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漢人物之項伯:鼠目寸光、見利忘義、貪財好利的齷齪小人!

楚漢人物之項伯:鼠目寸光、見利忘義、貪財好利的齷齪小人!

楚漢人物之項伯:鼠目寸光、見小利而忘大義的齷齪小人!

項伯,又名項纏,秦末漢初時期的著名人物,出身於楚國項氏一族,是反秦義軍領袖項梁的弟弟(不知是親弟弟還是堂弟),也是楚霸王項羽的叔父。

昔日秦滅楚後,作為楚國舊貴族子弟的項伯不得不隱姓埋名、混跡民間以躲避秦王朝的剿殺。秦二世元年七月(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於大澤鄉發動起義、首倡反秦後,項梁與侄子項羽也手刃會稽郡郡守殷通,並割據江東地區起兵反秦了。

楚漢人物之項伯:鼠目寸光、見利忘義、貪財好利的齷齪小人!

項羽協助叔父項梁在江東地區起兵反秦!

此時混跡民間的項伯也帶著一些項氏族人投奔了兵強馬壯、軍鋒正盛的項梁,並擔任了復國後的楚國左尹職務(左尹即左丞相)。

只不過才疏學淺、不成氣候的項伯在轟轟烈烈的反秦戰爭期間並沒有什麼輝煌耀眼的傲人戰績,甚至在項梁戰死、項氏家族群龍無首、楚懷王藉機收回項氏家族軍權的危急時刻,作為項氏家族長輩的項伯也沒有做出什麼驚天動地的事情來挽救局勢。反而是年輕勇猛的項羽率先發難,單槍匹馬地斬殺宋義,再次奪取了本屬於項氏一族的軍權。

楚漢人物之項伯:鼠目寸光、見利忘義、貪財好利的齷齪小人!

才疏學淺、不成氣候的項伯在反秦戰爭期間並沒有什麼輝煌戰績!

素無才能、才疏學淺的項伯如果只是在楚國左尹的職位上尸位素餐地安度晚年倒也就罷了。然而事違人願,鼠目寸光、見利忘義的項伯在殘酷的楚漢戰爭期間背叛項羽,私通劉邦的舉動數不勝數。

這些小動作在潛移默化間不斷地削弱著項羽陣營的綜合實力,可以說作為項羽叔父的項伯不僅沒有為侄子項羽起到任何幫助作用,反而還因為自己的貪財好利之舉而直接成為項羽乃至整個項羽陣營的最強掘墓人!

楚漢人物之項伯:鼠目寸光、見利忘義、貪財好利的齷齪小人!

貪財好利的項伯成為項羽乃至整個項羽陣營的最強掘墓人!

一、鴻門宴事件—項伯初登場,鴻門宴前洩漏軍機,並與劉邦約為兒女親家

《鴻門宴》作為被選入高中語文課本的經典文章以及被無數影視劇演繹過的歷史故事,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詳了。所以關於鴻門宴的具體過程,我就不多講了。著重說說項伯在鴻門宴前後的種種背叛行為吧!

首先,項伯洩漏了項羽意欲突襲劉邦的軍事機密。

楚漢人物之項伯:鼠目寸光、見利忘義、貪財好利的齷齪小人!

項羽對劉邦想獨佔關中的意圖十分不滿,準備突襲劉邦!

身為楚國左尹的項伯為了報答張良當年的救命之恩,在聽聞項羽準備突襲劉邦的消息後,就連夜趕往劉邦軍中去勸說張良趁早離開劉邦,以免遭受無妄之災。這等行為就已經犯了洩漏軍事機密的大罪,但事出有因再加上項伯並沒有直接通知劉邦,所以尚且有情可原,無可厚非。

但是,項伯他不該在勸說張良離開時,還將項羽準備擊殺劉邦的計劃全盤托出。此舉不僅直接洩露了項羽一方的軍事機密,而且還使得張良得以將此等重要消息告訴了尚不知情的劉邦,這直接使得劉邦有了可以活動彌補的空間和時間。

楚漢人物之項伯:鼠目寸光、見利忘義、貪財好利的齷齪小人!

項伯將項羽準備突襲劉邦的計劃全盤托出,這使得劉邦有了彌補的時間!

其次,項伯在宴會上與劉邦相約為兒女親家。

鼠目寸光的項伯在告知張良即將到來的危險後,他架不住張良的盛情挽留,最終又在張良的引見下,和原本沒什麼私交的劉邦打得火熱。兩人在宴會上、在酒酣耳熱之際甚至還相約成了兒女親家。史載:“項伯即入見沛公。沛公奉卮酒為壽,約為婚姻。”

已經成為親家的項伯自然對劉邦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了。同時,項伯不愧是項羽的叔父,他深知項羽吃軟不吃硬的性格,所以他就先給手足無措的劉邦提了一個至關重要的建議,那就是主動認錯、主動請罪,以便讓項羽抹不開面來殺劉邦。史載:“項伯許諾。謂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沛公曰:‘諾。’”

楚漢人物之項伯:鼠目寸光、見利忘義、貪財好利的齷齪小人!

項伯與劉邦約為兒女親家後,項伯就給劉邦出了個至關重要的建議!即主動認錯,主動請罪!

除此以外,項伯為了解救劉邦,他前腳給劉邦出完主動請罪的建議後,後腳就連夜趕回楚軍為劉邦盡心盡力地勸告項羽了。史載:“於是項伯復夜去,至軍中,具以沛公言報項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關中,公豈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擊之,不義也,不如因善遇之。’”

這段話的意思是:“於是項伯連夜趕回楚軍,將劉邦的話告訴了項羽,並趁機勸道:‘要不是劉邦率先攻破關中,咱們又怎麼會如此順利地進入秦國呢?現在劉邦立了大功卻要殺他,實在不妥,不如趁此機會好好安撫他吧。”

楚漢人物之項伯:鼠目寸光、見利忘義、貪財好利的齷齪小人!

項伯為了解救劉邦,苦口婆心地勸告項羽不可殺害劉邦,而要好好安撫他!

可嘆一代霸王項羽也是個耳根子極軟的人,他聽了叔父項伯的三言兩語,就把亞父范增的話忘得一乾二淨了。最終項羽動搖了斬殺劉邦的決心,轉而決定在鴻門宴上觀察劉邦一番再做決定。這使得本已陷入必死之局的劉邦有了一線生機。

不得不說,劉邦的確是一個能屈能伸的人物。他在鴻門宴上表現的十分謙卑,既大大地奉承了一番項羽,又謙卑地表示自己不敢獨佔關中。而項羽也果然如同項伯所說的一樣,是個吃軟不吃硬的主,這邊劉邦一服軟表示臣服,那邊項羽就決定不殺他了。

楚漢人物之項伯:鼠目寸光、見利忘義、貪財好利的齷齪小人!

項羽是個吃軟不吃硬的主,劉邦一服軟表示臣服,項羽就決定不殺劉邦了!

最後,項伯還出手阻攔項莊借舞劍之名刺殺劉邦的計劃。

和項伯一樣,亞父范增也十分了解項羽吃軟不吃硬的個性,他眼見自己屢次示意動手,項羽都不為所動,就知道項羽斬殺劉邦的決心動搖了。於是范增決定安排一場“誤殺”來徹底解決掉劉邦。

范增的計劃是讓項莊藉著舞劍助興的機會刺殺劉邦。為了讓項莊重視這件事,他還嚴肅地告誡項莊道:“如果此次刺殺劉邦不成功,那麼將來你們這些人肯定會被劉邦俘虜的。”項莊聽從了范增的話,在舞劍過程中不斷地找機會準備刺殺劉邦。

楚漢人物之項伯:鼠目寸光、見利忘義、貪財好利的齷齪小人!

范增計劃讓項莊借舞劍助興的機會刺殺劉邦!

本來這種“誤殺”雖有落人話柄的嫌疑,但相較於放虎歸山的危害而言,區區罵名承受一番倒也沒什麼。但項伯眼見項莊舞劍意在沛公,便立刻出來用自己的身體庇護劉邦,使得項莊投鼠忌器,難以找到機會,最終刺殺行動以失敗告終。

項伯打亂了范增安排的刺殺計劃,而後又發生意料之外的樊噲闖帳事件,劉邦就藉口上廁所最終得以提前離開宴席。至此,鴻門宴結束,劉邦全身而退,項羽也接受了劉邦的臣服。

楚漢人物之項伯:鼠目寸光、見利忘義、貪財好利的齷齪小人!

項伯出手庇護劉邦,項莊刺殺失敗。而後劉邦藉機離開,全身而退了!

縱觀項伯在鴻門宴前後的表現,就不難看出,項伯的種種行為無異於叛主降敵、私通外敵,尤其是項伯與劉邦私自約為兒女親家的行為更是不可饒恕。因為這種約為兒女親家的行為使他和劉邦成為了新的利益共同體。毫無疑問,項伯這是在為自己做打算,為自己留退路,畢竟侄子項羽倒臺了,還有親家劉邦可以依靠嘛。

項伯這種三心二意、兩面三刀的投機心理促使他不停地做雙重保險的投機行為,也促使他接下來不停地替暫時弱勢的劉邦謀利益,因此他總是有意無意地幫助著劉邦,而削弱著項羽,這使得項羽和劉邦兩人的實力對比不斷地此消彼長。

楚漢人物之項伯:鼠目寸光、見利忘義、貪財好利的齷齪小人!

項伯總是有意無意地幫助著劉邦,削弱著項羽!

二、漢中郡事件—項伯再登場,因貪財好利而助劉邦加封了戰略要地漢中郡

鴻門宴後,項羽雖然接受了劉邦的臣服,承認了劉邦率先攻入秦國的功勞,但是劉邦意圖獨佔關中的行為仍然令項羽頗為不滿。再加上亞父范增也想盡力限制劉邦的發展,他們二人一拍即合,決定以“巴、蜀地區也是秦國故地”的理由將劉邦分封為漢王。然後又分立三個秦國降將章邯為雍王、司馬欣為塞王、董翳為翟王以三分關中地區。

項羽和范增的本意是先將劉邦分封在偏遠閉塞的巴蜀之地;再將富饒的關中之地一分為三以削弱秦國的實力;最後再分封三個降將瓜分秦國以堵塞劉邦向東發展的道路。此舉本來既能達成限制劉邦發展的意圖,也能起到三分關中,弱化秦國的作用,可謂一石二鳥,一箭雙鵰之計。

楚漢人物之項伯:鼠目寸光、見利忘義、貪財好利的齷齪小人!

項羽分封十八路反秦義軍諸侯,特意將劉邦分封在巴蜀地區!

但是劉邦不甘心困守巴蜀,謀士張良也深知如果劉邦徹底進入巴蜀地區,就很難再重返關中了,所以張良必須想辦法為劉邦留下一條戰略通道,漢中郡便成為其不二之選(漢中郡即今陝西省漢中市,自古以來就是關中地區和四川盆地的交通要道。)

劉邦和張良明白漢中郡重要的戰略地位,項羽和范增自然也是知道的,所以項羽分封之初並沒有將漢中郡分封給劉邦。如果劉邦執意強求漢中郡,只怕不僅事與願違,而且還會引起項羽的猜忌而招致殺身之禍。

楚漢人物之項伯:鼠目寸光、見利忘義、貪財好利的齷齪小人!

漢中郡是聯通關中地區和四川盆地的戰略要道!

張良此時提出了以金銀珠寶賄賂項伯,再讓項伯代替劉邦去向項羽討要漢中郡的建議,劉邦深以為然,並派遣張良作為使者送給項伯大量的金銀珠寶。史載:“漢王亦因令良厚遺項伯,使請漢中地。”

此時的項伯一方面已經是劉邦的兒女親家了,另一方面又收受了劉邦大量的錢財,所謂吃人家嘴軟,拿人家手軟,項伯自然會積極地幫助劉邦向項羽討要漢中郡了。可嘆一代霸王項羽終究還是禁不住項伯的軟磨硬泡,再次將范增的囑託拋之腦後了,最終將至關重要的漢中郡也一併加封給了漢王劉邦。

楚漢人物之項伯:鼠目寸光、見利忘義、貪財好利的齷齪小人!

因為項伯的軟磨硬泡,項羽最終將漢中郡也一併加封給了漢王劉邦!

漢中郡是巴蜀地區通往關中地區的重要戰略通道,劉邦如果沒有擁有漢中郡,那麼劉邦想衝出巴蜀,攻佔關中地區就會和四百多年後的諸葛亮北伐一樣艱難。退一萬步講,即便劉邦後來有韓信相助,可以殺回關中地區,恐怕也要頗費一番周折,絕對不會像後來那般輕而易舉地以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方式返回關中地區。

總而言之,經過鴻門宴事件和漢中郡事件後,項伯簡直完全把劉邦看做了自己的退路,將劉邦和自己的姻親關係看做自己的政治保險單。在幫助劉邦討要漢中郡的過程中,項伯遠則看不出劉邦為自己留通道,準備重返關中,進而爭奪天下的野心,近則看不出漢中郡在巴蜀和關中之間的重要戰略地位,而是積極地謀錢取利,為自己的退路精打細算,實在是一副貪財好利、三心二意的齷齪小人嘴臉。

楚漢人物之項伯:鼠目寸光、見利忘義、貪財好利的齷齪小人!

項伯基本將劉邦看做了自己的退路,將劉邦和自己的姻親關係視為政治保險單!

三、英布事件—項伯再登場,殘殺英布的妻子兒女而徹底逼反了九江王英布

英布,又名黥布,秦朝末年因犯法而受黥刑並被髮配到驪山修築秦始皇陵。秦二世時期英布聚眾越獄,落草為寇,後來又投奔了百越地區的諸侯王吳芮。英布強悍勇猛且驍勇善戰,吳芮十分器重他,為此還特意招他為婿,將女兒嫁給了他。

後來英布和吳芮一起投靠了自江東地區起兵反秦的項梁。英布在項梁軍中屢立戰功,頗受重用,項梁後來在定陶之戰中陣亡,而項羽擊殺宋義成為楚軍主帥後,英布又成為了項羽的先鋒大將。

楚漢人物之項伯:鼠目寸光、見利忘義、貪財好利的齷齪小人!

英布驍勇善戰,是項羽的左膀右臂、得力干將!

英布當年曾在鉅鹿之戰中率先領軍渡過黃河與秦軍交戰,為項羽所帶領的楚軍主力渡河搶佔時間和場地,英布出色地完成了這一任務。

而後項羽率軍自鉅鹿殺至咸陽,一路攻城略地,英布也是每戰必任先鋒,逢戰必勝。各路諸侯國軍隊除了畏懼神勇的項羽外,最令他們忌憚的就是驍勇善戰的英布了。史載:“諸侯兵皆以服屬楚者,以布數以少敗眾也。”

楚漢人物之項伯:鼠目寸光、見利忘義、貪財好利的齷齪小人!

諸侯聯軍除了畏懼神勇的項羽外,最令他們忌憚的就是驍勇善戰的英布了!

驍勇善戰的英布贏得了霸王項羽的欣賞,項羽後來在分封十八路反秦諸侯時還特意分封英布為九江王(九江國大致相當於今安徽省、江西省以及河南淮河以南等地區。)

因為英布的封地基本位於昔日的楚國故地,而項羽又自封為楚霸王,其封地亦多位於昔日的楚國故地。相當於項羽和英布二人共同瓜分了昔日的楚國,此足可見項羽對英布是何等的欣賞與信任。

楚漢人物之項伯:鼠目寸光、見利忘義、貪財好利的齷齪小人!

項羽十分欣賞驍勇善戰的英布,為此願意與他共分楚國!

漢三年(公元前204年),楚漢戰爭進入了最艱難的相持鏖戰階段,劉邦和項羽都在盡力爭取其他諸侯的支持,同時也積極地策反對方的盟友以為己用。為此,劉邦特地派遣辯士隨何去勸英布反楚歸漢。

九江王英布接待隨何後,尚在猶豫之時,恰逢楚國使者也來催促英布發兵助戰。隨何趁機闖入王宮,單方面宣佈英布已經降漢。英布震驚之餘,深感騎虎難下,有口難辯,只好聽從隨何截殺楚國使者,起兵反楚歸漢的建議。

楚漢人物之項伯:鼠目寸光、見利忘義、貪財好利的齷齪小人!

因為隨何的突然發難,英布倉促之際只好反楚歸漢!

須知英布此時反楚歸漢並非是真心實意,只是倉促之際的倉促決定而已。長期以來,英布一直是楚軍的先鋒大將,和楚軍主帥項羽關係密切,二人同甘共苦、並肩作戰的戰鬥情誼十分濃厚,只要項羽一方能夠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再宣佈原諒英布的一時糊塗,兩人還是有機會重修舊好的。

真正讓英布對項羽徹底死心,對楚國徹底死心的是項伯的殘忍行徑。項羽趕走了九江王英布後,就派遣項伯去安撫九江國的百姓,去接收仍舊心屬楚國的九江國將士。但是項伯來到九江國後,做的第一件事卻是直接將英布來不及帶走的妻子兒女盡數屠戮。史載:“楚已使項伯收九江兵,盡殺布妻子。”

楚漢人物之項伯:鼠目寸光、見利忘義、貪財好利的齷齪小人!

令英布對項羽徹底死心,對楚國徹底死心的是項伯的殘忍行徑!

事實上,項伯殘殺英布妻子兒女的舉動不僅是有意為之的,而且還是極其愚蠢的舉動。

首先,英布曾經長期是楚軍的先鋒大將,每戰身先士卒,立有赫赫戰功,如今不過是倉促之際被迫歸漢,項伯就不分青紅皂白就盡數屠戮了他的妻子兒女,此舉怎能不令英布徹底寒心?怎能不令英布徹底斷絕迴歸楚軍的念頭?

其次,即便項羽已經認定英布為叛將,那麼項伯俘虜了英布的妻子兒女後,也應該將其軟禁起來作為人質來要挾英布啊,畢竟這樣做或者可以令英布投鼠忌器,不敢過於積極地反擊楚國,這種處置方式總好過將其全部就地殺戮啊。

楚漢人物之項伯:鼠目寸光、見利忘義、貪財好利的齷齪小人!

將英布的妻子兒女軟禁起來,作為要挾英布的人質,豈不是更好!

最後,屠戮英布妻子兒女的決定很有可能是項伯自作主張。眾所周知,早在漢二年的彭城大戰中,驍勇善戰的項羽就以三萬精兵大敗劉邦所率領的五十六萬諸侯大軍。在此戰中,劉邦被殺得丟盔棄甲,落荒而逃,不僅三番五次將親生兒女推下車以加快馬車速度,而且連自己的老父親劉太公和妻子呂雉都丟下不管了。最終劉太公和呂雉均被楚軍俘虜並被帶到項羽的面前,一代霸王項羽並沒有惱羞成怒地將其屠戮殆盡,反而還保全其性命,只是將其軟禁在軍中作為人質而已。

面對仇敵劉邦的父親和妻子,項羽尚且能夠保持理智,將其軟禁起來作為人質,難道項羽會惱羞成怒地下令屠戮英布的妻子兒女嗎?難道項羽不會故技重施地將其軟禁起來作為要挾英布的人質嗎?

楚漢人物之項伯:鼠目寸光、見利忘義、貪財好利的齷齪小人!

項羽俘虜劉邦的父親、妻子後,將其軟禁為人質,難道不會軟禁英布的妻子兒女作為人質嗎?

四、劉太公事件—項伯再登場,勸告項羽歸還劉邦的家屬

漢四年(公元前203年),楚漢戰爭仍舊處於艱難的相持鏖戰階段。楚漢雙方於敖倉-滎陽地區對峙許久,一時間雙方誰也無法突破對方的防線。但是劉邦坐擁巴蜀和關中兩大戰略基地,再加上韓信不斷地在關東地區攻城略地,所以劉邦的兵源糧草都比較充足。

反觀項羽一方,眼前的劉邦堅守不出,東方的韓信已經接連消滅了趙國和齊國,勸降了燕國,後方又有英布和彭越在不斷地襲擾糧道。此等局勢已經接近於項羽以一半的楚國對抗著其他六國。要知道,即便是全盛時期的秦國也無法抵抗其他六國的聯合進攻啊,更何況只有一半楚國的項羽呢!

楚漢人物之項伯:鼠目寸光、見利忘義、貪財好利的齷齪小人!

楚漢戰爭後期,面對劉邦、韓信、彭越、英布等人的圍攻,項羽基本難以抵禦!

要想破解這種難以持久作戰的困局,最好的解決方法是激怒劉邦,讓他主動出關與項羽決戰。所以項羽就利用之前俘虜的劉太公和呂雉為誘餌,揚言劉邦如若不投降,就要烹殺劉太公。

劉邦功於心計又老謀深算,深知此時若拱手投降,無異於自取滅亡,再加之劉邦也不是固守孝道的人物。所以劉邦不僅拒不投降而且還諷刺項羽道:“咱倆以前一起在楚懷王帳下並肩作戰,曾經結拜為兄弟,所以我父親就是你父親了,今天如果你要烹殺你的父親,那就不要忘了分我一杯羹!”。

楚漢人物之項伯:鼠目寸光、見利忘義、貪財好利的齷齪小人!

面對項羽的挑釁,劉邦並不在意,反而還揚言要分一杯羹!

項羽聞言大怒,決定無論如何先出一口惡氣再說,準備真的烹殺劉太公。然而這個時候的項伯就忘記了自己當初曾何等痛快地殘殺了英布的妻子兒女,反而跳出來說了一番耐人尋味的話。

史載:“項伯曰:‘天下事未可知,且為天下者不顧家,雖殺之無益,祇益禍耳。’”這句話的意思是:“項伯說:‘當今天下鹿死誰手尚未可知,而且立志爭奪天下的人也不會在乎自己的家人,所以你現在殺了劉太公也沒什麼用處,只是徒增劉邦的仇恨罷了。’”其言下之意就是希望項羽放了劉太公他們,不要激怒劉邦。

楚漢人物之項伯:鼠目寸光、見利忘義、貪財好利的齷齪小人!

面對惱羞成怒的項羽,項伯跳出來勸告項羽不如放了劉太公和呂雉!

項伯的這番話何其明顯地表現出他的投機心理啊!因為當時天下鹿死誰手已經比較明朗了,那便是漢強而楚弱。

正面戰場的劉邦以滎陽為關隘,以敖倉為糧庫,以關中和巴蜀為基地,兵員糧草均比較充足,完全能夠支持前線的持久戰和消耗戰;北面的韓信奇謀頻出,屢戰屢勝,已經接連消滅趙國和齊國,勸降了燕國,兵鋒直指楚國,完全承擔得起進攻突襲的責任;南面的英布、彭越等人不斷襲擾項羽的後方和糧道,使得前線的楚軍既缺糧草輜重,也缺兵源補給

也就是說,漢軍已然在戰略上完成了對項羽的合圍。劉邦之勢猶如旭日東昇,一日勝過一日,而項羽之勢如同江河日下,已屬於強弩之末。

楚漢人物之項伯:鼠目寸光、見利忘義、貪財好利的齷齪小人!

在楚漢戰爭後期,漢軍已經在戰略上完成了對項羽的合圍!

項伯明顯已經察覺到劉邦項羽之間的力量對比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了,此刻的他甚至可能還在暗自慶幸自己已經和劉邦約為了兒女親家,慶幸自己已經在劉邦那裡定下了一份政治保險,他完全不擔心自己的退路。

另外,他勸說項羽不要殺劉太公時倒有“殺之無益”的意識,但在俘虜英布的妻子兒女後卻將其就地屠戮,完全沒有想到殺害英布的妻子兒女也對大局毫無益處,只會加劇英布和楚國之間的矛盾罷了,這樣判若兩人的意識何其矛盾!

楚漢人物之項伯:鼠目寸光、見利忘義、貪財好利的齷齪小人!

項伯在勸項羽不要殺害劉太公時倒有“殺之無益”的意識,那當初俘虜英布妻子兒女時怎麼沒有這等大局觀呢?

項伯最後一句“祇益禍耳”也頗值得深思。楚漢相爭已然曠日持久,雙方已然是至死方休的死敵了,即便真的烹殺了劉太公,又有何為難之處呢!事實上,項伯純粹是為了自己的後路才勸誡項羽不要殺劉太公。因為項羽如果真的烹殺了劉太公,萬一將來劉邦因為此事而遷怒於自己,那豈不是有口難辯嘛!所以他極力勸告項羽,不要殺劉太公,就是為了自己將來不必承擔烹殺劉太公的罪名。

此刻項伯這個投機分子已經預感到項羽是山窮水盡,窮途末路了,此時的項伯已經完全站在了劉邦這一邊,隨時準備拋棄項羽,投奔劉邦,已經成為“身在楚營心在漢”的叛徒了。

楚漢人物之項伯:鼠目寸光、見利忘義、貪財好利的齷齪小人!

楚漢戰爭後期的項伯已經是一個“身在楚營心在漢”的叛徒了!

結語

總而言之,縱觀項伯在楚軍中的所作所為,他幾乎沒有做什麼有利於項羽的事情。反而還屢屢憑藉項羽叔父的宗族身份而背叛項羽,私通劉邦。

像項伯這種貪財好利、鼠目寸光、三心二意的人物,項羽不僅沒有對其多加防備,反而還對其言聽計從,使其能夠多次在關鍵時候左右時局,多次在關鍵位置發揮惡劣作用,這的確是霸王項羽的錯誤之處啊。

項羽錯誤的馭人之術,首先就是太偏信族人,沒有及時發現和懲處像項伯這種齷齪小人,這才使其始終活躍在自己身旁,誤導自己對局勢的判斷;其次是對外人吹毛求疵、過分猜忌,例如亞父范增因猜忌而憤然辭行;大將鍾離昧因屢受猜疑而閉口不言等等。這最終使得自己身邊僅有的忠臣良將都寂寂不敢發聲,反而是像項伯這種鼠目寸光、貪財好利、三心二意的齷齪小人越來越活躍,越來越能左右時局。

而項伯後來的結局似乎也不盡如人意,項伯在項羽兵敗自殺後不久,作為項氏家族的族長帶領項氏子弟向劉邦表示臣服,接受了劉邦要求項氏一族改為劉姓的命令,項伯也受封為射陽侯,只不過以前和劉邦約為兒女親家的承諾,項伯無論如何也不敢再提了,而劉邦唯一的女兒魯元公主也是嫁給了張耳之子張敖,而非項伯之子。

另外,項伯這個射陽侯的侯爵也在項伯死後不久,因為其子有罪而被除爵,真可謂是機關算盡太聰明,到頭來卻是竹籃打水空歡喜啊!

參考文獻

(西漢)司馬遷著:《史記》,中華書局2014年點校本。

(東漢)班固著:《漢書》,中華書局1962年點校本。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別說明外都來自互聯網,如有侵權煩請聯繫作者刪除,謝謝!

我會定期為大家奉上精彩的歷史類文章,懇請感興趣的讀者朋友關注賬號,歡迎點贊、評論、轉發,感謝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