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預計全年人工影響天氣作業及影響面積不少於18萬平方公里

人工影響天氣一直是陝西省緩解旱情、森林防滅火、解決水資源短缺的硬核手段。我剛才在通報裡特別講到,今年“3·23”世界氣象日的主題是“氣侯與水”,在全球氣候變化的大背景下,極端天氣頻發重發。我國是水資源匱乏國家之一,平均量是全世界1/4。陝西省是全國水資源匱乏的省份之一。人工影響天氣手段是獲取雲水資源直接有效、投入成本低的有效手段。根據省政府批准的2020年全省人工影響天氣重點工作計劃,今年全省計劃租用2架作業飛機、安排800餘套地面作業裝備開展人影作業。下半年,按照省政府與中國氣象局共同推進陝西氣象現代化建設合作協議,中央投資購置的高性能作業飛機將交付陝西使用,高性能(新舟60)作業飛機航程大、飛行高度高、單次作業影響區域是當前飛機3-4倍,高性能飛機佈局將更好滿足我省飛機作業需求,促進我省從人影大省向人影強省轉變。

根據這些情況,氣象部門重點加強陝北生態脆弱區、關中糧食主產區和陝南特色農業種植區等重點區域飛機人工影響天氣作業力度。圍繞秦嶺和黃河流域(陝西段)生態保護需求,制定了生態修復型人工增雨(雪)作業計劃。根據汾渭平原大氣汙染防治攻堅行動要求,加強以改善空氣質量為目的人影科學外場試驗。同時,全省各市將在我省優勢果業區和經濟作物種植區進一步優化作業佈局,積極組織開展地面高炮、火箭人工防雹作業,最大限度減少雹災損失。預計全年人工影響天氣作業及影響面積不少於18萬平方公里,防雹保護面積不少於4萬平方公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