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順分為兩種:一種是孝,一種是愚!

題記:本故事根據現實事件改編,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父命如山,努力做好父親期待的標杆!

老董頭有三個兒子,而董雲勝是他家的老大。

古人云長者為大,老董頭特別重視自己的這個大兒子,希望他能延續老董家的家風:

1.老董家要團結一心,血濃於水,無論什麼時候家都不能散!

2.老董家人不能自私,要有熱心腸!

作為老董家的老大,他的確起到了標杆作用!兄弟三人,任何人家有事都會是第一個出頭,老二孩子生病甚至是丈母孃生病,老三兒子結婚娶媳婦,孫子過百歲等等!

孝順分為兩種:一種是孝,一種是愚!

因為老大的媳婦在鎮醫院當醫生,所以只要家裡面有人生病,他就會緊急聯繫媳婦給孩子找最好的醫生!

因為老大在村裡人緣好,所以家裡有喜事兒的時候過來幫忙的哥們特別多,最後的人情債都是他自己默默的還。

可以說,他完成了父親交給自己的任務,成了家裡各種事情必不可少的那個人,這個大家在他的維護下異常的團結!

達到了眾人的期待,唯獨沒有做好自己!

為了還人情,老大隔三差五就去村子裡的各種紅白事兒,份子錢掏空了家裡賬本,媳婦因為各種親戚關係總走後門,也被同事視為眼中釘!

一天中午,一個哥們兒家要辦酒席,老大剛要開車過去,鑰匙卻被媳婦一把搶了過來!

老大疑惑不解的質問:“你這是幹啥?”

媳婦氣的喘不上氣,帶著哭腔大聲說:“你還要去隨份子?”

老大理直氣壯的回:“對呀!咋了?”

媳婦聲音又高了幾分貝:“這日子真是沒法過了!今天蓋房子擺幾桌,明天壘豬圈擺幾桌,生個孩子,上個學都擺桌,一個月連生活費都不夠了,你還不知趣兒!你兒子也要上大學,你為啥不讓擺呢?真是沒法活了!”

孝順分為兩種:一種是孝,一種是愚!

老大沒說話,低著頭,回屋裡去了!

媳婦也沒追著繼續嘮叨,這種情況該如何說話,分寸她拿捏的很好!

老大最後也沒有去酒席,但是還是把份子錢補上了!

難得的團圓飯!

老三家的兒子在市裡讀書,娶了個市裡的媳婦,雖然在農村辦了婚禮但是卻很少回家。見兒媳婦懷孕了身體不便,老三一家都去了城裡,這是老三家兒媳婦懷孕後第一次全家一起回來,全家高興的聚集在一起!

弟媳婦看著挺溫順賢惠,也會聊天。

她說:“從來沒有看見過像董家這樣的大家庭,感覺特別和諧,團結,舒服!”

一語中的,弟媳婦的話成功得到了大家的認可,尤其是老董頭也就是她未來公公的認可!

老董頭高興的舉起酒杯:“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啊,來,讓我們一起祝我們全家永遠團結,幸福!”

接下來的是不同關係人員間歡快的聊天!聊天的人雖然不同,但都會提及兩個字:團結!老董頭在飯桌上還特意指出:團結就是“家風”!他說:無論何時,何地,董家人不允許自成一派,必須互相團結,互幫互助。眾人拾柴火焰高,絕對不能讓任何人看笑話!

孝順分為兩種:一種是孝,一種是愚!

老董頭附加一句說:我們老董家做的最好的就是老大董雲勝,你們都要向他學習。

哥仨和媳婦端起酒杯,說到:謝謝大哥!孫子輩分的也同樣尊敬的說到:謝謝大伯!只有老大自己的媳婦,給了他一個意味深長的眼神!

孝順分為兩種:一種叫孝,一種叫愚!

有些子女,總是希望自己能成為父母期待的樣子,認為那樣就是優秀該有的模樣。

他們試圖討好別人,達到別人的期待,以為這樣就能成就自己,有一個合格的家族身份!

孝順分為兩種:一種是孝,一種是愚!

然而,他們忘了,在他們期待自己的家能延續父輩那一代的優秀家風的時候,時代已經變了。

父母提出的很多要求已經不符合時代進步的需求,用討好的方式去樹立形象,給自己貼標籤無疑是最愚蠢的決定!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與時俱進,讓自己保持在家族裡優秀者的行列裡,讓人由衷感嘆:那才是我們該努力追逐的榜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