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限量QE時代下的資產配置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QE.

量化寬鬆主要是指中央銀行在實行零利率或近似零利率政策後,通過購買國債等中長期債券,增加基礎貨幣供給,向市場注入大量流動性資金的干預方式,以鼓勵開支和借貸,也被簡化地形容為間接增印鈔票。

量化寬鬆政策所涉及的政府債券,不僅金額龐大,而且週期也較長。一般來說,只有在利率等常規工具不再有效的情況下,貨幣當局才會採取這種極端做法。

量化寬鬆調控目標即鎖定為長期的低利率,各國央行持續向銀行系統注入流動性,向市場投放大量貨幣。即量化寬鬆下,中央銀行對經濟體實施的貨幣政策並非是微調,而是開了一劑猛藥。

每當市場大跌的時候,對於資產配置者來說都是一次好機會。

美國量化寬鬆政策:

目前無論美聯儲、歐洲央行、日本央行出臺什麼樣的強勢政策恐怕都無法徹底扭轉股票市場的走勢,因為股市比債券市場更加反映市場對於經濟增長前景的預期。而目前任何貨幣、財政的刺激都無法改變疫情的發展,而只要疫情仍然持續,需求和供給的復甦就難以實現。因此,在疫情出現明顯緩和之前,恐怕任何形式的刺激政策都難以改變市場的悲觀預期。

歐美現時的“政策無效”與中國當時的“buy on easing expectations”的根本不同之處在於:中國疫情發生時,政府先於市場預期採取了封城等嚴格管控的措施,使得市場僅預計中國經濟會出現短暫下行之後將迎來V型反彈。

而歐美的抗疫措施和刺激政策均落後於市場預期,在海外疫情的傳播持續擴大並不斷升級的過程中,市場預期早已不斷惡化並且早已price-in“降息”、“擴大QE”、“出臺財政刺激”甚至”央行購買股票、債券”等等措施。因此目前的刺激措施“補救”的信號遠大於“支撐”的信號,對市場預期的影響非常有限。

而目前唯一能夠使得市場預期明顯改善的就是疫情在海外的控制。因為只有等到海外疫情明顯緩和,需求才可能有望回暖,經濟活動才有望走出“停擺”開始恢復,而所有的刺激政策才有可能真正開始生效。現階段市場得到的僅僅是“救助”,只能延緩下跌,不能止跌反彈。

最後,從目前疫情在不同地區發展的情況來看:從採取大規模的防控措施到疫情拐點出現大致需要3周左右的時間(武漢經驗)。而韓國由於防控及時、檢測規模大,封城之後僅一週左右就基本控制了疫情。

但從目前其他海外經濟體實施的防控措施上看,大部分做不到韓國的排查和防疫力度。所以需要3周左右的時間是我們的基本判斷(或者略偏樂觀的判斷)。也就是說歐美疫情的拐點預計會在4月份的前兩週出現。

然而,再次參考武漢的經驗,疫情在出現拐點之後(2月13日),仍然需要經過大約1個月的時間才會大致上完全控制(即新增病例降至個位數)。

因此,歐美新增病例大幅明顯下降(不考慮病毒變異導致二次爆發)預計最早會在4月中旬到4月底出現,而只有當疫情明顯減弱,市場預期才會明顯改善,所有的刺激政策也才有可能開始發揮效果。


目前市場情況:

美聯儲無限放水和鉅額財政刺激計劃雙管齊下,美國市場暫時緩過一口氣。

全球資本市場得一縷曙光。

A股繼續走紅。

黃金繼續走高。

不敢說至暗時刻已經過去,畢竟還有很多問題在前方。

全球疫情蔓延情況依然嚴峻,海外新增確診不斷增加。

疫情什麼時候見頂,經濟什麼時候重啟,那時才算危機解除吧。

資產配置的出路:

房產,黃金。

從涉及5G基礎設施、人工智能、大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特高壓、城際高鐵和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等新基建領域。


格雷厄姆的投資歷史,經歷過一戰、二戰,還經歷過1929年的世界性大蕭條,最終他因為股市而名垂青史。

巴菲特的投資歷史,沒經歷過一戰,但經歷過二戰、越戰、韓戰、海灣戰爭及漫長而又失敗的反恐戰爭,還經歷過1970年代石油危機、1987年大股災、2000年代科技股泡沫破滅……最終他被世人公認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價值投資者,奉若神明。

中國在復興的過程中,必然會碰到各種各樣的挑戰,中國也只有在成功解決種種困難和挑戰後,才能實現真正的崛起。

那些認為靠投降和妥協、躲在老大後邊、不吭不聲就能完成復興大業的人,和那些認為依傍個大款、認個乾爹、當個小三就能成就完美人生的人,有什麼本質的不同嗎?

狗可以跟在主人身後,跟著吃點熱屎,但它永遠不可能反客為主真正地成為主人。


至於股市,你只要是想投資,而不是想投機,你就應該記住一個最基本的常識:無論什麼世道下,都有企業是賺錢的。

投資者的任務就是尋找到那些能賺錢並且具有長壽基因的企業。

世界風雲如何變幻,是上帝都無法把控的事情。

我們還是省省吧。


人世間的種種危機,的確可以深刻地影響股市短期的漲跌。

但是,在股市大幅向下波動時,尤其是在估值原本就不高的基礎上向下波動時,都是很好地加倉調倉的機會

當機會來臨時,你不是活蹦亂跳地跑過去緊緊抓住,而是為恐慌情緒控制、在慌亂中跳車逃跑,是很容易釀成種種慘劇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