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事畏难情绪重,正面管教3个工具+1种思维帮助孩子主动学习

芭学园园长李跃儿:具有畏难情绪的孩子其实更聪明!家长更需要用心引导。

孩子做事畏难情绪重,正面管教3个工具+1种思维帮助孩子主动学习

在最近陪学的过程中,发现4岁的大宝,畏难情绪有些严重,即便是他喜欢做的事,也会因为遇到困难想放弃,你有没有和我一样,遇到过下面的这样几种情况呢?

情景1:用APP练习英语跟读时,孩子总是渴望每次跟读都能获得三颗星,当单词稍微长一点,他就说,妈妈我不会读,你读吧。

情景2:邀请他完成一幅油菜花的粘土手工时,他会一直在推三阻四,怎么也不肯来做,最后问他到底什么原因,他说因为他不会做,即便我一直在说会帮助他一起完成。

情景3:明明是自己很想要用积木搭建隧道用来开小汽车,却总要我和爸爸来帮忙,邀请他自己拼,就立马推脱,说自己不会拼。

一碰上一点困难就放弃,这和我的养育目标相去甚远,于是我开始反思平时我们的一些养育方式,到底是哪些环节上出了问题?


孩子做事畏难情绪重,正面管教3个工具+1种思维帮助孩子主动学习

为什么孩子会产生畏难情绪?

1、父母包办得太多

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也犯了中国式父母的通病:包办太多,放手太少。事无巨细的呵护,使孩子缺乏锻炼的机会,从而养成孩子心理上的依赖感。慢慢的,孩子就变得懒惰,缺乏主动性,事事都习惯于依赖家长替他解决,丧失了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父母的要求太高

过高的标准,过严的要求,其实是违背人类自然发展规律的。对孩子的要求过高,容易使孩子无论怎么努力,也达不到父母的要求,从而丧失自信心。或者有的家长容易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强迫孩子做一些不感兴趣的事情,由于缺乏主动性,孩子也会遇难而退。还有些家长常常指责、训斥孩子“太笨了、懒……”,孩子年龄小,自我评价能力欠缺,往往会因为成人的“这几句话”认为:自己就是这样的孩子。久而久之,甚至连本来擅长的事情也不如原来了,更不会主动尝试解决未知的难题。

3、布置的任务太难

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最近发展区”的概念,他认为孩子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孩子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孩子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因此作为家长,我们需要关注我们布置给孩子的任务难度对于孩子是否合适,为孩子提供着眼于最近发展区的任务,或稍带一点难度的任务,激发孩子的积极性和潜能。学校教育无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家长能够根据孩子的能力评估作业的难易,给孩子多一些理解和帮助。

孩子做事畏难情绪重,正面管教3个工具+1种思维帮助孩子主动学习

4个神奇方法化解孩子的畏难情绪

1、Baby Step:将任务细化,让孩子体验成功

正面管教里,有一个很核心的理念,叫“Baby Step”——细小步骤,就像孩子刚学走路时一样,一小步一小步,很慢却稳步地向前走。教育,就应该像小孩走路一样,一小步一小步地走,才会更加稳健,也才会让孩子持续地向前走。

因此当我们给孩子布置任务的时候,可以帮助孩子将任务进行细化,引导孩子从细小步骤开始练习技能,通过让孩子一次次体验细小步骤的成功,帮助孩子慢慢建立自信心。

比如当我们想要培养孩子自己收拾玩具的时候,我们与其说把房间收拾干净(这是一个大的概念,容易让孩子不知道从何下手),不如将任务进行拆解,先告诉孩子:宝贝,你可以帮忙先将你带轮子的车子收进玩具柜吗?待孩子完成后,再说:下面你可以帮忙将毛绒玩具收进这个玩具篮吗?以此类推的方式从而将房间里面一步步收拾干净,而不是要求孩子能够像大人一样将房间收拾得一尘不染。

学习中也是如此,我们要观察孩子的学习掌握程度,根据孩子的能力,匹配相应的学习资源,从一个个小的单词开始诵读,再到句子,到儿歌,而不是要求孩子一口吃个“大胖子”。当孩子每次进步取得小小成绩的时候,父母也要给予及时肯定,帮助孩子发展自信,当孩子迈出一小步的时候,他就会放弃自己不行的想法。

孩子做事畏难情绪重,正面管教3个工具+1种思维帮助孩子主动学习

2、花时间训练:耐心教孩子,接纳不完美

不要指望不教孩子,孩子就能自动习得一项技能。孩子的能力不是生来就有的,并不是约好、商定好孩子就会去做,也不是做了就一直会好下去,他会反复再回到原路,然后再引领直到掌握。因此我们家长真的要花时间训练孩子学习技能。【花时间训练】的4个步骤:

A、让孩子看着你做一件事,并友好地对孩子做出解释

B、然后和孩子一起做这件事

C、让孩子自己做这件事,你在旁边指导

D、等孩子感觉自己能做时,让他独立做这件事情

其实用一句话概括就是:讲给你听,做给你看,你做做看,你来讲给别人听。当我们开始使用这个训练方法后,不能操之过急,因为不是每次的训练都能一蹴而就,所以当训练一次不行的时候,要懂得坚持,这次不行下次再来。几次不行,再接着来。

掌握任何一个技能和习惯,都需要一次次的练习。孩子们需要技能,并且技能是需要学习的。并不是我们告诉ta就可以达到理想的效果的。并且我们也容易期待“完美”的结果。其实我们需要放下“完美”,只要发现孩子一点点的进步,适时给予鼓励,让孩子感受到欣赏,孩子就会越来越有信心做得更好。

这个步骤的关键:接纳不完美。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孩子做事畏难情绪重,正面管教3个工具+1种思维帮助孩子主动学习

3、带着爱放手:拒绝过度保护,放手不是放纵

每一次包办代替,都是剥夺了孩子技能成长的机会。什么样的孩子才是优秀的孩子?一位养育专家认为是敢于犯错的孩子。因为敢于犯错的孩子才能安心的探索,探索未知,发现世界。然而大多数时候,作为父母的我们都容易“以爱之名”给予孩子太多的限制,导致他们“衣来伸手 饭来张口”。因此我们要学会带着爱放手,在安全的边界内给予孩子“自由”。

那么,到底如何带着爱放手呢?

A、抓住孩子想要做一切事情的机会,只要孩子表达出自己想要做什么的时候,我们就要抓住这样的机会,让孩子去尝试,甚至创造机会,让孩子去体验,去练习技能,比如当孩子拿起扫帚的时候,不要惊慌制止认为扫帚脏,而是应该让孩子去摸索扫帚的用法。

B、当我们想要去帮助孩子的时候克制住自己,不要帮,克制这样的冲动,不需要给予孩子没有必要的帮助,你做得越多,孩子越没有信心,孩子对自己价值感的认同也越低。

c、放手之后,肯定不会做得好,要能够接受这个自然后果。要明白,在变好之前一定会变得更槽糕,比如当我们放手让孩子自己穿衣服,也许他要花半个小时的时间才能穿好,而你可能早已等得不耐烦了。或者当我们放手让孩子自己洗衣服,很有可能衣服还没有洗干净,但卫生间到处都是水,这些后果都是有可能出现的,因此你要做好接受这个后果的心理准备,并仍然鼓励孩子的尝试。

孩子做事畏难情绪重,正面管教3个工具+1种思维帮助孩子主动学习

4、成长型思维:帮助孩子认知,能力是可以不断发展的

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认为:拥有成长型思维的人,认为万事万物通过自己的参与都可以改变,因此,心智也在不断迭代强化,从而造就非凡人生。而拥有固定型思维的人,认为可控因素很少,自己不过是洪流中的一片树叶。因此,心智在年轻尚轻时就停止发育,一直守至终老,才与身体一起埋藏。

具备成长型思维的人看待挑战会认为:挑战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它能让我进步。

具备成长型思维的人看待困难会认为:再坚持一下,或者换个方法试试。

具备成长型思维的人看待努力会认为: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努力一定有收获。

具备成长型思维的人看待别人的

批评认为:批评帮助我找到改进的可能。

具备成长型思维的人看待别人的成功认为:别人的成功对我来说是一种激励。

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具有固定思维模式,和孩子一起练习成长型思维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所为父母的我们应该多给孩子传递成长型思维的观念,多肯定孩子的努力,多看到孩子过程中的付出,即使孩子失败了,也要能够看到孩子的努力,告诉孩子,每一次犯错都是学习和成长的机会,这样的孩子才更有“抗挫力”。

孩子做事畏难情绪重,正面管教3个工具+1种思维帮助孩子主动学习

结语

其实不光是孩子,作为父母的我们,面对挑战和困难又何尝不是会犯难呢?有时候我们也需要以身作则,多给自己一些勇气、信心,和孩子一起跳出舒适圈,迎接更多的挑战,遇见更好的自己,成就更好的孩子。

【作者:土小豆麻麻,两个男孩的妈妈,美国正面管教讲师,欢迎点赞评论并关注 ,和你一起遇见最好的自己,成就更好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