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瓚的九大名將:唐山市三人,涿州市一人,石家莊市一人


東漢末年,宦官專權、官僚腐朽、綱紀敗壞,塞外遊牧民族趁此時機數度越境滋事。在這一段特殊時期當中,一些常年與遊牧民族征戰的力量就此崛起。幽州地區的公孫瓚集團,就是當時北方地區最大的一股割據勢力。公孫瓚集團不僅震懾了常年犯邊的鮮卑、匈奴等族,而且,憑著彪悍的騎兵隊伍威震整個幽州。本文按照如今的地域劃分,對公孫瓚集團的將領進行一個簡單的介紹。

公孫瓚的九大名將:唐山市三人,涿州市一人,石家莊市一人


第一位:公孫瓚。公孫瓚是如今的河北省唐山市遷安縣人。公孫瓚不僅是該集團的創始人,也是集團中的第一名將。公孫瓚出身於當地的貴族家庭,但是,由於其母親的出身問題,在家族中的地位受到了影響。公孫瓚早年在郡裡任書佐,後來娶了郡守的女兒,自此才有了繼續提升的機會。公孫瓚少年時跟劉備是同窗,共同師從於漢末名士、曾在朝廷中擔任過尚書的盧植。後來,公孫瓚受到郡裡的舉薦出仕為官,在遼東屬國任長史。公孫瓚在職期間,一次帶兵巡邏的時候與數百名鮮卑騎兵遭遇,公孫瓚率部主動出擊,大敗鮮卑騎兵。自此,鮮卑人再不敢輕易越界滋事,公孫瓚也因此功遷升為涿縣縣令。

靈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韓遂等人在西涼地區叛亂,朝廷從幽州地區徵募了三千精騎,並任命公孫瓚為統帥,率部進軍西涼平叛。就是這三千騎兵,成了公孫瓚建功立業,成立集團的最初資本。公孫瓚領命出征還沒有走出幽州,就聽到了幽州地區的張純等人叛亂的消息。於是,公孫瓚率部折返,就平息幽州地區的叛亂。此後,公孫瓚輾轉多地,歷時數年,在幽州、冀州、青州等地平息叛亂。公孫瓚作戰勇猛,常年行走在保境戍邊的戰場上。其部下大都騎白馬,因此有了“白馬義從”的綽號。

公孫瓚集團的戰力相當彪悍,幽州本身就是盛產良馬的地方,再加上他們經常在塞外與遊牧民族作戰。所以,該集團中騎兵的戰力,在漢末時期非常知名,堪與董卓的涼州集團並駕齊驅。公孫瓚集團成型之後,便有了入主中原與袁紹集團一決高下的心思。不過,令公孫瓚沒想到的是,他在界橋之戰中,被袁紹集團中的一位出身於涼州地區、同樣有著與遊牧民族作戰經驗的名將麴義擊敗。最終,公孫瓚被袁紹大軍圍困於易京,城破之時自己結束了生命。

公孫瓚的九大名將:唐山市三人,涿州市一人,石家莊市一人


第二位:劉備。劉備是如今的河北省涿州市人。關於劉備的事蹟就不用過多介紹了,跟公孫瓚是同窗,走投無路時投到了公孫瓚帳下,成了公孫瓚集團中的一員干將。劉備跟隨公孫瓚作戰期間屢有功績,跟隨田楷救援被曹操圍攻的徐州時,轉投到了陶謙帳下。

公孫瓚的九大名將:唐山市三人,涿州市一人,石家莊市一人


第三位:趙雲。趙雲是如今的河北省石家莊市正定縣人。趙雲的事蹟也不用多說,我在前篇的文章中有過多次介紹。趙雲在加入蜀漢集團之前,曾是公孫瓚集團中的主要干將之一,在此期間曾與劉備並肩作戰,從而建立了深厚的友誼。

公孫瓚的九大名將:唐山市三人,涿州市一人,石家莊市一人


第四位:公孫越。公孫越是公孫瓚的堂弟,如今的河北省唐山市遷安縣人。公孫越既是家族成員,也是公孫瓚集團中的一員干將。公孫越曾受命率領千餘部眾前往揚州與袁術結盟,在袁術與袁紹爭奪豫州的時候,公孫越受命參戰,於此戰中陣亡。

公孫瓚的九大名將:唐山市三人,涿州市一人,石家莊市一人


第五位:公孫範。公孫範是公孫瓚的堂弟,河北省唐山市遷安縣人。公孫範早期跟隨公孫瓚四處征伐,驍勇無比,屢有戰功。公孫瓚跟袁紹爭奪冀州的時候,袁紹試圖任命公孫範為渤海太守,以此達成和解。但是,公孫範到了渤海之後,召集了所有的兵馬加入公孫瓚集團,後期的事蹟不詳。

公孫瓚的九大名將:唐山市三人,涿州市一人,石家莊市一人


第六位:公孫續。公孫續是公孫瓚之子,河北省唐山市遷安縣人。漢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公孫瓚在易京被袁紹大軍圍攻的時候,公孫續受命殺出重圍,向張燕的黑山軍求援。不過,等公孫續與十萬黑山軍趕至易京時,公孫瓚集團已經覆滅,公孫續也在不久後被匈奴部落斬殺。

公孫瓚的九大名將:唐山市三人,涿州市一人,石家莊市一人


第七位:嚴綱。嚴綱的籍貫不詳,早年是公孫瓚帳下的主要干將之一。嚴綱跟隨公孫瓚與袁紹作戰時被任命為冀州刺史。漢初平二年(公元191年),嚴綱與袁紹大將麴義作戰時兵敗陣亡。

公孫瓚的九大名將:唐山市三人,涿州市一人,石家莊市一人


第八位:田楷。田楷是公孫瓚集團中的主要戰將之一,籍貫不詳,跟隨公孫瓚與袁紹爭奪冀州時,被任命為青州刺史。田楷與袁紹大軍作戰時屢建軍功,期間曾受命與劉備一同救援被曹操攻伐的徐州,最終在與袁紹作戰時陣亡。

公孫瓚的九大名將:唐山市三人,涿州市一人,石家莊市一人


第九位:單經。單經也是公孫瓚集團中的一位主要戰將,籍貫不詳,跟隨公孫瓚征伐袁紹時被任命為兗州刺史,曾在平原抗拒袁紹和曹操的大軍,後期事蹟不詳。

公孫瓚的九大名將:唐山市三人,涿州市一人,石家莊市一人


參考書籍:《三國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