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公开挑战华罗庚,后得到周总理亲自举荐,却在中学里被炒鱿鱼

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人,别人看他可能觉得行为举止非常奇怪,平时不合群,有时候做事情却非常疯狂。但他却在某方面有着极高的天赋,甚至可能是个天才。

而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的这个故事,主人公就是属于上面这种人。他是数学天才,也是一个怪才,在数学方面有着极高天赋,年轻时就公开挑战过华罗庚,后因证明一个数学等式而闻名世界,而且还得到了周总理的举荐。却不曾想,这样的一位天才,却曾经在中学里当老师的时候,被炒过鱿鱼,他就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了陈景润。

他曾公开挑战华罗庚,后得到周总理亲自举荐,却在中学里被炒鱿鱼


很多人说,陈景润是继华罗庚后又一位数学天才,华罗庚算是他老师,陈景润的天赋和成就比华罗庚更厉害。

陈景润是福建人,大学毕业于厦门大学数理系。毕业后,当时被分配到北京四中担任数学老师,让人没想到的是,他由于不爱讲话,口齿不清,最后被学校炒鱿鱼回家。后来回到厦门大学只是担任一名普通的资料员,他自己也乐得清闲,开始研究自己喜欢的数论。

一年后,经厦门大学校长王亚南老师的推荐,他开始在厦门大学数量系担任助教,而这时候,他的数学天赋已经开始显现出来,通过自己的研究,发现了华罗庚在《堆垒素数论》中的不足之处,发表《塔内问题》论文。

他曾公开挑战华罗庚,后得到周总理亲自举荐,却在中学里被炒鱿鱼


要知道,在当时华罗庚在整个数学界的地位是非常高的,很少有年轻后辈敢质疑和挑战华罗庚在学术上的权威。但陈景润却没被权威吓倒,他只在乎自己的研究成果和真理。

而华罗庚看完这篇《塔内问题》后,不但不生气,反而觉得这位年轻人非常有天赋,是个可造之才。华罗庚将他调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工作,任研究实习员。

陈景润真正出名是在他证明了“1+2”这个数学等式,当这个成果发布后,瞬间引起了整个数学界的轰动,这个证明成果被称为是对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重大贡献。他的成果也被称为”陈氏定理“。

他曾公开挑战华罗庚,后得到周总理亲自举荐,却在中学里被炒鱿鱼


出名后的陈景润,后来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赏识,周总理亲自举荐他为四届人大代表,并被选为人大常委会委员。后来他也跟王元、潘承洞在1978年共同获得中国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0年,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学部委员(院士)。

从一个口齿不清,被炒鱿鱼的数学老师,最后在数学研究做出巨大成果,成为数学院士,陈景润绝对属于数学怪才。他对数学简直到了狂热地步,曾经为了数学研究,一直不谈恋爱不结婚,一直到了四十多岁,直到生病住院时,遇到了比自己小了18岁的军医由昆,一见钟情,才”情窦初开“,开始追求由昆,将由昆变成了自己的妻子。

他曾公开挑战华罗庚,后得到周总理亲自举荐,却在中学里被炒鱿鱼


陈景润出生在福建一个农村家庭,条件并不富裕,父母也只是普通的种地老百姓。原来让陈景润读书,就是希望他认识几个字,以后做个普通人,能够找份简单工作有饭吃就好。

然而,陈景润却自幼聪慧,对数学更是有着非常大的兴趣。从小学开始就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了数学,也是这份浓厚的兴趣让陈景润在数学领域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在那个年代,可以说,很多知识都是靠自学成才。

而我们发现,很多数学家、物理学家之所以能够将数学物理这些深奥的自然科学学得那么透彻,都是因为对数学这些学科有着浓厚的兴趣。爱因斯坦就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这些伟大科学家的成功,对我们现在很多中小学生学习数学同样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那就是想学好数学,首先就是要培养学习兴趣,而培养学习兴趣不能仅凭一句空话就可以,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阅读数学科普著作,通过阅读的方式才是最理想的。

他曾公开挑战华罗庚,后得到周总理亲自举荐,却在中学里被炒鱿鱼


因此,想要提高数学成绩的学生,家长先通过有趣的课外阅读,有意识地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循序渐进,最后会发现,原来数学其实很简单。

对于陈景润这位数学天才,以及他的传奇故事,你有什么想说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