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公畏惧鲁国,管仲说:只要多买鲁国绸缎,就能击垮这个国


齐桓公畏惧鲁国,管仲说:只要多买鲁国绸缎,就能击垮这个国

在《管子》中,记载过齐国对鲁国发起的一次贸易战。

故事发生在齐桓公时代。

我们知道,齐桓公的上位之路惊险异常,有一个公子纠与他争位,公子纠当时的谋臣管仲还差点一箭射杀齐桓公。

而支持公子纠的国家,就是鲁国。

此外,齐鲁两国接壤,历来摩擦不断。

所以齐桓公对于鲁这个国家,有着非常明确的敌意。

后来,由于鲍叔牙的推荐,管仲被委以重任。

对于鲁国这个宿敌,管仲发起了一次贸易战。

具体操作步骤是:

01经过调查得知,很多鲁国、梁国百姓都以织绨为业。(绨是一种丝织品,比较厚的绸缎。)

02齐桓公主动穿绨织的衣服,并命令左右臣子也穿,起到带货的作用。

03下令齐国百姓不许织绨,全都从鲁国、梁国进口。

04管仲向鲁国、梁国的商人高价收购绨,伪造出一个虚假的市场需求。

05于是,鲁国、梁国的老百姓,便纷纷放弃务农,选择利润空间更高的织绨业。

06一年后,齐桓公忽然改穿帛衣,并使齐国臣民效仿,全部放弃绨织衣物。同时,关闭关卡,不与鲁、梁通商。

07这样一来,鲁国百姓们织的绨卖不出去,换不到粮食,整个国家就陷入饥荒和经济失序。

齐国以此办法,数年就搞垮了鲁国。

很快,鲁国宣布归服齐国。

故事讲完。

总而言之,管仲击垮鲁国的方法,就是改变这个国家的产业结构——通过扶植手工业,来挤占农业的生存空间,达到打击农业发展的目的。

不过,我个人对这场贸易战,其实不是特别信任。

提出几点个人看法,欢迎一起讨论。

01假托之作

《管子》不是管仲写的,而是后人依据管仲的言论及治国思想,代代相传而成的著作。

它和《论语》类似,从内容上来看,都是后人整理前人的言论,只是它的可信程度,要大打折扣。

《管子》中的一些篇目,乃后人假托管子之名,用来表述自己的治国方略而已。

为什么要假托呢?

因为古代没有我们现在这么强烈的版权意识,古人编书不是为赚钱,想赚钱可以去经商。编书只是为了传播思想。

想要自己的书籍传播得更快,最高效的办法,就是去碰瓷几个该领域相关的名人。

02鲁无饥荒

其实,根据这段材料,我们可以简单推测一下它的发生时间:应该是在齐桓公任用管仲之后,收服鲁国之前。

鲁国受骗的国君肯定就是鲁庄公这个憨皮了。

估算一下,差不多就是在鲁庄公十年到鲁庄公二十年之间。

但在这十年里,鲁史《春秋》中完全没有饥荒的记载。

03操作难度

此外,这段时间鲁国的主要执政大臣为:申繻、臧哀伯、臧文仲、公子偃、施伯、曹刿、季友、庆父、叔牙。

我觉得这个班底还是不错的。

如果要说这里面有谁能看出管仲的计谋,施伯应该是首选。

施伯这个人是一个智囊式的人物。

当年鲍叔牙骗鲁国,说『管仲是我们公子小白的仇人,我们要把他捉拿回国杀死』,就是施伯看出了端倪,知道齐人根本不想杀管仲,而是想重用管仲。

还有曹刿,曹刿也是春秋时期打乱拳的高手,代表作『长勺之战·曹刿论战』,虽然他这个人在治理内政上没什么水平,但脑子还是灵光的。

结果这么一班大臣,眼睁睁看着绝大多数国人不种地了,改去织布了,竟然无动于衷?

而且计谋实施时,齐鲁是敌对国,整个国家的经济支柱是与敌对国贸易,粮食全靠进口。如果国家发展成这样,这群肉食者心里不慌吗?

退一步说,就算鲁国这群君臣都是酒囊饭袋,被管仲诓住了。但这种贸易战术,理论上应该只能使用一次,不大可能反反复复施行,一个国家吃了亏,别的国家心里也就都有数了。

可在《管子》中,还有另外两个故事:买鹿制楚、买虎皮降代。

都是同样的套路:齐国通过高价购买楚国、代国的土特产,来达到打击他们农业生产的目的。

这三个故事的同质性太强,用一套战术连续诓三个国家,我想是不太实际的。

04思想辨伪

《管子》里的管仲,给我的感觉和《左传》里的不太像。

这里倒不是说人品、性格,而是执政思路。

正史里的管仲,走的是以德服人那一套,执政思路特别“正”。

很多次,都是齐桓公快要走偏了,被管仲强行拉回来。

比如说,齐桓公在柯之盟被鲁国绑架着作出承诺,事后很生气,想毁约,是管仲劝他遵守盟约。

比如说,周天子允许齐桓公不下拜,齐桓公沾沾自喜,几乎产生僭越的想法时,也是管仲告诉他时机未到,应当礼敬周王。

孔子说『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

齐桓公这个人,其实经常会冒出很多危险的想法,在违礼的边缘试探,他的『正』,主要来自于管仲不断地提点、匡正。

以这种阴谋的方式,去打击周报诸侯国的国本,削弱他们的实力,不太像是管仲的思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