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桓公畏懼魯國,管仲說:只要多買魯國綢緞,就能擊垮這個國


齊桓公畏懼魯國,管仲說:只要多買魯國綢緞,就能擊垮這個國

在《管子》中,記載過齊國對魯國發起的一次貿易戰。

故事發生在齊桓公時代。

我們知道,齊桓公的上位之路驚險異常,有一個公子糾與他爭位,公子糾當時的謀臣管仲還差點一箭射殺齊桓公。

而支持公子糾的國家,就是魯國。

此外,齊魯兩國接壤,歷來摩擦不斷。

所以齊桓公對於魯這個國家,有著非常明確的敵意。

後來,由於鮑叔牙的推薦,管仲被委以重任。

對於魯國這個宿敵,管仲發起了一次貿易戰。

具體操作步驟是:

01經過調查得知,很多魯國、梁國百姓都以織綈為業。(綈是一種絲織品,比較厚的綢緞。)

02齊桓公主動穿綈織的衣服,並命令左右臣子也穿,起到帶貨的作用。

03下令齊國百姓不許織綈,全都從魯國、梁國進口。

04管仲向魯國、梁國的商人高價收購綈,偽造出一個虛假的市場需求。

05於是,魯國、梁國的老百姓,便紛紛放棄務農,選擇利潤空間更高的織綈業。

06一年後,齊桓公忽然改穿帛衣,並使齊國臣民效仿,全部放棄綈織衣物。同時,關閉關卡,不與魯、梁通商。

07這樣一來,魯國百姓們織的綈賣不出去,換不到糧食,整個國家就陷入饑荒和經濟失序。

齊國以此辦法,數年就搞垮了魯國。

很快,魯國宣佈歸服齊國。

故事講完。

總而言之,管仲擊垮魯國的方法,就是改變這個國家的產業結構——通過扶植手工業,來擠佔農業的生存空間,達到打擊農業發展的目的。

不過,我個人對這場貿易戰,其實不是特別信任。

提出幾點個人看法,歡迎一起討論。

01假託之作

《管子》不是管仲寫的,而是後人依據管仲的言論及治國思想,代代相傳而成的著作。

它和《論語》類似,從內容上來看,都是後人整理前人的言論,只是它的可信程度,要大打折扣。

《管子》中的一些篇目,乃後人假託管子之名,用來表述自己的治國方略而已。

為什麼要假託呢?

因為古代沒有我們現在這麼強烈的版權意識,古人編書不是為賺錢,想賺錢可以去經商。編書只是為了傳播思想。

想要自己的書籍傳播得更快,最高效的辦法,就是去碰瓷幾個該領域相關的名人。

02魯無饑荒

其實,根據這段材料,我們可以簡單推測一下它的發生時間:應該是在齊桓公任用管仲之後,收服魯國之前。

魯國受騙的國君肯定就是魯莊公這個憨皮了。

估算一下,差不多就是在魯莊公十年到魯莊公二十年之間。

但在這十年裡,魯史《春秋》中完全沒有饑荒的記載。

03操作難度

此外,這段時間魯國的主要執政大臣為:申繻、臧哀伯、臧文仲、公子偃、施伯、曹劌、季友、慶父、叔牙。

我覺得這個班底還是不錯的。

如果要說這裡面有誰能看出管仲的計謀,施伯應該是首選。

施伯這個人是一個智囊式的人物。

當年鮑叔牙騙魯國,說『管仲是我們公子小白的仇人,我們要把他捉拿回國殺死』,就是施伯看出了端倪,知道齊人根本不想殺管仲,而是想重用管仲。

還有曹劌,曹劌也是春秋時期打亂拳的高手,代表作『長勺之戰·曹劌論戰』,雖然他這個人在治理內政上沒什麼水平,但腦子還是靈光的。

結果這麼一班大臣,眼睜睜看著絕大多數國人不種地了,改去織布了,竟然無動於衷?

而且計謀實施時,齊魯是敵對國,整個國家的經濟支柱是與敵對國貿易,糧食全靠進口。如果國家發展成這樣,這群肉食者心裡不慌嗎?

退一步說,就算魯國這群君臣都是酒囊飯袋,被管仲誆住了。但這種貿易戰術,理論上應該只能使用一次,不大可能反反覆覆施行,一個國家吃了虧,別的國家心裡也就都有數了。

可在《管子》中,還有另外兩個故事:買鹿制楚、買虎皮降代。

都是同樣的套路:齊國通過高價購買楚國、代國的土特產,來達到打擊他們農業生產的目的。

這三個故事的同質性太強,用一套戰術連續誆三個國家,我想是不太實際的。

04思想辨偽

《管子》裡的管仲,給我的感覺和《左傳》裡的不太像。

這裡倒不是說人品、性格,而是執政思路。

正史裡的管仲,走的是以德服人那一套,執政思路特別“正”。

很多次,都是齊桓公快要走偏了,被管仲強行拉回來。

比如說,齊桓公在柯之盟被魯國綁架著作出承諾,事後很生氣,想毀約,是管仲勸他遵守盟約。

比如說,周天子允許齊桓公不下拜,齊桓公沾沾自喜,幾乎產生僭越的想法時,也是管仲告訴他時機未到,應當禮敬周王。

孔子說『晉文公譎而不正,齊桓公正而不譎』。

齊桓公這個人,其實經常會冒出很多危險的想法,在違禮的邊緣試探,他的『正』,主要來自於管仲不斷地提點、匡正。

以這種陰謀的方式,去打擊週報諸侯國的國本,削弱他們的實力,不太像是管仲的思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