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县湾沚镇:绘就美丽宜居新乡村

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开展以来,芜湖县湾沚镇党委、政府从农村居民最迫切的环境改善入手,站位高、标准严、措施实,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把乡村建设成为美丽宜居新家园。

芜湖县湾沚镇:绘就美丽宜居新乡村

  紧扣“严”字,压实责任担子。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高位推动,全镇上下形成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推进机制。周密部署安排,细化任务分解,明确镇各部门和村居整治任务、目标和重点。明确干部职责,自然村住户中有村干部的,则整治责任人为村干部,没有的实行干部驻点包片制,形成全民动员、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严把整治效果,推行每月现场调度制度。严格考核督导,实行“月考核、月通报”,对工作推动有力、整治效果较好的村居优先给予各项资金政策支持。

  紧盯“实”字,提高工作实效。一是改善基础设施,提升农村生活质量。津元村大周、吾门两个自然村村民自行对村庄内公共道路进行硬化,重新埋设污水涵管1300米,切实改善村庄内生活污水横流的现象。同时建设2000平方米村民健身广场和停车场,村民健身、停车更方便;百花村宋旦自然村对原村口的一口臭水塘进行了疏通清淤,现在塘埂宽了,塘里的水也清了,村民也满意了。二是保留村庄底色,提升农村颜值。一方面以“五清一改”全面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另一方面引导村民打造以“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小种植园、小养殖园”为主的“小五园”,努力达到“农村像农村”“满眼都是绿”“生态自然、淳朴野趣”的整治效果。在精编竹木篱笆的装饰下,村庄开始呈现一派清雅的田园风情;房屋前后空闲角落中砌成的小花圃里,绽放的花朵为村庄带来了色彩和活力。罗保社区龙尾张,过去村庄荒芜,荒草丛生,现在建成了农村文化稻场、香樟园露天广场等一系列具有本地特色的文化符号,成为了新的网红打卡地。

  紧把“共”字,广泛发动群众。自然村整治理事会切实发挥作用,成员带头清扫村庄环境卫生,带头捐款捐物,形成示范引领作用。村民受到感染,积极筹资筹劳筹工,形成群众自发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俞村自然村村民主动拆除无功能建筑3000余平方米。新竹村湖滩自然村充分发挥党员的示范带动作用,全村35名党员组成志愿服务队,人均捐工7个工作日,在村内主干道路和卫生死角,集中清理垃圾、杂草。针对村内主干道路没有安装路灯的状况,党员带头筹款,村民自发筹资12万余元,为自然村道路安装了71盏路灯。新丰村三湾自然村村民主动整治村庄荒地,纳入土地整治项目,既盘活了闲置资源,又争取了项目资金。津元村吾门自然村的女子马灯队自发组织,清扫垃圾,清除沟塘漂浮物,演出收入也全部用于村庄美化亮化。在群众的共同参与下,全镇整治自然村示范点不断涌现,津元村吾门、大周、桃园村相思园、顾村、新丰村三湾、杨村村俞村、老村村外桃、石坝村船塘、罗保社区龙尾张等各具特色,亮点纷呈。

  紧抓“改”字,提升乡风文明。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培育文明乡风。指导村居将整治农村人居环境的举措、要求、共识、成果写入村规民约,推动乡村移风易俗,营造良好的整治氛围。桃园村自己编写的“随礼难”等村规民约,接地气,村民易接受、可操作性,得到了市领导的肯定。同时结合村庄人居环境整治,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着力培育新型农民、优良家风、文明乡风、新乡贤文化,倡导农村文明新风尚。桃园村作为乡风文明典型案例被推荐到全国参加评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