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判斷初生嬰兒是不是吃飽了?

跳跳的日記


怎樣判斷初生嬰兒有沒有吃飽?首先我們瞭解一下初生嬰兒的胃容量大小。

新生兒的胃容量



  • 小寶寶出生的第一天胃容量胃為5~7ml,大概為一勺;
  • 出生第二天的胃容量為10—13ml,約為兩勺;
  • 寶寶出生第三天天胃容為22—27ml相當於乒乓球大小;
  • 寶寶出生第四天胃容量為36—46ml 寶寶出生第五天胃容量為43—57ml相當於一個雞蛋大小。

如果是奶粉餵養的寶寶,一定不能喂太多,吃得太多不僅不利於消化,還容易把寶寶的胃撐大了。如果喂的太少了寶寶又吃不飽,不利於寶寶發育,要嚴格根據每天需要的量進行餵養。母乳餵養的寶寶按需餵養,當寶寶想吃的時候就給寶寶喂就可以了。

怎麼判斷寶寶有沒有吃飽呢?

一般來講如果是奶粉按量餵養就可以了。但是母乳看不見所以要通過一些方法來判斷寶寶是否吃飽。

首先,寶寶不再想吮吸乳頭



含著含著乳頭把頭轉過去不吸了。說明寶寶吃飽了不想吃了。或者寶寶光吃不咽,開始東張西望,吃的不專心,說明寶寶也吃飽了。

第二,用手指輕輕的放在寶寶的嘴巴旁邊

如果寶寶做出吸吮的動作,先把手指含在嘴裡,就證明寶寶沒有吃飽,但是如果寶寶沒有明顯的吮吸動作就證明吃飽了。

第三,寶寶能連續睡兩個小時以上

如果寶寶吃飽了,也會睡得很踏實。能夠整整睡兩個小時也不會醒來,她如果寶寶沒吃飽,就會睡一會兒,醒一會兒,哼唧哼唧的。



第四,觀察大小便

如果寶寶吃得飽飽的,每天會排大便3--4次,顏色呈金黃色,寶寶如果沒有吃飽,大便會呈綠色,而且小便量和次數也會比較少。正常情況下寶寶沒有小便的次數是10--15次。


丁媽親子時光


很多新媽媽,由於沒有經驗,很擔心自己的奶不夠寶寶吃,寶寶是否吃得飽。聽到寶寶的哭聲,就以為寶寶餓了,剛喂完不久,寶寶又哭了,媽媽就會自我懷疑,是不是奶水不夠,其實媽媽不必過於擔心,新生兒是否吃得飽,不是單靠寶寶的哭聲來判斷的。

那麼怎麼判斷新生兒有沒有吃飽?

1、每個寶寶的吮吸能力是不一樣的,吃奶的時間長短也會有所不同。如果是母乳餵養的寶寶,如果媽媽的乳汁足夠的話,一般吃奶時間在20分鐘左右,有的更少,15分鐘左右就吃飽了。最遲不超過30分鐘,如果超過30分鐘的話,那就是寶寶沒有吃到足夠的奶,此時,媽媽要檢查一下餵奶的姿勢和寶寶含乳姿勢是否正確。

2、吃完奶後,寶寶會有睡意,醒來後會感到很滿足。

3、一個月內的寶寶通常拉的是黃綠色便便,有的寶寶吃完奶後都會大便,一天小便6-8次,小便是淡黃色或無色的,每次尿量都能浸透尿布。如果寶寶的大小便良好,說明寶寶吃的飽。

4、在餵奶前,媽媽會感到乳房很滿很漲,給寶寶餵奶的過程中會有下乳感,喂完奶後,乳房會變得柔軟。

5、寶寶的體重是能夠放映寶寶是否吃得飽的最直觀表現。一般來說,0-3個月的寶寶每週體重增加在150克以上,3個月後的寶寶每週體重增加在105克。


二寶媽咪的育兒時光


新手媽媽上路,總是無比焦慮,對孩子的餵養問題真的是無比焦慮,尤其是母乳寶寶,怎樣才算吃飽了,曾經的我也是滿頭焦慮,也曾懷疑孩子吃不飽,還好總結出了經驗,怎樣孩子才算吃飽了呢?



月子裡的寶寶,她的胃只有自己拳頭大,所以一般情況下孩子每隔兩個小時就要吃一次奶,但是這是正常現象,並不是孩子沒有吃飽。

在我女兒月子裡,因為孩子體重長的很慢,我自己曾經一度焦慮,孩子到底有沒有吃飽。怎麼樣才能算是吃飽了,所以我自己的經驗總結:

看孩子的小便次數,孩子的小便次數在6-8次尿液呈淡黃色。看大便次數,母乳寶寶一天大便3-6次,糞便呈黃色的糊狀,如果孩子大便次數少,且糞稀薄成綠色,證明孩子的沒有吃飽。

第二點,看孩子有沒有吃飽,稱稱體重。正常的寶寶月子裡體重增加不少於600克。因為孩子長的太慢,包括我媽媽都會說我的奶不養孩子,不過滿月後孩子長了兩斤後,誰再說我,我都一概不理。

第三點,看孩子吃奶的動作。孩子吃奶的時候,我們可以聽到吞嚥聲,也能看見孩子喉嚨的吞嚥動作,等孩子吃飽之後會自己吐出奶頭。如果孩子沒有吃飽,吸不到奶,就會吸兩口就吐出奶頭大哭。

第四點,看吃奶時間,一般情況,孩子吃完兩邊的乳房大概需要半個小時,在這半個小時中,我們可以聽見孩子的吞嚥聲,如果孩子只吃了幾分鐘就吐出奶頭不吃了,或者不停的吃一會就吐出奶頭,吃一會就吐出奶頭,有可能是媽媽的奶汁不夠,孩子不能吃飽!


豌豆媽媽育兒


如果新生兒吃的是奶粉,剛出生的新生兒胃很小,頭1~2天,可能只有10~30ml的奶量,2小時左右喂一次奶粉,一天可以喂8-12次左右奶。

3~6天過後,依據寶寶吃奶情況,奶量一般大概在50-60ml左右了,到3個月左右,可能有100ml奶量。如果寶寶吃飽了會自動把奶嘴頂出來,表示自己吃飽了,所以說餵奶粉的寶寶還是挺容易判斷是否吃飽了。

記得我家寶寶剛出生那會,頭幾天基本就是在睡覺呢,睡醒了差不多就是肚子餓了,給奶粉吃,奶嘴塞到嘴裡就能立馬停止哭泣了。

如果是純母乳的寶寶,因為沒有像奶粉那樣的刻度容量,所以不太好掌握寶寶究竟吃了多少奶,有沒有吃飽,建議可以從以下幾點進行判斷:

1、寶寶吃奶時是否有聽到大口吞嚥聲。這個需要媽媽自己根據感覺來判斷了。一般媽媽的乳房脹滿,寶寶多吸一會後,就會聽到大口吃奶吞嚥的聲音,如果寶寶吃奶正常無奶睡情況,大概5-10分鐘左右,是可以吃飽的。媽媽同時也可判斷自己乳房,至少有一邊奶是被吸空的,寶寶吃到也不太想吃了,很滿足不哭不鬧了,大概就是飽了。

2、看寶寶睡覺情況。有很多寶寶吃飽後,都直接就睡覺了,如果睡覺比較安穩,不哭了,睡覺能達30分鐘以上,可以說明寶寶是吃飽了的,如果沒睡一會,半小時不到或睡兩小時還沒到就醒了哭鬧,可能就是沒有吃飽。

3、看寶寶的大小便情況。一般新生兒每天大便6-8次,甚至10次,都是正常的。一般大便都是金黃色糊糊狀。如果尿量不多,大便比較少,還有的呈綠色稀便的,可能就是沒吃飽哦!

4、看寶寶體重增長情況。剛出生的寶寶在第一個月體重增長是最快的。吃飽喝足的寶寶體重一般每週增加200-300g,如果母乳媽媽很難判斷寶寶是否有吃飽,不妨每週定期稱稱體重,如果體重增加不錯,處於這個範圍,那寶寶平時一定是吃飽了的。

新手媽媽在餵哺的路上,剛開始肯定會各種焦慮,害怕擔心寶寶沒有吃飽,我也是這麼過來的。現在想想,新手媽媽一定要對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一定能餵飽自己的寶寶,因為剛出生的新生兒胃容量小,媽媽只要保持心情好,飲食上吃好,是一定會有足夠的乳汁餵飽寶寶的,加油!


辣媽小禾生活錄


T : 怎麼判斷,嬰兒是否吃飽?

自從有了寶寶,尤其作為一名新手媽媽,往往都還沒有經驗,我有一朋友前幾天剛生了一個小寶寶,離現在才一週,昨天就打電話來向我諮詢了,說她的寶寶怎麼就吃不飽,寶寶怎樣才算吃得飽?

我再細問了一下才發現,不是寶寶不吃飽,是這過來人的經驗實在不靠譜。

朋友跟我說,因為自己沒經驗,這次婆婆特地大老遠趕來幫忙做月子,結果寶寶哭了就叫她餵奶,寶寶不哭睡的好好的,婆婆又把寶寶喚醒餵奶,朋友質疑了一下,婆婆還振振有詞的說自己特地看過育兒書的,滿月內寶寶胃口小,2小時就需要喂一次,否則睡眠中會過度飢餓的。

於是可憐的朋友為了喂孩子,過的沒日沒夜,至今都沒睡過一個好覺,她說真怕自己什麼時候就昏過去了。

但事實真是如此嗎,我們該如何判斷寶寶是否吃飽了呢?

  • 看吃奶時間

母乳餵養情況下,正常乳汁充足時,寶寶能在10-15分鐘就能吃飽自己張嘴,但對於有些寶媽乳汁不足,或月子內寶媽,多數需要30分鐘甚至以上,這種情況下寶媽並不需要灰心,因為月子內母乳分泌是因需分泌的,隨著寶寶吃奶逐漸規律,母乳分泌量也會越來越符合寶寶的需求。

如果是月子外,那麼寶媽就需要加強自己的營養,爭取分泌更多的乳汁,但凡事都有例外,有些寶寶吃奶速度就是慢,比如我女兒,6個月左右吃奶還是需要半小時,因此吃奶時間不是衡量寶寶是否吃飽的唯一標準。

奶粉餵養的話,滿月內為2小時一次,但因人而異,並不是強制性的,第2個月時,時間間隔2-3小時,隨著月份增加,餵養時間也需要適當延長,寶媽可根據自己寶寶的特性進行靈活調整,但是3個月內小寶寶每日奶量最好不要超過1200ml,否則容易過度餵養,變成小胖子。

  • 大小便情況

正常吃飽的寶寶,每日小便在6次以上,顏色清澈沒有特殊氣味,每日至少能換下3片以上沉甸甸的尿片。

大便每日2-3次,有生理性腹瀉的寶寶大便可增加到6-8次,顏色金黃糊狀,偶有細小顆粒奶瓣,體積小於米粒,大便次數每天都比較規律,不會忽多忽少。

滿月後寶寶大便次數會減少,有些甚至出現攢肚行為,多天才拉一次,但是隻要寶寶排便時很輕鬆,就是正常的。

  • 體重增長

0-3個月寶寶每天體重大概增長32.3g,3-6個月寶寶大概增長19g,說明寶寶吃的是足夠的。

  • 精神狀況

很多寶寶吃飽後都能自己東張西望或安靜睡覺,這種天使寶寶無疑就是吃飽了。

但是還有一些寶寶因為驚跳反射,安全感低,對外物異常敏感(比如尿布溼了,室溫不適宜,衣服勒了等),就算吃飽後也很難單獨保持安靜,這種情況下就只能通過大小便和體重增長來判斷是否吃飽,而不是單純的認為哭了就是餓了。

另外,雖然我們總說滿月內寶寶最好2小時吃一次,但是這種情況是基於清醒狀態下,小寶寶的成長不僅需要餵養,睡眠同樣重要,因此當寶寶睡眠時間超過2小時時,若沒有自己醒來,不需要強制喚醒餵奶,餓的時候寶寶自己會醒來找吃的,自己多休息一會不好嗎?

我是小皮育兒經,育嬰師,育有3歲女娃一枚,多平臺原創作者,愛學習,愛生活,關注我,讓我們一起了解更多孕產、育兒、教育知識,一起成為更好的父母。


小皮育兒經


家裡多了新成員都是很興奮,但過後護理寶寶各樣的事接踵而來。對於沒有經驗的媽媽來說有點手足無措,我來分享一下我的經驗,希望能幫到你。

我的寶寶是吃母乳的,我們可以聽寶寶吃奶的聲音,我的大寶時吃母乳,那時我奶量充足,寶寶吸允兩三次就能嚥下一大口,那基本15分鐘左右就可以了。二寶時,一直沒有奶,二寶咽的很少,有時還光吸不咽,這就是奶量不足的表現。我們還要觀察寶寶吃完奶後有沒有滿足感。如果吃飽了她就不哭了,還會笑,或者睡著了。如果吃奶後還哭,或者咬著奶頭不放,在沒有外界干擾的情況下睡不到兩個小時就醒都是沒吃飽的表現。

其次就是大小便了,母乳餵養的寶寶每天尿8~9次,大便4~5次,呈金黃色稠便;餵奶粉的寶寶其大便是淡黃色稠便,乾燥,3~4次。這些都可以說明寶寶們平時吃的很飽。如果吃不飽的時候,尿量不多,大便少,呈綠稀便。

然後就是看寶寶們的體重了。寶寶第1個月體重大概增加720~750克,第2個月大約增加600克。如果寶寶的體重增加正常,那就說明我們餵養得當。如果體重增加不明顯甚至減輕了,那就要找原因了,要麼餵養不當,要麼寶寶哪裡不舒服。


呱呱她娘


當寶寶不吃的時候就說明她吃飽了,我家孩子平時給她裝一小碗飯,她要是覺得吃飽了,我是不會強迫她把飯吃完的。當然平時零食什麼的也少吃,會乖乖地按時吃飯。

我特別不贊同有的媽媽怕孩子沒吃飽,非逼著孩子多吃兩口飯的做法。講個身邊的例子,我姐帶孩子就是一定要她吃完一碗飯,就怕她餓了。結果就是整個吃飯時間無限拉長,而且還伴隨著訓誡的怒吼聲,最終也多吃不了多少。大概臨近下一餐的一兩個小時覺得孩子可能餓了,就讓孩子吃點小麵包之類的東西,吃正餐的時候又吃不飯了,整個就是惡性循環。作為旁人,看著這樣的孩子吃飯真是心煩意亂。

孩子是不會餓著自己的,飽了就是飽了,多吃反而難受。我們成人要是吃飽飯後還被人強壓著吃飯,吃撐了感覺大家應該都有。希望大家在帶孩子的時候不要依靠自己的主觀臆測去強逼孩子做一些自己不喜歡的事。


我胡漢三又回來了ohey


生完寶寶五六天,奶水還很少,再加上寶寶出生後因為黃疸嚴重而被醫生勒令住院5天,靠吸奶器吸奶的我產奶更是不足。寶寶回家後,照顧我的媽媽常常說我奶水不夠,那段時間,純母乳餵養的我也被這個問題深深困惑——寶寶吃飽了嗎?後來靠著查資料和照顧寶寶的經驗,總結答案如下:

1、小月齡寶寶尤其是兩個月內,按需哺乳。寶寶想吃就給,多吸允多產奶,同時產婦多喝水,攝入均衡營養。

2、小月齡寶寶吃飽後,神態滿足,排除生病、發睏等原因,不大哭大鬧。

3、飢餓狀態下的吸允是大口吞嚥,如果飽了,吸奶的力度和速度都會降低。但要排除奶睡這種情況,等寶寶三四個月時,就要特別注意不要養成奶睡習慣,例如餵奶時逗著寶寶,讓孩子保持清醒,儘量讓吃奶這個動作和睡眠分離開來。

4、3個月內的寶寶母乳奶量大概是500~700毫升。如果你實在不放心,可以每隔一段時間用吸奶器吸出奶來計算奶量。

5、每天尿6片尿片,尿的顏色是無色或淡黃色。

6、以半個月來看,體重身高符合生長曲線就說明奶量沒有問題。


南山與梧桐


大家都知道母乳好處多多,但很多新手媽媽表示,因為看不到寶寶究竟喝了多少奶,對於寶寶有沒有吃飽十分困惑。

雖然每個寶寶的情況不同,但大體上還是有規律可循的。所以波殼粒粒總結了一些訣竅,供媽媽們參考。

一、寶寶一般吃多少?要喂多少次?

1.出生2周內

餵奶量/次:第1天:寶寶每次的餵奶量5~7ml,大概彈珠大小,只需約1勺乳汁;

第2天:10~12ml,約2勺乳汁;

第3天:22~27ml,大概乒乓球大小;

第4~5天:30~55ml,約雞蛋大小;1周後:可以達到60~90ml。

餵奶頻率:3~4小時喂一次。

餵奶次數:每天喂8~12次。

粒粒提醒:未滿月的寶寶如果一次性睡了4小時以上還沒醒,媽媽們要叫醒他們吃奶哦,還要留意寶寶的飢餓信號。

2.寶寶2周~滿月

餵奶量/次:90~120ml

餵奶頻率:3~4小時喂一次

餵奶次數:每天喂8~10次

粒粒提醒:寶寶滿月後每次吃奶量會增加到至少120ml,而且吃奶時間會慢慢變得有規律哦,記得留心~

另外,和配方奶寶寶相比,母乳寶寶的食量普遍會小一點,但是吃奶的次數、頻率會更高呢。

3.寶寶1~2個月

餵奶量/次:

120~150ml

餵奶頻率:3.5~4小時喂一次

餵奶次數:每天喂6~7次

粒粒提醒:這個時候寶寶開始根據自己的特定需求,慢慢調節自己的喝奶量,所以該喂多少並不是固定不變的哦。

所以需要媽媽們耐心觀察寶寶有沒有吃飽,當然啦,繼續看下去,粒粒也總結了一些寶寶“吃飽的信號”喲~

4.寶寶2~4個月

餵奶量/次:150~180ml

餵奶頻率:每隔4~5小時一次

餵奶次數:每天喂5~6次

粒粒提醒:這個階段寶寶白天會吃更多的奶,睡眠也變得更加有規律,所以大部分配方奶寶寶,已經不需要喂夜間的那頓配方奶啦~

5.寶寶4~6個月

餵奶量/次:180~240ml

餵奶頻率:每隔4~5小時一次

餵奶次數:每天喂4~6次

粒粒提醒:有些寶寶開始表現出更高的需求,但這很有可能只是因為他有吮吸(不是吃)的慾望,所以在24小時內的餵奶量不要超過960ml~

6.寶寶6~8個月

餵奶量/次:210~240ml

餵奶頻率:

每隔4~6小時一次

餵奶次數:每天至少4次

粒粒提醒:一般來說,寶寶的體重和每日食量,大概是每453g體重對應75ml奶量。而且寶寶滿6個月之後,母乳和配方奶已經不能完全滿足營養需求了,需要開始添加輔食。

7.寶寶8~12個月

餵奶量/次:210~240ml

餵奶頻率:每隔6小時一次

餵奶次數:每天3~4次,其他幾頓全部吃輔食

粒粒提醒:雖然已經添加了輔食,但是寶寶每天的餵奶量不能少於600ml哦。

二、寶寶吃飽的5個信號:

1.寶寶吃奶時,發出有節奏的吮吸聲,同時伴有“咕嘟、咕嘟”的吞嚥聲;吃完奶後,表現出明顯的滿足感;即使不喝奶的時候,精神狀態也很好。

2.寶寶吃完奶後能夠安靜入睡。如果他吃完奶還哭,或者還咬著乳頭不放,又或者是睡不到2個小時就醒,說明餵奶量還不足。

3.媽媽餵奶前感覺脹滿的乳房,在餵奶時會有下乳感,喂完奶之後,乳房會變得柔軟。

4.如果只是母乳餵養,寶寶24小時的小便次數應該在6次以上;大便次數3~4次,且應該是金黃軟膏狀的。否則,就有可能是奶量不足。

5.一般來說,0~3個月的寶寶每週體重應該增加150g以上;3~6個月的寶寶,每週平均增加105g。

媽媽們可以根據寶寶的體重增長情況,來判斷寶寶有沒有吃飽。

波殼粒粒有話說:

無論是你選擇母乳還是配方奶,每個寶寶的需求都是獨特的。

波殼粒粒或者是任何一位專家,都無法準確地告訴你寶寶的餵奶量、頻率、次數等等。自己寶寶的規律,還得你自己好好探索呢~~


波殼粒粒


怎麼判斷新生兒有沒吃飽,為什麼有的寶寶吃完很快又要吃,有些寶寶吃幾分鐘就不吃了?

新晉媽媽的煩惱之一就是不知如何判斷小寶寶有沒吃飽,有些寶寶吃得三四十分鐘還含著咪咪頭不放,有的吃了10分鐘就放開了,有的吃完一個小時又哭著要吃奶了。

新手媽咪就愁了,小傢伙到底吃飽了沒有?

寶寶吃得久或吃完很快又要吃,也許是媽咪的奶水太少,這個時候除了努力多吃,還要勤喂,放空自己,空出兩天來專心餵奶和充分休息好。


寶寶吃奶吃累了就讓他睡,睡醒了繼續喂,最好兩側咪咪兩邊換著喂,每次餵奶交替更換喂兩三次,通過這樣的方式不斷地刺激咪咪,使得兩側的奶水均衡地分泌。

吃奶吃得久的另一個原因是,寶寶的吞嚥能力還沒跟上,這多半出現在早產兒與低出生體重兒,如果很少聽見有吞嚥聲,說明是這種情況了。

寶寶吃幾分鐘就放開咪咪頭,可能是媽媽的奶水很充盈,同時寶寶的吸奶很好,所以很快就吃飽了。

也有另一種可能,就是媽媽的奶水太沖,這個時候奶奶用兩根手指夾住乳暈減緩流速。


好了,說了那麼多,現在直奔主題,判斷低月齡寶寶有沒有吃飽主要有以下四個方法:

第一,如果寶寶吸吮時有規律的吞嚥聲,每側咪咪有吸吮15到20分鐘。

第二,成人飯飽酒足後,精神爽。寶寶也一樣,你讓他滿意了,精神頭好,他就給你好臉色看,不哭不鬧,表情滿足。

第三,通過排尿次數看,每天6次以上,尿液透明清亮,說明寶寶吃飽了。

第四,通過排便的量與顏色看,如果寶寶大便偏綠,次數多但量很少,呈綠色尿液狀,說明奶量不足,寶寶吃不飽。


分享到:


相關文章: