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筆下的少年閏土,晚年生活悽苦,終在其孫子輩實現華麗轉身

魯迅是我國著名的國家,在那個半封建時代,他用筆桿子作武器,頑強地與不公的,怪誕的世道作鬥爭,是我們文學史上耀眼的一顆星,十分值得我們的研究與學習。魯迅留下來的經典文學作品非常多,選入我們的教材的就不少,我們都熟悉他的一篇記錄兒時玩伴“閏土”的一篇文章,在此文中我們瞭解到了兩個完全不同家庭環境成長起來的孩子的成長曆程,最後又迫於生活的無奈,兩人完全不同的境遇。

魯迅筆下的少年閏土,晚年生活悽苦,終在其孫子輩實現華麗轉身

少年閏土是魯迅筆下一個非常鮮活的人物,他的 原型就是魯迅家長工章福慶的兒子,名字叫做章運水。魯迅與閏土的相遇就是在兒時自己的家長帶著自己回鄉下探親時候,他們本就是年紀相仿的孩子,而且在大家門戶長大的魯迅因為較少出門接觸外人,彼時還顯得比較內斂含蓄,但是小時候的閏土卻是在田地裡撒著歡的長大的,他年少童真,對於自己喜歡的感興趣的 同伴只會有天然的興趣,在閏土的講述中,有一個美好而又肆意又充滿著神秘感的少年生活,這叫深門宅院裡的魯迅十分嚮往。兩個人的少年相交是十分純粹而美好的。

魯迅筆下的少年閏土,晚年生活悽苦,終在其孫子輩實現華麗轉身

兩個人的再次相遇就沒有那麼美好了,閏土已經不是少年時期的那個熱情、活潑、明朗的男孩,他隨著長大也漸漸意識到了自己與魯迅之間地位的差距,意識到了自己家與魯迅家財富的差距,他在曾經的好友面前變得拘謹不安,木訥少言,可能生活帶來的重擔,自卑的心理已經叫他不再能夠像當初那樣天真純粹了吧!

魯迅筆下的少年閏土,晚年生活悽苦,終在其孫子輩實現華麗轉身

閏土的中年生活一直是困頓的,在父親去世後的日子裡,他承包了家庭所有的開銷,全家的重擔就靠他在田地裡的辛勤勞作來獲得,其實根本就喘不過氣來。他家庭的環境一直很差,兒女們的生活更是因為家庭的原因沒有什麼大的改善,困頓了兩輩子。

魯迅筆下的少年閏土,晚年生活悽苦,終在其孫子輩實現華麗轉身

而這樣的貧苦日子,終於在閏土的孫子孫女這一輩結束了。閏土的孫子章貴雖然也是在貧苦的家庭環境中長大,但是他是在小時候就已經是童工,在解放之後他有了機會和資本,他 沒有放棄難得的機會,抓緊機會去讀了夜校,而在不斷的學習中他了解到了文學,並且愛上了寫作。

魯迅筆下的少年閏土,晚年生活悽苦,終在其孫子輩實現華麗轉身

章貴在偶然的機會里進入紹興的魯迅紀念館裡工作,雖然開始就只是館內非常普通的員工,但是他發現了自己對魯迅文學的極大興趣與愛好 ,並且發現了自己祖輩之間的聯繫,他還遇見了魯迅的後代周海嬰,兩個人如遇故知,相見恨晚,相談甚歡。祖輩們後來斷了的友情,在後輩們之間奇妙的延續上了!而加入魯迅文學研究會的章貴之後終於翻身,家庭和樂而富足,後來的子女們也都比較出息,紛紛在各行業中奉獻,過著祥和安穩的生活。魯迅筆下的少年閏土,晚年生活悽苦,終在其孫子輩實現華麗轉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