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疫情後的危中有機:老本行遭遇困境 他們找到新出路

新冠肺炎疫情給許多行業帶來了一場大考,既要有序復工復產、保障員工健康,又要應對不尋常的市場節奏,調整發展策略。這其中,企業與個人都面臨巨大挑戰。在援企穩崗政策支持下,各方守望相助,各盡所能,共渡難關。不少人迎難而上,主動出擊,找到了新出路。南國早報3月23日起推出系列報道,記錄那些“危中有機”的故事。

【南寧】疫情後的危中有機:老本行遭遇困境 他們找到新出路

探親回國被困廣西,來自武漢的他在南寧找了新工作;餐飲小店難營業,他改行當上消殺員……


老本行遭遇困境 他們找到新出路

南國早報記者 雷小琴 羅暘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餐飲、零售、交通運輸等行業大受影響,部分從業人員收入銳減,甚至是無收入。據國家統計局調查數據顯示,1月和2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分別為5.3%和6.2%,環比分別上升0.1和0.9個百分點。疫情之下,一些行業經營陷入低谷,但環境消殺、物業管理等行業卻急需人手。困境中,有人主動尋找生機,在各方幫助下,找到了新的出路,渡過了暫時的困難。


故事1

難回武漢的他在南寧找了新工作

2月底,章迎春到南寧市救助管理站求助。章迎春是武漢人,他1月到越南探親後,2月從東興口岸回國。受疫情影響,他無法返回武漢,眼看著身上攜帶的生活費已不多,只好進站求助。在救助站住了幾天後,章迎春想著“既然回不了家,不如直接在廣西找工作”。

南寧市救助站了解到章迎春以及部分求助者的求職需求後,立即與人社部門聯繫。2月底至3月初,南寧市勞動就業服務管理中心陸續組織多家用人單位,直接到救助站內進行崗位推介和麵試。

章迎春已50多歲,人社部門組織推介的前3次崗位,他都因年齡較大沒有面試成功。在第4次崗位推介會中,廣西田園生化有限公司東盟基地藥肥部的生產工廠招聘裝卸工,這正好是章迎春幹過的崗位,他當場被廠方錄用。為解決章迎春的生活問題,廠方還破例免費為他提供基本生活用品,並免除一個月伙食費。

【南寧】疫情後的危中有機:老本行遭遇困境 他們找到新出路

▲章迎春在工廠從事裝卸工作

目前,廠方已給他們開展崗位技能培訓。通過培訓的,有機會轉到待遇更好的崗位。3月21日,章迎春告訴記者,雖然他沒能回湖北,但在廣西,救助站和人社部門熱心幫他找工作,工廠又在生活工作上給他提供了許多幫助,這讓他感到十分暖心。現在,他已經不急著回湖北了,他想疫情結束後到東興從事邊貿工作。“我打算以後就把家安在廣西,也離越南的親人近一些。”章迎春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