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蒙古有多强大?

多云sky


准噶尔蒙古军队不多,最多时也只有6万人,但是准噶尔是游牧部落,所有军队都是骑兵,机动能力强大。清军虽然是渔猎民族起家,但是还是步兵为主,在武器上清军也不如准噶尔军队。准噶尔可以从俄国引入火器,根据记载,准噶尔军队中持火器的士兵将近一半,还有就是准噶尔所处地区矿产丰富,中亚西亚的冶铁技术和火器技术在这里得到很大的发挥,因此准噶尔军队装备优良,有很好的兵器和盔甲。



恺宝2015


准噶尔蒙古的势力非常强大,一直是大清的心腹之患,所以就有了康熙三次亲征噶尔丹,巅峰时期,现在的新疆,中亚东部都在其势力范围之内。而且准噶尔不断分化和拉拢蒙古各部,扩大其影响,背后还有沙皇俄国的支持,兵强马壮之下,一路向东,所向披靡,就跟大清接壤了。噶尔丹就想着,追随成吉思汗的脚步,看看能不能征服留着奶和蜜的中原,准噶尔的鼎峰时期,30万大军,好几次大败清军。1690年,噶尔丹攻入内蒙之后,已经能威胁到大清帝都了,这让满清贵族一日三惊,此后历代的清朝皇帝都把征剿准噶尔为头等大事,直到公元1745年,准噶尔汗国爆发大瘟疫,噶尔丹策零也病死了,他的几个儿子围绕着汗位展开争夺,最终准噶尔汗国陷入内乱,开始土崩瓦解。乾隆帝也正是利用这次机会一举消灭了准格尔汗国。




鹤诛


"准噶尔部妄图一统蒙古当年索额图奉命率领边界谈判代表团赴俄谈判,刚出长城不久,因道路受阻,不得不中途折回,其原因就是喀尔喀蒙古和厄鲁特蒙古两部开战。那时蒙古分作三大部:长城以北,大漠以南的称漠南蒙古,也叫内蒙古,共有二十四个小部落,归附清朝后划为四十九旗;大漠以北的土谢图、扎萨克图、车臣是外蒙古,也叫喀尔喀蒙古;天山以北阿尔泰山以西称为厄鲁特蒙古,有准噶尔、和硕特、土尔扈特、杜尔伯特四个部落。

"如今打仗的就是喀尔喀和厄鲁特。他们同清朝本来一直保持着臣属关系。厄鲁特蒙古的四个部落中,以游牧于新疆伊犁一带的准噶尔部最强盛,首领叫噶尔丹,康熙十年(1671)自立为汗,对邻近部族攻伐兼并,控制了青海和西藏,征服了天山南路的维吾尔族和巴尔喀什湖以西的哈萨克族,如今又想一统蒙古高原。严历警告噶尔丹康熙帝知道噶尔丹的野心,只是当时用兵的地方多,腾不出手来,加之这家伙表面上装得相当恭顺,纳贡称臣,一再表白与清廷“一道同轨,不敢妄行”,一时抓不住把柄收拾他。如今他里通外国搞分裂的行径越来越明显,甚至配合罗刹国扰乱我喀尔喀蒙古各部的抗俄斗争,康熙帝这才觉得不能掉以轻心了。

"不久,康熙帝又接到喀尔喀蒙古三部数十万众被噶尔丹打败,逃到内蒙古请求保护的报告,他一面派理藩院尚书阿尔尼带着人前去慰问,开仓赈济,妥善安置;一面派使者谕令噶尔丹,不得无故兴兵,从速退回自己地域。此时的噶尔丹已十分嚣张,哪里还肯俯首听命?他已计划打着追喀尔喀人的旗号,挥戈南下向清朝进攻了。史无前例的骆驼城阿尔尼见军情紧急,立即组织喀尔喀蒙古兵马抵抗。不料中了噶尔丹的圈套,损兵折将。

"康熙帝见阿尔尼兵败,便决定亲征。康熙二十九年(1690)夏,他命裕亲王福全为抚远大将军,率兵为左翼,出长城古北口;恭亲王常宁为安北大将军,率兵为右翼,出长城喜峰口先行,向噶尔丹杀去。自己也出北京巡幸边塞,不料到博洛和屯(河北隆化)因患重感冒,只得暂且回銮。

"兵出长城,恭亲王在乌朱穆秦出师不利,初战失败,噶尔丹竞乘胜越过西剌木伦河,抢占了乌兰布通峰。乌兰布通峰距离北京仅七百里,铁骑数日便到,形势顿时紧张。康熙帝马上改命康亲王杰书为安北大将军,屯兵归化,堵住噶尔丹退路,下令裕亲王急进拦截,自己带着大军日夜兼程,赶去围剿。两军对阵,噶尔丹将一万头骆驼缚住脚,驼背上叠加箱垛,盖着湿毡,环列如栅,称为驼城,以此抵御清军进攻。

"清军隔河列阵,设鹿角枪炮,由南向北徐徐椎讲。攻击开始了。清军的鸟铳、火炮一顿猛射,子母弹、铁心弹呼啸着飞向驼城,雷鸣般炸裂开来。骆驼怎经得起这等轰击?顿时血肉横飞,尸骸狼藉。驼城垮了,清兵乘势冲杀过去,准噶尔军拼命抵抗,终究敌不过清军的大规模进攻。两天后,清军将噶尔丹追赶到沼泽后面的山上包围起来。噶尔丹使出缓兵之计,派人至清营求和。清军统帅部竟然相信了他的鬼话,令各路兵马暂勿进击,以待后命。这样一来,一鼓作气的清军士气松弛下来。

"噶尔丹利用一个漆黑的夜晚,悄悄渡过萨里克河,穿过大碛山,溜走了。两次统兵亲征噶尔丹逃到漠北,只剩下了几千人马。他不甘心就此失败,决定重整旗鼓,卷土重来;一面又派人去罗刹国向沙皇乞求援助。

"康熙帝知道噶尔丹野心不死。又于三十五年(1696)、三十六年两次统兵亲征,打得噶尔丹走投无路。手下只有五六百人马,粮草全无,日日靠杀战马充饥。这一年的三月,噶尔丹病死,余部投降。喀尔喀蒙古三部的几十万人马又重回到他们的漠北故乡,中国北部和西北部这才恢复了安宁。


轩妈的日常


准葛尔蒙古的强大很大一个原因是它有一个强大的首领:葛尔丹

葛尔丹先后踏平漠西蒙古三部,而后挥马东征,先后征服漠南,漠北两大蒙古,此时葛尔丹已占有西藏,新疆及中亚一部四川西部,青海,内蒙,外蒙,等700余万平方公里,当时清朝1300万平方公里,葛尔丹已占天下1/2还要多。

打败和硕特首领兼卫拉特盟主的鄂齐尔图汗,并不就是建立汗国,噶尔丹此后一步步改变联盟的性质,形成了以他为首的绰罗斯家族的政权:噶尔丹已完全控制了卫拉特全境。噶尔丹洪台吉颁布了一些法令,其内容涉及办案、卫拉特人和南疆回部的纷争、婚事以及对人贩子的处理等项具体条文。与此同时,噶尔丹取消了各自为政,互不统属的传统的松散的卫拉特联盟,还取消了各部族长的权力和各部大小洪台吉、克什(太师)、济农等称谓。在完善和加强鄂托克编制的基础上,将部族长的权力分散到各鄂托克宰桑手里。噶尔丹的一切指示 和命令,直接传达到各鄂托克宰桑处,由宰桑具体执行,并向噶尔丹负责。噶尔丹将各鄂托克的支配权,高度集中在自己手里,从而完成了联盟制向国家政权的过渡。

1678年,噶尔丹获得了五世达赖喇嘛所赠 “噶尔丹博硕克图汗” 之号。为此,噶尔丹博硕克图汗举行了隆重的大典,喀尔喀札萨克图汗成衮也前来参加。准噶尔汗国就这样形成 。

四处征服

噶尔丹深受喇嘛教的影响,一直想建立一个以喇嘛教为国教的准噶尔帝国,所以,他第一步在1678年率兵攻灭了叶尔羌汗国(今中国南疆附近),同时,又用兵于哈萨克,巩固在那里的统治。

准格尔汗国各时代疆域

在他扫除一切障碍准备实施自己的计划时,却因多疑埋下了自己日后败亡的种子:随着时间的推移,僧格的三个儿子都已长大成人,尤其长子策妄阿拉布坦更是英武不凡,按准噶尔法律,策妄阿拉布坦才应是合法的准噶尔部首领位继承人,噶尔丹为不大权旁落,便逐渐打压策妄阿拉布坦,在1688年,暗杀了他的弟弟索诺布阿拉布坦,这使策妄阿拉布坦感到自身安全难以保障,便在7名僧格旧臣的陪同下,率五千部众,逃至博尔塔拉河一代休养生息。

攻打东蒙古

噶尔丹没有将策妄阿拉布坦放在眼里,在征服了西方的哈萨克汗国之后,便集结兵马和清朝中央政府互相争夺原漠南、漠北,在1690年,攻入喀尔喀,长驱东进,直取乌珠穆沁,然后拨转锋芒,在赤峰附近的乌兰布通南下。

对抗清朝

1688年,准噶尔大军攻入漠北,喀尔喀土谢图部车臣部等迎战失败,乃逃入内蒙古,向清帝国投降。噶尔丹于1690年率军追杀进入内蒙古。

喀尔喀诸部首领都无法抵挡,于是联名向康熙皇帝求救,爱新觉罗·玄烨率领清军,与噶尔丹的准噶尔军在乌兰布通交战,噶尔丹虽然英勇善战,并发明了著名的“驼城”战术,但仍然被装备有重型火炮的清朝军队打败。与此同时,策妄阿拉布坦率军进攻噶尔丹后方,控制了北到额尔齐斯河上游、东到乌布苏湖的整个地区,包括吐鲁番、库车等新疆的广大领土,从背后形成了对噶尔丹根据地科布多的包围。

噶尔丹之死

撤回根据地的噶尔丹已陷于两大强敌的夹击之中,但他认为只要击败清朝,打通自己向东的通道,策妄阿拉布坦便不足挂齿。于是,在1695年,噶尔丹再度进兵喀尔喀,这时的喀尔喀已被清占领,康熙再次亲征,噶尔丹抱定必胜的决心,但这时他的实力与上次相比已大为不如,而康熙却集结更多的人马欲将他彻底消灭,两军经过了极为惨烈的战争,噶尔丹的大妃阿奴也在战斗中战死。最终,他的3万铁骑难以击败康熙的20万大军,大败亏输,而这时,策妄阿拉布坦又夺取了他控制下的哈密,切断了他的回路,在逃亡一年后,即1697年3月13日,在阿尔泰的阿察阿穆塔台,噶尔丹服毒自杀。


千家洞杂谈


准格尔国元朝就被成吉思汗灭了,以后又强大起来了


用户9233401886601


看看地图就知道了。


知乎子不语


康熙二十七年(1688),随着大清帝国康熙皇帝的一声令下,大清帝国与准噶尔汗国关于新疆、蒙古主导权的争夺战争正式打响,这场战争一直持续到乾隆二十二年(1757)才以准噶尔汗国的灭亡而宣告结束。大清帝国用三代人,打赢了这些长达七十年的战争,解决了当时帝国最大的敌人。大家都知道,清朝的康雍乾三代,正是号称河清海晏的康乾盛世,是整个清王朝的巅峰时期,在这段时期清朝军队平三藩、收台湾,还在雅克萨击退了俄罗斯帝国,那么这个准噶尔汗国是什么来头?凭什么成为大清帝国的死敌并与之死磕了七十年?

当时准噶尔汗国,并非一个小国,而是一个盘踞在中亚、新疆、蒙古地区的庞然大物,他的领土甚至一度达到了西藏和青海地区,被西方历史学家称为“最后的游牧帝国”。准噶尔汗国的前身,是曾经在土木堡大败明朝军队的蒙古瓦剌部,瓦剌部被蒙古另一大部族鞑靼部驱逐至中亚,又分裂为四个部族,准噶尔就是其中之一。明崇祯九年(1636)皇太极在盛京称帝,建立大清帝国,年号崇德,四年后蒙古准噶尔部首领巴图尔召开泛蒙古大会,改卫特拉汗国为准噶尔汗国,正式建立了准噶尔汗国。

巴图尔死后,其子僧格继位,但很快就在内乱中被杀,从西藏学佛归来的噶尔丹得到了西藏和硕特汗国的支持,夺得了汗位。噶尔丹趁清朝平定三藩之乱无暇顾及西北时,率领军队取得了喀什与叶尔羌的统治权,附庸了哈萨克汗国,此时的噶尔丹又将目标转到漠北,挑拨札萨克图汗和土谢图汗的争端,借此介入漠北,击败了漠北的土谢图汗,占领了漠北全境。准噶尔帝国的疆域从伊犁河一直延伸到贝尔湖,成了整个蒙古的领袖。准噶尔汗国实力的迅速增长,已经严重威胁到了清朝的统治,另一方面噶尔丹统一蒙古的野心危及到了清朝“满蒙联姻”的国策,清朝在这种情况下向准噶尔开战。

此时的准噶尔汗国,向西多次击退了俄罗斯人的入侵,向东扩张到贝加尔湖,统治了七百万平方公里。而且准噶尔并非传统的游牧国家,他不仅有大量的牧场,还有大量农田,同时国内商业也非常发达,是一个复合型的帝国。准噶尔在军事上也非常强悍,他不仅有强大的骑兵,同时非常注重火器的发展,噶尔丹专门从瑞典聘请了工程师生产火器。可以说,当时的准噶尔汗国是亚洲数一数二的大帝国,不仅是清朝的心头之患,也是俄罗斯东进的最大阻碍。


人文历史经典传奇


北边跟沙俄干,西边跟哈萨克干,东边跟大清干,多亏南边是喜马拉雅没人跟他干了。。。。这外交政策也是无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