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年前,沂源这个古镇曾经是山东省政府所在地


82年前,沂源这个古镇曾经是山东省政府所在地

沈鸿烈

沈鸿烈(1882~1969),字成章。湖北天门人。18岁中秀才入日本海军兵校学习,1911年回国,成为张作霖、张学良的心腹,是东北海军的实际缔造者。1938年1月,沈鸿烈任山东省政府主席,2月兼任保安司令及国民党省党部主任委员,同时任鲁苏战区副总司令。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大举鲸吞中国。1938年春,日寇的铁蹄践踏到山东境内。当时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榘为保存实力,抗令不遵,不战而逃,被蒋介石诱捕后在汉口处死。韩复榘被捕杀后,蒋介石有意让于学忠接任第三集团军总司令兼山东省政府主席。于学忠考虑到韩复榘从济南撤到鲁西南后,山东省政已乱,形势极为复杂,自己又不熟悉山东情况,表示最好只接任第三集团军总司令职务,不兼任山东省政府主席,并向蒋介石推荐沈鸿烈任省政府主席。


82年前,沂源这个古镇曾经是山东省政府所在地

沈鸿烈

沈鸿烈是旧东北军人,加上自1931年任青岛市市长后,一直在青岛及山东活动。1936年“西安事变”后,沈鸿烈致电张、杨,主张和平解决。1937年“七·七事变”后,因形势的影响,沈鸿烈还表示抗日,他在任青岛市长的后期,深谋机智,果干决断,多次粉碎了日寇的军事威胁,又揭露其政治诱降,几经周旋,终于1937年12月28日晚8时将日寇的四坊、沧口、水清沟等九家纱厂的动力、机械设备炸毁,给日寇以沉重打击,继又与驻青岛的新任第三海军司令谢刚哲商定炸毁国民党驻青岛的海军舰只静海、威海、定海、镇海四艘,宣布全市军政撤离青岛。12月29日,沈鸿烈带着他的马步兵军、枪械辎重、机关人员共约数千人,经诸城、莒县到临沂暂驻休整,他便亲至徐州谒见李宗仁请示诸项事宜,后又移驻鲁西南曹县。

由于形势的发展和苏鲁战区总司令于学忠的荐举,1938年1月,国民党中央正式任命沈鸿烈为山东省政府主席,2月,又任命他为省保安司令。3月,沈鸿烈由曹县出发,视察各地,收容地方武装,建立行署,经郓城、阳谷、东平、东阿、聊城、惠民、沾化、利津。秋后,八路军渤海军区杨国夫司令员派所属第十团三营营长刘斗臣率部护送沈,由益都以东夜间穿过铁路往临朐转移,进入鲁中山区,刘营长率部返回途中与日伪遭遇,在激战中乘骑不听指挥,刘营长壮烈牺牲。


东里镇位于沂源县东南部,地处淄博、临沂交界处,是淄博市的南大门。境内交通便利,距青莱高速10公里,韩莱公路贯通全境。镇驻地距县城35公里,全镇总面积130平方公里,辖64个行政村,5.3万人口,是全国重点镇、省级中心镇、省级文明镇和省级旅游强镇、山东省第二批特色小镇。

东里镇历史文化悠久,境内有西汉时期东安郡古城遗址、隋唐时期摩崖造像、唐朝皇家寺院弥陀寺、宋代李逵打虎遗址和清代闵仲书院等历史文化古迹,是《西厢记》故事发源地和抗战时期国民党山东省临时政府驻地,自古是商贾云集之地。1928年,沂源县境内第一个党支部在东里店小学成立。

82年前,沂源这个古镇曾经是山东省政府所在地

东里镇全景

农历12月上旬,沈鸿烈进驻沂源鲁村。在此之前,沈的省府秘书长雷发章作为先遣队,率机关和部分武装由聊城,经历城、莱芜直达鲁村镇,为省府机关进驻作准备。早在1938年秋,沈多次派人到沂源东里一带考察山川地势及交通情况,计划建设、安置省府机关。10月,派后勤人员一部,选定东里文山南麓地盘,就地取石,到驻地西寺伐树,大兴土木,很快建起了省府办公室、住宅、礼堂及党政军团体机关、学校房舍,绵延二三华里,一排排、一幢幢,鳞次栉比,十分壮观。


82年前,沂源这个古镇曾经是山东省政府所在地

文山

1939年2月(农历1938年年底),沈鸿烈所属省政府机构、人员、部队、器械辎重陆续进驻东里店,因房舍不足,相当一部分住进了民房、商号。当时省政府机构主要有中国国民党山东省党部(书记长牟希禹),另有四厅:民政厅(厅长雷法章)、财政厅(厅长王向荣)、建设厅(厅长秦启荣)、教育厅(厅长何思源)。还有八大处和几个委员会,大体是:省府秘书处(秘书长雷法章)、总务处(处长韩朴山)、军法处、公安处(处长董胡子),另外还有山东省动员委员会(主任委员刘旭初)、省府计划委员会(主任委员沈鸿烈兼)、省府办公室、电务室(主任谢云祥,沈的外甥),还有山东省民生银行、山东省公报社,以及各专区驻省办事处等,皆随省府入住东里。省府的主要警卫兵力是教导一、二团,为沈贴身护卫,其次是海军陆战队,他们装备齐全,弹药充足,机动战斗力强,新四师吴化文部署于益都南面临朐蒋峪驻防。

省府驻东里店后,即以东里店为中心,东至东安(约三华里),西至苗庄(约十二华里),南至唐庄、薛家峪(约十二华里)、北至黄崖子、墨牛官庄、绳庄(约十华里),纵横约二十华里内暂定为省会区。由于省府的进驻,东里店人员骤增,各地工商业者、商贾摊贩纷至沓来,旅馆、饭店、澡塘、客栈、百货、糕点、五金、绸缎等店铺纷纷开张营业,生意兴隆。众多来自各地的攀高结贵、奔走权门、联官侯差及旅游参观人等,车水马龙,络绎不绝,盛况空前,大有人满为患之势。东里店俨然成了鲁中山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红火一时,煞是热闹。


1941年3月21日,日伪推行第一次“治安强化”运动,随着日军的轰炸,沈鸿烈仓惶率领省府及保安司令部全体人员,转移到临朐的吕匣店子。

由于形势日趋困难,军政活动难以推动,再加上和于学忠之间的种种矛盾隔阂,沈鸿烈陷入政令难为、军令难行的境地,遂生离鲁之意。1941年秋,蒋介石以召回述职为名,调沈鸿烈回后方,公布为行政院水利委员会委员、农林部长。至此沈鸿烈结束了主鲁和在沂源生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