國的各大型刊物,可都給退回來了。沒有人理解他的小說,也沒有人敢發。他當時很苦惱也很無奈。他說他還要往外寄,如果這次再寄出去不發表的話,那他就把這個作品撕掉了。後來,《當代》慧眼識珠,尤其是得到老作家秦兆陽的欣賞,才得以在這個雜誌上發表並獲全國第一屆中篇小說獎。

《驚心動魄的一幕》的獲獎,增添了他前所未有的自信,這部作品奠定了他向更高目標攀登的基石。1981年6月,不到三十二歲的路遙,以頑強的毅力,用了二十一個晝夜,創作完成了十三萬字的中篇小說《人生》。他自己認為可以開創一個時代的作品,寫出來後先後寄給幾家刊物,可還是被退稿。但他堅信並預言:要麼巨大的成功,要麼徹底失敗。結果《人生》果然讓路遙一舉成名。《人生》對於路遙的創作生涯來說,是屬於里程碑式的作品,也奠定了他在陝西文學界的地位。

這時候的路遙其實也負載著極大的心理壓力。他無法忘記與他的文學教父柳青的一次談話。柳青說,從黃帝陵到延安,再到李自成故里和成吉思汗墓,需要一天時間就夠了,這麼偉大的一塊土地沒有陝北自己人寫出兩三部陝北體裁的偉大作品,是不好給歷史交代的。而他這輩子也許寫不成陝北了,“這個擔子你應挑起來”。 路遙一直為此而感動。

而當時,有一種論斷,認為《人生》是路遙不可能再逾越的一個高度。可爭強好勝的路遙很難承認《人生》就是他的一個再也越不過的橫杆。十三萬字的中篇小說,不足以安慰像他這樣懷有遠大抱負的靈魂。他要完成最尊敬的文學教父對他的囑託,在更大範圍和格局上,確立自己的文學地位。於是,路遙揹著重如泰山般的十字架開始了他文學的遠征。這又是一次挑戰,他要用他的青春、他的生命做賭注去製作屬於他自己的鴻篇鉅製!

《平凡的世界》這座輝煌藝術大廈,路遙建造的並不輕鬆。第一部全部完稿了,過去發表過他的作品的一些刊物(都是些有影響大刊物),把這部作品看過後,紛紛都給他退稿了(大多認為不適應時代潮流,屬老一套“戀土”派),輾轉了幾個編輯部,最後由謝望新主編的廣東《花城》雜誌表示願意發表。《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問世之後,路遙沒有贏得掌聲與喝彩,相反卻遭遇文學評論人士的當頭棒喝。

魯迅文學院常務副院長白描是路遙的摯友,據他回憶:“1986年的冬季,我陪路遙趕到北京,參加《平凡的世界》(第一部)的研討會。研討會上,絕大多數評論人士都對作品表示了失望,認為這是一部失敗的長篇小說。”很多評論家認為《平凡的世界》相較《人生》而言,是個很大的倒退。嘔心瀝血創作的一部長篇,居然沒有得到“主流”的認可,路遙的心情灰暗到了極點。回到西安,路遙去了一趟長安縣柳青墓。他在墓前轉了很長時間,猛地跪倒在柳青墓碑前,放聲大哭。有誰能理解路遙眾人皆醉唯他獨醒的悲愴呢?

在當時中國文學運動中陷入孤立境地的路遙,對此還是有充分的精神準備。因為他堅信,孤立有時候不會讓人變得軟弱,甚至可以讓人在精神上變得更堅強!路遙對白描說他要繼續寫下去,寫第二部,寫第三部。可就在抄寫《平凡的世界》第二部時,路遙本來沒有恢復好的身體再次出現了問題,吐了血。他告訴王天樂,說這輩子是沒吃沒喝,還打了半輩子的光棍漢。王天樂讓他立即停止第三部的寫作,併為此發生過激烈的爭論。路遙說,他已經考慮好了,他要用生命去結束《平凡的世界》。是啊,他不想讓自己的文學夢想同肖洛霍夫、柳青一樣因生命突然終止而成為殘破的遺憾。

六年的文學遠征,流血、流汗。《平凡的世界》終於在他頑強毅力支撐下圓滿完成,並一舉奪得中國最高文學獎“茅盾文學獎”。這曾經被認為是一部具有內在魄力,具有博大恢宏“史詩般品格”的現實主義力作,應該說是中國當代文學的重要收穫。但此時的路遙已明確感覺到了死神的侵襲,不久就要離開人世了。這位原準備站在諾貝爾文學獎領獎臺發表演講的作家,又堅持完成了不朽的隨筆《早晨從中午開始》,而後帶著未竟的事業,離開了這個平凡的世界。

1992年11月17日上午8時20分, 年僅42歲的路遙因肝硬化,消化道出血醫治無效,走完了他平凡而又悲壯的人生旅程。他活得太累了,非人般的勞動得到的全是苦難:屈辱的陰影,仕途的失敗,苦澀的婚戀,環境的掣肘。他的內心的苦衷難以忍受。唯一能夠釋放的渠道和寄託只能是文學創作,可艱難跋涉的文學之路也是充滿荊棘。但他清醒地意識到,作家的勞動絕不僅是為了取悅於當代,而更重要的是給歷史一個深厚的交代。他深信,歷史會給他一個公正的評價。因為他認為一個沒有喪失普通勞動者感覺的人,一定會把握社會歷史進程的主流、創造出真正有價值的藝術品!因此,他要以生命為代價,以血為墨著華章,為我們彈撥一曲生命絕唱——《平凡的世界》!

文學殿堂的艱難跋涉——走近真實的路遙(五)

文學殿堂的艱難跋涉——走近真實的路遙(五)

無論中國當代文學史學界表現出怎樣的冷漠,我們都不會忘記路遙。苦難的人生旅程,詮釋了他“像牛一樣勞動,像土地一樣奉獻”的人生真諦。不由讓我們想起魯迅先生的一句話,吃的是草,擠出來的是血、是牛奶。這也正是路遙平凡而又短暫一生的寫照。路遙是農民的兒子,他深深地愛著這片土地,愛著這片土地上生活著的平凡的人們。他和他的作品奉獻出的精神食糧,激勵了和正在激勵著平凡世界裡的人們於逆境中自強不息,在苦難中搏擊人生!

從這個意義上說——路遙還活著!(作者:王愛忠)

主要參考文獻:

[1] 路遙.平凡的世界[M].雲南:雲南人民出版社, 2002.

[2] 路遙. 路遙全集 早晨從中午開始[M].廣州:廣州出版社 太白文藝出版社, 2000.

[3] 申曉. 守望路遙 [Z].廣州:太白文藝出版社,2007.

[4] 王天樂.苦難是他永恆的伴侶[Z].人民網,2007.11.14 .

(原載《延安文化》2011年第1期;《新華副刊》2011年4月14日;《閱讀》書香天地2017年1、2期合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