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權至上之古代章服制度,淺談十二章紋的由來與發展

引言

“十二章紋”,是中國古代帝王專用的服飾圖案,它將傳說中舜帝、黃帝時代的圖形加以引用和發展,最後形成12種特殊的微標,即:

日、月、星辰、山、龍、宗彝、華蟲、藻、火、粉米、黼、跋等12種紋樣。據《尚書·虞書·益稷》記載,“十二章”始於有虞氏之時,其後這些章紋或繡或織,逐漸應用於宮廷貴族的服裝之上。

皇權至上之古代章服制度,淺談十二章紋的由來與發展


十二章紋的含義

十二章紋有十二個符號,每個符號都有其獨特的涵義。其中,“日”即太陽,其圖案常常會伴有金烏,取自“日中有烏”等神話傳說;“月”即月亮,月的圖案中常常會伴有蟾蜍或白兔,取自“嫦娥奔月”等神話傳說;“星辰”即天上的星星,常常用幾個小圓圈代表;這三種符號都位於天上,普照四方,在古代皇帝有著“天子”之稱,因此日、月、星辰象徵著古代皇帝至高無上的地位,是魁梧和穩重的象徵,作為君王,安民心、定謀略,治水土,穩重性格是必不可少的一個優點。

,向來被認為是天子的象徵和祥瑞之兆,《易經》中占卜皇帝的吉凶,用的便是“飛龍在天”、“見龍在田”、“亢龍有悔”等有關龍的成語,用龍來代表天子。華蟲,則代表著帝王的文治

皇權至上之古代章服制度,淺談十二章紋的由來與發展

宗彝則是古代祭祀的一種器物,器物上有繡虎紋和譐紋樣的紋路,是忠孝的代表,本指的是古代系玉的五彩絲繩,這裡則象徵帝王品行冰清玉潔,旺盛之意,五行之一,代表帝王帶領士民蒸蒸日上,也象徵帝王處理政務光明磊落粉米,是民之食,民以食為天,象徵皇帝養育子民

取其“割斷”之意,代表皇帝做事幹練果敢取其“背惡向善”象徵帝王能明辨是非

皇權至上之古代章服制度,淺談十二章紋的由來與發展

那麼,十二章紋產生於何時呢?又是怎樣發展的呢?

十二章紋最早產生於西周時代,更早的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時代,也就是堯、舜、禹那個年代,舜帝制定了最原始的十二章紋,只是在那個年代,十二章紋還未被用在皇帝的龍袍上。到了夏商周時期,在《周禮註疏》中記載,周朝時期將日、月、星辰這三種符號畫在旗幟上,其餘的九章則用於祭祀禮服,但是卻沒有嚴格的規定十二章紋為皇家專屬

皇權至上之古代章服制度,淺談十二章紋的由來與發展

到了秦漢時期,封建社會成立,儒學之風盛行,連帶著禮樂文化也得到了突進發展。東漢的孝明帝劉莊詔令有司以尊重《噸芄》、《禮記》、《尚書》等史籍為前提,在儒家重禮的基礎上,對祭祀、五禮、服飾等方面進行了規範,並最終形成一套完備的制度。而皇帝為了更好的統治社會,將一些禮儀時間推移至三皇五帝時期,這時的十二章紋成為了皇室專屬:

《史記·孝文本紀》載:“蓋聞有虞氏之時,畫衣冠、異章服以為僇,而民不犯”

《晉書·刑法志》亦云:“五帝畫衣冠而民知禁。”

皇權至上之古代章服制度,淺談十二章紋的由來與發展

“天子袞服十二章”是逐漸發展完善起來的。東漢時期的朝廷規定:天子最為尊貴,用的是日月星等十二章,三公和諸侯次之,用山龍九章,最後是九卿,只用了華蟲等七個章紋。也就是說,每個等級都有自己相對應的十二章紋服飾,其中日月星最為尊貴,山龍其次,華蟲再次,從此以後,歷代帝王都相繼仿用如此服飾,由此,十二章紋便產生了:

《後漢書·輿服下》載:“天子、三公、九卿……祀天地明堂,皆冠旒冕,衣裳玄上纁下,乘輿備文,日月星辰十二章,三公、諸侯用山龍(以下)九章,九卿以下用華蟲(以下)七章,皆備五采……”

皇權至上之古代章服制度,淺談十二章紋的由來與發展

到了宋元時期,十二章紋漸趨流行,特別是遼、金、西夏以及元朝這些遊牧民族的發展壯大,使得十二章紋逐漸與少數民族的服飾文化結合起來,形成別具一格的服飾。此外,為了促進民族融合,十二章紋也常常作為政治的工具,增強漢人與少數民族的融合性,從而鞏固封建統治。

明初洪武元年,經明太祖朱元璋及朝臣議定後,在明帝服裝上才開始出現固定的十二章紋飾。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明廷經過考訂和完善,頒佈推出皇帝袞冕制度,也就是把皇帝的龍袍上繡上十二章。皇帝的上衣織日、月、星辰、山、龍、華蟲六章,下衣則繡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六章。衣裳上繡上這龍飛鳳舞的十二個章紋,顯得華麗而繁瑣。

皇權至上之古代章服制度,淺談十二章紋的由來與發展

自從“十二章”紋形成後,被古代多個王朝所採用,及至兩漢、隋唐各朝“十二章紋”已逐漸成為皇帝、皇室成員專用的符號,象徵著皇權的上等與尊貴。至明、清兩朝,十二章”紋飾則成為皇帝、后妃及皇室成員禮服、吉服之上特定的標誌,代表著封建帝王至高而神聖的權利。

從清宮傳世文物和順治、康熙、雍正諸帝畫像來看,當時皇帝袍服上都有“十二章”完整的圖案,而瀋陽故宮和北京故宮都收藏有世宗或高宗皇帝御用的“六重章”龍袍,反映了當時“十二章”制的最後確定。

皇權至上之古代章服制度,淺談十二章紋的由來與發展


結語

十二章紋作為古代最為尊貴的服裝圖案表現形式,其紋樣首先具有鮮明的階級意識、豐富厚重的政治內容以及生動的文化象徵意義。那一個個象徵著美學意義與文化底蘊的圖案,至今被我們所熟知、沿用著,體現著我國古代人民的智慧。現代的服飾設計也同樣從十二章紋中得到了許多啟發。從十二章紋的由來和發展,我們也可窺見古代封建制度中嚴格的等級制度和帝王威嚴。

參考文獻:《史記》、《晉書》、《易經》、《周禮》、《漢書》、《後漢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